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DESIGN

  • 特醸甘口醤油 平成
    設計2018/11/14

    如藝術品般的醬油!日本150年老醬油品牌打造「平成特釀醬油」紀念平成時代結束

    走過30年歲月的平成時代也將邁入最終倒數階段,或許是想在這最終時刻留下美好回憶,不少品牌紛紛推出充滿紀念意義的商品,而1869年自九州熊本玉名市起家的FUNDODAI五葉株式会社(フンドーダイ五葉),如今這個將在明年迎來創業150周年的醬油生產商,也趁著追憶平成年代的風潮,推出一款僅在平成時期發售的限量「平成特醸甘口醤油」!

  • 2018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主視覺出爐!(照片來源:台灣創意設計中心)
    設計2018/11/13

    2018金點設計獎主視覺曝光!Bito劉耕名三度操刀 色彩繽紛華麗吸睛 頒獎典禮盧廣仲獻唱、黃子佼擔綱主持

    2018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即將於松山文創園區舉行,Bito甲蟲創意團隊三度與金點合作,以「自然知道」為主軸,反映循環永續之重要。主視覺於今日曝光,描繪出繁盛具有生命活力的生態系,色彩繽紛、華麗豐富,十分吸睛。今年典禮表演嘉賓及主持人同樣精彩,邀請到今年摘下2座金曲、2座金鐘獎的「全民長孫」盧廣仲首度獻聲金點設計獎,而金馬、金曲、金鐘「三金」主持人黃子佼,接下三度連莊頒獎典禮主持大任,屆時將炒熱現場氣氛。當天晚上將揭曉象徵最高榮譽的「年度最佳設計獎」,頒獎典禮實況將在官方臉書和騰訊家居同步直播,精彩可期!

  • 台北松菸「循環設計展–你在圈內嗎?」展
    設計2018/11/12

    台北松菸「循環設計展–你在圈內嗎?」展五大亮點!看見塑膠袋、廢棄玻璃如何變身永續時尚設計

    你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垃圾,最終會是什麼下場嗎?不少你以為已經沒路用的素材,其實都可能通過小小力量,成為讓設計發揚光大的能源!近日在台北松菸登場的「循環設計展–你在圈內嗎?」展覽,即從設計思考的角度重新詮釋日常物件,企圖扭轉廢棄物在民眾的形象,用淺而易懂的方式讓民眾建立「廢棄物即資源」的觀念,以喚醒全民心中的「永續力量」,期許民眾從材質認識、消費選擇、素材使用,進而走入循環生態圈內,為永續生活盡一份心力。

  • 橫跨工業設計與音樂!吳氏設計-吳孝儒展現「形隨在地」,解密音樂與設計的不衝突共享關係
    設計2018/11/12

    橫跨工業設計與音樂!吳氏設計-吳孝儒展現「型隨在地 」,解密音樂與設計的不衝突共享關係

    LSX傳承了KEF運用音響技術表達每個人都值得認真聆聽至臻的好聲音之外,也以較親民的價格呼應了KEF從專業走入生活的策略,更藉由設計讓音響成為家中的裝飾品。

  • 設計2018/11/12

    為灰矇矇的倫敦畫上繽紛的色彩!設計師Rafael Esquer用城市特色將單一無趣的地圖變有趣了

    每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來自旅人、住客對於這個城鎮的記憶。Alfalfa New York的設計師Rafael Esquer用大眾對於城市的印象,運用不同的設計元素為城市繪製地圖,而這個地圖卻不是以往印象中僅有網格、比例尺與街道布局而已。他用金箔製作紐約地圖、為倫敦知名地標繪上繽紛色系,一改大眾對於地圖「無趣」、「工具書」的印象,讓街道地圖也能掛上牆壁成為搶眼又吸睛的一幅藝術作品。

  • 2018台中花博最夢幻展館 友達微美館
    設計2018/11/09

    2018台中花博最夢幻展館!友達微美館四大亮點 全台最大拼接牆創造繽紛花卉微觀視覺

    隨著2018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正式登場,台中這座越來越年輕的大都會,將引著大家領略台灣多樣的花卉植物生態,看見更多台灣原生之美。位於后里森林園區的「友達微美館」,以「微觀新視界・舞動生命之美」為主題,從細微植物花粉視角出發,以及使用種子標本為創作素材,走訪海內外多處山林,實景拍攝大自然生命力影像,並搭配尖端面板顯示技術,打造出本屆花博中最奇幻的展場。然而如此令人驚豔的植物微觀世界,究竟要如何轉幻成真,且聽團隊親解幕後秘辛!

  • 伊東豊雄 Ripples Stool 漣漪椅凳
    設計2018/11/08

    《當代建築大師─微型建築展》大師也玩跨界!一次看完伊東豊雄、Zaha Hadid等12位建築大師詮釋設計家具

    建築的起源,始於人類對庇護的需求,隨著生活多元化,場域形式和功能日漸複雜,運用結構材質力學,打造人與空間的關係,成為建築師畢生致力追求的目的。而從規劃巨大的建築體延伸至家具設計,更是眾多建築師跨界創作的首選。明日選品MOT SELECT將舉辦「當代建築大師─微型建築展」,匯集了當代12位國際頂尖建築大師的代表性家具,透過家具設計讓建築的本質回溯於人與空間的對應關係,在實用和美學獲得完美的平衡,實踐無限想像的可能性。

  • 卍字符的演變探究符號象徵轉化
    設計2018/11/08

    近代歷史上最爭議的圖示!從卍字符的演變探究符號象徵轉化

    科幻小說家赫胥黎為克里希那穆提哲學作品《最初與最後的自由》寫序,其中明確指出科學所用的說明符號是「精心挑選、小心分析並逐步引用」,而宗教與政治團體選擇的符號則為了刻意排除外人。赫胥黎寫下這些文字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當時政治與宗教團體相互結盟對抗敵人,一起揮舞帶有各種圖騰的旗幟與標識。然而,其觀點今日仍正中要害。人類進入後工業時期,科技劇烈衝撞主宰整個社會,像是藍牙標誌這類新標誌或是推特井字號這類有了新意義的舊標誌屢見不鮮,逐漸改變了我們生活中與人溝通的方式。

  • 愛心符號如何從心臟轉變而來?揭開主宰現代流行文化的符號意義轉換
    設計2018/11/08

    愛心符號如何從心臟轉變而來?揭開主宰現代流行文化的符號意義轉換

    奧爾德斯.赫胥黎:「我們思考時使用了大量的符號系統,語言的、數學的、圖像的、音樂的、儀式的等,沒有這些符號系統,我們不會有藝術,不會有科學,不會有法律,不會有哲學,甚至不會有文明萌芽;換言之,我們只會是普通的動物。」

  • 空間設計2018/11/07

    近看才發現這幅壁畫的獨特!在白牆用千根螺絲與百碼毛線繡出少女飛翔模樣

    還在用噴漆畫街頭塗鴉嗎?或許現在畫塗鴉有不一樣的新方法。葡萄牙這座名為Vila Franca de Xira(譯:希拉自由)的小鎮街頭,出現了一幅近看才會發覺它與眾不同的街頭塗鴉。或許你會覺得只不過是一幅街頭塗鴉應該不足為奇,但這幅塗鴉不是用噴漆繪製,而是使用2,300多根螺絲以及總長將近700公尺的紡紗線,利用X編結的十字繡手法,在一條最多學生行走的道路上,將一幅「飛翔的少女」繡在牆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