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形狀大解析:讓能量療癒效果加倍的實用指南

Photo by Sara Johnston on Unsplash

當你手握一顆水晶,其實掌握了能量的通道。不同的水晶形式,擁有各自的療癒語言——你所選擇的形狀,其實正回應著你的內在需求。選擇與你當下狀態共鳴的水晶形式,讓它成為你身心靈旅程中的靜默引導者。這不只是擁有一塊寶石,而是啟動一段內在轉化的旅程。

水晶的語言

當你手握一顆水晶,其實掌握了能量的通道。不同的水晶形式,擁有各自的療癒語言——你所選擇的形狀,其實正回應著你的內在需求。

想要清理負面能量或喚醒某個脈輪?柱狀或單尖水晶能聚焦能量如雷射般強烈,是最常見的療癒工具。雙尖水晶則能在兩個方向之間傳導能量,適合釋放舊有信念,重建身心的流動與平衡。蛋形水晶溫和細膩,適合探測氣場、調整能量失衡。球形則如心跳般向四面八方擴散能量,讓整個空間沉浸在和平與穩定中。

還有那些帶有「窗口」的水晶,它們像時間之門,左邊引你回望過去,右邊領你邁向未來;若你幸運擁有內含彩虹的水晶,則象徵喜悅、希望與療癒的能量。

每一種形狀,都是水晶智慧的顯現。選擇與你當下狀態共鳴的水晶形式,讓它成為你身心靈旅程中的靜默引導者。這不只是擁有一塊寶石,而是啟動一段內在轉化的旅程。

POINT 晶尖

許多晶體都有晶尖,有些很大,有些小到肉眼幾乎看不見。晶尖可以是天然的或人工成形。單一點有一個明確的琢面、尖端,另一端與晶簇基座分離的地方往往看起來參差不齊。單晶尖常用於治療,讓晶尖朝向遠離身體的方向可以將能量引導至外界;如果指向內,則將能量輸送到身體。

Photo by Esther Verdú on Unsplash
Photo by Esther Verdú on Unsplash

DOUBLE TERMINATION 雙端

雙端晶體的兩端都有明確的晶尖,有些是天然的,有些是人工成形的。雙端晶體在兩端同時輻射或吸收能量,並將能量引導至兩個方向。這是平衡之石,將靈性與物質融為一體,可以在兩個能量點之間架起一座橋樑。這些水晶有助於療癒,它們吸收負能量並打破舊模式,有助於克服成癮。

Photo by Dani Costelo on Unsplash
Photo by Dani Costelo on Unsplash

GEODE 晶洞

晶洞包含在一個外部形狀之中,打開後裡面是空心的,有許多晶體朝內。晶洞本身保存並放大能量。由於它們圓形、洞穴狀的形狀和並擁有許多晶柱,可以擴散放大的能量,柔化能量但不會中和它,如果需要的話,可以讓它慢慢流出。晶洞對於保護和幫助靈性成長很有用。晶洞有助於戒除毒癮,對上癮或過度放縱的性格有幫助。

Photo by Denise Taylor on Unsplash
Photo by Denise Taylor on Unsplash

BALL 球形

球形通常由較大的水晶製成,內部可能有平面或缺陷。它們向各個方向均勻地發射能量,被視為通往過去或未來的窗口,透過時間移動能量讓人瞥見即將發生或已經發生的事情,這種做法被稱為占卜。

Photo by Alberto Frías on Unsplash
Photo by Alberto Frías on Unsplash

EGG 蛋形

蛋形晶體限制和形塑能量,可用於偵測並重新平衡體內的阻塞。較尖的一端是反射療法或穴位按摩有用的工具。它們是在壓力時使用的絕佳「掌心紓緩小物」。

Photo by Luz Mendoza on Unsplash
Photo by Luz Mendoza on Unsplash

本文內容節錄自 La Vie 出版書籍《水晶聖經:靈性療癒的權威指南》

出版日期|2025/03/20

作者|朱蒂.霍爾

出版逾20年雄踞暢銷榜,全球21國熱賣紀錄,累計銷量破220萬冊,史上最受推崇的的水晶靈性寶典。
 
這本權威性著作,能帶領初學者,從最細膩而微小的觸動感應,到能掌握運用水晶進入更高層次的多種方式,從入門到成為水晶療癒師不可或缺的必備學習書。

✹ 更多新書資訊 ⭢ La Vie 圖書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日常+」8/2-11快閃文博會松山文創!搜羅全臺工藝選品、講座導覽邀請全民漫活加乘

臺灣文博會工藝選品快閃店,於8月2日至11日在松山文創園區,邀請近70個臺灣工藝品牌,以「日常+」為題,透過器物的形制、材質與使用情境,展現工藝與生活自然交會的樣貌。

