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最愛牛排館Smith & Wollensky插旗台中!迷人乾式熟成香佐34樓高空城市景色

巴菲特最愛牛排館Smith & Wollensky插旗台中!迷人乾式熟成香佐34樓高空城市景色

股神巴菲特最愛的牛排,在台中也吃得到了!美國經典牛排館「Smith & Wollensky(史密斯華倫斯基)」插旗台中七期,延續台灣首店——台北微風南山店——的高樓層景觀餐廳定位,進駐CBD時代廣場34樓,以城市景色為餐廳內的20世紀中美式懷舊風格增色,日夜各有不同魅力。

巴菲特指定牛排館

每年,巴菲特都會與GLIDE基金會合作「Lunch with Warren Buffett」慈善拍賣,得標者將能邀請7位客人,與巴菲特一同前往紐約老牌牛排館Smith & Wollensky共進午餐。究竟跟股神吃一餐要花多少錢?2022年,「Lunch with Warren Buffett」最後一次競拍創下1900萬美元的天價。我們雖然沒有機會與巴菲特同桌吃牛排,仍能在台北、台中的Smith & Wollensky享受同款美味。

巴菲特最愛牛排館Smith & Wollensky插旗台中!迷人乾式熟成香佐34樓高空城市景色
(圖片提供:Smith & Wollensky)
巴菲特最愛牛排館Smith & Wollensky插旗台中!迷人乾式熟成香佐34樓高空城市景色
(圖片提供:Smith & Wollensky)

台中高空復刻紐約風格

Smith & Wollensky台中店佔據時代廣場34樓整層,共150個座席分佈於酒吧區、中央用餐區、5間包廂及戶外露台,滿足不同用餐需求。想近距離享受live爵士表演,感受最道地的紐約情懷,不妨入座美式弧形沙發區;喜歡更私密、清幽的氛圍,或想離城市景色更近一些,推薦包廂或靠窗座位。

巴菲特最愛牛排館Smith & Wollensky插旗台中!迷人乾式熟成香佐34樓高空城市景色
(圖片提供:Smith & Wollensky)
巴菲特最愛牛排館Smith & Wollensky插旗台中!迷人乾式熟成香佐34樓高空城市景色
(圖片提供:Smith & Wollensky)

餐廳空間以Smith & Wollensky經典綠色搭配木質調呈現,綴以當代藝術繪畫注入摩登風格。酒吧旁設置了表演舞台,傳奇爵士樂手Bobby West將定期到店演出,把經典的紐約爵士夜帶到台中,非常推薦到現場感受。

巴菲特最愛牛排館Smith & Wollensky插旗台中!迷人乾式熟成香佐34樓高空城市景色
(圖片提供:Smith & Wollensky)
巴菲特最愛牛排館Smith & Wollensky插旗台中!迷人乾式熟成香佐34樓高空城市景色
(攝影:izzie pang)
巴菲特最愛牛排館Smith & Wollensky插旗台中!迷人乾式熟成香佐34樓高空城市景色
(攝影:izzie pang)

S&W牛排的美味秘密:傳承47年的乾式熟成法

Smith & Wollensky各家餐廳統一選用美國獨家簽約牧場Double R Ranch USDA Prime等級牛肉,並以傳承47年的乾式熟成技術處理,將牛肉控制在恆溫、恆濕、全日抽風的熟成室中,透過UV殺菌光抑制壞菌,過程中還有專業人員持續監控肉質狀態、調整各項數值,歷經28天熟成出S&W引以為傲的頂級牛肉,既保留了Double R Ranch本身獨特的香甜滋味,也提升其香氣層次、讓口感更加柔嫩。

巴菲特最愛牛排館Smith & Wollensky插旗台中!迷人乾式熟成香佐34樓高空城市景色
(圖片提供:Smith & Wollensky)

為了迎接台中店開幕,Smith & Wollensky將台北乾式熟成室擴建至15坪,裡頭可同時存放340條重達15公斤的牛肉,以供應台北、台中兩家店高品質的乾式熟成牛排。

巴菲特最愛牛排館Smith & Wollensky插旗台中!迷人乾式熟成香佐34樓高空城市景色
(攝影:izzie pang)

戰斧、紐約客、肋眼牛排怎麼選?

