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位職人票選2024「誠品閱讀職人大賞」出爐!情緒學習成2024童書趨勢

匯聚千位職人票選推薦的「誠品閱讀職人大賞」入圍名單於12/26揭曉,12年來持續以「職人專業視角」力推暢銷榜以外的必讀好書。台灣超人氣漫畫作家謝東霖的寫實異想新作《流氓書店》與金鐘主持人馬世芳的饞人自白《也好吃》皆入圍「年度最期待作家」及「書店職人最想賣」2項大獎;「年度新人」入圍作家包含文壇新秀王仁劭《而獨角獸倒立在歧路》、繪本作家黃顯雅《眼淚博物館》以及在YouTube擁有近7萬粉絲的國際新聞頻道「敏迪選讀」創辦人首本創作《不當世界的局外人》;「最想說服爸媽買」則有多本情緒覺察書籍入圍,榮獲國際各大電影獎項、零台詞卻直擊心靈深處的《再見機器人》原著圖像書籍也入榜!

(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匯聚千位職人票選推薦的「2024誠品閱讀職人大賞」入圍名單於12.26揭曉,以職人專業視角力推暢銷榜以外的必讀好書。(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即日起至2月底,2024「誠品閱讀職人大賞」入圍書展於全台誠品書店及誠品線上盛大開展,單書79折、雙書75折起,職人力推的魅力好書不容錯過,邀您一起支持優質創作!

(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馬世芳《也好吃》l 誠品閱讀職人大賞「年度最期待作家」、「書店職人最想賣」入圍。(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2024誠品閱讀職人大賞4項大獎就屬「年度最期待作家」競爭最為激烈!謝東霖最新漫畫創作《流氓書店》引起書店職人共鳴,劇情描述流氓與文學少女一起跨越困難,攜手找出書店在現今世界的立足點;馬世芳《也好吃》讓書店職人都沈醉!像朋友般娓娓道來72道家常料理的訣竅,21篇散文追溯食物背後的故事,在跳動的舌尖味蕾中找尋心靈的溫度。

(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謝東霖《流氓書店》l 誠品閱讀職人大賞「年度最期待作家」、「書店職人最想賣」入圍。(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魚販作家林楷倫第二本職人散文《廚房裡的偽魚販》用文字帶你在寫實的魚販記憶中體驗人生冷暖,發現最初的夢想與感動,讓書店職人大讚:「是一本讀完會讓人找回溫柔面對世界力量的精彩好書!」;消失16年的文壇都市傳說李佳穎全新小說《進烤箱的好日子》以辛辣活潑的語言包裹成長故事,儘管在苦難中還是能找到生命的空隙!

(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林楷倫《廚房裡的偽魚販》l 誠品閱讀職人大賞「年度最期待作家」入圍。(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喜歡到想讓全世界都知道!「書店職人最想賣」囊括多種類別書籍,總有一本可以和你心靈共振!讓人想一口氣讀完的作品,日本出版界話題大作的《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作者杉井光翻轉閱讀推理小說的經驗,絕對不可能猜到的結局帶給你超越知曉謎底的感動。榮登《時代雜誌》The Time Next 100人物榜的匡靈秀最新諷刺小說《黃色臉孔》包含犯罪、諷刺與文化挪用等議題,緊湊的劇情與犀利的表現手法讓讀者欲罷不能,連書店職人都表示:「這本書絕對是心目中匡靈秀作品的Top 1!」。

(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杉井光《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l 誠品閱讀職人大賞「書店職人最想賣」入圍。(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匡靈秀《黃色臉孔》l 誠品閱讀職人大賞「書店職人最想賣」入圍。(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用文字接住你的身心靈,美國普立茲自傳文學獎得獎作品,作者徐華的自傳《Stay True》講述台灣移民第二代尋找歸屬的過程,細膩的筆觸也勾起讀者心中悵然若失的角落;井田千秋《戀家的人》獻給需要獨自充電的你,在無數個平凡交織而成的日子裡,宅家的溫馨日常也變得閃閃發光!

