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鮨多芽」板前日料!日式北歐風格構築寧謐空間,聚焦亮皮魚多元風味

台中「鮨多芽」板前日料!日本北歐風格寧謐空間,聚焦亮皮魚多元風味

台中新興板前日料「鮨多芽」坐落黎明新村,擁有十數年日料經驗的創辦人兼行政主廚宋大為,選材聚焦日本、台灣產地直送海鮮,全套餐吃得到赤身、白身、光物、煮物、貝類、蝦蟹及海膽、鮭魚卵等珍物,滋味及口感多元,並特別注重「亮皮魚」,雖台灣饕客對其反應兩極,但宋大為認為亮皮魚極能反映師傅的經驗值和技藝,期待藉細膩處理、精準調味帶客人重新發掘其美味。

台中「鮨多芽」板前日料!日本北歐風格寧謐空間,聚焦亮皮魚多元風味
(圖片提供:鮨多芽)
台中「鮨多芽」板前日料!日本北歐風格寧謐空間,聚焦亮皮魚多元風味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從餐車到獨立門店,鮨多芽的養成之路

在開店之前,宋大為已在日料路上探索十多年,最初想赴日本拜師學藝,便從台中到台北學日文做準備,期間進入台灣經典無菜單日料「千壽」工作,當時店中的主廚正是如今「Adachi 足立壽司」的老闆——足利浩正師傅,也正是在這學藝的一年間,宋大為從外場學到內場,默默在心中種下「未來要開自己的壽司店」的願望。返回台中近十年,宋大為先是創立工作室,做壽司餐車、也為餐會客製餐食,近年更發展到府私廚服務,累積豐厚的實戰經驗,也培養一眾熟客,終在2024年等到時機成熟,他作為Chef-Owner的鮨多芽於焉而生。

台中「鮨多芽」板前日料!日本北歐風格寧謐空間,聚焦亮皮魚多元風味
鮨多芽創辦人兼行政主廚宋大為。(圖片提供:鮨多芽)
台中「鮨多芽」板前日料!日本北歐風格寧謐空間,聚焦亮皮魚多元風味
(圖片提供:鮨多芽)

空間揉合日本、北歐風格,器皿滿載職人手藝

初訪鮨多芽,看見這棟充滿現代感的白色建築,或許有種闖進咖啡廳或藝廊的錯覺,入內後穿過廊道,看見被12席座位圈成的板前檯面,才被拉回吃日式料理的體感。空間規劃上,宋大為多親力親為,場域線條保持洗鍊,選用奶茶棕灰色的藝術漆面包裹場域,座椅則帶北歐自然、質樸風格,跳脫日式餐廳常見的純日系風情,營造日歐混血的Japandi Style,細膩又不失溫度。

台中「鮨多芽」板前日料!日本北歐風格寧謐空間,聚焦亮皮魚多元風味
鮨多芽板前用餐座位。(圖片提供:鮨多芽)

餐具的選擇也非常講究,主廚私心愛日本陶瓷京燒、唐津燒,因此選用來自宮理絵美、岸田匡啓等工藝家,且揉入繪唐津、斑唐津、黑唐津、朝鮮唐津、三島、清水燒等技法的器皿,讓餐點與盤器的色澤相互呼應,成就不只好吃、也好看的用餐體驗。

台中「鮨多芽」板前日料!日本北歐風格寧謐空間,聚焦亮皮魚多元風味
(圖片提供:鮨多芽)

帶台灣饕客重新認識「亮皮魚」

在鮨多芽,宋大為尤為注重「亮皮魚」的呈現,除了全選用日本魚種,也規劃了清酒搭配,希望帶客人重新認識亮皮魚。為什麼強調亮皮魚?做日料多年以來,宋大為觀察到許多台灣客人對亮皮魚相當排斥,但他認為亮皮魚在壽司中是最有記憶點的存在,其上菜過程幾乎涵蓋了所有處理壽司魚料種類的技巧,能看出師傅對食材的掌控、技巧、刀工等經驗的結合,只要每個步驟皆妥善處理,亮皮魚絕對能有豐富、迷人的味覺呈現。

