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咖啡的平價奢華!專訪Ninety Plus創辦人Joseph Brodsky

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咖啡的平價奢華!專訪Ninety Plus創辦人Joseph Brodsky

在南美洲巴拿馬莊園大片樹冠的庇蔭下,那是五度奪得世界咖啡沖煮大賽(WBrC)冠軍豆、 咖啡界精品Ninety Plus的Gesha咖啡豆生長之處,而創辦者Joseph Brodsky由此飛來台灣,親身分享他的咖啡狂想。

選擇台灣設立全球首間概念店,對Joseph來說是一段暖心的緣分。 在2008、2009年間,當時的他還未擁有巴拿馬的莊園,甚至幾乎未曾踏足亞洲,但他在衣索比亞生產的咖啡豆卻已被跨海引入台灣,更受咖啡職人力邀來台。「台灣是第一個以如此熱情接納我的產品的國家,雖然我在歐美也有銷售咖啡豆,但遠不及這裡對我們的理解與欣賞。」

藝伎(Gesha)本是咖啡中的極品,如今Ninety Plus更幾乎等同於頂級藝伎的代名詞。 最早之前,他與父親、兄弟在美國丹佛經營Novo Coffee,專營衣索匹亞豆烘焙。作為一個尋豆人,他在2005年溯源到咖啡產地,2006年起,Ninety Plus的旅程便是由此展開。

(圖片提供:Ninety Plus 亞洲辦事處)
Ninety Plus首間概念店落腳台北。(圖片提供:Ninety Plus 亞洲辦事處)

重構咖啡價值的品味

2019年,Ninety Plus在杜拜創下當時咖啡生豆每公斤1萬美元的世界紀錄。然而Joseph當年初訪衣索比亞時,當地咖啡生豆最高價格僅約每公斤5美元,時至今日多數咖啡豆的價格仍難以提升。

「產業現況讓人們無法接受以更高價格向種植者購買。」看見咖啡農受限於中盤商制度,難以直接接觸消費者,這促使他在2006年創立Ninety Plus,親身投入咖啡生產。他期望建立永續的產業生態,創造更合理的勞動條件,實踐taste、humanity、ecology 三大理念。同時,他也善用自己在生物科學領域的專業,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生豆處理法,如Red、Ruby、Solkiln等,發展出品牌獨有的「Profile Processing」生豆處理制度。

(圖片提供:Ninety Plus 亞洲辦事處)
熱愛大自然的Ninety Plus創辦人Joseph Brodsky致力打造永續概念的咖啡莊園。(圖片提供:Ninety Plus 亞洲辦事處)

Ninety Plus的品牌命名靈感來自「Q-Grader」咖啡豆評分系統。一般而言,達到80分即可稱為精品咖啡,而90分以上條件更是嚴苛。然而,品牌理念不僅止於追求分數,更寄託一份期許——從莊園栽種、嚴格選豆到後製處理,再到最終沖煮,每一個環節都致力於呈現咖啡最純粹的風味,並帶給品飲者內心極致的悸動。

(圖片提供:Ninety Plus 亞洲辦事處)
全球第一位造訪Ninety Plus藝伎莊園的咖啡師簡嘉程,同時也是第一支風味檔案Lycello的靈感來源。(圖片提供:Ninety Plus 亞洲辦事處)

作為一個大自然的愛好者,他回憶起,「當時我徒步進入森林,花了很多小時才到達一片純淨的野生森林,野生咖啡就在裡面生長,就像一幅畫。」在衣索比亞,每5平方公尺就有一種新的咖啡,基因類型非常多元。他說明,藝伎最早發現於衣索匹亞西南部山區,在1萬多種未馴化的原生品種中,是最早一批被發掘具有風味表現力的咖啡豆。也約莫在Ninety Plus創立前後,藝伎咖啡逐漸流行起來,他深深被這樣濃郁的風味所吸引,決心復育原生品種咖啡Heirloom。