(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徐華《Stay True》l 誠品閱讀職人大賞「書店職人最想賣」入圍。(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誠品書店觀察發現,「情緒學習」成2024暢銷童書趨勢!「最想說服爸媽買」入圍作品,包括教孩子認識、接納情緒的莉迪亞.布蘭科維琪《情緒大飯店》,不管是悲傷、焦慮還是愛,各種情緒有他的容身之處;紓壓又療癒的繪本創作《好累好累的動物園》,透過動物們的「就業心聲」撫慰忙碌一天後的疲憊,幽默的表情與對白讓大小朋友笑中帶淚、備感共鳴。

日本暢銷18萬冊的吉竹伸介首本長篇繪本《有苦有樂》也透過姊弟倆的對話與互動,呈現用不同視角看待事情後的豁然開朗,鼓勵孩子用心感受、珍惜當下;逼哭無數大人的莎拉.維朗《再見機器人》原著圖像書籍以小狗與機器人的故事呈現關係當中的聚與散,獻給曾與自己共行的每一個你!

(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莉迪亞.布蘭科維琪《情緒大飯店》l 誠品閱讀職人大賞「最想說服爸媽買」入圍。(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黃鼻子《好累好累的動物園》l 誠品閱讀職人大賞「最想說服爸媽買」入圍。(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2024誠品書店TOP 100暢銷書榜主題展同步起跑,除了揭露中外文、青少年及兒童的完整榜單,更以「大分心時代生存指南」為題,邀請跨界創作名家分享他們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持續創作與閱讀的心法,1月每週四20:00-21:00於誠品生活松菸3F議題沙龍、FORUM登場!在IG擁有37萬追蹤數的「法律白話文運動」,將現身與讀者交流新媒體創作者如何逆勢而行,打磨艱深的法律議題並引人共鳴;漫畫家廢廢子則將暢談如何將分心轉化為創作養分,從龐雜快速的資訊中挖掘出意想不到的創意靈感。

(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誠品書店邀請「法律白話文運動」劉珞亦(左)與楊貴智(右)現身與讀者交流新媒體創作者如何逆勢而行。( 攝影:蔡之凡,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漫畫家廢廢子則暢談如何將分心轉化為創作養分,從龐雜快速的資訊中挖掘出意想不到的靈感。( 攝影:蔡之凡,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新生代作家宋文郁則帶來找回內心安定的解方,由自身體驗出發,藉由閱讀找回寧靜的力量;諮商心理師吳姵瑩也將透過專業視角,帶領讀者剖析分心現象對內心帶來的影響、擁抱自身的情緒。邀您一起用舒展的心,開啟嶄新的一年!誠品書店TOP 100暢銷書榜主題展活動期間參展書籍單書79折、三書以上75折起,補給新一年度的精神糧食就趁現在!

(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作家宋文郁帶來找回內心安定的解方,與大家分享透過閱讀找回寧靜的力量。(攝影:林昶志,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諮商心理師吳姵瑩也將透過專業視角,帶領讀者剖析分心現象對內心帶來的影響,擁抱自身的情緒。(攝影:林昶志,圖片提供:誠品書店)

資料提供|誠品書店

2025大溪工藝週5大玩法懶人包!11/7-9登場:46組台日品牌市集、一日職人體驗,聽10場創作者分享還能做玩具帶回家

2025大溪工藝週5大玩法懶人包!11/7-9登場:46組台日品牌市集、一日職人體驗,聽10場創作者分享還能做玩具帶回家

工藝迷、手作迷們,本週末桃園之旅勢在必行!第四屆大溪工藝週即將於2025年11月7日至9日登場,邀集產業人士和民眾一同走進大溪街區,通過有動有靜、有逛有玩的豐富活動實地感受工藝與生活的深度連結。出發前,帶上這份「工藝市集、打開工場、國際主題館、創作者短講、紀念品手作」5大路徑亮點懶人包,助你輕鬆選擇踩點甚或直接規劃「全都玩到」的3日順遊行程。

