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未來交通的可能性!Norman Foster攜手保時捷打造37公尺長「威尼斯水道之門」,聚光流轉呈動態感外觀

想像未來交通的可能性!Norman Foster攜手保時捷打造37公尺長「威尼斯水道之門」,聚光流轉呈動態感外觀

英國著名建築師Norman Foster與保時捷共同打造的裝置「威尼斯水道之門」亮相2025威尼斯雙年展,一座長達37公尺的水上樞紐,以創新思維想像未來交通的可能性;同時,作為雙方合作計畫的起點,一張承載歷史、邁向永續的城市轉型藍圖正在開展。

由普立茲克建築大師Norman Foster領銜的諾曼福斯特基金會(Norman Foster Foundation)與保時捷(Porsche)旗下設計師合作的首個創意成果——威尼斯水道之門(Gateway to Venice's Waterway)於2025威尼斯雙年展軍械庫(Arsenale)展出。團隊不僅透過這座跨出岸邊、長達37公尺的水上棧道,展現了對運輸樞紐的前瞻性構想,更以此為原型,進一步探索全球城市未來交通的可能性。

(圖片來源:Porsche)
(圖片來源:Porsche)
(圖片來源:Porsche)
(圖片來源:Porsche)

促發「永續城市」轉型

作為保時捷「The Art of Dreams」藝術計畫的一部分,該裝置匯合建築與設計領域的創新思維,主要針對港口城市目前面臨的交通挑戰做出回應,旨在促發有關永續城市轉型的交流對話。其外觀令人聯想到威尼斯歷史悠久的橋樑網絡,實則象徵邁向電動運輸的新門戶,現已運行保時捷打造的Schiller水上腳踏車、Frauscher x Porsche 850 Fantom Air電動跑艇兩款串聯陸地和水域的交通工具(雙年展開幕首週作為淨零排放方案啟用)。

Schiller水上腳踏車。(圖片來源:Instagram @normanfosterfdn)
Schiller水上腳踏車。(圖片來源:Instagram @normanfosterfdn)
Frauscher x Porsche 850 Fantom Air電動跑艇,搭載保時捷Macan Turbo全電動驅動系統。(圖片來源:Porsche)
Frauscher x Porsche 850 Fantom Air電動跑艇,搭載保時捷Macan Turbo全電動驅動系統。(圖片來源:Porsche)

交融夢境與現實,回收材料呼應雙年展主題

呼應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智慧.自然.人工.集體(Intelligens. Natural. Artificial. Collective)」,威尼斯水道之門汲取靈感於自然與科技,一方面詮釋夢想與現實的交融,二方面深刻著眼可持續性,從建造到運作均採用回收材料與環保系統。

(圖片來源:Instagram @normanfosterfdn)
(圖片來源:Instagram @normanfosterfdn)
威尼斯水道之門日景。(圖片來源:Instagram @normanfosterfdn)
威尼斯水道之門日景。(圖片來源:Instagram @normanfosterfdn)
(圖片來源:Instagram @normanfosterfdn)
(圖片來源:Instagram @normanfosterfdn)
威尼斯水道之門夜景。(圖片來源:Instagram @normanfosterfdn)
威尼斯水道之門夜景。(圖片來源:Instagram @normanfosterfdn)

整體結構基於保時捷908賽車的輕量化理念,以鋁製格狀框架構成裝置骨幹;並參考全新Macan車款的立方體紋理延伸出動態表面,在環境衝擊最小化的同時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這不只是針對威尼斯單一城市的回應,更是全球願景的一環,意在展現前瞻設計如何調和現代城市生活的複雜需求與永續發展。

一部分表面由不完全固定、具立體感的方塊結構組成,使光影流轉其上,呈動態感外觀。(圖片來源:Instagram @normanfosterfdn)
一部分表面由不完全固定、具立體感的方塊結構組成,使光影流轉其上,呈動態感外觀。(圖片來源:Instagram @normanfosterfdn)