台中「鮨多芽」板前日料!日本北歐風格寧謐空間,聚焦亮皮魚多元風味
沙丁魚/鯖魚。(圖片提供:鮨多芽)

今年夏季,鮨多芽在套餐後段帶來3種亮皮魚,其中「沙丁魚」肉質鮮甜、細緻到入口即化;「鯖魚」肉感紮實,在食用前畫刀讓空氣與魚肉結合,更能釣出甜味;「小肌」則以10公分尺寸呈現,以鹽與醋淺漬過後,營造更適合夏季食用的輕盈滋味。

台中「鮨多芽」板前日料!日本北歐風格寧謐空間,聚焦亮皮魚多元風味
小肌。(圖片提供:鮨多芽)

台灣在地、日本產地直送海鮮是美味關鍵

除了亮皮魚,在鮨多芽也能嚐到其他多樣海鮮,食材多來自台灣本地和日本,由宋大為悉心根據食材種類嚴選,比如「軟絲」來自澎湖,從產地直送取得時間短、新鮮度佳,可選擇料理的方式更多樣,吃起來味道也更鮮甜;店內招牌「烤鰻魚」所用的白鰻,也是產自台灣、穩定出口至日本的上上之選;另有多種近海漁獲如紅喉、烏賊、葡萄蝦、甜蝦、刺鯧、春子鯛等,都很適合在特定季節運用於壽司及酒餚的製作上。

台中「鮨多芽」板前日料!日本北歐風格寧謐空間,聚焦亮皮魚多元風味
烤鰻魚。(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台中「鮨多芽」板前日料!日本北歐風格寧謐空間,聚焦亮皮魚多元風味
米果鮑魚/海膽軟絲。(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而日本魚種和海鮮多來自山幸集團(Yamayuki),其被譽為「日本第一鮪魚批發商」,日本許多知名壽司店皆選用山幸旗下鮪魚,鮨多芽也比照辦理,為饕客穩定帶來高品質鮪魚。此外,海膽多選自北海道,蝦蟹貝類則涵蓋日本各都道府縣,皆以各地時令品質優先作為當季首選。

台中「鮨多芽」板前日料!日本北歐風格寧謐空間,聚焦亮皮魚多元風味
(圖片提供:鮨多芽)
台中「鮨多芽」板前日料!日本北歐風格寧謐空間,聚焦亮皮魚多元風味
北寄貝煮品/生蠔。(圖片提供:鮨多芽/Izzie Pang)

鮨多芽,裝載美味和美學的贈禮

「鮨多芽/おため」特別的店名,不僅取自宋大為名字的漢字日語讀音「おおため」,也呼應了「おため」在日文中所指關西和京都一帶的獨特「回禮」文化——在當地,人們逢婚喪喜慶總會帶禮前往,離開時也會收到伴手禮、車馬費等回禮,也就是所謂的「おため/Otame」。之所以取其意,全因鮨多芽期待人們來店不只能滿足口腹之慾,也能帶回愉快的心情。

台中「鮨多芽」板前日料!日本北歐風格寧謐空間,聚焦亮皮魚多元風味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台中「鮨多芽」板前日料!日本北歐風格寧謐空間,聚焦亮皮魚多元風味
(圖片提供:鮨多芽)

鮨多芽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干城街145巷14弄11號1樓

營業時間|午餐 12:00-14:30/晚餐 18:00-21:30

套餐價格|

‧午間

$3,000 Omakase套餐,全握壽司加2-3道酒肴,共約14道

‧晚間

$4,680 Omakase套餐,生熟食各半,共約20道

*生熟食道數可在預約時詢問調整比例*

*以上消費皆需另加10%服務費*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 X 秘製關東派醬汁 X 旬味料理呈獻日式宴席