(圖片提供:Ninety Plus 亞洲辦事處)
Ninety Plus復育大片森林種植藝伎咖啡。(圖片提供:Ninety Plus 亞洲辦事處)

共享可負擔的平價奢華

因緣際會,Joseph受邀到巴拿馬擔任最佳巴拿馬競標賽(Best of Panama, BOP)評審,愛上當地風土。2009年,他買下一片位於巴拿馬著名火山巴魯(Volcán Barú)附近的土地,也就是後來非常知名的藝伎莊園(Ninety Plus Gesha Estate,簡稱NPGE)。「要建立特別的東西往往需要時間,並沒有能快速的解決方案。」為重現在衣索比亞所見的茂密林相,Joseph先花了3年重建森林生態,直到土地恢復生命力,才在2014年開始規模化生產。

(圖片提供:Ninety Plus 亞洲辦事處)
Gesha莊園豐收後準備進行咖啡豆加工處理。(圖片提供:Ninety Plus 亞洲辦事處)

「藝伎生產成本高,產量很低,需要大量遮蔭才能有好的風味,所以必須考慮土地問題。」他笑說自己很享受馬拉松式的未來願景,並以葡萄酒產區勃艮第為比喻,形容這些原生咖啡品種宛如未經琢磨的寶石,需要被重新發掘並賦予價值。「咖啡其實是一種相對可負擔的奢侈品。」人們願意花數百美元以上享用高級餐飲與葡萄美酒,那為何不能以相同態度看待咖啡?

(圖片提供:Ninety Plus 亞洲辦事處)
藝伎咖啡產量不高,需要在大片樹冠庇蔭下成長,為此Ninety Plus復育大片森林,重現衣索匹亞咖啡豆野生成長的環境。(圖片提供:Ninety Plus 亞洲辦事處)

Joseph認為,高端咖啡市場仍有龐大成長空間,關鍵在於讓這些珍稀咖啡更容易被大眾品味。現階段的限制在於,大多數人要想喝到一杯好的頂級咖啡,都需要專業人士為他們研磨與沖煮。於是COVID-19期間,他與日本品牌Origami共同開發10公克迷你濾沖套組,一次能萃製150毫升的咖啡。

(圖片提供:Ninety Plus 亞洲辦事處)
Ninety Plus與日本知名咖啡器具品牌Origami合作設計的10公克迷你濾沖套組。(圖片提供:Ninety Plus 亞洲辦事處)

「沖泡太多反而過猶不及,這就像當你去一家精緻餐廳體驗美味時,你不會期待一道份量過大的菜餚。」套組中附有4個小細味杯,就像葡萄美酒一樣,可以自己靜靜獨飲,也可以與朋友們歡愉共享,不僅令咖啡觸及更多人,也讓享用高級咖啡的價格得以分攤——這是Ninety Plus想推展的分享機制。杯子則有黑灰兩色選擇,靈感來自巴拿馬的黑曜石與玄武岩,呼應產地火山的地質環境。這正好適合呈裝兩種風味的咖啡,「『比較』很有幫助,特別當人們從未有過這樣的體驗,他們會在那一刻改變對咖啡的看法。」

(圖片提供:Ninety Plus 亞洲辦事處)
Ninety Plus與巴拿馬當地Ngäbe-Buglé原住民密切合作,實際改變產業生態鏈。(圖片提供:Ninety Plus 亞洲辦事處)

從產地到桌面的咖啡旅程

展開概念店,也關乎提供完整的體驗。Joseph說明這 就如同酒窖,重點已不在於種植者,侍酒師在銷售葡萄酒時,會向顧客娓娓道來釀酒師、葡萄園與品種的故事。「就像造訪一家高級餐廳,不只是食物本身的問題,更關乎主廚的聲譽、產品背後的故事,以及他們如何服務、擺設餐具,甚至包括音樂、美學等每個細節都非常重要。」

