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山林,舞出與自然原有的共鳴!專訪《深林》藝術家瓦旦.督喜

身體的另一種樣貌!回歸山林,舞出與自然原有的共鳴,專訪《深林》藝術家瓦旦.督喜

天光消失、樹影伸延,大地的邊界模糊,古老神話中的生物,睜開無情雙眼準備行動。在《深林》中,瓦旦.督喜(Watan Tusi)深化在傳統祭典儀式與觀光表演之外的原住民樂舞,以情感豐沛的美學表達、飽含野性的視聽符號,取代敘事性文本,迂迴往返,卻非複製貼上。這是一支獻給生活的舞蹈,原來,我們自擁有肉身之始,生命就已經開始舞蹈。

《深林》原先是「TAI身體劇場」於2020年發表之作,靈感來自瓦旦某個驅車行經中橫公路的夜晚,動物鳴叫聲此起彼落從森林中竄出,他想起前陣子興起的登山打卡風潮,想起自己小學一、二年級,父親深夜帶著他去山裡放捕獵陷阱,因希冀他學習獨立,竟只是遠遠地看著還幼小的他,讓他一人獨自面對恐懼⋯⋯。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當很多人開始重視身心靈健康,想走進山林尋找自我,對我而言,山反而是一片充滿未知的地域,令人心生敬畏。」於是,這個舞作呈現了人類在原始時刻直面自然的無助,驅使觀眾反思「人們和森林以及萬物間的關係」,而這樣的視角,並不侷限於瓦旦的德路固(Truku)太魯閣族,而是從每位觀眾的自身,拋擲而出。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身體為靈魂的棲身之所

外界以為,推出作品前應需費時多年做田野調查,《深林》的協同創作者朱克遠(Ising Suaiyung)則笑斥,舞者們本就住在田野(山林)中, 「只是隨著社會教化,不知不覺變成一個符合現代姿態的身體,回到山裡才發覺,這個過於頂天立地的身體已不適用。」

穿梭、行進於山徑之間,身體需要一個截然不同的角度,時而彎曲、時而前傾,並且,原住民不同族群之間,有各族召喚祖靈的方式,倘若以很直立、很理性的身體,根本無法與靈碰觸。朱克遠比喻:「人與天地間,彷彿只隔了一層薄幕,靈都在周圍,如果還沒看見,稍微彎個腰、側個身,或往後看, 講起來好像有點可怕,但那個薄幕正悄悄開啟。」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不僅是彎腰這個姿態的消逝,瓦旦說:「有時候我會回想起在部落裡面,提高講話的音量和音調是很自然的,但現代社會規範我們說話要輕聲細語,所以原本人們能從身體發出來的共鳴聲漸漸不見了。」

《深林》整部舞作中,幾乎沒有任何可辨識的語言,而是讓觀眾聽到高低不一的聲響和狀聲詞,瓦旦曾發現,有些舞者在跳舞時,習慣隱藏呼吸聲,但TAI身體劇場總是鼓勵他們要「大聲喘氣」,因為「用力呼吸,才是認真活著的證明。」無論身體還是語言,當人們和傳統或土地產生斷裂,《深林》企圖喚醒一些深藏在肌肉記憶裡的久遠經驗。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談及身體各種維度,瓦旦道出自己在日常中的觀察,比如基督教已成為現今台灣原住民最主要的宗教,教堂便成為部落中最常見的公共建築之一,「走進教堂, 無論耶穌像或十字架,都需要仰望才能膜拜,然而以往的傳統儀式,我們的視線都是往地上、注視著土地在進行,那瞬間突然驚覺,原來改變的不只是信仰而已,也包括我們的身體,都形成了一種慣性。」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學其形、得其意,沉浸比辯證重要

一般人所知的現代舞,探索更合乎人體自然運動規律的節奏,亦需身體和意識的配合,美就美在呈現舞者身體的韻律和質感。然而,仍有許多首次接觸TAI身體劇場演出的觀眾,對於原住民文化或傳統感到陌生,問瓦旦:「看不懂這樣的現代舞怎麼辦?」他毫不在意,強調觀眾並不需要急著推敲編舞家的原意,否則觀賞表演就不有趣了!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他們嘗試把譬喻法用在身體上,因此「不了解」並不構成阻礙,他說TAI身體劇場在台上跳的不是傳統樂舞,也從不自詡為文化傳遞者,而是藉由自身經歷和體驗,轉譯成獨特的情感表現,「看不習慣是一種觀看方式,看不懂是一種觀看方式,有人可能到謝幕還是感到很抽離,那也無妨,你至少能看到,『喔!原來身體有另一種樣貌』,這樣就夠了。」舞者在台上演繹的是人、鬼、樹、靈?這是一種藝術形式嗎?瓦旦都希望交由觀眾自行判定,有感於現今大眾追逐單一、去差異化的審美價值,他想要打破的,正是這種「均質」。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腳,跟行進有關係,也跟土地最接近;手,與我們的生存技能有關;言語,是對人和生靈的溝通,這些身體部位都是一個整體。』

