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微笑Logo煥新,時隔20年大規模品牌重塑!以「字體」整合全球50+子品牌視覺形象

Amazon微笑Logo煥新,迎接大規模品牌重塑!用字體整合全球50+子品牌視覺形象

一道從A指向Z的微笑曲線,配上明亮橙色,是全球電商巨頭Amazon(亞馬遜)深植人心的標誌,自2000年沿用至今,從線上到線下,涵蓋生活雜貨、娛樂、科技、商業、醫療保健等領域,深入消費者的生活。不過,這個經典Logo最近有了微妙的轉變——微笑線條更為豐滿,橙色更加飽和亮麗。這是Amazon時隔24年首度更新Logo,並連帶展開全球規模的品牌重塑計畫,將旗下50多個子品牌紊亂的視覺形象,整合至共一架構內。

Amazon微笑Logo煥新,迎接大規模品牌重塑!用字體整合全球50+子品牌視覺形象
(圖片來源:Amazon、Koto)
Amazon微笑Logo煥新,迎接大規模品牌重塑!用字體整合全球50+子品牌視覺形象
(圖片來源:Amazon、Koto)

深植人心的「亞馬遜微笑」

我們現在熟知的Amazon標誌,由Turner Duckworth設計團隊操刀,其以20世紀末的版本為基礎,拿掉「.com」字樣,將字體修飾得更為飽滿,並加入彎弧細節。底部的下凹曲線則改為上揚,創造出微笑意象,讓視覺更為親民且人性化;再加入從A指向Z的箭頭,傳達Amazon提供的產品無所不包,及其完善服務能滿足消費者需求,收穫無數滿意笑容。

Amazon微笑Logo煥新,迎接大規模品牌重塑!用字體整合全球50+子品牌視覺形象
(圖片來源:Amazon)

子品牌形象繁雜破碎,Amazon著手重整

近年Amazon展開大規模的品牌重塑計畫,其由品牌內部設計團隊Amazon XCM、擅長品牌塑造的設計機構Koto共同策劃,歷時18個月才完成,於2025年正式上線。團隊不僅重新設計Logo,也針對Amazon旗下所有子品牌的標誌進行調整,將電商、智慧助理Alexa、串流媒體平台Prime Video50多個子品牌的視覺形象,整合到同一系統內。

Amazon微笑Logo煥新,迎接大規模品牌重塑!用字體整合全球50+子品牌視覺形象
(圖片來源:Amazon、Koto)
Amazon微笑Logo煥新,迎接大規模品牌重塑!用字體整合全球50+子品牌視覺形象
(圖片來源:Amazon、Koto)

Koto提到,這場品牌重塑計畫最大的挑戰是「規模」。Amazon業務遍及全球,且產品及服務涵蓋範圍極廣,各團隊需即時應變,好滿足不同消費族群的需求;靈活對企業來說固然是優點,但也可能造成各品牌之間的分裂,整體視覺缺乏系統性和應用準則,最終變得破碎,而這也正是Amazon啟動品牌重塑的主因。以Amazon具標誌性的品牌資產為基礎,Koto整理出4大準則:更溫暖的微笑、現代化標誌、靈活的新字體、一致的色彩計畫,為龐大的Amazon品牌體系創建全球通用的視覺架構。

Amazon微笑Logo煥新,迎接大規模品牌重塑!用字體整合全球50+子品牌視覺形象
過去的Amazon子品牌視覺形象。(圖片來源:Amazon、Koto)
Amazon微笑Logo煥新,迎接大規模品牌重塑!用字體整合全球50+子品牌視覺形象
新上線的Amazon子品牌視覺形象。(圖片來源:Amazon、Koto)
Amazon微笑Logo煥新,迎接大規模品牌重塑!用字體整合全球50+子品牌視覺形象
(圖片來源:Amazon、Koto)

Amazon全新Logo:微笑曲線加深、橙色更亮麗了

2025版的新Logo,相較於先前沿用20年的版本,變化相當微妙,Koto針對字體和微笑線條做了細微調整:原先「amazon」字樣中a字上揚的邊角被拉直,傳達更穩重的形象;下方曲線輪廓更為豐滿、弧度更加明顯,微笑變得更深沈有力;橙色的飽和度被提高,比從前更鮮豔亮麗,並有了「微笑橙(Smile Orange)」的專屬名稱。Koto表示,相較於舊版強調「箭頭」象徵Amazon的軟硬體實力,新版更聚焦於「微笑」,直指Amazon旗下多元品牌讓人們生活更快樂、輕鬆的使命,及它們所能帶給消費者的滿足感。