2025年邁入第四屆的大溪工藝週(Daxi Craft Week),在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簡稱大溪木博館)提出的「工藝之城」共好願景下,循「用工藝與世界交朋友」之大題,著眼每件工藝背後蘊涵的溫度和故事,透過3天展期整合在地工坊、推動台日城市交流,並串連手作及遊逛體驗,匯聚工藝產業夥伴、工藝與生活手感愛好者,發揚大溪豐沛的承繼力量,向國際分享當地工藝文化特色。

緣起:貫串今昔的工藝能量

說到台灣的木工藝,大溪、三義、鹿港3個皆擁深厚底蘊、又各有側重面向的地名隨即浮現腦海。其中最北的桃園大溪,從早期城區開創,到河運時期商號林立、經濟起飛時期憑藉木器神桌揚名,步步積累山城獨有的工藝能量。而如今,每年一度於11月份舉辦的「大溪工藝週」更成為集結各類活動的展演平台,民眾可散步工藝市集、加入體驗遊程、造訪工坊和製材場,或在由來自日本4個工藝重鎮、16個品牌打造的國際主題館內,感受傳統藝匠與當代設計共同鑿刻出的無限創造性。

2025大溪工藝週5大路徑亮點整理

以整座大溪山城為背景、工藝基地為核心,2025大溪工藝週規劃「工藝市集、打開工場、國際主題館、創作者短講、紀念品手作」5大路徑,搭配一系列讓大小朋友都能樂在其中的精彩活動,將生活工藝發散為多元路徑,供每位參與者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面向,玩出不同樂趣。以下統整各路徑亮點,準備動身的大家別錯過。

大溪工藝週以木博館建築群所在的工藝基地為主要場域。(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大溪工藝週以木博館建築群所在的工藝基地為主要場域。(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01 工藝市集:46組職人品牌齊聚,台日生活良品同步選購

在物質超載的現代生活條件下,大家對文創商品或許難免出現「買回家沒用」的顧慮。延續對生活工藝用器的重視,11月8日、9日週末兩日限定開張的「工藝市集」,強調每件良品的功能性,喜歡帶回家也不怕沒路用。共計46組職人品牌分別從大溪當地、台灣其他地區及日本遠道而來,攤位涵蓋木器、陶皿、織物乃至飲食類型,甚有聞名世界的桐木、挽物漆器等工藝品售賣,以一樁理想生活提案為日常注入靈感、美感與儀式感。

工藝市集限定週末兩日開張;46組參展團隊中約有30個台灣品牌,其餘為日本品牌。(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工藝市集限定週末兩日開張;46組參展團隊中約有30個台灣品牌,其餘為日本品牌。(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必訪亮點】日本最輕木材「會津桐」具備耐燃燒、收縮率低的特點,且在調節濕度上有優異表現,被指定為國寶級文化遺產的儲物盒材料。(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必訪亮點】日本最輕木材「會津桐」具備耐燃燒、收縮率低的特點,且在調節濕度上有優異表現,被指定為國寶級文化遺產的儲物盒材料。(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 參展品牌總覽

#02 打開工場:巴士一日遊深入鄉野,實地體驗工藝生活現場

同樣也只在11月8日、9日進行的「打開工場」,顧名思義透過期間限定的開放與導覽,領觀者直入7個工藝生活現場,展開最真實也最貼近職人的體驗遊程。除設計品牌木夫木匠先生森平房家具製作所外,尚有傳承家族工藝的堂和神桌、北台灣大型剖木廠添富木業社等參與此路徑。且今年工藝週不僅提供接駁車服務,更推出巴士一日遊,載著訪客深入探訪鄉野巷弄、動手操作工具和技法,再享用獨家工藝餐食。