交通樞紐X交通工具強強聯手

夢想開啟無限可能——建築師Norman Foster

「夢想喚起人們對無限可能的覺察,也賦予我們想像尚未存在事物的勇氣。它關乎著為看似無解的難題構思大膽的解方。而這個項目中的夢想,是想像一個歷史保藏與交通發展共存的威尼斯。我們打造了一個尊重過去、同時又擁抱未來的城市創新藍圖。」

跳脫既有方能導向未來——保時捷首席設計師Michael Mauer

「保時捷一直是、也將持續作為一個在傳統與創新之間維持高度張力的品牌。這種張力驅使我們設計團隊不斷思考:就品牌個性和本質而言,能夠如何有策略地塑造未來。此次與諾曼福斯特男爵及其團隊的交流正是極具價值的靈感來源,這場跳脫純汽車設計範疇的對話,為我們一路延續至今、並將放眼未來的發展方向提供了重要推動力。」

(圖片來源:Porsche)
(圖片來源:Porsche)

作為開創性計畫的起點,威尼斯水道之門啟動了一場超越建築領域的對話;諾曼福斯特基金會與保時捷此後更將擴展合作,攜手探索汽車的未來。現場亦展示雙方共同繪製的草圖,勾勒個人交通裝置的願景,並奠定這段夥伴關係持續深化的基石。

(圖片來源:Porsche)
(圖片來源:Porsche)
裝置設計及建造過程紀錄於雙年展期間在庇薩尼宮(Palazzo Pisani Moretta)供大眾觀賞。(圖片來源:Porsche)
裝置設計及建造過程紀錄於雙年展期間在庇薩尼宮(Palazzo Pisani Moretta)供大眾觀賞。(圖片來源:Porsche)

諾曼福斯特基金會(Norman Foster Foundation)

由英國建築師Norman Foster於1999年創立並擔任主席,總部設於馬德里,致力於推動跨領域研究,至今透過工作坊、論壇與獎學金計畫,協助新世代預見未來。第八屆「The Art of Dreams」由其合作策劃。

The Art of Dreams

「The Art of Dreams」首於2021年10月在巴黎時尚博物館(Palais Galliera)展出,每屆由保時捷邀請藝術家或藝術團體,圍繞「夢想」主題創作裝置藝術。現已成為新加坡藝術週(Singapore Art Week)、米蘭設計週(Milan Design Week)、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Miami)等諸多重要藝術平台的一部分。

資料來源:Porsche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如太空戰艦降落森林!希臘神秘葡萄酒莊Ktima Aidipsos:地下圓形建築融入地景,創造理想釀酒環境

希臘神秘葡萄酒莊Ktima Aidipsos!地下圓形建築融入地景,創造理想釀酒環境

在希臘尤比亞島(Evia)北部,有艘「太空戰艦」緩緩落地,這彷彿科幻電影的虛擬場景,其實是當地一座葡萄酒莊的實景。這座酒莊名為「Ktima Aidipsos」,由希臘建築師Fotis Zapantiotis設計,整座建築幾乎隱於地面之下,只在地表上留下一條直線、一個圓的幾何印記,神秘而引人好奇。這樣的造型並非單純追求視覺酷炫,而是考量周圍自然景觀、葡萄酒理想釀造環境後的成果。

希臘神秘葡萄酒莊Ktima Aidipsos!地下圓形建築融入地景,創造理想釀酒環境
(圖片來源:FOTIS ZAPANTIOTIS ASSOSIATED ARCHITECTS)

「一線一圓」涵括酒莊生產和品酒場域

Ktima Aidipsos酒莊佔地達1,500平方公尺,建築團隊為減少對自然景觀的影響,同時創造適合葡萄酒釀造、熟成與保存的環境,讓建築量體近乎完全嵌入地下。自天空俯瞰,酒莊建築只在茂密樹林中留下兩個鮮明的記號:一是水平展開的直線建築,其內囊括發酵室、裝瓶生產線、酒桶儲藏室等工作空間;另外則是一座露天圓形中庭,作為整座酒莊的視覺焦點,這裡是訪客聚集品酒、交流的主要場域,還能遠眺葡萄園全景。