菜單上最頂級的「美國和牛戰斧牛排」先煎烤至3分熟後,於桌邊以火槍炙燒乾式熟成牛油後上桌,香氣極其迷人,口感軟嫩而不失嚼勁。緊鄰肋眼的老饕部位更是精華,焦香脆皮包裹入口即化的肉質,吃進嘴裡是別樣享受。

巴菲特最愛牛排館Smith & Wollensky插旗台中!迷人乾式熟成香佐34樓高空城市景色
(攝影:izzie pang)

此外,巴菲特必點的「帶骨紐約客牛排」肉香濃郁、口感帶勁,深受美國饕客喜愛;油花豐富的「帶骨肋眼牛排」肉質則相對軟嫩,更符合多數台灣饕客對牛排的喜好。

巴菲特最愛牛排館Smith & Wollensky插旗台中!迷人乾式熟成香佐34樓高空城市景色
(攝影:izzie pang)

配餐和甜點亮點:傳承47年經典沙拉配方、十層巧克力蛋糕

從開店就在菜單上的「華倫司基沙拉」,配方已傳承47年——生菜、蘑菇、厚切培根疊加出豐富口感,從爽脆、軟嫩到紮實;醬汁以法式沙拉醬、油醋為基底,入口帶點紅椒香,香氣飽滿又不膩口。整體來說是盤非常有水準的沙拉。

巴菲特最愛牛排館Smith & Wollensky插旗台中!迷人乾式熟成香佐34樓高空城市景色
(攝影:izzie pang)

海鮮前菜有兩種選擇:集結頂級海味的「海鮮塔」,吃龍蝦、淡菜、蟹腿、鮭魚卵鮑魚等食材新鮮原味,也能配上S&W特製沾醬品嚐;台灣限定的「精選三拼」,將店內人氣前菜香煎干貝、蟹肉餅、憤怒蝦集於一盤,滿足每種風味都想嚐點的饕客。

巴菲特最愛牛排館Smith & Wollensky插旗台中!迷人乾式熟成香佐34樓高空城市景色
(圖片提供:Smith & Wollensky)

台中店的菜單大致與台北店相同,但考量到台中人對「辣醬」的喜愛,特地推出4款台中限定醬料:松露芥末醬、煙燻辣芥末醬、松露辣醬、芒果辣醬,帶來更豐富的風味選擇,無論搭配牛排、海鮮都合適。

巴菲特最愛牛排館Smith & Wollensky插旗台中!迷人乾式熟成香佐34樓高空城市景色
(圖片提供:Smith & Wollensky)

甜點最推薦「巨大巧克力蛋糕」,濃郁、濕潤的巧克力慕斯與海綿蛋糕交疊十層,味道甜而不膩,對鏡頭也十分友善。台中店還將這款招牌甜點解構為「調酒」,以貝禮詩奶酒、白蘭地為基底,並將巧克力、香草冰淇淋、碎冰打成奶昔,做成像是蛋糕慕斯的口感,送上大人版的液體甜點。

巴菲特最愛牛排館Smith & Wollensky插旗台中!迷人乾式熟成香佐34樓高空城市景色
(圖片提供:Smith & Wollensky)

亞洲版圖持續擴張

2019年,Smith & Wollensky正式進軍台灣,首店選在台北微風南山47樓。台灣人向來愛吃牛排、特定節日也偏好選在高檔西餐館慶祝,讓Smith & Wollensky營運5年以來業績穩健,在疫情期間甚至是全球唯一營業的分店,疫後年均營收更是超過3億元,印證台灣饕客對牛排的熱愛。

巴菲特最愛牛排館Smith & Wollensky插旗台中!迷人乾式熟成香佐34樓高空城市景色
(攝影:izzie pang)

在台北站穩腳步後,Smith & Wollensky也看準中南部高端餐飲市場興起,選定台中開設亞洲第二家分店;接下來,亞洲其他城市也將陸續跟進,韓國首爾店今年9月開幕,明後年則有菲律賓馬尼拉、中國上海、日本東京銀座接力開幕,共構S&W亞洲版圖。