Amazon微笑Logo煥新,迎接大規模品牌重塑!用字體整合全球50+子品牌視覺形象
(圖片來源:Amazon、Koto)
Amazon微笑Logo煥新,迎接大規模品牌重塑!用字體整合全球50+子品牌視覺形象
(圖片來源:Amazon、Koto)

專屬字體|適用於366種語言,串連50+子品牌的靈魂

Koto也與擅長字型設計的NaN團隊合作,為Amazon訂製兩款字體:延伸自新版Logo的「Amazon Logo Sans」,及改良自電子書閱讀器Kindle所用字體的「Ember Modern」,後者能以366種語言呈現,供全球Amazon團隊彈性運用;同時擁有7種粗細選擇,具備適用於不同情境的靈活性。

Amazon微笑Logo煥新,迎接大規模品牌重塑!用字體整合全球50+子品牌視覺形象
(圖片來源:Amazon、Koto)
Amazon微笑Logo煥新,迎接大規模品牌重塑!用字體整合全球50+子品牌視覺形象
(圖片來源:Amazon、Koto)

這對字體將貫穿Amazon體系,從線上到線下、從螢幕到物流紙箱,需要斗大響亮標題、或文字繁多時都能滿足;並將50多個子品牌的產品與服務特性考量在內,用在生活雜貨能親民、在娛樂串流平台能鮮活大膽、在商業科技領域能沈著冷靜,面對醫療保健類則能令人感到信賴。

Amazon微笑Logo煥新,迎接大規模品牌重塑!用字體整合全球50+子品牌視覺形象
(圖片來源:Amazon、Koto)
Amazon微笑Logo煥新,迎接大規模品牌重塑!用字體整合全球50+子品牌視覺形象
(圖片來源:Amazon、Koto)

色彩計畫|根據各子品牌特質,訂製配色方案

在新Logo迎接「微笑橙」之際,每個子品牌也有了專屬的色彩方案,像是專賣生鮮與農產的「Amazon Fresh」以清新的草綠色強調新鮮;醫療保健領域的「Amazon One Medical」是呼應醫師手術服的青綠色;串流影音平台「Prime Video」已為使用者熟悉的藍,則比照微笑橙的概念,調整為飽和度更高的藍色。這套全新品牌視覺識別系統,將陸續應用於Amazon各處,為品牌揭開全新篇章。

Amazon微笑Logo煥新,迎接大規模品牌重塑!用字體整合全球50+子品牌視覺形象
(圖片來源:Amazon、Koto)
Amazon微笑Logo煥新,迎接大規模品牌重塑!用字體整合全球50+子品牌視覺形象
(圖片來源:Amazon、Koto)
Amazon微笑Logo煥新,迎接大規模品牌重塑!用字體整合全球50+子品牌視覺形象
(圖片來源:Amazon、Koto)

資料來源|Koto

2026米蘭冬奧藝術海報揭曉!10位藝術家以慶典、堅韌、山景為關鍵字,描繪無盡奧運想像

2026米蘭冬奧藝術海報亮相!10位藝術家以山景、慶典、韌性為關鍵字描繪奧運想像

2026米蘭-科爾蒂納冬季奧運」藝術海報於米蘭三年展(Triennale Milano)亮相,共10幅作品拆半分別描繪奧運及帕奧,每幅皆由不同藝術家創作,他們各將自然風景、運動員在場上奮鬥的身姿等融入創作,以慶典、韌性、堅持等為關鍵字,抒展對奧運和帕運的無垠想像。

2026米蘭冬奧藝術海報亮相!10位藝術家以山景、慶典、韌性為關鍵字描繪奧運想像
(圖片來源:Olympic Games)
2026米蘭冬奧藝術海報亮相!10位藝術家以山景、慶典、韌性為關鍵字描繪奧運想像

奧運的「藝術海報」傳統怎麼來?

