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山林,舞出與自然原有的共鳴!專訪《深林》藝術家瓦旦.督喜

身體的另一種樣貌!回歸山林,舞出與自然原有的共鳴,專訪《深林》藝術家瓦旦.督喜

天光消失、樹影伸延,大地的邊界模糊,古老神話中的生物,睜開無情雙眼準備行動。在《深林》中,瓦旦.督喜(Watan Tusi)深化在傳統祭典儀式與觀光表演之外的原住民樂舞,以情感豐沛的美學表達、飽含野性的視聽符號,取代敘事性文本,迂迴往返,卻非複製貼上。這是一支獻給生活的舞蹈,原來,我們自擁有肉身之始,生命就已經開始舞蹈。

《深林》原先是「TAI身體劇場」於2020年發表之作,靈感來自瓦旦某個驅車行經中橫公路的夜晚,動物鳴叫聲此起彼落從森林中竄出,他想起前陣子興起的登山打卡風潮,想起自己小學一、二年級,父親深夜帶著他去山裡放捕獵陷阱,因希冀他學習獨立,竟只是遠遠地看著還幼小的他,讓他一人獨自面對恐懼⋯⋯。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當很多人開始重視身心靈健康,想走進山林尋找自我,對我而言,山反而是一片充滿未知的地域,令人心生敬畏。」於是,這個舞作呈現了人類在原始時刻直面自然的無助,驅使觀眾反思「人們和森林以及萬物間的關係」,而這樣的視角,並不侷限於瓦旦的德路固(Truku)太魯閣族,而是從每位觀眾的自身,拋擲而出。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身體為靈魂的棲身之所

外界以為,推出作品前應需費時多年做田野調查,《深林》的協同創作者朱克遠(Ising Suaiyung)則笑斥,舞者們本就住在田野(山林)中, 「只是隨著社會教化,不知不覺變成一個符合現代姿態的身體,回到山裡才發覺,這個過於頂天立地的身體已不適用。」

穿梭、行進於山徑之間,身體需要一個截然不同的角度,時而彎曲、時而前傾,並且,原住民不同族群之間,有各族召喚祖靈的方式,倘若以很直立、很理性的身體,根本無法與靈碰觸。朱克遠比喻:「人與天地間,彷彿只隔了一層薄幕,靈都在周圍,如果還沒看見,稍微彎個腰、側個身,或往後看, 講起來好像有點可怕,但那個薄幕正悄悄開啟。」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不僅是彎腰這個姿態的消逝,瓦旦說:「有時候我會回想起在部落裡面,提高講話的音量和音調是很自然的,但現代社會規範我們說話要輕聲細語,所以原本人們能從身體發出來的共鳴聲漸漸不見了。」

《深林》整部舞作中,幾乎沒有任何可辨識的語言,而是讓觀眾聽到高低不一的聲響和狀聲詞,瓦旦曾發現,有些舞者在跳舞時,習慣隱藏呼吸聲,但TAI身體劇場總是鼓勵他們要「大聲喘氣」,因為「用力呼吸,才是認真活著的證明。」無論身體還是語言,當人們和傳統或土地產生斷裂,《深林》企圖喚醒一些深藏在肌肉記憶裡的久遠經驗。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談及身體各種維度,瓦旦道出自己在日常中的觀察,比如基督教已成為現今台灣原住民最主要的宗教,教堂便成為部落中最常見的公共建築之一,「走進教堂, 無論耶穌像或十字架,都需要仰望才能膜拜,然而以往的傳統儀式,我們的視線都是往地上、注視著土地在進行,那瞬間突然驚覺,原來改變的不只是信仰而已,也包括我們的身體,都形成了一種慣性。」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學其形、得其意,沉浸比辯證重要