巴菲特最愛牛排館Smith & Wollensky插旗台中!迷人乾式熟成香佐34樓高空城市景色
(攝影:izzie pang)

Smith & Wollensky Taichung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朝富路213號34樓(CBD時代廣場)

電話|04-22525647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 X 秘製關東派醬汁 X 旬味料理呈獻日式宴席

東京米其林星級「壽喜燒割烹 日山」插旗台北!傳承百年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東京人形町名店「壽喜燒割烹 日山(すき焼割烹日山)」以高品質和牛著稱,憑藉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和秘製關東派醬汁,在城中壽喜燒一級戰區圈下一席之地,連續十年摘下米其林一星,並獲日本權威美食網站「食べログ (tabelog)」評選為百大名店。

如今這家「東京預約困難店」不必飛出國就嚐得到!「壽喜燒割烹 日山」進駐台北新光三越A4,和牛及壽喜燒醬汁皆從日本空運來台,忠實呈現本店美味,另透過和牛塔、和牛握壽司、厚蛋燒、刺身等豐富旬味料理,呈獻以壽喜燒為亮點的日式宴席。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日山壽喜燒」東京人形町本店。(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百年歷史「和牛鑑定專家」

1935年開業至今的「壽喜燒割烹 日山」, 主張「肉品即料理靈魂」。這份精神源於創辦人村上禎一的事業背景,他在肉類尚未普及的1910年代,便在廣島從事肉品批發和零售事業,並握有日本最大肉品市場「東京都中央卸売市場食肉市場」的拍賣資格執照,建構起從市場到餐桌的一條龍肉品供應鏈。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百年來,「日山畜產」所供應的和牛,全數由鑑定師(目利人)在拍賣市場整頭競標而來,這套傳承一世紀的「日山標準」不全聚焦於銘柄牛,而是由鑑定師「眼觀」和牛身形、油脂光澤,感受其油質滑順度、肉質彈力等「觸感」,得標後再送往日山自家工廠經熟成、修清、真空包裝等9道工序後,經空運直送到店。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除此之外,和牛在送到饕客餐桌之前,都經過鑑定師親自試吃,評估和牛各部位的赤身與脂肪比例、旨味釋放方式、脂肪融化的油香等等,以確保肉品品質,更將親測經驗編輯成《日山筆記》供公開查詢,不藏私與饕客們分享!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揭秘「日山壽喜燒」傳承百年的獨門風味!

在人形町尚未成為壽喜燒一條街之前,「壽喜燒割烹 日山」便憑藉「和牛專家」的特選肉品,搭配秘製壽喜燒醬汁闖出名號,更拿下米其林指南星級殊榮。如今插旗台灣,台北分店不僅忠實還原本店百年壽喜燒美味,更結合旬味料理,包含厚蛋燒、和牛塔、和牛握壽司、刺身、季節甜品等,端出4款「壽喜燒割烹」套餐,定價落在1,9804,880元區間,以下奉上店中主打的「極上・日山」套餐風味筆記!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專為壽喜燒精選和牛3大部位

先切入正題看套餐最大亮點——「百年之味壽喜燒」,日山以3大堅持於台北再現東京本店原汁原味。首先是和牛定期從日本空運來台,並精選帶有油脂的肋眼、沙朗、上肩肉3大部位上桌,其中肋眼肉質細嫩,帶有赤身與霜降肉的多重風味;沙朗油花分布均勻如的大理石花紋,肉質中帶霜降的甜,咀嚼時能迅速釋放肉汁甜度;上肩肉則切成薄片上桌,以彰顯其濃厚風味。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秘製關東派醬汁、專人桌邊烹調

第二點堅持在於日山傳承百年的關東派壽喜燒醬汁,其甜度恬淡以凸顯和牛及食材原味;為還原本店風味,特別從日本空運來台。最後則是日山專為台北店策劃的體驗,為了精準控制壽喜燒上桌的時間和溫度,日山特別訂製鐵鑄鍋和壽喜燒推車,由專人於桌邊服務涮烤,過程必須恪守東京本店的火力、溫度和順序,相當講究。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旬味料理共織日式宴席,和牛握壽司、刺身等亮點菜色