「+」有加乘的意涵,如同生活風格的多元面向疊加,「日常+」選品快閃店以工藝為核心,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策劃,詮釋日常所需的物件,提出兼具實用與美感的生活提案,串聯全臺近70家工藝品牌,將於臺灣文博會期間(82日至11日,共計十日)進駐臺北松山文創園區。涵蓋茶器飲食、日常穿搭、居家擺飾等生活領域,以當代設計語彙詮釋在地工藝,回應大眾對日常的想像。

「日常+」同時呼應工藝中心倡議的「漫活 SLOHAS_是樂活事」,展現「工藝是漫波快樂.生活事」的態度。本次選品快閃店160坪展區中由策展人朱逸恆嚴選全臺近70家工藝品牌展售,並涵蓋體驗工作坊、主題導覽與交流講座活動82日開幕當日為拉近工藝與民眾距離,特邀人氣 YouTuber 「鼻妹Bimay擔任一日店長。透過選品、工作坊與互動設計,回應工藝在當代生活中的角色:既是日常所需,也是情感與價值的載體。

從「+」號開始!為生活加點工藝,讓日常更有意思

「+」象徵加乘、象徵提案,也是一種生活的選擇;「家」是日常的核心,具有多元的生活樣貌。從「日常+」延伸至「日常家」,工藝的溫度為生活風景增添層次。本次選品集橫跨陶藝、染織、玻璃、木作等領域的臺灣工藝品牌,並以「創藝之作、共構之鏈、眾匠之志、轉生之術、尋常之幸」五大原則為軸,潛心打造日常與工藝並行的空間。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C.C.C. Glass Works」以臺灣山脈群為靈感製作百岳清酒杯,融合了四季的風情。

70組選品中,「C.C.C. Glass Works」以玻璃為載體,將春日山花、夏季霧嵐、秋日落葉與冬日白雪收納於「百岳清酒杯」,以色彩詮釋四季,讓舉杯之際也能感受自然輪轉的詩意;「Tomood/土與木之間」選用實木與藤編結合,透過傳統榫接工法製成「實木藤編椅凳」,堅固結構與極簡造型兼具,可延續工藝壽命,也回應當代居家的質感日常;而「金豬GOLDENPIG」則從童年記憶中的「豬公撲滿」出發,賦予金豬祝福寓意,重塑為帶有情感溫度的生活擺飾,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

當工藝深入日常,空間不再只是居所,而是情感、記憶與時間的載體,成為日常家的一道道風景。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Tomood/土與木之間」的實木藤編椅凳,設計概念源自早期實木與籐製椅凳,重新演繹融入現代居家風格。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金豬GOLDENPIG」的多款金豬擺飾,於豬背設有硬幣插槽,象徵「錢財滿溢」,將零散銅板融入空間美學,成為日常擺飾的一部分。

選購和講座之餘,2場手作體驗帶走專屬紀念品

「日常+」除了是選品店,也透過講座交流與體驗活動深化民眾參與感。展期間8/6(三)邀請「日常+」策展人朱逸恆帶來主題導覽,並與「家務室」主理人賀丞右展開一場不說教的文化對談,從器物角度切入,談及日常選物背後的價值選擇與文化感知,引導觀眾思考工藝與日常生活之間的連結。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8/3「漢餅敲餅體驗坊」,由喜豐香1985結合沅豐模具鄭永斌師傅的木製雕刻粿模,將經典漢餅文化融入當代審美與味覺體驗。

從動手實作中體會材料與工藝的結合,兩場工作坊也同步呼應展覽主題。臺中百年老店「喜豐香1985」主辦的「漢餅敲餅體驗坊」,結合沅豐模具鄭永斌木模雕刻師的傳統粿模工藝,透過敲餅的過程,帶領參與者理解節慶儀式與手工技藝的情感連結;「夏日竹編涼扇」工作坊則由「破竹工作室」策劃,教學以基礎「十字編」技法為核心,引導參與者完成一把沁涼竹扇,體現工藝的實用美學,活動期間,每日有品牌快閃活動,安排產品分享、品牌介紹及工藝體驗,帶來不同的工藝日常提案。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8/10「夏日竹編涼扇」由破竹工作室帶領大家走進竹編工藝的世界,完成一把兼具實用性與美感的竹編涼扇。

蒐羅選品店限定好物,8/2-8/11把日常工藝帶回家

為讓工藝美學深入更多人的生活細節,「日常+」選品快閃店同步推出多款限量推廣品,延伸展覽體驗。由家具品牌「umami」設計的「Hanabi墊」,以木材餘料製成,透過圓環結構與12塊錐形木片組合,展現如煙火綻放般的動態造型,凡於快閃店消費滿$5,000,即贈「Hanabi 墊」乙組(市價 NT$880),共限量25組。另有快閃店同款帆布袋,具備大容量與耐用特性,消費不限金額即可獲得。兩款透光酷卡設計輕巧,適合與現場風景疊合拍照,創造互動體驗;「生活工藝小卡」則以五種材質為題,搭配材質解說,兼具教育性與收藏價值。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快閃店推廣品為「umami」設計的「Hanabi鍋墊」,以木材餘料製成,透過圓環結構與12塊錐形木片組合,展現如煙火綻放般的動態造型。

「日常+」工藝選品快閃店將於82日至11日,於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北向製菸工廠西側正式登場。讓工藝的溫度進駐日常場景,也讓選物成為與生活對話的方式,「日常+」誠摯邀請您走入場,親身感受臺灣工藝的多元實踐與未來想像。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廣告

圖文資料提供 | 首傑藝術

日常+ 工藝選品快閃店

Daily Craft + Pop-up Store

日期|8/2 Sat.- 8/11 Mon.