「1是右腳,2是左腳,3為右手,4為左手⋯⋯」,既要突顯個體差異,瓦旦獨創的「腳譜」即為TAI身體劇場所實踐的生理方法。橫向為時間,縱向為相對、持續的方位,透過跳舞示範,以反覆的身體經驗將概念傳達給團員,經由實地的踩踏、彈跳和飛躍,在每一次聲音和身體結合的經過,又再撞擊出新的排列組合,屬於相對開放性的敘事解讀,或可作為表演者與觀看者的集體創作。

《深林》劇照。(攝影:PAUL CHAO,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PAUL CHAO,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學習傳統樂舞時也是,當彼此把手牽起,除了歌聲之外,最大聲的就是腳步聲。往前、往 後,順時、逆時,都從身體作為中心、腳譜帶出方位,關鍵在於「每個人都有自己使用身體的方法」。

「腳譜」不說話,但可以閱讀,連結「樂舞」、「織布」與「遷徙」,「腳,它跟行進有關係,也跟土地最接近;手,與我們的生存技能有關;言語,是對人和生靈的溝通,這些身體部位彼此之間相互連動,都是一個整體。」瓦旦解釋,工業化社會的專業分工是為了提升效率,生產更快、移動更快,然而身體卻非零件組成的機械,怎麼能各自運作?

《深林》劇照。(攝影:PAUL CHAO,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PAUL CHAO,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有趣的是,腳譜當初是瓦旦坐在台鐵火車上,聽著車身與鐵軌碰撞發出的喀搭喀搭聲,引動雙腳的節拍踏動,再傳入腦海中的聲響,經過團員們的踩踏,又化為一種新的律動。「腳譜講的不是精準,當不同的舞者操作同一個腳譜,卻會產生不一樣的質地,從中看出腳譜對這個人的影響。」瓦旦以傳統歌謠為例,因應演唱者當下心境,以曲調變化演繹出思念或歡愉,或者即興填詞,有各種可能性,他直指原住民文化很少一對一或一對多,必須要一群人對一群人,並在集體中因不同頻率而達到某一種共振。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赤紅流淌,是真實的需要抑或過度的慾望?

「森林的土地是祖先用血換來的」,《深林》的節目介紹這麼寫著,布幕升起後,舞者頭上無不披著紅色紗巾、腳踩紅襪,「在勞動過程中,無論是農作、狩獵,或織布,因受傷所留下來的血液,是一種痕跡、一種力量,這個色彩也經常在我們傳統服飾出現。」

長幅紗巾,因舞者彎腰而下垂,彷彿樹鬚和氣根在地面上延伸、下探,同時呼應德路固太魯閣族的創生神話——遠古時期,在中央山脈有一棵半木半石的大樹,有一天樹化為男女二神,產下子女,其子女又繁衍子嗣, 世界逐漸形成。瓦旦以看不出腿部曲線的黑色西裝褲,取代原住民男性穿著的一片裙或遮陰布,象徵現代社會的標準化,同時默不作聲地傳遞既矛盾又諷刺的斷裂感。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Grace Lin,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成立於2012年,TAI身體劇場的「TAI」,發音同「代」,取自太魯閣語中的「看」之意,可視為對部落和身分的一種凝望。以往,TAI身體劇場的作品,緊密地扣連著勞動性的身體,但《深林》想闡述的,不是原住民處境,也不是競爭和衝突,而是向人類集體面臨的與自然共生,提出疑問,進而試探當我們習慣的身體一反常態,那些原本已斷裂的連結, 會產生變化嗎?

