史上首個「月球居所」設計公開!Hassell建築事務所從消波塊找靈感,打造以人為本的太空社區

Hassell「Lunar Habitat Master Plan」

移民到月球不再難以想像!跨國建築事務所Hassell繼與NASA合作設計火星上的未來建築後,又受歐洲太空總署(ESA)資助,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月球社區模型「Lunar Habitat Master Plan」,包含溫室、運動場、餐廳酒吧等空間,更採用月球上的原生材料製作組件,讓未來居民可以自行擴建、修復建築,不需倚賴地球資源。

一個能適應變化的宜居環境

Hassell以現有的月球門戶計畫(Lunar Gateway)為基礎,目標為設計一體化、可持續拓展的月球居住地,滿足未來幾十年的基礎設施擴建和長期生活。當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太空、移居月球不再遙不可及,該規劃什麼樣的居所、又該如何打造出不斷進化的宜居環境,確保登入月球的人類能夠繁榮發展?Hassell創新總監Xavier De Kestelier表示,「我們現在不可能預測到月球居民的未來進化。因此,我們設計的是一個能夠適應各種變化的總體規劃。」

史上首個「月球居所」:Hassell「Lunar Habitat Master Plan」
當移居月球不再遙不可及,該規劃什麼樣的居所,確保登入月球的人類能夠繁榮發展?(圖片來源:Hassell Studio)

克服惡劣環境,誕生以人為本的設計

「Lunar Habitat Master Plan」由設計團隊Hassell和人類學家、心理學家、機器人學家、太空人等各領域專家合作,深入研究一個宜居太空住所的基本要素,以及如何在重力降低的情況下,打造一個儘可能永久的社區。

除了重力降低,月球還面臨著其他惡劣的環境條件,包括太空輻射和太陽風暴等。「Lunar Habitat Master Plan」預計建於月球南極的沙克爾頓隕石坑(Shackleton)邊緣,附近較可能有固態水體供利用,並且遠離月球的夜晚區域,長時間接收日照。

史上首個「月球居所」:Hassell「Lunar Habitat Master Plan」
「Lunar Habitat Master Plan」預計建於月球南極的沙克爾頓隕石坑(Shackleton)邊緣。(圖片來源:Hassell Studio)

「Lunar Habitat Master Plan」目前納入規劃許多公共設施,如巨大的溫室、社交娛樂區、運動場所、餐飲及酒吧空間等,體現Hassell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史上首個「月球居所」:Hassell「Lunar Habitat Master Plan」
「Lunar Habitat Master Plan」目前納入規劃許多公共設施,體現Hassell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圖片來源:Hassell Studio)

消波塊成為設計靈感?

Hassell團隊發現,用於沿海的消波塊可以像積木一樣組裝在一起、相互連通且容易拆除,具備極大的靈活性,是月球建築的理想參考。「Lunar Habitat Master Plan」採用3D列印的模組化元件作為外層保護殼,使居所免於被致命的輻射傷害。更驚喜的是,建築所使用的元件都能在月球上取材、製作。透過蒐集月球土壤、進行3D列印,居民可以在此擴建和修復建築,無需依靠來自地球的幫助。

史上首個「月球居所」:Hassell「Lunar Habitat Master Plan」
Hassell團隊發現,用於沿海的消波塊具備極大的靈活性,是月球建築的理想參考。(圖片來源:Hassell Studio)
史上首個「月球居所」:Hassell「Lunar Habitat Master Plan」
建築所使用的元件都能在月球上取材、3D列印製作,無需依靠來自地球的幫助。(圖片來源:Hassell Studio)

資料來源|Hassell Studio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大阪世博「奧地利館」!以音樂譜寫未來的螺旋造型五線樂譜建築

2025大阪世博「奧地利館」!以音樂譜寫未來的螺旋造型五線樂譜建築

2025大阪世博將在4月13日至10月13日舉行,其中奧地利館以「奧地利:譜寫未來」(Austria. Composing the Future)為主題,將其最引以為傲的音樂文化,透過五線譜造型轉化成一幢螺旋狀的瑰麗展館,展現奧地利輝煌的音樂歷史外,也彰顯對未來社會的想像與創新!

在音樂發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奧地利,本次2025大阪世博從內到外的關鍵元素是「音樂」,希冀藉由音樂將世博的核心理念「生命閃耀未來社會的設計」,轉化為「未來不是被設計出來的,而是被譜寫出來的」概念,生動展現奧地利在社會、經濟、科學、藝術與文化領域的多元性與卓越表現,並提出創新構想與理念,以推動負責任且永續的未來發展。

2025大阪世博奧地利館以「奧地利:譜寫未來」(Austria. Composing the Future)為主題。(圖片來源:Expo Austria/BWM Designers & Architects)
2025大阪世博奧地利館以「奧地利:譜寫未來」(Austria. Composing the Future)為主題。(圖片來源:Expo Austria/BWM Designers & Architects)