東京米其林星級「壽喜燒割烹 日山」插旗台北!傳承百年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東京人形町名店「壽喜燒割烹 日山(すき焼割烹日山)」以高品質和牛著稱,憑藉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和秘製關東派醬汁,在城中壽喜燒一級戰區圈下一席之地,連續十年摘下米其林一星,並獲日本權威美食網站「食べログ (tabelog)」評選為百大名店。

如今這家「東京預約困難店」不必飛出國就嚐得到!「壽喜燒割烹 日山」進駐台北新光三越A4,和牛及壽喜燒醬汁皆從日本空運來台,忠實呈現本店美味,另透過和牛塔、和牛握壽司、厚蛋燒、刺身等豐富旬味料理,呈獻以壽喜燒為亮點的日式宴席。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日山壽喜燒」東京人形町本店。(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百年歷史「和牛鑑定專家」

1935年開業至今的「壽喜燒割烹 日山」, 主張「肉品即料理靈魂」。這份精神源於創辦人村上禎一的事業背景,他在肉類尚未普及的1910年代,便在廣島從事肉品批發和零售事業,並握有日本最大肉品市場「東京都中央卸売市場食肉市場」的拍賣資格執照,建構起從市場到餐桌的一條龍肉品供應鏈。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百年來,「日山畜產」所供應的和牛,全數由鑑定師(目利人)在拍賣市場整頭競標而來,這套傳承一世紀的「日山標準」不全聚焦於銘柄牛,而是由鑑定師「眼觀」和牛身形、油脂光澤,感受其油質滑順度、肉質彈力等「觸感」,得標後再送往日山自家工廠經熟成、修清、真空包裝等9道工序後,經空運直送到店。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除此之外,和牛在送到饕客餐桌之前,都經過鑑定師親自試吃,評估和牛各部位的赤身與脂肪比例、旨味釋放方式、脂肪融化的油香等等,以確保肉品品質,更將親測經驗編輯成《日山筆記》供公開查詢,不藏私與饕客們分享!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揭秘「日山壽喜燒」傳承百年的獨門風味!

在人形町尚未成為壽喜燒一條街之前,「壽喜燒割烹 日山」便憑藉「和牛專家」的特選肉品及獨家關東派醬汁闖出名號,更拿下米其林指南星級殊榮。如今插旗台灣,台北分店不僅忠實還原本店百年壽喜燒美味,更結合旬味料理,包含厚蛋燒、和牛塔、和牛握壽司、刺身、季節甜品等,端出4款「壽喜燒割烹」套餐,定價落在1,9804,880元區間,以下奉上店中主打的「極上・日山」套餐風味筆記!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專為壽喜燒精選和牛3大部位

先切入正題看套餐最大亮點——「百年之味壽喜燒」,日山以3大堅持於台北再現東京本店原汁原味。首先是和牛定期從日本空運來台,並精選帶有油脂的肋眼、沙朗、上肩肉3大部位上桌,其中肋眼肉質細嫩,帶有赤身與霜降肉的多重風味;沙朗油花分布均勻如大理石花紋,肉質中帶霜降的甜;上肩肉則以薄片彰顯其濃厚風味。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秘製關東派醬汁、專人桌邊烹調

第二點堅持在於日山傳承百年的關東派壽喜燒醬汁,其甜度恬淡以凸顯和牛及食材原味;為還原本店風味,特別從日本空運來台。最後則是日山專為台北店策劃的體驗,為了精準控制壽喜燒上桌的時間和溫度,日山特別訂製鐵鑄鍋和壽喜燒推車,由專人於桌邊服務涮烤,過程必須恪守東京本店的火力、溫度和順序,相當講究。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旬味料理共織日式宴席,和牛握壽司、刺身等亮點菜色

接著看向旬味料理,「極上・日山」套餐以「精選旬三品」揭開序幕,磯煮鮑魚、山藥細麵、厚蛋燒都是由傳統日本料理轉譯而來,先以溫潤滋味暖胃,讓味蕾準備好迎接後續饗宴。「海之幸 刺身三味」則集結當季新鮮漁護,夏秋之交以黑鮪魚、鯛魚為主,帶來生食、熟成等多重美味。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山藥細麵/刺身三味。(圖片提供:左|Izzie Pang攝影/右|壽喜燒割烹 日山)