《深林》劇照。(攝影:PAUL CHAO,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PAUL CHAO,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瓦旦於今年初,更帶著《深林》走向戶外,TAI身體劇場在部落的山林、溪流旁、農耕地演出,讓舞者面對更多預期之外、難以掌握的狀態,除了 風雨,還有比起舞台更鬆散的地面,「舞者不得不首重於處理和土地的關係,每個人如何運用每一吋的肌肉找到平衡,平衡若跑掉了,就再去找。我們沿用這樣的《深林》經驗, 加入這次最新版本的演出,所以如果對2020年版本還有印象的觀眾,也許就會發現很多質地上的不同。」瓦旦認為, 再次回到劇場的《深林》,肯定有什麼變了。

《深林》劇照。(攝影:PAUL CHAO,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深林》劇照。(攝影:PAUL CHAO,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不卑不亢,感知覺察

重新呼吸、重新生長;重新彎曲、重新修復與萬物的對話,朱克遠透露,TAI身體劇場剛成立的時候,對於傳統文化不斷流逝,也曾感到焦慮,但在不斷往內探尋的過程中,「即使越來越少人會講族語,它依然能經由樂舞、儀式、祭典,獲得部分的留存與流傳。」回到創作上,他們始終認為符號、標籤這些只是次要,關鍵是最核心的精神價值。

瓦旦幽了一默,「我們會聽到部落耆老這樣形容:『你的一顆心應保有如溪流上游般的清澈』,他不會說要像水龍頭一樣清澈對吧!老人家的人生哲學,往往來自人和自然的相互依存、身心合一,生活因此蘊藏很多智慧。」此外,人們如今以貨幣交易取代手工採集,便少了很多漫長卻富有樂趣的過程。

Camping Asia學員工作坊,由團員帶領學員回到自然狀態,集體邊唱邊跳。(攝影:Grace,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Camping Asia學員工作坊,由團員帶領學員回到自然狀態,集體邊唱邊跳。(攝影:Grace,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然而,這次在Camping Asia總共為期4天的工作坊,瓦旦和朱克遠並沒有直接傳授腳譜的系統方法,而是讓團員們和學員們之間的交流,迅速地滋潤彼此,共同回到自然狀態,集體邊唱邊跳,「跳舞在我們族語裡,有淨化、剔除人體雜質之意,經由反覆的儀式節奏,人進入到某種通道,舞畢,眼前這個人變得非常通透乾淨。」

Camping Asia學員工作坊,由團員帶領學員回到自然狀態,集體邊唱邊跳。(攝影:Grace,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Camping Asia學員工作坊,由團員帶領學員回到自然狀態,集體邊唱邊跳。(攝影:Grace,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瓦旦分享,TAI身體劇場自2018年起開走的「100公里俱樂部」,如今已邁向了第7年,他們途經11個縣市、跨過數條溪流,「排練不只是按表操課,不在排練場的發生更為重要!」無論是和獵人進山設陷阱,或跟著部落夥伴下海浮潛捕魚,作品最終舞出人與人,與周圍環境、和萬物生靈的密不可分,而這樣的警醒,帶來直擊人心的觸動。

(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瓦旦.督喜(Watan Tusi)

TAI身體劇場創辦人,前原舞者團長。TAI身體劇場作品風格多元,觸及原住民文學、身體與音樂、當代原住民處境與環境衝突等議題,與法國音樂家羅蘭.奧澤(Roland Auzet)共同創作的《尋.山裡的祖居所》、作品《月球上的織流》,分別榮獲2018、2020年PULIMA藝術獎表演藝術首獎,也曾以作品《橋下那個跳舞》入圍2016年台新藝術獎。

文|張瑋涵
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1月號《給下個世代的藝術靈光》

深入2024新營藝術季《水水的起點》!專訪臺南市文化局長、雙策展人,如何讓藝術如水一般融入生活?

深入2024新營藝術季《水水的起點》!專訪臺南市文化局長、雙策展人,如何讓藝術如水一般融入生活

2024新營藝術季以《水水的起點》為主題,並透過一系列演出、工作坊、講座等活動,讓藝術如水一般融入生活。而La Vie也訪問到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謝仕淵,以及雙策展人王宇光、李尹櫻,帶你深入此次藝術季的背後故事。另外,擔任「我們從河而來」策展人的龔卓軍,也搶先透露這檔將於暑假登場的大展亮點。