接著看向旬味料理,「極上・日山」套餐以「精選旬三品」揭開序幕,磯煮鮑魚、山藥細麵、厚蛋燒都是由傳統日本料理轉譯而來,先以溫潤滋味暖胃,讓味蕾準備好迎接後續饗宴。「海之幸 刺身三味」則集結當季新鮮漁護,夏秋之交以黑鮪魚、鯛魚為主,帶來生食、熟成等多重美味。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山藥細麵/刺身三味。(圖片提供:左|Izzie Pang攝影/右|壽喜燒割烹 日山)

前菜另有多道融入和牛,作為和牛壽喜燒前的風味亮點。像是先付「炙燒和牛塔及真山葵」將和牛以丁狀、泥狀兩種狀態呈現,透過炙燒逼出和牛油脂香氣,拌入信州味噌賦味、點綴海膽堆疊鮮美滋味,再搭配酥炸米餅堆起豐富口感。另一道「和牛壽司」則選用舒肥紐約客部位、和牛絞肉等,藉橙醋、松露與唐辛子辣醬賦味,一盤集結多種和牛吃法。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和牛塔/和牛握壽司。(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壽喜燒割烹 日山」台北店

地址|新光三越A4 4樓(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94樓)

營業時間|午餐 11:3014:30/晚餐 18:0021:30

電話|(022758-6858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最年輕台灣茶「台東紅烏龍」三語線上生活誌開站! 聯名法朋、咖啡冠軍林東源新品限時登場

最年輕台灣茶「台東紅烏龍」三語線上生活誌開站! 聯名法朋、咖啡冠軍林東源新品限時登場

你知道台灣茶史上最年輕的新興茶種──「台東紅烏龍」嗎?自10月15日起,「台東紅烏龍-全球視野茶生活誌」正式上線,以「單一茶款」為主題,並以中、英、日三語講述在地茶園故事,成為世界認識台灣茶的第一扇門。同時,首款台東紅烏龍氣泡飲同步登場,並與法朋、GABEE.聯名推出全新甜點與咖啡。

認識台東紅烏龍

2008年,紅烏龍誕生於台東。當時,茶改場東部分場為挽救日漸凋零的台東茶區,在茶改場、農會與當地茶農的集思廣益下,根據台東的風土條件,融合了烏龍茶的「萎凋」、「焙火」與紅茶的「揉捻」工藝,創新研發出「台東紅烏龍」新興茶款。

台東紅烏龍風味帶有烏龍茶的花果蜜香,以及紅茶的甘醇喉韻,一共有花香、蜜香、果香、焙香、木質香、奶香6大風味,味道多元討喜;球型茶葉也易於運輸保存,身為台灣茶中極具商業價值的新世代。

台東「允芳茶園」從蟬享茶到頂級精萃極品茶,走在研發尖端,並引領消費者以紅酒杯品茗。(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台東「允芳茶園」從蟬享茶到頂級精萃極品茶,走在研發尖端,並引領消費者以紅酒杯品茗。(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精細得像在挑揀鑽石的挑茶作業,每「克拉」都要大小與色澤一致。(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精細得像在挑揀鑽石的挑茶作業,每「克拉」都要大小與色澤一致。(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2022年起,臺東縣政府以「台東紅烏龍」為城市品牌展開一系列國際行銷活動,從「東京食品展」、義大利「茶香威尼斯」活動、東京「現代臺灣茶精選」展會、到紐約「夏季美食展」(Summer Fancy Food Show)。2024年,台東紅烏龍茶園面積已從原有的100公頃增加至200公頃,年產值逼近新臺幣5億元,年輕世代返鄉製茶,帶入新思維,不僅開展出獨特「茶旅體驗」,也開發出紅烏龍爆米花、乖乖、兒茶素等新商品,使台東紅烏龍化身潮流伴手禮。

「君玉茶園」取山裡的第一道水源灌溉茶園,製茶過程中人正與茶以布巾激烈拉扯、戰鬥著;「林旺製茶廠」(右)從熱愛植物與土地而開始植茶,堅持人工除草、友善種植,並保留了在台東少見的日光萎凋工法。(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君玉茶園」取山裡的第一道水源灌溉茶園,製茶過程中人正與茶以布巾激烈拉扯、戰鬥著;「林旺製茶廠」(右)從熱愛植物與土地而開始植茶,堅持人工除草、友善種植,並保留了在台東少見的日光萎凋工法。(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今年4月起,縣府進一步推動「風土十力 台東紅烏龍培力計畫」,攜手台東10大茶農品牌分別與香氣、咖啡、甜點等6大領域的創作者合作,展現紅烏龍的百搭特性。