前菜另有多道融入和牛,作為和牛壽喜燒前的風味亮點。像是先付「炙燒和牛塔及真山葵」將和牛以丁狀、泥狀兩種狀態呈現,透過炙燒逼出和牛油脂香氣,拌入信州味噌賦味、點綴海膽堆疊鮮美滋味,再搭配酥炸米餅堆起豐富口感。另一道「和牛壽司」則選用舒肥紐約客部位、和牛絞肉等,藉橙醋、松露與唐辛子辣醬賦味,一盤集結多種和牛吃法。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和牛塔/和牛握壽司。(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壽喜燒割烹 日山」台北店

地址|新光三越A4 4樓(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94樓)

營業時間|午餐 11:3014:30/晚餐 18:0021:30

電話|(022758-6858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最年輕台灣茶「台東紅烏龍」三語線上生活誌開站! 聯名法朋、咖啡冠軍林東源新品限時登場

最年輕台灣茶「台東紅烏龍」三語線上生活誌開站! 聯名法朋、咖啡冠軍林東源新品限時登場

你知道台灣茶史上最年輕的新興茶種──「台東紅烏龍」嗎?自10月15日起,「台東紅烏龍-全球視野茶生活誌」正式上線,以「單一茶款」為主題,並以中、英、日三語講述在地茶園故事,成為世界認識台灣茶的第一扇門。同時,首款台東紅烏龍氣泡飲同步登場,並與法朋、GABEE.聯名推出全新甜點與咖啡。

認識台東紅烏龍

2008年,紅烏龍誕生於台東。當時,茶改場東部分場為挽救日漸凋零的台東茶區,在茶改場、農會與當地茶農的集思廣益下,根據台東的風土條件,融合了烏龍茶的「萎凋」、「焙火」與紅茶的「揉捻」工藝,創新研發出「台東紅烏龍」新興茶款。

台東紅烏龍風味帶有烏龍茶的花果蜜香,以及紅茶的甘醇喉韻,一共有花香、蜜香、果香、焙香、木質香、奶香6大風味,味道多元討喜;球型茶葉也易於運輸保存,身為台灣茶中極具商業價值的新世代。

台東「允芳茶園」從蟬享茶到頂級精萃極品茶,走在研發尖端,並引領消費者以紅酒杯品茗。(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台東「允芳茶園」從蟬享茶到頂級精萃極品茶,走在研發尖端,並引領消費者以紅酒杯品茗。(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精細得像在挑揀鑽石的挑茶作業,每「克拉」都要大小與色澤一致。(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精細得像在挑揀鑽石的挑茶作業,每「克拉」都要大小與色澤一致。(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2022年起,臺東縣政府以「台東紅烏龍」為城市品牌展開一系列國際行銷活動,從「東京食品展」、義大利「茶香威尼斯」活動、東京「現代臺灣茶精選」展會、到紐約「夏季美食展」(Summer Fancy Food Show)。2024年,台東紅烏龍茶園面積已從原有的100公頃增加至200公頃,年產值逼近新臺幣5億元,年輕世代返鄉製茶,帶入新思維,不僅開展出獨特「茶旅體驗」,也開發出紅烏龍爆米花、乖乖、兒茶素等新商品,使台東紅烏龍化身潮流伴手禮。

「君玉茶園」取山裡的第一道水源灌溉茶園,製茶過程中人正與茶以布巾激烈拉扯、戰鬥著;「林旺製茶廠」(右)從熱愛植物與土地而開始植茶,堅持人工除草、友善種植,並保留了在台東少見的日光萎凋工法。(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君玉茶園」取山裡的第一道水源灌溉茶園,製茶過程中人正與茶以布巾激烈拉扯、戰鬥著;「林旺製茶廠」(右)從熱愛植物與土地而開始植茶,堅持人工除草、友善種植,並保留了在台東少見的日光萎凋工法。(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今年4月起,縣府進一步推動「風土十力 台東紅烏龍培力計畫」,攜手台東10大茶農品牌分別與香氣、咖啡、甜點等6大領域的創作者合作,展現紅烏龍的百搭特性。

