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
-
藝術創作2016/01/25
三年時光、五張木片版畫,套色印刷出滿山翠綠的美景
在藝術家夫妻 Valerie Lueth 和 Paul Roden 眼中,有些事情就是需要花時間醞釀、雕琢,才能呈現出最完美的效果。他們花了幾千個小時準備、繪畫、雕刻、測試、印刷,最後完成了版畫「Overlook」,並於年末的此時正式與大家見面。
-
藝術創作2016/01/25
V&A博物館館長Martin Roth推薦!2016 V&A 不可錯過的3大展覽
V&A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誕生於1852年,為世界頂尖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館內收藏大量且種類豐富的應用與裝飾藝術品,教育性與娛樂性並重,經常舉辦國際交流,普及講座及青少年互動活動,入館免門票。
-
藝術創作2016/01/25
2016不可錯過的展覽:到惠特尼看美國藝術百年史
Gertrude Vanderbilt Whitney 曾說過:「美術館慣於等待藝術家獲得世界認可時,才決定收藏該藝術家作品,而惠特尼美術館要做的完全相反。」這樣的收藏策略持續至今,縱使惠特尼美術館或是兩年一度舉辦的《惠特尼雙年展》總是備受爭議,但他們依然不走安全的路,除了持續收藏美國藝術家的知名作品,也不斷發掘新星。
-
藝術創作2016/01/25
大分縣立美術館 X 坂茂-遇見大分與世界的藝術風景
2015年4月24日,世界級的建築師—坂茂,為大分縣所設計的大分縣立美術館正式開館,這座美術館的落成,從建築設計到展品規劃,融入在地文化與國際藝術,在在體現提供市民親近藝術、感受生活的概念。
-
藝術創作2016/01/25
低調的珍珠,回看台灣民藝時光
藺草帽、染織布巾、還有細竹編水果籃,這些讓我們愛用著的尋常物件,總是默默地在我們身邊,安安靜靜地陪伴度過一朝又一夕的年月。站在時光之河回望,才會發現,原來此些低調的日常物件,早已從歲月的某一個時間點開始,一點一滴地凝匯出如同珍珠般的曖曖光芒。
-
藝術創作2016/01/25
設計師觀點-曾熙凱:在故宮重探材料的可能性
倫敦的V&A 雖然以工藝取向為主,但始終站在前端,常有許多前衛展覽,例如近年流行的食物設計,館方早已開始積極思考如何將其納入館藏,值得一訪。
-
藝術創作2016/01/25
溫潤燦亮的錫工藝 國寶級大師陳萬能 × Woo Collective
所謂「五金」,指的是金銀銅鐵錫,其中敬陪末座的「錫」這項金屬,可真是再委屈不過了。銀亮亮的純錫,清末民初曾經在鹿港擁有輝煌鼎盛的打錫一條街,國寶級大師陳萬能以精細的純錫雕塑揚名兩岸,新世代Woo團隊的錫杯錫盤,則讓法國人為之驚豔。錫的故事,宛如一頁珍貴的台灣文化史。
-
藝術創作2016/01/24
看插畫也能學穿和服!?引爆少女心的絕美系和服繪畫
去日本除了大肆購物外,相信有不少女孩也曾嘗試過「和服體驗」活動吧?然而,實際接觸才知道,穿和服根本是浩、大、工、程、啊!
-
藝術家2016/01/22
最喜愛台灣民藝品散發的從容感 專訪民藝奧村商店店主奧村忍
以器皿為中心,蒐集了日本及世界各地民藝品的奧村商店,店主奧村忍先生每年有2/3的時間都為了找尋好的民藝而旅行,與各地的民藝職人相識,分享使用器物的方式。造訪過台灣十幾次的他,不只跑遍台灣尋找在地民藝,也是一位台灣迷,這次就讓奧村先生與La Vie分享他眼中的台灣民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