他觀察到,普通咖啡店難以體會到在Gesha莊園的獨特體驗,於是開始籌劃奢侈品牌體驗,並決定親自著手打造。在台北首發後,接下來將在美國鳳凰城、中東阿布達比以及歐洲雅典等地陸續展店,同樣也是先透過長久聯繫的夥伴,逐漸輻射擴散。

(圖片提供:Ninety Plus 亞洲辦事處)
Ninety Plus首波8款咖啡 Livpack依照其獨特性、稀有性分別採用黑色與金色包裝。(圖片提供:Ninety Plus 亞洲辦事處)

不只是概念店,在Barú火山西側,是Joseph自2019起打造的第二座莊園。幾天前,他剛從那裡飛抵台北,概念店牆上輸出的視覺,正是那時拍攝後立刻傳回台灣輸出的,正好趕上開幕。「這裡風景令人難以置信地吸引人,你可以開車沿著山脊到達頂部,眺望太平洋與火山,真的是五星級的自然款待。」他最近正與國際奢華旅店集團展開合作,希望將此打造成結合咖啡與生態體驗的奢華旅遊勝地。如同意外購下的兩個莊園,他坦言許多事情都不在最初的規劃中,「就像我父親總是告訴我:做個好人,追隨你的願景,好事就會發生在你身上。」

(圖片提供:Ninety Plus 亞洲辦事處)
Joseph Brodsky期望透過概念店直接接觸消費者,讓更多人能體驗頂級咖啡的迷人風味。(圖片提供:Ninety Plus 亞洲辦事處)

BIZ NUMBER

 5 次 
2014年起6年內,各國咖啡師使用其Gesha咖啡豆奪得5次世界咖啡沖煮大賽冠軍。

 1 萬美元 
2019年在杜拜每公斤生豆1萬美元創下當時世界紀錄,而回顧2005年前後,衣索比亞生豆最貴僅約每公斤5美元。

 1,000公頃 
在1,000公頃的兩個巴拿 馬莊園中,Gesha咖啡豆 種植僅約140公頃,占總 土地面積約14%。

BIZ IDEA

重視勞動條件與生態
平衡復育土地、與Ngäbe-Buglé原住民族咖啡農共好,永續經營滋養出咖啡的風味與價值。

分享機制推廣平價奢華概念
開發迷你濾沖套組與分享概念,每公斤咖啡沖煮100杯販售,藉由杯量計價讓消費者可負擔,便於推廣頂級精品咖啡。

由產地到直面消費者
為提供完整體驗並取得消費者即時回饋,在 台灣設立全球首間品牌概念店,預計延伸至世界各大城市。

Joseph Brodsky

Ninety Plus創辦人暨首席風味創作人。自2006年起,踏上探尋咖啡極致風味之旅,在衣索比亞南部與種植者共同參與咖啡製作,並科學分類出多種珍稀的原生種咖啡。2009年在風土得天獨厚的巴拿馬開始咖啡復育之旅,帶著與土地共生共榮的使命,成為咖啡後製革新的先行者,與咖啡風味的創作藝術家。

文|吳哲夫 圖片提供|Ninety Plus 亞洲辦事處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12月號《紙上策展術》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 X 秘製關東派醬汁 X 旬味料理呈獻日式宴席

東京米其林星級「壽喜燒割烹 日山」插旗台北!傳承百年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東京人形町名店「壽喜燒割烹 日山(すき焼割烹日山)」以高品質和牛著稱,憑藉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和秘製關東派醬汁,在城中壽喜燒一級戰區圈下一席之地,連續十年摘下米其林一星,並獲日本權威美食網站「食べログ (tabelog)」評選為百大名店。