一般人所知的現代舞,探索更合乎人體自然運動規律的節奏,亦需身體和意識的配合,美就美在呈現舞者身體的韻律和質感。然而,仍有許多首次接觸TAI身體劇場演出的觀眾,對於原住民文化或傳統感到陌生,問瓦旦:「看不懂這樣的現代舞怎麼辦?」他毫不在意,強調觀眾並不需要急著推敲編舞家的原意,否則觀賞表演就不有趣了!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他們嘗試把譬喻法用在身體上,因此「不了解」並不構成阻礙,他說TAI身體劇場在台上跳的不是傳統樂舞,也從不自詡為文化傳遞者,而是藉由自身經歷和體驗,轉譯成獨特的情感表現,「看不習慣是一種觀看方式,看不懂是一種觀看方式,有人可能到謝幕還是感到很抽離,那也無妨,你至少能看到,『喔!原來身體有另一種樣貌』,這樣就夠了。」舞者在台上演繹的是人、鬼、樹、靈?這是一種藝術形式嗎?瓦旦都希望交由觀眾自行判定,有感於現今大眾追逐單一、去差異化的審美價值,他想要打破的,正是這種「均質」。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腳,跟行進有關係,也跟土地最接近;手,與我們的生存技能有關;言語,是對人和生靈的溝通,這些身體部位都是一個整體。』

「1是右腳,2是左腳,3為右手,4為左手⋯⋯」,既要突顯個體差異,瓦旦獨創的「腳譜」即為TAI身體劇場所實踐的生理方法。橫向為時間,縱向為相對、持續的方位,透過跳舞示範,以反覆的身體經驗將概念傳達給團員,經由實地的踩踏、彈跳和飛躍,在每一次聲音和身體結合的經過,又再撞擊出新的排列組合,屬於相對開放性的敘事解讀,或可作為表演者與觀看者的集體創作。

《深林》劇照。(攝影:PAUL CHAO,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PAUL CHAO,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學習傳統樂舞時也是,當彼此把手牽起,除了歌聲之外,最大聲的就是腳步聲。往前、往 後,順時、逆時,都從身體作為中心、腳譜帶出方位,關鍵在於「每個人都有自己使用身體的方法」。

「腳譜」不說話,但可以閱讀,連結「樂舞」、「織布」與「遷徙」,「腳,它跟行進有關係,也跟土地最接近;手,與我們的生存技能有關;言語,是對人和生靈的溝通,這些身體部位彼此之間相互連動,都是一個整體。」瓦旦解釋,工業化社會的專業分工是為了提升效率,生產更快、移動更快,然而身體卻非零件組成的機械,怎麼能各自運作?

《深林》劇照。(攝影:PAUL CHAO,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PAUL CHAO,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有趣的是,腳譜當初是瓦旦坐在台鐵火車上,聽著車身與鐵軌碰撞發出的喀搭喀搭聲,引動雙腳的節拍踏動,再傳入腦海中的聲響,經過團員們的踩踏,又化為一種新的律動。「腳譜講的不是精準,當不同的舞者操作同一個腳譜,卻會產生不一樣的質地,從中看出腳譜對這個人的影響。」瓦旦以傳統歌謠為例,因應演唱者當下心境,以曲調變化演繹出思念或歡愉,或者即興填詞,有各種可能性,他直指原住民文化很少一對一或一對多,必須要一群人對一群人,並在集體中因不同頻率而達到某一種共振。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赤紅流淌,是真實的需要抑或過度的慾望?

「森林的土地是祖先用血換來的」,《深林》的節目介紹這麼寫著,布幕升起後,舞者頭上無不披著紅色紗巾、腳踩紅襪,「在勞動過程中,無論是農作、狩獵,或織布,因受傷所留下來的血液,是一種痕跡、一種力量,這個色彩也經常在我們傳統服飾出現。」