【必訪亮點】隱於大溪山野間的森平房家具製作所,2024年首度加入打開工場即吸引台灣各地觀眾前往。(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必訪亮點】隱於大溪山野間的森平房家具製作所,2024年首度加入打開工場即吸引台灣各地觀眾前往。(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必訪亮點】添富木業社除展示木產業上游的製材流程外,巨大原木和特殊機具也是一大看頭。(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必訪亮點】添富木業社除展示木產業上游的製材流程外,巨大原木和特殊機具也是一大看頭。(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打開工場領觀者從工藝基地向外擴散至城郊的工坊現場。(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打開工場領觀者從工藝基地向外擴散至城郊的工坊現場。(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 點此報名。

#03 國際主題館:再迎日本友好城市,從著名陶器、織物到刀具一次認識

積極與國際工藝城市拓展交流的大溪木博館,繼福島縣會津市枥木縣益子町石川縣加賀市後,今年迎來第四位日方好友——兵庫縣;該縣位於瀨戶內海與日本海之間,工藝上以日本6大古窯之一的「丹波燒」陶器最為著名,主打由灰釉和鐵釉製成外觀質樸的日常用品。同時,享譽日本及世界各地的西脇市「播州織」、三木市「打刃物」等,通通都能藉此機會認識。

大受工藝迷歡迎的國際主題館,今年再迎第四座友好城市。(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大受工藝迷歡迎的國際主題館,今年再迎第四座友好城市。(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必訪亮點】「丹波燒」在兵庫縣丹波篠山市傳承約850年,現以生產食器、花器等民藝品為主。(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必訪亮點】「丹波燒」在兵庫縣丹波篠山市傳承約850年,現以生產食器、花器等民藝品為主。(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必訪亮點】枥木縣益子町的「益子燒」因兩年一度地方慶典「土祭」的舉辦獲廣大關注,進而喚起民眾對工藝的重視,成功帶動地方傳統產業的復甦。(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攝影:村越慧)
【必訪亮點】枥木縣益子町的「益子燒」因兩年一度地方慶典「土祭」的舉辦獲廣大關注,進而喚起民眾對工藝的重視,成功帶動地方傳統產業的復甦。(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攝影:村越慧)
本屆共設4座國際主題館,呈現來自日本4個工藝重鎮的16個品牌工藝。(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本屆共設4座國際主題館,呈現來自日本4個工藝重鎮的16個品牌工藝。(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04 創作者短講:10場短講連3日舉辦,邀創作者分享工藝路上見聞

為開啟更多職人與使用者之間的對話契機,今年工藝週將單一大型座談切分成不同氣味的小型對談;從個人工作室、地方創生單位到長年觀察產業的研究者,台日講者將以各自最熟悉的語言,分享他們所見的工藝現場、創作脈絡與經驗反思。

一連3日的10場短講特邀來自日本的7組創作者,分享以工藝為題的城市經驗,如関美工堂‧関昌邦《從會津塗到地方創生:関美工堂的工藝實踐》、昇陽窯‧大上裕樹《邁向丹波陶的下一個百年》,或專注創作脈絡的HARAPPA‧山崎Nana《從古法到生活:會津木綿的現代化》、Trunk Design‧堀內康廣《設計解剖‧打開視角與結構》;並有第二屆大溪國際木家具工藝設計競賽的3位評審和講師代表,帶來台灣家具設計與發展上的案例、趣談及總體回顧。

工藝創作者大上裕樹及其作品。(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工藝創作者大上裕樹及其作品。(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今年加入國際主題館、來自兵庫縣神戶市的居家用品設計品牌Trunk Design,將由工藝創作者堀內康廣進行分享。(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今年加入國際主題館、來自兵庫縣神戶市的居家用品設計品牌Trunk Design,將由工藝創作者堀內康廣進行分享。(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 點此看完整節目單。