最早的奧運及帕運海報,出現在1912斯德哥爾摩奧運,最初是為傳達賽事場館、時間等訊息而生的實用設計。隨著時代變遷,海報的功能產生變化,從實用導向走向重視藝術性表現。

2026米蘭冬奧藝術海報亮相!10位藝術家以山景、慶典、韌性為關鍵字描繪奧運想像
1912斯德哥爾摩奧運海報。(圖片來源:Olympic Games)

於是約莫在20世紀中期,奧運開始有了「主題海報」和「藝術海報」之分,前者通常會包含奧運會標誌、主辦城市、屆次等象徵性元素;後者則由藝術家自由創作,拋開廣告和商業活動等的限制,透過海報傳達自身對這場國際運動盛事天馬行空的想像,為奧運及帕運留下永恆的視覺及文化遺產。

2026米蘭冬奧藝術海報亮相!10位藝術家以山景、慶典、韌性為關鍵字描繪奧運想像
2024巴黎奧運海報。(圖片來源:Olympic Games)

4大關鍵字看2026米蘭冬奧藝術海報

▍團結

藝術家Martina Cassatella在海報中畫出兩隻十指緊扣的手,象徵奧運的包容與團結精神,雙手交繞也如一團火焰,令人聯想奧運火炬。

2026米蘭冬奧藝術海報亮相!10位藝術家以山景、慶典、韌性為關鍵字描繪奧運想像
(圖片來源:Olympic Games)

▍壯麗山景

以這次米蘭冬奧的賽事背景為主角,Beatrice Alici用冷冽色調繪出阿爾卑斯山景,並搭配金箔、銀箔、銅箔等異材質的運用,呼應贏家們的獎牌色澤,畫面中銀灰色的靜謐天空即是用銀箔拼貼而成。

2026米蘭冬奧藝術海報亮相!10位藝術家以山景、慶典、韌性為關鍵字描繪奧運想像
(圖片來源:Olympic Games)

同樣將山脈意象融入海報,Maddalena Tesser的手法則更曖昧一些。威尼斯當地有個說法——「Stravedamento」,其意指在特定的氣候條件下,人們能從威尼斯看見清晰的多洛米蒂山脈輪廓。以此為靈感,Tesser將女人仰望的臉龐交融自然意象,她的側臉線條如起伏山巒、頭髮是滑雪雪道,藉此象徵人類、自然及運動的無縫融合。

2026米蘭冬奧藝術海報亮相!10位藝術家以山景、慶典、韌性為關鍵字描繪奧運想像
(圖片來源:Olympic Games)

▍慶典

以「遊戲綠洲」為題,Flaminia Veronesi將運動及童年回憶交織,海報中央的女孩正凝視著自己的夢境,夢裡飄著染上奧運五環色彩的泡泡,人們在氣泡中溜冰、滑雪,自在地不像在競技,倒像在享受一場遊戲。另一邊,Giorgia Garzilli將奧運五環化為五球冰淇淋,以童趣創作呼應奧運這場「慶典」的歡愉。

2026米蘭冬奧藝術海報亮相!10位藝術家以山景、慶典、韌性為關鍵字描繪奧運想像
(圖片來源:Olympic Games)
2026米蘭冬奧藝術海報亮相!10位藝術家以山景、慶典、韌性為關鍵字描繪奧運想像
(圖片來源:Olympic Games)

▍運動家精神

有別於奧運海報描繪盛會的歡快氛圍、大自然賽場的壯麗,帕奧海報更聚焦於運動員的韌性,及彼此之間互相扶持的情誼。像是Roberto de Pinto的作品捕捉雪花蓮隨風舞動的姿態,雪花蓮是義大利山區於冬季綻放的花朵,寓意堅韌。

2026米蘭冬奧藝術海報亮相!10位藝術家以山景、慶典、韌性為關鍵字描繪奧運想像
(圖片來源:Olympic Games)

另一幅出自Andrea Fontanari的海報,則繪出兩位滑雪運動員互相攙扶邁向賽道終點的場景,乘載著超越競技、講求自我挑戰的運動家精神。

2026米蘭冬奧藝術海報亮相!10位藝術家以山景、慶典、韌性為關鍵字描繪奧運想像
(圖片來源:Olympic Games)

資料來源|Milano Cortina 2026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9月開展!主視覺率先揭開「手島共生」寓意,5款海報捕捉黎明、黃昏等魔幻時光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9月開展!主視覺率先揭開「手島共生」寓意,5款海報捕捉黎明、黃昏等魔幻時光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將於2025年9月5日至11月16日舉行,以超過50件作品、歷屆最長73天展期邀大眾登島共歡藝術之樂。系列海報今率先亮相,融匯設計、攝影、書法3種視覺表達,一同揭曉並詮釋本屆策展主題「拍楸——你的海洋,我的陸」背後深意。