長幅紗巾,因舞者彎腰而下垂,彷彿樹鬚和氣根在地面上延伸、下探,同時呼應德路固太魯閣族的創生神話——遠古時期,在中央山脈有一棵半木半石的大樹,有一天樹化為男女二神,產下子女,其子女又繁衍子嗣, 世界逐漸形成。瓦旦以看不出腿部曲線的黑色西裝褲,取代原住民男性穿著的一片裙或遮陰布,象徵現代社會的標準化,同時默不作聲地傳遞既矛盾又諷刺的斷裂感。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成立於2012年,TAI身體劇場的「TAI」,發音同「代」,取自太魯閣語中的「看」之意,可視為對部落和身分的一種凝望。以往,TAI身體劇場的作品,緊密地扣連著勞動性的身體,但《深林》想闡述的,不是原住民處境,也不是競爭和衝突,而是向人類集體面臨的與自然共生,提出疑問,進而試探當我們習慣的身體一反常態,那些原本已斷裂的連結, 會產生變化嗎?

《深林》劇照。(攝影:PAUL CHAO,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PAUL CHAO,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瓦旦於今年初,更帶著《深林》走向戶外,TAI身體劇場在部落的山林、溪流旁、農耕地演出,讓舞者面對更多預期之外、難以掌握的狀態,除了 風雨,還有比起舞台更鬆散的地面,「舞者不得不首重於處理和土地的關係,每個人如何運用每一吋的肌肉找到平衡,平衡若跑掉了,就再去找。我們沿用這樣的《深林》經驗, 加入這次最新版本的演出,所以如果對2020年版本還有印象的觀眾,也許就會發現很多質地上的不同。」瓦旦認為, 再次回到劇場的《深林》,肯定有什麼變了。

《深林》劇照。(攝影:PAUL CHAO,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PAUL CHAO,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不卑不亢,感知覺察

重新呼吸、重新生長;重新彎曲、重新修復與萬物的對話,朱克遠透露,TAI身體劇場剛成立的時候,對於傳統文化不斷流逝,也曾感到焦慮,但在不斷往內探尋的過程中,「即使越來越少人會講族語,它依然能經由樂舞、儀式、祭典,獲得部分的留存與流傳。」回到創作上,他們始終認為符號、標籤這些只是次要,關鍵是最核心的精神價值。

瓦旦幽了一默,「我們會聽到部落耆老這樣形容:『你的一顆心應保有如溪流上游般的清澈』,他不會說要像水龍頭一樣清澈對吧!老人家的人生哲學,往往來自人和自然的相互依存、身心合一,生活因此蘊藏很多智慧。」此外,人們如今以貨幣交易取代手工採集,便少了很多漫長卻富有樂趣的過程。

Camping Asia學員工作坊,由團員帶領學員回到自然狀態,集體邊唱邊跳。(攝影:Grace,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Camping Asia學員工作坊,由團員帶領學員回到自然狀態,集體邊唱邊跳。(攝影:Grace,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然而,這次在Camping Asia總共為期4天的工作坊,瓦旦和朱克遠並沒有直接傳授腳譜的系統方法,而是讓團員們和學員們之間的交流,迅速地滋潤彼此,共同回到自然狀態,集體邊唱邊跳,「跳舞在我們族語裡,有淨化、剔除人體雜質之意,經由反覆的儀式節奏,人進入到某種通道,舞畢,眼前這個人變得非常通透乾淨。」

Camping Asia學員工作坊,由團員帶領學員回到自然狀態,集體邊唱邊跳。(攝影:Grace,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Camping Asia學員工作坊,由團員帶領學員回到自然狀態,集體邊唱邊跳。(攝影:Grace,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瓦旦分享,TAI身體劇場自2018年起開走的「100公里俱樂部」,如今已邁向了第7年,他們途經11個縣市、跨過數條溪流,「排練不只是按表操課,不在排練場的發生更為重要!」無論是和獵人進山設陷阱,或跟著部落夥伴下海浮潛捕魚,作品最終舞出人與人,與周圍環境、和萬物生靈的密不可分,而這樣的警醒,帶來直擊人心的觸動。

(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瓦旦.督喜(Watan Tusi)