打造全齡式參與的藝術行動

作為大臺南溪北地區藝文盛會的新營藝術季,今年以《水水的起點》為發想,從其名稱便可發現「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特別的是,不若常見的藝術季是以展出藝術作品為主,此次新營藝術季以舞蹈、表演藝術、親子樂齡工作坊為主軸,打造一場全齡式參與的藝術行動,並邀請到致力於當代舞蹈創作及「到處跳舞」計畫的微光製造藝術總監王宇光、微光製造團長李尹櫻,首度跨界擔任藝術季雙策展人。

採訪當天,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謝仕淵帶著我們前往七股潟湖最南端的南灣碼頭,其擁有知名的潟湖、蚵棚與沙洲美景。(攝影:黃覺深)
採訪當天,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謝仕淵帶著我們前往七股潟湖最南端的南灣碼頭,其擁有知名的潟湖、蚵棚與沙洲美景。(攝影:黃覺深)

王宇光分享,他在策劃新營藝術季時,去了趟新營,「當我從新營火車站,沿著嘉南大圳的支流——綠川,一路漫步到新營文化中心,看到了溫暖的陽光穿透了樹葉、兩側的阿勃勒樹影婆娑。我那時就想,這真美。」也因為這個包覆著人們的生活、藝文活動與自然關係的「綠川廊道」,促使王宇光開始思考「水」這個議題,也因而有了這次的「水水的起點」。

王宇光分享,這次藝術季的英文名字叫做 “ Sweet Swing ”,期待來參加或觀看藝術季的人都可以甜蜜的、浪漫的搖擺他的身體。(攝影:黃覺深)
王宇光分享,這次藝術季的英文名字叫做 “ Sweet Swing ”,期待來參加或觀看藝術季的人都可以甜蜜的、浪漫的搖擺他的身體。(攝影:黃覺深)

透過身體來說自己的故事

同樣感嘆於新營文化中心地理位置的李尹櫻說道,「這裡既是嘉南大圳支流流過的地方,也是臺南文化的核心與中心,那藝術,是不是也可以從這裡開始?它可以是水的起點,同時是身體跟藝術的起點。」對李尹櫻而言,水是個擁有無限可能的存在,「那我們的身體,是不是也可以像水一樣有無限可能?」因此,在這次藝術季中,民眾不會只是個觀眾的角色,而是像一直被翻攪與交流的水一樣,能夠透過參與不同年齡層的工作坊、一起動動身體,同時訴說自己的故事。

策展人李尹櫻說:「真的非常希望透過藝術季讓民眾能夠親自來參與,不只是以觀眾的身份來經歷這次的藝術季,而是透過身體來說自己的故事。」(攝影:黃覺深)
策展人李尹櫻說:「真的非常希望透過藝術季讓民眾能夠親自來參與,不只是以觀眾的身份來經歷這次的藝術季,而是透過身體來說自己的故事。」(攝影:黃覺深)

而這次藝術季規劃了各式與「水」相關的主題工作坊,比如讓家長帶著孩子一起接觸劇場、一同認識自己的身體,就像是從源頭向外發散的「涓流」;透過工作坊的形式,提供青少年們豐富戲劇體驗,同時培養他們對戲劇的興趣與熱忱的「奔流」;由在地秀琴歌劇團與銀齡長者,共同探索肢體運用與開發之不同可能性的「交流」。而在6月9日,更有工作坊的學員們一同呈現的演出,將帶大家看見「匯流」後的老中青幼,一同激盪出的精彩火花。

今年新營藝術季也精心規劃多個全齡參與式工作坊,讓藝術如水一般融入生活,透過親身參與藝術展演,栽下藝文靈魂的種子,不論是藝術愛好者還是親子家庭,都能在新營藝術季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體驗。(圖片提供:新營文化中心)
今年新營藝術季也精心規劃多個全齡參與式工作坊,讓藝術如水一般融入生活,透過親身參與藝術展演,栽下藝文靈魂的種子,不論是藝術愛好者還是親子家庭,都能在新營藝術季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體驗。(攝影:陳冠任)