希臘神秘葡萄酒莊Ktima Aidipsos!地下圓形建築融入地景,創造理想釀酒環境
(圖片來源:FOTIS ZAPANTIOTIS ASSOSIATED ARCHITECTS)
希臘神秘葡萄酒莊Ktima Aidipsos!地下圓形建築融入地景,創造理想釀酒環境
(圖片來源:FOTIS ZAPANTIOTIS ASSOSIATED ARCHITECTS)

融於地景,為葡萄酒熟成創造理想環境

Ktima Aidipsos的外觀令人一眼難忘,但莊主和建築團隊選擇將酒莊設於地下,比起視覺導向,更主要是出於實用考量,及對自然環境的尊重。酒莊隱於地下,四周土壤能提供天然且穩定的溫濕度環境,讓葡萄酒得以在無人為機器的干預下熟成。此外,建築大多部分「不見天日」,低調成為葡萄園地貌的一部分,讓葡萄不只在裝罐後是瓶中的風味主線,成長的過程中也是莊園的景觀主角。

希臘神秘葡萄酒莊Ktima Aidipsos!地下圓形建築融入地景,創造理想釀酒環境
(圖片來源:FOTIS ZAPANTIOTIS ASSOSIATED ARCHITECTS)
希臘神秘葡萄酒莊Ktima Aidipsos!地下圓形建築融入地景,創造理想釀酒環境
(圖片來源:FOTIS ZAPANTIOTIS ASSOSIATED ARCHITECTS)

大地、建築、葡萄酒織就的參觀體驗

訪客要進入酒莊,得先穿越葡萄園,順著一條狹窄小徑走向長形建築的開口,推門入內即展開一趟參觀葡萄酒釀造的旅程,從發酵室一路延伸至熟成室、裝瓶區。過程中,葡萄酒香、木桶的質感、時暗時明的光線、從地底竄出的涼意……各種物件和環境因素交織成獨特的感官體驗。

希臘神秘葡萄酒莊Ktima Aidipsos!地下圓形建築融入地景,創造理想釀酒環境
(圖片來源:FOTIS ZAPANTIOTIS ASSOSIATED ARCHITECTS)

參觀過生產區,訪客會來到外觀如洞穴般的品酒廳,這裡被拱形天花板、厚實土牆包圍,點著柔和的散射光,氛圍寧謐;在此啜飲品味葡萄酒,同時被孕育瓶中佳釀的環境所包圍,無疑是生活一大享受。最後,動線將引領訪客重回地面,走向圓形戶外廣場,將訪客再次與景觀連結,完整了大地、建築與葡萄酒織就的美好體驗。

希臘神秘葡萄酒莊Ktima Aidipsos!地下圓形建築融入地景,創造理想釀酒環境
(圖片來源:FOTIS ZAPANTIOTIS ASSOSIATED ARCHITECTS)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首爾城市建築雙年展:海澤維克出任總監,攜手隈研吾、MAD等24組設計團隊打造藝術之牆

2025 首爾城市建築雙年展:海澤維克出任總監,攜手隈研吾、MAD等24組設計團隊打造藝術之牆

作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南韓首爾在 2017 年首度舉辦「首爾城市建築雙年展」(Seoul Biennal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SBAU),盼望能夠藉由雙年展回應快速城市化所帶來的各種問題,並重新確立首爾作為以人為本、環境友善城市的定位。


如今邁入第五屆的「首爾城市建築雙年展」,將在9月26日至11月18日於松峴綠地廣場與首爾城市建築展覽館舉行,以「更加人性化」(Radically More Human)為題,並邀請到英國鬼才設計師海澤維克(Thomas Heatherwick)擔任雙年展總監,為這座城市提出一個兼具感性與前瞻的願景。


(圖片來源:Seoul Biennal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圖片來源:Seoul Biennal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魅力之都,為人而建的建築