TAI身體劇場創辦人,前原舞者團長。TAI身體劇場作品風格多元,觸及原住民文學、身體與音樂、當代原住民處境與環境衝突等議題,與法國音樂家羅蘭.奧澤(Roland Auzet)共同創作的《尋.山裡的祖居所》、作品《月球上的織流》,分別榮獲2018、2020年PULIMA藝術獎表演藝術首獎,也曾以作品《橋下那個跳舞》入圍2016年台新藝術獎。

文|張瑋涵
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1月號《給下個世代的藝術靈光》

「北美館日」12/21免票入場!移動式舞蹈劇場《漸見》開演,台北雙年展回收材化身限量隨行包

「2024北美館日」12/21登場!移動式舞蹈劇場《漸見》開演

2024「北美館日」將於12月21日(六)登場,全日免票入場。本次將由舞蹈家古名伸創立的「古舞團」帶來舞蹈展演《漸見》,結合移動式舞台展演、科技藝術等手法,邀請觀眾在美術館多個角落邂逅藝術。「北美館循環計畫」亦發表新作——蒐集自《2023台北雙年展:小世界》的展覽回收材料,在台灣設計團隊UndergroundStudio的巧思之下,結合老師傅手工縫紉重生為限量「循環隨行包」,參與北美館日活動就有機會免費獲得。

「2024北美館日」12/21登場!移動式舞蹈劇場《漸見》開演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漫步美術館,與舞蹈和科技藝術不期而遇

《漸見》長約90分鐘,由11位舞者共同呈現,以跨越式的蛻變與轉瞬即逝作為靈感來源——從個人的成長到科技的演進,從戰爭的隱喻到季節的更迭,企圖透過人物及動態影像共構當代舞蹈的創作語彙。演出將以北美館的多個樓層作為舞台,分散於各場域並同時進行多段內容,不同段落的表演者將隨機加入其他表演場域,形成「衛星式移動劇場」的關係互動。

「2024北美館日」12/21登場!移動式舞蹈劇場《漸見》開演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此次古舞團與王連晟、葉廷晧、蔡奇宏、趙瞬文等科技藝術家攜手創作,一同打造肢體與新媒體展演的空間實驗。其中,甫於今年逝世的藝術家葉廷皓(19812024)在本次作品中負責〈前線〉與〈邊界〉兩個段落:在〈前線〉中,使用AI即時人形辨識與生成圖像,使表演者與影像形成虛實錯位;〈邊界〉段落則透過骨架偵測的分析技術,將肢體動作轉譯為節點、網格等幾何圖形,展現出數位圖景與實際身體之間的對話。而藝術家王連晟運用搭載攝影鏡頭的無人機,在與舞者的互動過程中,亦將投射無人機捕捉的畫面,創造出機器與受眾觀看的雙重視角辯證。

「2024北美館日」12/21登場!移動式舞蹈劇場《漸見》開演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2024北美館日」12/21登場!移動式舞蹈劇場《漸見》開演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觀眾入場會得到一張演出地圖,在觀演時間內可依自由選擇觀賞順序,不僅打破傳統單一舞台的觀賞模式,每位觀眾也將獲得不同的理解脈絡和敘事。

「2024北美館日」12/21登場!移動式舞蹈劇場《漸見》開演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漸見》演出時間

12.14(六)13:30、16:30

12.15(日)11:00、15:00

12.21(六)13:30、16:30 *北美館日

12.22(日)11:00、15:00

《小世界》展覽用具搖身一變為限量商品

為呼應永續發展思潮,北美館逐步推行環境友善、環保再生計畫。今年館慶將推出「TFAM↔REUSE」(北美館循環計畫),以「Not Just Today, Upcycle for All」(循環再造,永續共好)為理念,與多組臺灣設計師進行材料分析、回收再製研究及測試,將展覽廢棄材料轉化為創意衍生品,亦試圖延續展覽的感受記憶,創造藝術走入生活的多種可能。

首波衍生品以《2023台北雙年展:小世界》回收的展覽宣傳帆布、路燈旗布為材料,打造美術館寄物專用的「循環觀眾包」(非賣品)及輕巧的「循環隨行包」(限量商品)。此波商品由專注於循環設計的UndergroundStudio操刀,透過臺灣老師傅的手工縫紉結合當代設計美學,悉心為館內卸除的每一吋廢棄材料注入新生命。