讓不同年齡層的人有更多的交會

謝仕淵局長表示:「我們非常期待這個新營藝術季,讓全齡的社群彼此參與、溝通,而身體與舞蹈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媒介,它可以讓不同社群的人,有一個共同對話的語言,同時擁有一樣的感官能力。」他接著補充,「臺南的溪最後都流到西邊的大海,而在溪流與大海的交界處,所形塑出來對於自然的影響,乃至於人文風貌,其實各有不同。我是在這片海從小釣魚長大的人,在海裡面,會讓我們去觀察很多事情,也會更重視身體感官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我覺得所有面對大海的人,待久了後,就跟會跳舞的人一樣,會在舞蹈之中,看見彼此的關聯。我期待在這個藝術季,能夠看到不管是銀齡或孩童的舞者,經由身體、舞蹈,彼此能有更多的交會。」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謝仕淵表示,他期待在這個藝術季,能夠看到不管是銀齡或孩童的舞者,經由身體、舞蹈,彼此能有更多的交會。(攝影:黃覺深)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謝仕淵表示,他期待在這個藝術季,能夠看到不管是銀齡或孩童的舞者,經由身體、舞蹈,彼此能有更多的交會。(攝影:黃覺深)

有趣的是,策展人王宇光也是從小就喜歡釣魚,他說,「釣魚的過程中,我會一直去解讀水面以上的訊號,也試著去思考水面下會是什麼樣子,這會幫助我去判斷魚餌要往哪裡丟。我覺得這和思考藝術季、做創作,其實都是同一件事情。在這個嘗試的過程中,構成了哪些經驗,而這些經驗又是如何幫助你在創作、工作上去判斷與溝通。」

謝仕淵局長與策展人王宇光都擁有海釣的興趣,他們也表示,從釣魚中,學習到如何在工作與創作上,去解讀與判斷。(攝影:黃覺深)
謝仕淵局長與策展人王宇光都擁有海釣的興趣,他們也表示,從釣魚中,學習到如何在工作與創作上,去解讀與判斷。(攝影:黃覺深)

重新思考臺南的溪流與河川

而2024年是臺南400,許多設計與藝文美學行動,陸續在這座古城展開。比如即將在暑假期間開幕的「我們從河而來」文化大展,也是其中一項精彩活動。策展人龔卓軍說明,「臺南的總面積大概有2,190平方公里,那在這裡面,我們好像從來沒想過,水域佔了多大的面積?那以臺南的溪、水圳、埤塘,加上沿海養殖業來說,其實臺南跟水的關係非常密切,甚至可以說是水體城市。臺南400比較多人談的是,從海上來、世界貿易的連結點,但如果要以水為中心來思考臺南,我們發覺,臺南市中心可能要移動到官田跟善化中間,也就是曾文溪流域上、烏山頭水庫附近。」

從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到今年暑假開展的「我們從河而來」文化大展,策展人龔卓軍以水為中心,帶大家重新思考臺南。(攝影:黃覺深)
從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到今年暑假開展的「我們從河而來」文化大展,策展人龔卓軍以水為中心,帶大家重新思考臺南。(攝影:黃覺深)

而以曾文溪流域展開的臺南,有八掌溪、將軍溪、急水溪、鹽水溪、二仁溪等各有各色的溪流,「這就是『我們從河而來』要談的,從這個溪水的源頭、水庫、水圳,到沿海的埤塘、魚塭、養殖地,臺南跟水的關係,在面對未來的整個城市發展,以及如何重新跟世界去對話連結,都是必須要重新思考的一個重要議題。」龔卓軍透露,他們讓臺南的6條溪化成6個不同的角色,並做成一部動畫,他希望透過「我們從河而來」這個觀點,引領人們重新思考臺南的溪流與河川,究竟在當下與環境的關係,以及過去與歷史的關係,它的角色特質會是什麼?

從臺南的溪、水圳、埤塘,加上沿海養殖業,可以看出臺南跟水的關係非常密切。(攝影:黃覺深)
從臺南的溪、水圳、埤塘,加上沿海養殖業,可以看出臺南跟水的關係非常密切。(攝影:黃覺深)

臺南400是一個新的開始

最後,謝仕淵局長分享,「與其說臺南400有哪項活動是重要的,倒不如說我們期待發展一種方法,讓大家成為參與這活動的一份子,也從而重新認識這座城市。不論是新營藝術季,或是甫結束的臺南燈會、臺南紅球行動,以及之後的文博與臺灣設計展,背後都有一個共通邏輯,那就是這個活動對於臺南人而言是什麼?你有沒有辦法成為這個活動的一部分?只有建立起這個方法,經歷2024的臺南400,才會是一個新的開始,而不僅是過去的延續。」