例如擁有多個茶樹品種的「碧蘿園茗茶坊」,與以原住民小米酒與日本清酒工藝見長的「望山穗」,合作推出紅烏龍小米氣泡酒,採取低溫萃取與蒸餾的雙工藝設計,保留紅烏龍的細膩花果香與蜜甜韻;自60年代起帶動台東茶產業發展、台東第一家登記有案的製茶工廠「新元昌紅茶產業文化館」,則與「星忱甜點」主廚陳星緯,以街頭巷尾熟悉的飲料店為靈感,開發紅烏龍奶蓋冰淇淋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台東紅烏龍-全球視野茶生活誌」10/15開站上線

即日起,以「單一茶款」為主題打造的「台東紅烏龍-全球視野茶生活誌」正式上線,以中、英、日三語並行,講述在地茶園故事,成為世界認識台灣茶的第一扇門。

網站首頁。(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網站首頁。(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網站以「來自花東縱谷的純淨風土──新世代的台灣茶」破題,解析紅烏龍從沒落到重生的歷程,並放大講述台灣茶的風土特色。透過活潑的編輯手法,頁面結合動畫效果,展示從茶菁到茶湯的7大製茶技藝,清楚解釋紅烏龍誕生的每個步驟。

製茶介紹頁面。(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製茶介紹頁面。(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台東紅烏龍-全球視野茶生活誌」總編輯與策展人馮忠恬表示:「紅烏龍彷彿天生具有國際感,可以輕易引發外國人共鳴。即使完全不認識它,第一時間都會被紅烏龍那狀似紅茶的茶湯、又似烏龍茶的球型外觀,以及類似咖啡的焙火香氣所吸引。」

為清楚展現紅烏龍的風味魅力,網站也特別把味道視覺化,使用柴火、木頭、蜂蜜、牛奶、鳳梨、白花等元素,拆解紅烏龍的6大風味,使國內外讀者能夠具象理解台東紅烏龍的特色與魅力。這份獻給世界的線上誌,是茶的介紹,更是台灣茶走向國際的敘事入口。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馮忠恬指出,「一個產區要成功,必須具備開闊性,正如抹茶能從高價茶延伸到冰淇淋,紅烏龍也要在大眾日常中展現價值,才能走向國際。」當全球都在談IP經濟,台東紅烏龍正以茶為媒介,開啟台灣與世界對話的新可能。

3款開站聯名商品一次看,即日起~11/15期間限定!

歡慶網站開站,「風土十力 台東紅烏龍培力計畫」推出3款最新商品,讓台東紅烏龍的滋味拓展出更多輕快的體驗管道。首先是全台首款可常溫保存18個月的「台東紅烏龍氣泡飲」,顛覆市售氣泡飲多以香料與糖調味的印象,選用自然農法台東紅烏龍茶葉、水與二氧化碳製成,以天然萃取技術,保留原茶的蜜韻與花香,重新定義對罐裝飲料的想像。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特邀法朋烘焙甜點坊主廚李依錫推出的「台東紅烏龍蜂蜜燒餅」禮盒,靈感來自60、70年代,台灣街頭巷尾小吃攤瀰漫著的甜燒餅,揉和了台東自然農法紅烏龍茶,以及頂級紅柴蜜,將台灣甜美濃縮入餅,從山林走進都市。

咖啡大師冠軍GABEE.創辦人林東源,則開發全新萃取技法詮釋的「台東紅烏龍茶咖啡」,先沖泡紅烏龍30秒,再以茶湯悶蒸咖啡粉,再將茶葉與咖啡共同萃取,第一次注水萃取咖啡前段花香與明亮酸質風味,第二次注水讓紅烏龍風味綻放,順勢銜接尾韻,使「茶咖」風味更加雋永綿長。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資料提供|臺東縣政府、文字整理|李尤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