如今這家「東京預約困難店」不必飛出國就嚐得到!「壽喜燒割烹 日山」進駐台北新光三越A4,和牛及壽喜燒醬汁皆從日本空運來台,忠實呈現本店美味,另透過和牛塔、和牛握壽司、厚蛋燒、刺身等豐富旬味料理,呈獻以壽喜燒為亮點的日式宴席。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日山壽喜燒」東京人形町本店。(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百年歷史「和牛鑑定專家」

1935年開業至今的「壽喜燒割烹 日山」, 主張「肉品即料理靈魂」。這份精神源於創辦人村上禎一的事業背景,他在肉類尚未普及的1910年代,便在廣島從事肉品批發和零售事業,並握有日本最大肉品市場「東京都中央卸売市場食肉市場」的拍賣資格執照,建構起從市場到餐桌的一條龍肉品供應鏈。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百年來,「日山畜產」所供應的和牛,全數由鑑定師(目利人)在拍賣市場整頭競標而來,這套傳承一世紀的「日山標準」不全聚焦於銘柄牛,而是由鑑定師「眼觀」和牛身形、油脂光澤,感受其油質滑順度、肉質彈力等「觸感」,得標後再送往日山自家工廠經熟成、修清、真空包裝等9道工序後,經空運直送到店。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除此之外,和牛在送到饕客餐桌之前,都經過鑑定師親自試吃,評估和牛各部位的赤身與脂肪比例、旨味釋放方式、脂肪融化的油香等等,以確保肉品品質,更將親測經驗編輯成《日山筆記》供公開查詢,不藏私與饕客們分享!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揭秘「日山壽喜燒」傳承百年的獨門風味!

在人形町尚未成為壽喜燒一條街之前,「壽喜燒割烹 日山」便憑藉「和牛專家」的特選肉品及獨家關東派醬汁闖出名號,更拿下米其林指南星級殊榮。如今插旗台灣,台北分店不僅忠實還原本店百年壽喜燒美味,更結合旬味料理,包含厚蛋燒、和牛塔、和牛握壽司、刺身、季節甜品等,端出4款「壽喜燒割烹」套餐,定價落在1,9804,880元區間,以下奉上店中主打的「極上・日山」套餐風味筆記!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專為壽喜燒精選和牛3大部位

先切入正題看套餐最大亮點——「百年之味壽喜燒」,日山以3大堅持於台北再現東京本店原汁原味。首先是和牛定期從日本空運來台,並精選帶有油脂的肋眼、沙朗、上肩肉3大部位上桌,其中肋眼肉質細嫩,帶有赤身與霜降肉的多重風味;沙朗油花分布均勻如大理石花紋,肉質中帶霜降的甜;上肩肉則以薄片彰顯其濃厚風味。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秘製關東派醬汁、專人桌邊烹調

第二點堅持在於日山傳承百年的關東派壽喜燒醬汁,其甜度恬淡以凸顯和牛及食材原味;為還原本店風味,特別從日本空運來台。最後則是日山專為台北店策劃的體驗,為了精準控制壽喜燒上桌的時間和溫度,日山特別訂製鐵鑄鍋和壽喜燒推車,由專人於桌邊服務涮烤,過程必須恪守東京本店的火力、溫度和順序,相當講究。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旬味料理共織日式宴席,和牛握壽司、刺身等亮點菜色

接著看向旬味料理,「極上・日山」套餐以「精選旬三品」揭開序幕,磯煮鮑魚、山藥細麵、厚蛋燒都是由傳統日本料理轉譯而來,先以溫潤滋味暖胃,讓味蕾準備好迎接後續饗宴。「海之幸 刺身三味」則集結當季新鮮漁護,夏秋之交以黑鮪魚、鯛魚為主,帶來生食、熟成等多重美味。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山藥細麵/刺身三味。(圖片提供:左|Izzie Pang攝影/右|壽喜燒割烹 日山)