2024年為臺南建城400年,臺南也推出一系列精彩藝文活動。圖由左至右分別為:「我們從河而來」策展人龔卓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謝仕淵、2024新營藝術季雙策展人王宇光與李尹櫻。(攝影:黃覺深)
2024年為臺南400,臺南也推出一系列精彩藝文活動。圖由左至右分別為:「我們從河而來」策展人龔卓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謝仕淵、2024新營藝術季雙策展人王宇光與李尹櫻。(攝影:黃覺深)

2024新營藝術季《水水的起點》
期程:2024年3月9日至6月29日
地點:新營文化中心 (臺南市新營區中正路23號) 
更多資訊可至新營文化中心臉書2024新營藝術季官網查詢

我們從河而來:流域千年・文化共筆
期程:2024年7月9日至10月13日
地點:臺南市美術館二館1樓
更多資訊可至我們從河而來:流域千年.文化共筆臉書臺南400官網查詢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專訪《鏡:KAGAMI》製作團隊Tin Drum:坂本龍一的預知死亡紀事,用MR科技留下永恆

專訪《鏡:KAGAMI》製作團隊Tin Drum:坂本龍一的預知死亡紀事,用MR科技留下永恆

2023年3月,不畏挑戰電影配樂與聲音實驗、被樂迷暱稱「教授」的日本音樂巨匠坂本龍一終不敵病魔逝世。然而,他生命最後的演出卻被混合實境(MR)技術保留了下來,成為永恆。

2024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於2月23日~5月11日登場,《鏡:KAGAMI》也即將再現坂本龍一身影,而MR藝術工作室Tin Drum創辦人Todd Eckert親自解密,如何用48台同步攝影機與MR眼鏡施下科技的魔法。

(圖片提供:Tin Drum )
2024台灣國際藝術節《鏡:KAGAMI》宣傳海報。(圖片提供:Tin Drum )

拉丁文有一句格言Ars Longa, Vita Brevis(生命短暫,藝術恆久長存),深為坂本龍一所鍾情。他自2014年罹患咽喉癌,死亡如陰影隨行,可創作精神不滅。Tin Drum創辦人Todd Eckert回憶兩人合作機緣,或許早在2019年就展開了,那是在美國洛杉磯一場酒店的表演,坂本龍一非常有活力,演奏優雅依舊。

(圖片提供:Tin Drum )
坂本龍一為《鏡:KAGAMI》留影的宣傳照。(攝影:Luigi and Iango,圖片提供:Tin Drum )

「到了2020年初時,他正在思考自己所能留下的遺產,以及這次演出延續他與觀眾之間關係的重要性。我不確定這是不是種(生命邁向盡頭的)預感,更可能是個很實際的原因——他已經經歷過一次激烈的癌症療程,無法不意識到自己有限的生命。」

拍攝於2020年底在東京進行,第一天一早坂本龍一看了腫瘤科醫生,確認癌症復發。Todd提到演奏當下他在情感上非常投入,「我記得他變得很削瘦,那絕不是虛弱,但作為導演,我不希望讓他過度疲憊。」而他在20233月下旬去世,隨後6月在美國紐約The Shed首演的《鏡:KAGAMI》,似乎也成為坂本龍一的預知死亡紀事,一場寧靜而優美的悼念。 

(圖片提供:Tin Drum )
坂本龍一於2020年12月在東京參與動態立體捕捉過程的側拍。(圖片提供:Tin Drum )

不是生命盡頭,而是音樂永存的精神

坂本龍一的作曲技巧早在Todd的龐克少年時代留下印記——他當然不只聽過《俘虜》(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著名的電影同名配樂,最早可能是1981年的《左腕之夢》(左うでの夢)——熱愛音樂的他中學時代開始做音樂記者,接下來10年投身音樂和電影。他曾擔任英國搖滾樂隊Joy Division傳記電影《控制》(Control)的製片人,電影斬獲坎城影展、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等獎項。

「自童年以來,音樂對我就是一種神聖的藝術形式,因此我一直想要與音樂藝術家建立深刻的關係。」Todd分享坂本龍一對所有事物充滿好奇,似乎永遠活在當下,大多藝術家在拍攝空隙多會回到梳化間,可他樂於交流,與他談小時上學的故事、談自己的父母,「甚至像都會生活(urbanity)對他的意義等人生觀念,我們還談論建築家Frank Lloyd Wright的落水山莊和Andrei Tarkovsky的電影,簡直所有事情都聊。」 