「2024北美館日」12/21登場!移動式舞蹈劇場《漸見》開演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日(12/21)當天,北美館也特別規劃「循環觀眾包」贈禮活動,當日活動分為9:3013:00兩時段,前25名至1樓大廳服務櫃台使用「循環觀眾包」的觀眾,即隨機贈送當期展覽《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中陳進《悠閒》或林之助《小閒》的彩色標籤貼一份。

「2024北美館日」12/21登場!移動式舞蹈劇場《漸見》開演
陳進,《悠閒》,1935,膠彩、絹本,152 × 169.2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恆春建城古城150周年倒數!預約「2025半島世界歌謠祭 HEAR HERE」,感受古鎮古今交映的文化魅力

想到恆春,你腦海中浮現的是那山海綿延的自然麗景,又或是古樸小鎮的悠緩愜意?對於經常造訪恆春的旅人而言,答案或許是兩者皆是,卻又不止於此。畢竟,在山海與人情之外,還有那一首首情感豐沛的歌謠,蘊含了深厚文化魅力,飄揚在恆春小鎮裡,吟詠於「半島世界歌謠祭 HEAR HERE」,讓人流連不已。

當百年前的生活悲喜,交映著21世紀的音樂創新

原來,恆春半島本為福佬、客家、排灣、阿美等多元族群聚居之地,百年前由於恆春土地貧瘠,居民只得離鄉背井另謀生路。然而,對於家鄉的愛戀,促使他們在異鄉創作一首又一首觸動人心的歌謠,悠悠唱出生活的悲喜。如今,這些承載著悲歡離合的樂音已成為台灣珍貴的文化資產,更有民謠傳藝師獲得「人間國寶」美譽。

恆春建城

為了讓祖先流傳下來的歌謠走出半島、走向國際,持續被全世界傳唱、聆聽,屏東縣政府在2018年創辦「半島世界歌謠祭 HEAR HERE」,每年以具有話題性的策展主題及系列活動,在古色古香的城牆旁,邀請在地民歌手與爵士樂團、交響樂團共同演出,甚至結合時尚秀等形式,讓恆春歌謠與世界潮流交會。於是,每年十月時,國境之南的小鎮裡總能見到拿著月琴的孩子穿梭其中、歌手吟唱具有時代共鳴的曲目,一旁年輕衝浪客隨節奏舞動,旅人在品嚐地方美味小吃的同時,也領略著恆春歌謠的魅力,感受恆春的傳統與創新。

恆春建城
恆春建城

在恆春建城邁向150週年之際,感受國境之南的此時此地

像是剛剛落幕的「2024半島世界歌謠祭 HEAR HERE」便結合嘻哈音樂與恆春半島民歌,邀請饒舌歌手與民謠傳藝師在百年古城牆旁的露天舞台上共演,搭配結合民俗文化特色的節目和市集,吸引數萬人造訪此地,也讓「半島世界歌謠祭 HEAR HERE」不只是音樂人的盛會,更是打開五感,浸淫恆春魅力的絕佳契機。

恆春建城
恆春建城

如此本於傳統又別出心裁的作法,也讓「半島世界歌謠祭 HEAR HERE」獲得日本GOOD DESIGN、台灣金點設計獎與Taiwan Design Best 100等獎項肯定,並移師芝加哥、紐約、日本、愛丁堡等地演出。當然,作為台灣人,我們只要來到南國,便能一探「半島世界歌謠祭 HEAR HERE」的美好。2025年更適逢恆春建城150周年,歡迎趁此時機來到這展現新舊交融的文化古鎮裡,在溫暖動人的樂音裡,打包所有此時此地的魅力。

半島世界歌謠祭 HEAR HERE

WEB:https://reurl.cc/KlaAeg

FB:https://www.facebook.com/hearhere946/

文 | 郭慧   圖片提供 | 屏東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