前菜另有多道融入和牛,作為和牛壽喜燒前的風味亮點。像是先付「炙燒和牛塔及真山葵」將和牛以丁狀、泥狀兩種狀態呈現,透過炙燒逼出和牛油脂香氣,拌入信州味噌賦味、點綴海膽堆疊鮮美滋味,再搭配酥炸米餅堆起豐富口感。另一道「和牛壽司」則選用舒肥紐約客部位、和牛絞肉等,藉橙醋、松露與唐辛子辣醬賦味,一盤集結多種和牛吃法。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和牛塔/和牛握壽司。(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壽喜燒割烹 日山」台北店

地址|新光三越A4 4樓(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94樓)

營業時間|午餐 11:3014:30/晚餐 18:0021:30

電話|(022758-6858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最年輕台灣茶「台東紅烏龍」三語線上生活誌開站! 聯名法朋、咖啡冠軍林東源新品限時登場

最年輕台灣茶「台東紅烏龍」三語線上生活誌開站! 聯名法朋、咖啡冠軍林東源新品限時登場

你知道台灣茶史上最年輕的新興茶種──「台東紅烏龍」嗎?自10月15日起,「台東紅烏龍-全球視野茶生活誌」正式上線,以「單一茶款」為主題,並以中、英、日三語講述在地茶園故事,成為世界認識台灣茶的第一扇門。同時,首款台東紅烏龍氣泡飲同步登場,並與法朋、GABEE.聯名推出全新甜點與咖啡。

認識台東紅烏龍

2008年,紅烏龍誕生於台東。當時,茶改場東部分場為挽救日漸凋零的台東茶區,在茶改場、農會與當地茶農的集思廣益下,根據台東的風土條件,融合了烏龍茶的「萎凋」、「焙火」與紅茶的「揉捻」工藝,創新研發出「台東紅烏龍」新興茶款。

台東紅烏龍風味帶有烏龍茶的花果蜜香,以及紅茶的甘醇喉韻,一共有花香、蜜香、果香、焙香、木質香、奶香6大風味,味道多元討喜;球型茶葉也易於運輸保存,身為台灣茶中極具商業價值的新世代。

台東「允芳茶園」從蟬享茶到頂級精萃極品茶,走在研發尖端,並引領消費者以紅酒杯品茗。(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台東「允芳茶園」從蟬享茶到頂級精萃極品茶,走在研發尖端,並引領消費者以紅酒杯品茗。(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精細得像在挑揀鑽石的挑茶作業,每「克拉」都要大小與色澤一致。(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精細得像在挑揀鑽石的挑茶作業,每「克拉」都要大小與色澤一致。(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2022年起,臺東縣政府以「台東紅烏龍」為城市品牌展開一系列國際行銷活動,從「東京食品展」、義大利「茶香威尼斯」活動、東京「現代臺灣茶精選」展會、到紐約「夏季美食展」(Summer Fancy Food Show)。2024年,台東紅烏龍茶園面積已從原有的100公頃增加至200公頃,年產值逼近新臺幣5億元,年輕世代返鄉製茶,帶入新思維,不僅開展出獨特「茶旅體驗」,也開發出紅烏龍爆米花、乖乖、兒茶素等新商品,使台東紅烏龍化身潮流伴手禮。

「君玉茶園」取山裡的第一道水源灌溉茶園,製茶過程中人正與茶以布巾激烈拉扯、戰鬥著;「林旺製茶廠」(右)從熱愛植物與土地而開始植茶,堅持人工除草、友善種植,並保留了在台東少見的日光萎凋工法。(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君玉茶園」取山裡的第一道水源灌溉茶園,製茶過程中人正與茶以布巾激烈拉扯、戰鬥著;「林旺製茶廠」(右)從熱愛植物與土地而開始植茶,堅持人工除草、友善種植,並保留了在台東少見的日光萎凋工法。(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今年4月起,縣府進一步推動「風土十力 台東紅烏龍培力計畫」,攜手台東10大茶農品牌分別與香氣、咖啡、甜點等6大領域的創作者合作,展現紅烏龍的百搭特性。

