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設計品牌「Objects Ark 舟舟物物」發起《我不是凳子》特展,邀集6位來自視覺藝術、花藝、金工、雕塑等領域的創作者,以Objects Ark設計家具「三角凳」為原型,結合各自創作語彙,賦予凳子形式上的多重變化,也各以浪漫、穩重、玩心、靜謐、幾何、自然等為關鍵字,傳達個人的生活態度與藝術語言。

致力分享「能陪伴人們一輩子的家具」
「Objects Ark 舟舟物物」由來自法國、定居台灣超過十年的Henry Amouriq與三位夥伴共同創立。Henry的母親是紡織設計師、父親為陶藝家,自小受家庭氛圍薰陶,對手工藝萌生興趣,後以木作創作為核心開啟Objects Ark的旅程。Objects Ark以工藝為關鍵字,將每一件家具視為手工、情感與時間積累的結晶,致力分享「能陪伴人們一輩子的家具」,除了自家設計家具,也引進國內外新銳設計師家具家飾品牌。

三角凳:如光般無縫融入生活的設計家具
作為本次展覽主角的「三角凳」,是Objects Ark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由Henry親自設計,承載著他在台灣生活十多年來的細膩觀察與情感寄託。剛到台灣時,Henry為自己設下3個目標:學中文、找到一個充滿光的家、養一隻狗;當時他沒想到,最難的竟是尋得一間任陽光灑落的公寓。對他來說,自然光不只照亮空間,更是讓生活慢下來、變得柔軟的關鍵。
以光為靈感,Henry思考是否能創造一件家具,如光一般自然融入日常生活?三角凳正是因這份想法誕生——它簡潔穩固、功能靈活,既是座椅,也能藉加裝桌面變身茶几或床邊桌,如光一般滲透生活各個角落,靜靜相伴日常。從設計到實踐,三角凳歷時兩年才完成,背後融合團隊對實用性、造型語彙、情感交流的三重思考。它穩固卻不厚重,簡約卻富含情緒,具備與空間產生互動的能力,完整體現Objects Ark所追求的設計理念。

六方創作視角,六種三角凳的新生命
為慶祝品牌成立一周年,Objects Ark將三角凳作為展覽核心,邀請6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創作者,以各自的創作語彙重新詮釋三角凳。以下就以浪漫、穩重、玩心、靜謐、幾何、自然等6大關鍵字為索引,看創作者如何將生活與創作態度融於物件之中。
⬭ 浪漫
視覺藝術家Jing YOU透過有機線條與手塑質感,柔化三角凳理性的框架,詮釋不確定的生活中蘊藏的浪漫。

⬭ 穩重
視覺藝術家洪聖雄讓三角凳成為雕塑的一部分,以沈穩而具張力的創作語彙,模糊功能與藝術性之間的界線。

⬭ 玩心
角色創作者Ho將三角凳與自創角色FLUPPY、泡泡糖意象結合,藉動畫與3D列印手法,將天馬行空想像力化為現實物件,喚醒藏於人們心中的玩心與創造力。

⬭ 自然
花藝創作者陳曦受日本花道啟發,擅長解構植物的原始型態,這次她在台北雨季的潮濕與沈靜交織間創作,將三角凳與植物揉為一體,並將創作過程中的心緒藉雙手勞作封存其中。

⬭ 靜謐
陶瓷藝術家May的作品以《Trace》為名,將一次次炸窯的經驗,視為與材料溝通的過程,刻畫不總是完美的創作軌跡,而她也從中體悟與自然和不完美共處的智慧。

⬭ 幾何
飾品品牌「mEltEd potato」設計師Amamberber與圖像創作者吳美琪聯手帶來《Try Angle》。創作初期,兩人觀察三角凳桌板與椅腳之間的結構,看見幾何線條的組構,也看見了撞球檯的意象,於是萌生「從不同角度切入」的創作想法,藉作品展現影像與凳子角度、陰影、開口構造等元素間變幻的互動過程。

Objects Ark 舟舟物物《我不是凳子》特展
地點|Razzle & Dazzle Bar(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51號2樓)
展期|即日起至2025.07.27
開放時間|13: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