#05 紀念品手作:做自己的木玩具,現場搭9公尺飆速軌道供測試

首於2024大溪工藝週亮相即獲超人氣大賞的《BUBU跳恰恰》手作木飛車計畫,今年預計回歸六廿四故事館廣場。由台灣工藝美術學校帶領大人小孩從劈木開始(輪流使用斧頭和大槌,合力將柳杉木劈成材料),運用國產材和各種自然角料,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木BUBU;作品完成後可於現場搭建的9公尺飆速軌道立即測試。旨在藉木育和木品實作,進一步開拓不分老少對參與文化及工藝生活的視野。

寓教於樂的《BUBU跳恰恰》由台灣工藝美術學校帶領民眾劈木。(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寓教於樂的《BUBU跳恰恰》由台灣工藝美術學校帶領民眾劈木。(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並推出經典國產車、大溪豆干車、現劈原木車3種體驗課程。(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並推出經典國產車、大溪豆干車、現劈原木車3種體驗課程。(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作品完成後即可於現場搭建的9公尺飆速軌道測試。(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作品完成後即可於現場搭建的9公尺飆速軌道測試。(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這場為期3天、促使舊雨新知來此相聚的溫暖盛會,將於2025年11月7日至9日主要進駐大溪工藝基地,並牽起歷史文化廊道上的「博物館宿舍群」及山城中多處體驗熱點——2025大溪工藝週已蓄勢為無論初訪或再訪觀眾,呈現大溪工藝之城的嶄新風貌。

\週末一起出發吧!/(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週末一起出發吧!/(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 更多活動資訊可至大溪工藝週官方網站官方臉書了解。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新美館「新生地藝術節」只在11/1週末!8組表演、20+品牌市集,露天電影院重溫《魔法阿媽》《飲食男女》等10部經典

新美館「新生地藝術節」只在11/1週末!8組表演、20+品牌市集,露天電影院重溫《魔法阿媽》《飲食男女》等10部經典

秋涼週末去哪玩?新北市美術館主辦兩日限定「新生地藝術節 NOVA NOVA」,不僅在創意市集、音樂舞台、露天電影院等戶外場域規劃多元感官體驗,還聯手春池玻璃祭出趣味又環保的「尋幣」活動,無論攜家帶眷、相約三五好友,皆是宜人天氣下出門跑跳的好去處。2025年11月1日至2日登場在即,4大展區亮點看完出發!

新北市美術館(簡稱新美館)自今年4月正式開館以來,以推動生活美學與公共藝術為核心,透過多元藝文行動實踐「藝術走入生活」理念。隨即於本週末限定舉辦的「新生地藝術節 NOVA NOVA」聚焦「探索」主題,掀起屬於城市的「So-Art」新浪潮,邀觀眾一同踏上跨越工藝、香氛、音樂與影像的冒險旅程。

展演內容結合藝術創作、品牌美學與永續精神,劃分「映像回潮、星動舞台、尋光市集、探索任務」4大主軸,並利用新美館天台、戶外空間及新美聚場分別布置展區,期盼觀眾經由五感探索,重新與自己、城市、生活及藝術產生對話。本文整理各區亮點,為你籌謀一趟編織自然與人文氣息的假日城市遊。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以來透過多元藝文行動實踐「藝術走入生活」理念。(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攝影:濱田英明)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以來透過多元藝文行動實踐「藝術走入生活」理念。(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攝影:濱田英明)

「NOVA」象徵等待被探索的新星,領觀眾展開由外至內的生活行動

「新生地藝術節 NOVA NOVA」既為藝文盛會,更是開放給所有人的質感生活提案。題名中的「NOVA」一字取「新星」之意,象徵生活中不斷誕生的微光。本屆秉持「NOVA + Exploration = NOVA NOVA」策展概念,串聯藝術家、品牌與觀眾,使藝術成為日常裡持續閃爍的美感信號。規劃上更跳脫常見的靜態展覽形式,視整個美術館場域為一座等待被探索的新星,希望藉此牽繫藝術能量與城市活力,迎接大眾將探索的眼光帶入園區,發現其中的驚喜與巧思,而後將這份美好帶回生活,點綴每個看似平凡的小日子。