螺旋向上的五線樂譜建築設計

展館建築由BWM Designers & Architects與facts and fiction聯手打造,設計靈感源自奧地利的音樂傳統,從莫札特到當代電子音樂,串聯古典與創新意象。從外觀來看,奧地利國旗色彩變身動感的螺旋狀巨型五線樂譜,「一座雕塑般的螺旋裝置直衝天際,不僅是醒目地標,也是一條帶領訪客穿梭展覽的動線。當人們走近時,則會發現其實是一張由木製條板組成的巨型旋轉樂譜。」建築師Johann Moser說道。

展館建築由BWM Designers & Architects與facts and fiction聯手打造,設計靈感源自奧地利的音樂傳統。(圖片來源:Expo Austria/BWM Designers & Architects)
展館建築由BWM Designers & Architects與facts and fiction聯手打造,設計靈感源自奧地利的音樂傳統。(圖片來源:Expo Austria/BWM Designers & Architects)

用音樂貫穿的展覽體驗

展覽圍繞「繁榮」(Prosperity)、「人類」(People)、「地球」(Planet)三大核心概念,將介紹奧地利與日本的歷史聯繫,並展現兩國在音樂、科技與社會發展上的共同願景。此外,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奧地利以環境永續為核心,從再生能源、綠色建築到永續農業,展覽將帶領訪客探索奧地利如何為全球環境挑戰提供創新解決方案,三大面向彼此交織,體現出奧地利在過去、現在與未來,如何透過創新與合作,打造更宜居的世界。

(圖片來源:Expo Austria/BWM Designers & Architects)
(圖片來源:Expo Austria/BWM Designers & Architects)

位於一樓的主要展覽空間將區分成三大展區,分別為「關係」(Relationships)、「理念」(Ideas)與「未來」(Future)。入口處透過室外的螺旋五線譜裝置貫穿至室內,帶領訪客從奧地利的音樂歷史,走向當代與未來,展區也會有一系列的音符造型互動裝置,以遊戲化方式探索奧地利的創新發展。

(圖片來源:Expo Austria/BWM Designers & Architects)
奧地利館展區設計(圖片來源:Expo Austria/BWM Designers & Architects)
(圖片來源:Expo Austria/BWM Designers & Architects)
(圖片來源:Expo Austria/BWM Designers & Architects)

象徵「未來」的展廳「未來大教堂」(Cathedral of the Future),則會透過AI技術與沉浸式視覺、聲音環境,讓訪客選擇自身關心的未來議題,並即時影響展廳內的展示內容,象徵「未來是由每個人共同譜寫的」。而展館也會同步提供線上互動模式,讓全球訪客可以遠端參與這場未來的探索之旅。

(圖片來源:Expo Austria/BWM Designers & Architects)
(圖片來源:Expo Austria/BWM Designers & Architects)

展館二樓則規劃為訪客休息交流的空間,提供Buchteln(奧地利甜麵包)與Kaiserschmarrn(皇帝鬆餅)等特色美食與飲品,並設有一座景觀酒吧,能夠遠眺大阪灣景致,沉浸於音樂與美食交織的氛圍。頂樓空間則會作為企業與國際交流的空間使用,包括論壇、研討會與展演等功能。

奧地利館以音樂為橋樑,將科技、社會與環境議題串聯,賦予世界靈感,也邀請訪客一同「譜寫未來」。

(圖片來源:Expo Austria/BWM Designers & Architects)
(圖片來源:Expo Austria/BWM Designers & Architects)
(圖片來源:Expo Austria/BWM Designers & Architects)
(圖片來源:Expo Austria/BWM Designers & Architects)

2025大阪世博「奧地利館」
展期: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
更多資訊可至奧地利館官網查詢

資料來源|BWM Designers & ArchitectsThe Austrian Pavilionオーストリア大使館商務部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大阪世博「Women's Pavilion」:建築師永山祐子設計展館、女性藝術家攜手呈現獨特展覽體驗

2025大阪世博「Women’s Pavilion」:日本建築師永山祐子設計展館、女性藝術家攜手呈現獨特展覽體驗

2025大阪世博(大阪・関西万博)Women's Pavilion展館,由世博會與卡地亞攜手打造,旨在持續頌揚那些塑造未來的女性先驅,彰顯她們在推動全球進步、促進平等及引領新一代方面所發揮的舉足輕重的作用。

建築師永山祐子精心打造

由日本建築師永山祐子打造的Women’s Pavilion,外牆設計靈感源自「組木」(Kumiko),其如同一座橋樑,連接著傳統與現代。而這種獨特結構在2020杜拜世博初次亮相,如今經過精心改良,將在大阪再次閃耀登場。它不僅展現了卡地亞對精湛工藝的不懈追求,也體現了品牌對永續發展的堅定承諾。