地址|松山文創園區.北向製菸工廠西側

(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

時間|

8/2 Sat.- 8/10 Sun.10:00-18:00

8/11 Mon.10:00-16:00

相關活動資訊,請參考 linktr.ee/dailycraft.ntcri

空氣也能設計?「空氣美學事務所」進駐微風信義,蔡明亮、李康生跨界展開藝術對話

空調,不再只是制冷或取暖的機械設備,而是一種生活美學的延伸。由上洋產業與三菱重工空調攜手打造的品牌概念店「空氣美學事務所」,正式進駐台北微風信義百貨B1,並與國際導演蔡明亮及亞太影帝李康生合作展開一系列結合藝術、空間與感知的全新計畫。

看不見的空氣,成為生活藝術的主角

空氣無形,但卻深刻影響我們的情緒、感受與生活節奏。空氣美學事務所透過「空氣規劃設計」理念,讓空調系統不再只是功能性的存在,而是與居家風格、生活方式深度融合的設計一環。這間概念店提供量身打造的空氣解決方案,從實際居住需求出發,整合美學與技術,重新定義「空調=生活品味」的想像。

三菱重工
左起微風集團執行常董岡一郎、三菱重工製冷空調系統株式會社社長伊藤喜啓、上洋產業執行長吳國華出席「空氣美學事務所」微風信義門市開幕記者會,共同見證門市正式開幕。

三大專業角色,打造一站式空氣體驗

空氣美學事務所透過三大專業角色,為每位顧客打造專屬空氣節奏:

‧專案顧問師:提供中、英、日三語管家式服務,簡化溝通流程。

‧空氣規劃師:將空氣流動、溫濕度控制與美學設計整合,打造貼近空間需求的方案。

‧方案實踐師:負責精準安裝與調校,確保系統與空間完美融合。

並首創「空調規劃履歷制度」,讓每一階段的溝通與調整都有跡可循,未來保養升級也更透明高效。

三菱重工
國際導演蔡明亮與亞太影帝李康生於「空氣美學事務所」微風信義門市,以拍立得拍攝並分享空氣美學所見瞬間,捕捉空間中無形的美感。​

與藝術家的空氣對話:蔡明亮美術館計畫啟動

在信義門市開幕活動中,導演蔡明亮與影帝李康生也親臨現場,分享他們對「空氣美學」的深刻觀察。

蔡明亮指出:「空氣如同電影中的留白,看不見,卻能滲透生活、影響情緒。」李康生則強調空氣對演員身體感受與情緒狀態的直接影響。

兩人也宣布將攜手空氣美學事務所展開「蔡明亮美術館空氣規劃計畫」,並拍攝一部以「空氣」為主角的品牌形象短片,展現空氣如何影響空間、時間與人的呼吸節奏。

《感官繹像》攝影展:用鏡頭捕捉無形之美

現場同步推出攝影展《感官繹像》,以「生活中感受到的空氣之美」為主題,邀請觀者重新感受日常空氣的節奏與情緒。蔡明亮與李康生也親自評論作品,點出空氣雖無形,卻能透過感官與視覺被感知。

這次展覽與影像創作計畫,不僅是品牌延伸,更象徵著空調設計跨足藝術領域的新嘗試。

三菱重工
空氣美學事務所品牌經理江仲倫於微風信義門市,向現場來賓介紹品牌概念與空氣美學服務內容。​

接軌國際、貼近生活的品牌精神

品牌經理江仲倫表示,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與在台外籍人士增加,空氣美學事務所致力提供國際化、多語服務,讓空調從專業術語轉化為日常語言,讓使用者感受到「空氣設計」的貼心與溫度。

信義門市的設立,是品牌向都市消費者更進一步的靠近,也延續大直樂群門市的高質感服務,展現空氣與空間、生活與藝術間的全新連結。

門市資訊
信義微風門市: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68B1(捷運市政府站3號出口)
預約專線:02-2722-0578|服務時間:11:00–21:30

大直樂群門市: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二路931
預約專線:02-8501-2210|服務時間:11:00–20:00

官方網站https://aircraft.heavyduty.com.tw/

圖片提供 | 三菱重工 文字整理 | S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