例如擁有多個茶樹品種的「碧蘿園茗茶坊」,與以原住民小米酒與日本清酒工藝見長的「望山穗」,合作推出紅烏龍小米氣泡酒,採取低溫萃取與蒸餾的雙工藝設計,保留紅烏龍的細膩花果香與蜜甜韻;自60年代起帶動台東茶產業發展、台東第一家登記有案的製茶工廠「新元昌紅茶產業文化館」,則與「星忱甜點」主廚陳星緯,以街頭巷尾熟悉的飲料店為靈感,開發紅烏龍奶蓋冰淇淋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台東紅烏龍-全球視野茶生活誌」10/15開站上線

即日起,以「單一茶款」為主題打造的「台東紅烏龍-全球視野茶生活誌」正式上線,以中、英、日三語並行,講述在地茶園故事,成為世界認識台灣茶的第一扇門。

網站首頁。(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網站首頁。(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網站以「來自花東縱谷的純淨風土──新世代的台灣茶」破題,解析紅烏龍從沒落到重生的歷程,並放大講述台灣茶的風土特色。透過活潑的編輯手法,頁面結合動畫效果,展示從茶菁到茶湯的7大製茶技藝,清楚解釋紅烏龍誕生的每個步驟。

製茶介紹頁面。(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製茶介紹頁面。(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台東紅烏龍-全球視野茶生活誌」總編輯與策展人馮忠恬表示:「紅烏龍彷彿天生具有國際感,可以輕易引發外國人共鳴。即使完全不認識它,第一時間都會被紅烏龍那狀似紅茶的茶湯、又似烏龍茶的球型外觀,以及類似咖啡的焙火香氣所吸引。」

為清楚展現紅烏龍的風味魅力,網站也特別把味道視覺化,使用柴火、木頭、蜂蜜、牛奶、鳳梨、白花等元素,拆解紅烏龍的6大風味,使國內外讀者能夠具象理解台東紅烏龍的特色與魅力。這份獻給世界的線上誌,是茶的介紹,更是台灣茶走向國際的敘事入口。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馮忠恬指出,「一個產區要成功,必須具備開闊性,正如抹茶能從高價茶延伸到冰淇淋,紅烏龍也要在大眾日常中展現價值,才能走向國際。」當全球都在談IP經濟,台東紅烏龍正以茶為媒介,開啟台灣與世界對話的新可能。

3款開站聯名商品一次看,即日起~11/15期間限定!

歡慶網站開站,「風土十力 台東紅烏龍培力計畫」推出3款最新商品,讓台東紅烏龍的滋味拓展出更多輕快的體驗管道。首先是全台首款可常溫保存18個月的「台東紅烏龍氣泡飲」,顛覆市售氣泡飲多以香料與糖調味的印象,選用自然農法台東紅烏龍茶葉、水與二氧化碳製成,以天然萃取技術,保留原茶的蜜韻與花香,重新定義對罐裝飲料的想像。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特邀法朋烘焙甜點坊主廚李依錫推出的「台東紅烏龍蜂蜜燒餅」禮盒,靈感來自60、70年代,台灣街頭巷尾小吃攤瀰漫著的甜燒餅,揉和了台東自然農法紅烏龍茶,以及頂級紅柴蜜,將台灣甜美濃縮入餅,從山林走進都市。

咖啡大師冠軍GABEE.創辦人林東源,則開發全新萃取技法詮釋的「台東紅烏龍茶咖啡」,先沖泡紅烏龍30秒,再以茶湯悶蒸咖啡粉,再將茶葉與咖啡共同萃取,第一次注水萃取咖啡前段花香與明亮酸質風味,第二次注水讓紅烏龍風味綻放,順勢銜接尾韻,使「茶咖」風味更加雋永綿長。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資料提供|臺東縣政府、文字整理|李尤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