馬祖國際藝術島2025年第3次舉辦,從第一屆《島嶼釀》、第二屆《生紅過夏》,走到本屆《拍楸——你的海洋,我的》以傳統「拍楸」為主題,旨在奠定將馬祖打造為藝術聚落的共同願景,照見海陸之間小島的粼粼未來。

「拍楸(pha-jiu)」源自閩東語,為一種世代相傳、需集結眾人之力的捕魚工法;將巨大的竹樁打入海底,為漁網定錨,也為來年的豐收打下基礎。正如舉辦至今的馬祖國際藝術島,不僅累積了豐沛能量和國際肯定,也漸凝聚島民和海內外創作者齊心協力參與的動能,乘載著諸多期待一步步帶動改變。

(圖片提供:文總)
(圖片提供:文總)

文總6月25日公開由設計師馮宇、攝影師鄭鼎及書畫名家陳合成共同創作的系列主視覺。5款海報以「手島共生」概念,將島民的手化作馬祖四鄉五島,展現有別於過往印象的島嶼風景,也傳遞與海共生的精神——集結全島之力「拍楸」,體現馬祖人面對大海的智慧,並透過多元藝術形式同時呈現文化遺產與現代生活,邀各方旅客到訪馬祖、徜徉當地的獨特情調。

系列主視覺捕捉黎明、清晨、日間、黃昏、深夜5種海面風光。(圖片提供:文總)
系列主視覺捕捉黎明、清晨、日間、黃昏、深夜5種海面風光。(圖片提供:文總)

▍主視覺設計

馮宇三度操刀,兼展馬祖人韌性與土地根基

本屆5款主視覺由獲獎無數、作品深入生活各面向的IF OFFICE創辦人馮宇三度操刀,畫面主體將馬祖人的手疊合四鄉五島輪廓,遠觀似一幅純粹的海島景致,近看則發現是「以手擬形」,寓意馬祖人以雙手錨定生計的韌性,既彰顯當地人與海洋密不可分的共生關係,亦提供觀者不同角度重新審視這片海域的文化意涵。

(圖片提供:文總)
(圖片提供:文總)
(圖片提供:文總)
(圖片提供:文總)

▍主視覺攝影

鄭鼎採集島民的手,具體化島嶼能量

擔綱攝影的單點影像創辦人鄭鼎分享,每幀畫面中的「手島」找來包括老漁夫、釀酒師傅、傳統小吃業者、民宿業者與返鄉青年設計師等在地人拍攝,帶出「拍楸」所象徵的集體參與感。構圖上以平視視角模擬登島旅客的觀看經驗,使人有如親臨現場,直接感受馬祖的自然風光與文化肌理。

(圖片提供:文總)
(圖片提供:文總)

5幅作品分別對應黎明清晨日間黃昏深夜時段,勾勒海洋的多重面貌與變幻魅力。且除平面海報外,設計師江品緒結合AI技術打造的多則動態影像,更串連起一首屬於海與陸、手與島的視覺詩篇。

黎明。(圖片提供:文總)
黎明。(圖片提供:文總)
清晨。(圖片提供:文總)
清晨。(圖片提供:文總)
日間。(圖片提供:文總)
日間。(圖片提供:文總)
黃昏。(圖片提供:文總)
黃昏。(圖片提供:文總)
深夜。(圖片提供:文總)
深夜。(圖片提供:文總)

▍主視覺字體書寫

陳合成親筆詮釋,以書法撇捺傳遞島民生命力

主題字體則由馬祖出身的當代書畫名家陳合成親筆寫成,延續上屆《生紅過夏》極富生命力的筆觸,本屆進一步以氣韻流轉的書法語彙詮釋「拍楸」二字。筆勢中蘊藏島民意志,如濤聲般轟響於悠遠歷史的傳承與當代藝術的開拓之間,為整體視覺拉提出深厚而靈動的基調。

(圖片提供:文總)
(圖片提供:文總)

30+組藝術家、50+件作品齊聚馬祖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將邀請日、澳等國30餘組藝術家帶來超過50件作品,並重新開啟南竿26、53、77據點及北竿軍魂電廠。同時首度啟動國際徵件,吸引五大洋六大洲49國創作者、多達213件提案,由海內外策展人組成專業評審團,建立藝術島的國際識別與認同。

*完整參展名單將於7月30日台北記者會公布。
(圖片提供:文總)
(圖片提供:文總)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拍楸——你的海洋,我的陸》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