「新生地藝術節 NOVA NOVA」將於2025年11月1日至2日舉辦。(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新生地藝術節 NOVA NOVA」將於2025年11月1日至2日舉辦。(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新美館「新生地藝術節」4大展區介紹

#01 尋光市集(20+品牌攤位)

📍戶外空間

尋光市集共匯聚超過20個攤位,如於新美館戶外空間打造一座「移動感官博物館」,引導參與者從全方位體驗過程中,拾回因繁忙而忽略的細碎感受。參展品牌紛紛憑藉獨到的美學視角,著重從風味、氣味到自我、心靈層面的探索,旨在通過嗅覺、觸覺與味覺再次觸動觀眾的生活感知。

尋光市集。(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尋光市集。(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全展區匯聚超過20個攤位,如於新美館戶外空間打造一座「移動感官博物館」。(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全展區匯聚超過20個攤位,如於新美館戶外空間打造一座「移動感官博物館」。(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舉凡花藝品牌「Life with Flower花宅日常」溫柔改變生活節奏的花束、陶藝品牌「Mao’s樂陶陶」提供觀眾現場盛裝祝福的陶瓷貼花體驗課、再生選物品牌「GALIN Object」為舊糖袋煥發新生的手作包款,乃至芳療品牌「日々·にちにち」交疊木質與辛香的秋日香氛、「Moji Moji默記」藏著幽默和療癒的蠟燭及擴香,皆以各自語言回應「生活如何成為藝術」的提問。

「Mao’s樂陶陶」陶瓷貼花體驗課(左)、「日々·にちにち」秋日香氛(右)。(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Mao’s樂陶陶」陶瓷貼花體驗課(左)、「日々·にちにち」秋日香氛(右)。(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02 星動舞台(4組音樂演出&4組行為藝術)

📍戶外空間

星動舞台以「聲音與身體」為題,由剛奪得第36屆金曲最佳新人的饒舌歌手someshiit山姆、秋波電台、十九兩樂團、林貓王4組音樂人呈現精彩演出;另4組行為藝術則由致力推廣馬戲表演的藝術團體星合有限公司,與藝術家沛元、李瓊蝶、阿發(Afra Lin),共同促成空間與觀眾的共振場——「星動流形 So-Art Party」。

星動舞台。(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星動舞台。(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8個演出由4組音樂人、4組聲音與身體藝術家輪番上陣。(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8個演出由4組音樂人、4組聲音與身體藝術家輪番上陣。(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03 映像回潮(10部作品)

📍天台

映像回潮化新美館天台為電影院,並攜手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TFAI)合作露天影展,重現1980、90年代台灣經典片單包括李安導演的《飲食男女》、侯孝賢導演的《戀戀風塵》及動畫《魔法阿媽》等10作的數位修復影像。另為增添多元性,館方亦特別展映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得主、藝術家張徐展的《白蟻餵食秀》、《熱帶複眼》(得獎作)、《Si So Mi》等創作短片,讓觀眾在風與銀幕之間,看見光的記憶。

1984年電影《飲食男女》。(圖片提供: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84年電影《飲食男女》。(圖片提供: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98年動畫電影《魔法阿媽》。(圖片提供: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98年動畫電影《魔法阿媽》。(圖片提供: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04 探索任務

📍天台、新美聚場

最後,藝術節與永續品牌春池玻璃聯名推出「NTCAM透明幣」;依循線索,觀眾在天台和新美聚場每找到一片「光之碎片」,即可兌換1枚透明幣至尋光市集折抵消費。且透明幣使用後將回收再製,一方面彰顯光的再生,一方面為活動注入環保價值、實現循環經濟。

尋找「光之碎片」活動於天台和新美聚場進行。(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攝影:濱田英明)
尋找「光之碎片」活動於天台和新美聚場進行。(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攝影:濱田英明)

>> 更多資訊可至新北市美術館官方網站官方臉書官方IG關注。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