(圖片提供:Tin Drum )
2023年6月《鏡:KAGAMI》在美國紐約外百老匯劇院The Shed上演時,劇場外搭配展出。(攝影:Ryan Muir,圖片提供:Tin Drum )

《鏡:KAGAMI》的曲目包含著名作品〈Energy Flow〉 和〈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以及很少演奏的〈The Seed and the Sower〉等。當Todd問起坂本龍一是否有還未發表的曲子,他從包包中拿出註記為〈BB〉的樂譜,那是專為紀念精神上的父親、義大利名導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而作,只有葬禮上導演的家人聽過,而這也成為表演末曲。

(圖片提供:Tin Drum )
坂本龍一為《鏡:KAGAMI》留影的宣傳照。(攝影:Luigi and Iango,圖片提供:Tin Drum )

觀眾將戴著MR眼鏡,浸淫在優美的環繞音效之中,或能聞到特殊的香氣,在長達1小時與大師共遊的音樂旅程中,可以坐著看表演,或可自由漫步、探索。Todd說,「環景式的呈現擴大觀眾視角的潛力很吸引人,基本上很公平,沒有人會坐到不好的位置。」這種體驗既集體,又很是個人。

而「鏡」,正意味坂本龍一不老的虛擬鏡像。要說服觀眾眼前不只是虛假的電腦CG人物,Tin Drum必須透過容積擷取技術(Volumetric Capture),以48台攝影機每秒60格高規格同步錄影。

最初Todd計畫請坂本龍一演奏只有加重按鍵的鍵盤進行拍攝,盡可能簡化樂器的體積、結構避免遮擋鏡頭,「當他想以一架真正的演奏會三角平台鋼琴錄製時,技術難度倍增,超過這領域中任何人曾嘗試過的,而實際上之後也還沒有人做到。」音樂家對演出的堅持讓Todd同意了,可5個月後取回拍攝資料時,他坦言心中一冷,形容一半的畫面中坂本龍一看起來「就像一顆裂開的栗子」,不過最後還是克服了,順利重現坂本龍一風雅、充滿生命能量的身姿。

(圖片提供:Tin Drum )
在劇場空間之中,戴著耳機的觀眾圍成一圈,觀賞坂本龍一回歸人世般的身姿。(攝影:Ryan Muir,圖片提供:Tin Drum )

以 MR 施下虛實交錯的幻覺魔法

技術並非一蹴可幾,在2016年創立Tin Drum之前,Todd曾在英國遊戲開發商Eutechnyx擔任北美區總監,參與美國NASCAR汽車競賽的遊戲製作。他獲取賽事許可,同時與Fox Sports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指導過場動畫、動作捕捉,就是在這時,他接觸到XR技術、產生了興趣。其後他又加入到Magic Leap的開發團隊之中,一個致力開發商用AR(擴延實境)、MR眼鏡的科技品牌——這成為Tin Drum現在使用的設備與技術基礎。

在人們印象中,ARMR技術大多是透過螢幕(如手機、平板電腦)呈現,如同風靡一時的手機Pokémon GO遊戲,可他偏好能結合耳機聽覺的MR眼鏡。「我覺得螢幕過於主導人們理解世界的方式,它們中介了人的體驗,讓我們永遠無法完全沉浸其中。」

(圖片提供:Tin Drum )
在The Shed的演出中,觀眾佩戴著MR眼鏡,體驗露珠般穿過雙手的MR特效。(攝影:Ryan Muir,圖片提供:Tin Drum )

Tin Drum2019年英國蛇形藝廊打造的《生命》(The Life),「行為藝術教母」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表演以虛擬形象躍身展廳,一時轟動,甚至在2021年成為佳士得拍賣首部賣出的MR行為藝術作品。《生命》由32台攝影機錄製,製作自然沒有新作《鏡:KAGAMI》複雜、虛像活動範圍較小,卻也讓他們初探MR科技的表現性,奠定下基礎。

Todd也喜歡傳統電影,但觀眾並未能親自在場觀賞,2D表演影片不如在表演當下的演廳中感受即時,「MR4D電影使我們有能力感受事件以及自己身在其中的現場。」此外,傳統電影中導演能事先決定作品呈現,但這不會在現場演出中發生,而XR技術更讓觀眾能移動視角,自由選擇觀看方向,「在表演當下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從前無法讓觀眾與表演影音紀錄中的那一刻建立起真正的聯繫,但MR技術讓我們有這種可能性,對我與Tin Drum是勝過一切的刺激。」