例如擁有多個茶樹品種的「碧蘿園茗茶坊」,與以原住民小米酒與日本清酒工藝見長的「望山穗」,合作推出紅烏龍小米氣泡酒,採取低溫萃取與蒸餾的雙工藝設計,保留紅烏龍的細膩花果香與蜜甜韻;自60年代起帶動台東茶產業發展、台東第一家登記有案的製茶工廠「新元昌紅茶產業文化館」,則與「星忱甜點」主廚陳星緯,以街頭巷尾熟悉的飲料店為靈感,開發紅烏龍奶蓋冰淇淋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台東紅烏龍-全球視野茶生活誌」10/15開站上線

即日起,以「單一茶款」為主題打造的「台東紅烏龍-全球視野茶生活誌」正式上線,以中、英、日三語並行,講述在地茶園故事,成為世界認識台灣茶的第一扇門。

網站首頁。(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網站首頁。(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網站以「來自花東縱谷的純淨風土──新世代的台灣茶」破題,解析紅烏龍從沒落到重生的歷程,並放大講述台灣茶的風土特色。透過活潑的編輯手法,頁面結合動畫效果,展示從茶菁到茶湯的7大製茶技藝,清楚解釋紅烏龍誕生的每個步驟。

製茶介紹頁面。(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製茶介紹頁面。(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台東紅烏龍-全球視野茶生活誌」總編輯與策展人馮忠恬表示:「紅烏龍彷彿天生具有國際感,可以輕易引發外國人共鳴。即使完全不認識它,第一時間都會被紅烏龍那狀似紅茶的茶湯、又似烏龍茶的球型外觀,以及類似咖啡的焙火香氣所吸引。」

為清楚展現紅烏龍的風味魅力,網站也特別把味道視覺化,使用柴火、木頭、蜂蜜、牛奶、鳳梨、白花等元素,拆解紅烏龍的6大風味,使國內外讀者能夠具象理解台東紅烏龍的特色與魅力。這份獻給世界的線上誌,是茶的介紹,更是台灣茶走向國際的敘事入口。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馮忠恬指出,「一個產區要成功,必須具備開闊性,正如抹茶能從高價茶延伸到冰淇淋,紅烏龍也要在大眾日常中展現價值,才能走向國際。」當全球都在談IP經濟,台東紅烏龍正以茶為媒介,開啟台灣與世界對話的新可能。

3款開站聯名商品一次看,即日起~11/15期間限定!

歡慶網站開站,「風土十力 台東紅烏龍培力計畫」推出3款最新商品,讓台東紅烏龍的滋味拓展出更多輕快的體驗管道。首先是全台首款可常溫保存18個月的「台東紅烏龍氣泡飲」,顛覆市售氣泡飲多以香料與糖調味的印象,選用自然農法台東紅烏龍茶葉、水與二氧化碳製成,以天然萃取技術,保留原茶的蜜韻與花香,重新定義對罐裝飲料的想像。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特邀法朋烘焙甜點坊主廚李依錫推出的「台東紅烏龍蜂蜜燒餅」禮盒,靈感來自60、70年代,台灣街頭巷尾小吃攤瀰漫著的甜燒餅,揉和了台東自然農法紅烏龍茶,以及頂級紅柴蜜,將台灣甜美濃縮入餅,從山林走進都市。

咖啡大師冠軍GABEE.創辦人林東源,則開發全新萃取技法詮釋的「台東紅烏龍茶咖啡」,先沖泡紅烏龍30秒,再以茶湯悶蒸咖啡粉,再將茶葉與咖啡共同萃取,第一次注水萃取咖啡前段花香與明亮酸質風味,第二次注水讓紅烏龍風味綻放,順勢銜接尾韻,使「茶咖」風味更加雋永綿長。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資料提供|臺東縣政府、文字整理|李尤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