2025首爾城市建築雙年展的策展核心理念,是要讓大家重新思考建築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身體與社會,了解城市設計從來都不是只侷限於專家的領域,而是每個人都該參與討論的公共話題。


海澤維克認為,如果專家與市民這兩個世界無法融合,那麼就無法將城市打造成更愉快、迷人,且更具人性的地方。大多數人一生都生活在建築物之中,儘管多數人從未接受過設計新建築的專業訓練,但卻擁有令人驚訝的直覺與感受,能分辨何者正確、何者不妥。


海澤維克期盼雙年展能留下的無形遺產,便是將大家彼此連結,將人們凝聚起來,創造關於建築與人類之間出乎意料的對話;當然能讓城市能夠永續發展的關鍵,他認為是「愛」。倘若人們不愛一個地方,那麼它就無法長久,唯有當人們真心愛上某個地方,大家才會努力去維護它,城市才能真正長久。


(圖片來源:Seoul Biennal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圖片來源:Seoul Biennal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藝術建築牆裝置,展開人與城市的感性對話

本屆雙年展將在9月27日、28日舉辦為期兩天,名為「情感之城」(Emotional City)的全球會議,屆時將邀請超過40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設計師、開發者與社群代表,共同討論突破性的研究、市民主導的計畫與藝術家的創意實踐。

雙年展的核心亮點,是將在松峴綠地廣場設置一座長90公尺、高16公尺,看起來扭轉的藝術裝置牆「人本建築之牆」(Humanise Wall),以及集結全球設計師共同打造,由24面高4.8公尺、寬2.4公尺的「牆」所組成的《公共日常之牆》(Walls of Public Life)。


(圖片來源:Heatherwick Studio)
(圖片來源:Heatherwick Studio)

「人本建築之牆」 將展現首爾九個創意社群計畫的理念與經驗,呈現他們如何以創意改變城市日常;而《公共日常之牆》則由24組世界各地設計師、團隊,像是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馬岩松領軍的MAD 建築事務所、時尚設計師Stella McCartney、中國首位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王澍與妻子陸文宇的「業餘建築工作室」、《黑白大廚》愛德華李Edward Lee等,其中也包括五組韓國建築工作室,共同重新想像建築與人的關係,將城市空間化為情感流動的舞台。

對於眾設計師發揮創意的《公共日常之牆》創作,海澤維克表示: 「對大眾而言,它也許能提供對熟悉城市風景的新視角;對城市規劃者與不動產開發者而言,則能帶來改變城市環境的靈感。我希望大家不僅把這些牆看作是實驗,而是當作認真可行的替代方案,當站在這些牆前,或許會問自己:『為什麼我的建築不能長這樣?』並開始想像未來的可能性,一個我們不再被單調、慣性形式所束縛的城市。」


(圖片來源:Heatherwick Studio)
(圖片來源:Heatherwick Studio)

三大主題展覽、公眾互動計畫同步登場

在首爾城市建築展覽館則將有三大主題展覽登場;「城市展」(Cities Exhibition)將以「建築的外皮」為切入點,展出來自15個國家、17座城市的21件建築計畫,包括瑞士Herzog & de Meuron、法國Bruther、中國Neri & Hu與澳洲Cox Architecture等建築設計團隊作品;「首爾展」(Seoul Exhibition)則以直觀方式呈現首爾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重要建築變化。「全球工作坊展」(Global Studio)將透過AI人工智慧結合首爾市民所提供的影像與關鍵字,生成圖像與音樂拼貼,打造即時的情感互動。

除了展覽與論壇,今年同樣也有一系列公眾互動參與計畫,例如「Draw It」鼓勵人們親手描繪吸引他們的建築立面;「Discover It」帶領大家探索首爾隱藏的城市風景;「Feel It」則邀請心理學、藝術與歷史領域的專家,探討建築外觀引發的情感共鳴。


2025首爾城市建築雙年展
日期:9/26-11/18
地點:松峴綠地廣場、首爾城市建築展覽館
官網IG

資料來源|海澤維克建築工作室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