(圖片提供:Tin Drum )
在The Shed的演出中,觀眾能在劇場中自由走動,體驗露珠般穿過雙手的MR特效。(攝影:Ryan Muir,圖片提供:Tin Drum )

XR領域的眾多技術中也包含VR(虛擬實境),為什麼他獨愛融合ARVRMRTodd解釋VR全然的虛擬世界剝除與現場的關係,不太吸引他,形容是「如此孤獨的體驗」。MR技術能含納實體空間,每場演出都是當下、獨特的互動,這次《鏡:KAGAMI》就將與國家戲劇院產生新的化學效應,他興奮地說,「當表演出現在舞台上,讓我們有機會進入彼此的世界,存在於觀眾的視野中與之共舞。」

(圖片提供:Tin Drum )
坂本龍一為《鏡:KAGAMI》留影的宣傳照。(攝影:Luigi and Iango,圖片提供:Tin Drum )

讓觀眾與藝術的聯繫成為永恆

Todd說起創立Tin Drum的初衷,「我一直對創造藝術家和觀眾之間更深入連結的體驗感興趣,希望這些能夠長期存在於公共領域之中。」建築正是最與人們日常相關的藝術形式之一,Tin Drum導演Yoyo Munk2021年倫敦設計節中與日本建築家藤本壯介合作《梅杜莎》(Medusa),將V&A博物館的拉斐爾展廳(Raphael Court)打造成虛擬作品與實體空間、現代與古代、自然與人造建物交會的場所,「我相信這件作品之所以產生如此深刻的意涵,是因為Yoyo Munk將藤本壯介的概念並置在不同時代的視野中。」這會是Tin Drum未來繼續深入研究的領域之一。

(圖片提供:Tin Drum )
2021年倫敦藝術節中,Tin Drum與日本建築家藤本壯介合作,將V&A博物館拉斐爾展廳變換為古今虛實交錯的空間。(攝影:Ryan Muir,圖片提供:Tin Drum )

談起近期,他透露團隊導演Mary Hickson正進行新作,而英國近年代表性劇作家Simon Stephens也為他們撰寫一種全新形式的敘事劇場,並由劇場名導Sarah Frankcom執導。

談到XR技術,自然聊到2021Metaverse瘋潮,那以平行虛擬時空連起一切的未來想像,因XR技術還未成熟,價高、未能普及化而暫時褪去。

Todd分享現在作品已觸及數萬人,他正步步實踐Tin Drum連結人們的心意。技術限制始終存在任何創作之中,他認為這迫使創作者必須更有創意,「幻術一直存在人們周遭,特別是在劇場中透過光的亮與暗表現,這也能輕鬆藉由精巧的程式碼實現,所以無論是什麼機制,我只希望它能讓我們的觀眾有所感受。」

(圖片提供:Tin Drum )
《鏡:KAGAMI》讓觀眾戴著MR眼鏡,感受混合實拍紀錄、虛擬特效與現場環境的畫面音效,體驗既集體又私密的觀賞經驗。(攝影:Ryan Muir,圖片提供:Tin Drum )

這也如同當今的AI,他認為面對一陣陣新科技的突破,不應恐懼,也不該過譽,「就像任何工具一樣,它們是否實用終將根據我們願意為作品付出的努力而定。」就如同《鏡:KAGAMI》之中,科技就是表演的載體,但他更重視藝術造就人們共感的作用。「所有科技的光采終將隨時間淡褪,但藝術是永恆的。」如同坂本龍一為這次表演幽默寫下:「跨越千年萬年的共情,啊!可惜電池撐不了那麼久。」

(圖片提供:Tin Drum )
(圖片提供:Tin Drum )

Todd Eckert

Tin Drum創辦人、執行長;《鏡:KAGAMI》導演。過往長年投入音樂、電影領域,2007年擔任電影《控制》(Control)製片人,獲國際殊榮無數。其後任英國遊戲製作公司Eutechnyx北美區總監,並於2012年起擔任MR科技公司Magic Leap內容創意總監。2016年成立MR藝術工作室Tim Drum,團隊代表作有2019年與Marina Abramović《生命》(The Life)、2021年與藤本壯介《梅杜莎》(Medusa)、2023年與坂本龍一《鏡:KAGAMI》。

文|吳哲夫
攝影|Luigi and Iango、Ryan Muir
圖片提供|Tin Drum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2月號《電影&影集上菜》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