卡地亞始終將女性視為無盡的靈感源泉,她們構成了品牌創意與價值的重要基石。卡地亞深信,當女性意識興盛時,全人類都將蓬勃發展。為此,品牌長期致力於性別平等事業,與眾多夥伴並肩攜手,共同應對全球最急切的挑戰。正是基於這份堅定不移的承諾,Women’s Pavilion應運而生。©Cartier
卡地亞始終將女性視為無盡的靈感源泉,她們構成了品牌創意與價值的重要基石。卡地亞深信,當女性意識興盛時,全人類都將蓬勃發展。為此,品牌長期致力於性別平等事業,與眾多夥伴並肩攜手,共同應對全球最急切的挑戰。正是基於這份堅定不移的承諾,Women’s Pavilion應運而生。©Cartier
卡地亞與世博會在Women’s Pavilion上的合作始於2020杜拜世博©Cartier
卡地亞與世博會在Women’s Pavilion上的合作始於2020杜拜世博©Cartier

巧妙融合幾何圖案與自然元素

Women’s Pavilion的展館設計,同時體現了永山祐子的設計理念:自然、人類與資源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繫,因此,展館周圍的樹木均來自於當地,世博會結束後,這些樹木也將被重新種植於大阪的山林之中,寓意著大自然的循環再生。另外,受傳統町家建築風格的啟發,Women’s Pavilion也巧妙地將幾何圖案與自然元素融為一體,營造出和諧交融的合作交流空間。

Women’s Pavilion將於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向公眾開放。©Cartier
Women’s Pavilion將於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向公眾開放。©Cartier
©Cartier
為了呼應世博會的主題,Women’s Pavilion秉承「共生,共創,共未來」的格言,頌揚在塑造更美好未來的過程中女性所蘊含的變革力量與巨大潛能。©Cartier
永山祐子©Cartier
建築家永山祐子©Cartier

藝術家Es Devlin策劃沉浸式體驗

步入Women’s Pavilion,參觀者將踏上一段由知名藝術家兼全球藝術領袖埃斯‧德夫林(Es Devlin)精心策劃的沉浸式旅程。德夫林以其前瞻性的藝術視角,將世博會構想為「一系列獨特的樂器,其中每個展館都宛如一件樂器,而所傳遞的訊息將在全球舞台上產生超越六個月展期的深遠迴響」。在此理念的指引下,Women’s Pavilion旨在引領參觀者聆聽鼓舞人心的私人故事,激發他們的思考,進而將這段體驗與全球性議題緊密相連,藉此加深人們對性別平等的認知。

Women’s Pavilion內部空間©Cartier
Women’s Pavilion內部空間©Cartier
©Cartier
Women’s Pavilion內部空間©Cartier

展覽還邀請參觀者獻出自己的名字,從而化身為整體敘事的一部分。此舉將名字所象徵的力量轉化為獨具一格而又包羅萬有的羅盤,反映出德夫林不斷演進的藝術實踐。在她的巧妙構想下,Women’s Pavilion將每一組參觀者轉化為「排練社群」,希望借助參與式互動引導人們轉變目標與觀點,共同應對困擾全人類的氣候與文明危機等急切挑戰。此沉浸式體驗巧妙地將個人參與融入集體行動的號召之中,讓Women’s Pavilion所傳遞的訊息超越時空界限。

©Cartier
Women’s Pavilion內部空間©Cartier
Es Devlin ©Cartier
藝術家Es Devlin ©Cartier

女性藝術家共同編織的女性敘事

這種協作精神同樣深深植根於展館的沉浸式體驗之中,由一群傑出的藝術家攜手呈現。日本電影導演河瀨直美以其專業知識,為Women’s Pavilion的序幕影片注入非凡創意。法國女演員、導演及藝術家梅蘭妮‧洛宏(Mélanie Laurent)則透過引人入勝的肖像、雕塑、音景及虛擬實境作品,深刻探討了女性賦權的主題。

©Cartier
Women’s Pavilion內部空間©Cartier
©Cartier
Women’s Pavilion©Cartier

與洛宏攜手創作的千葉尋,其創新的葉綠素印相肖像作品為展館增添了獨特的藝術魅力。跨界藝術家森萬里子在上層空間中呈現了一件圍繞Women’s Pavilion團結與共同人性主題的作品。景觀設計師荻野壽也以永續花園演繹自然世界,引入彰顯日本四季更迭的本地植被,聚焦於自然之韻。著名時裝設計師阿部千登勢為Women’s Pavilion工作人員精心設計了性別共融的制服,巧妙融合和諧與現代的設計理念。

©Cartier
©Cartier

思想碰撞與交融的殿堂

在Women’s Pavilion的二樓,WA空間將化身為思想碰撞與交融的殿堂,為圍繞全球關鍵挑戰展開的對話、論壇和展覽提供平台。該空間將關注六大核心主題——大地母親、商業與科技、教育與政策、藝術與文化、慈善事業以及角色與身份,將邀請先鋒領袖、社會運動者及專家,共同探索解決現實世界難題的方式。

©Cartier
Women’s Pavilion內部空間©Cartier

2025大阪世博「Women’s Pavilion」
展期: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
更多資訊可至Women’s Pavilion女性主題展館官網查詢

資料提供|Cartier、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