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多的限制,也無法困綁創意!專訪【冰毒】導演趙德胤

La Vie 導演趙德胤

電影【冰毒】描述中緬邊境的城市臘戍,一對年輕男女為了討生活,不惜鋌而走險運送毒品的社會底層悲劇,這是導演趙德胤自2011年【歸來的人】、2012年【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第三度以「家鄉」為題所拍攝的劇情長片,被稱為「歸鄉三部曲」。


為什麼異鄉?為何悲劇?

【冰毒】的最後幾幕畫面,從跨國買賣婚姻逃回家鄉的女主角三妹(吳可熙飾),坐在車伕(王興洪飾)的摩托車後座,行駛在風光明媚的鄉間小路,準備前往下一場毒品交易。柔和的陽光灑在兩人幸福滿溢的臉龐,三妹輕聲吟唱歌謠,這是一段剛要萌芽的戀情?這是享受墮落之前的最後歡愉?緊接著,女主角被逮捕,男主角驚慌失措逃離現場,發瘋。影片閉幕前,一頭瘦弱水牛,絲毫沒有抵抗能力,眼神無助,任人宰割,這樣低沉、消極、絕望、悲傷的結局,沒有希望的故事主角,在趙德胤的電影中一再重演,無形中反映了他的世界觀

 

某種程度這些角色都被大環境限制住,因此逐漸走向悲劇,這是一種宿命論,但如果用更高層次的宗教觀點來看,也可能是樂觀的,就如同托爾斯泰的某些作品。例如我的第二部電影【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即便這些人很窮,但他們依舊樂觀的照顧彼此,很陽光的活下去。這群底層人們的愛情和希望,其實最終都受到大環境限制,這包括地理、氣候、政治、文化、信仰等等,這會讓他們被侷限在一個命運滾輪中,不停循環,不停輪迴。」


疏離感、離散、異鄉人
究竟是什麼樣的生命經驗才能拍出【冰毒】這樣的電影?年僅32歲,講起話來慢條斯理、邏輯清晰,帶有一絲異國口音的趙德胤,始終流露一股超乎實際年齡的沉穩感。自小在緬甸長大,16歲來台求學,家鄉困苦的生活環境,離鄉背井必須要脫貧致富的生存意志,逼得他活得比一般同年齡的人來得老成。從緬甸鄉野獨自一人來到異地都市,少年時所經歷的文化衝擊並未隨著時間淡化,至今他仍不太習慣「現代化」生活。在台北他是個「異鄉人」,回到緬甸他是「台灣來的人」,所謂「疏離感」(Alienated)、「離散」(Diaspora)的基因成為他創作中一再探索的命題。在「歸鄉三部曲」他刻畫一個個自異地返回緬甸的人們,他們經歷的困苦、悲傷、快樂,寫實的影像風格,闡述的正是趙德胤經歷過(持續經歷)的離散經驗,以及他對於「家鄉」的提問


而所謂與現代化依舊格格不入,其實也就是創作之外,趙德胤過著幾乎如同「隱士」般的生活,「大家會說我很傳統,做事和想法比較老一輩,實際生活中我也沒有太多社交活動,不上7-11,不吃外食,遵守《朱子治家格言》中所謂『黎明即起,灑掃庭除』的生活方式,經常會打掃家裡,這些都是小時候奠定下來的習慣。」

 

在極度克難下拍攝電影
獨特的成長背景,讓趙德胤有能力探索一塊「很不一樣」的生命經驗,對他來說,「這就像是書寫日記,沒有目的,只是很直覺的想要拍攝,想去表達一個自己熟悉的故事,即便在資金、人力,甚至專業器材缺乏的情況下,就憑著一股懵懂大膽的衝動。」而從兩三人到十多人的團隊,二三十萬到一百萬的預算,十多年來,趙德胤共拍出二十餘部短片、三部劇情長片,練就在有限資源下拍電影的功夫,也證明限制無法綑綁住好創意


除了資源之外,緬甸當地的政治局勢對電影拍攝工作極不友善,【冰毒】全劇組只有七個人,必須在短短十天內,精準拍攝四小時的影像素材,只花一百萬完成了這一部在國際備受好評的劇情長片。

 

「低成本對於產業來說本來就不是一個健康的作法,但是如果回到創作本身,本來就是在極度限制下去迸發,去被逼出來的,對我來說,限制本身就是一門創作,對於任何創作來講都是。反過來想,人如果沒有資源,是不是還要去做你想做得創作?你可以拿起手機就拍,你可以在網路募資,有很多方法,重要的是攝影機鏡頭後的那個人腦袋在想什麼。


從書寫回過頭再看

【冰毒】甫出版的【聚。離。冰毒】可說是【冰毒】的番外篇,書中趙德胤回頭去看整個克難的拍攝過程,描述劇組如何面臨警方盤查,面對地痞流氓挑釁等驚險等事件,猶如另一個冒險故事,而娓娓道來的人生故事,也讓讀者一窺孕育他的這塊土地的真實樣貌。「當然很多事情都很辛苦,很克難,本來你要完成一件事情就得要冒險,後面得付出的代價都是很高的,而【冰毒】只是個開始,只是個起步。」


「有時候這麼做只因為別無選擇,不這樣做,要等別人給你三千萬、五千萬、一億,別人也需要你的證明。『歸鄉三部曲』,不是我故意去證明,而是要間接表達,沒有錢還是可以盡力而為去說好一個故事,這種盡力而為的誠懇,或者還有一點點的創意被看見了,接下來,新的電影要找資金就不困難了,因為大家知道你不會亂搞,會好好的拍電影。現在準備資源充沛的長片時,會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沒資源的拍法都試過了,所以也不太怕,但這會是另外一種創作冒險。」


對於趙德胤來說,生命有太多事情要去嘗試,雖然三十出頭,但他說已經沒有時間,每一分一秒都必須精準使用,鎖定目標立刻投入,「當然你可以選擇等待,但對我來說等待是耗費青春,耗費你的精神,人在年輕時要不顧一切,不停去嘗試,嘗試到最後有可能是悲劇一場,但Who Cares!」

 

MUST KNOW | 如何說個好故事

1.說故事是基於情感基礎的表達。若沒有情感投入,只是噱頭性、模仿性的表達,那故事就不會那麼飽滿。
2.說故事是一種溝通。電影最長只有90分鐘到3個小時,在這個科學性的限制下,故事劇本要特別有邏輯性。
3.說故事的人必須具備各種知識。不一定要深沉,從表皮到枝幹都要面面俱到。你要抓出故事題材背後的各種專業知識與生命經驗。
4.說故事是一種科學的訓練。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也會偷」,電影也是這樣,你要看很多類型電影,若看了幾千部電影,再從中得到你要的。
5.科學與理性並重。做任何事背後的技巧、邏輯、理性、科學、方法永遠都在,所謂的靈感就是研究、論述跟布局。
6.劇本就是技巧跟架構。每個連結環環相扣都是邏輯,扣不好就奇怪,扣多了講太白,沒有餘韻,扣少了觀眾不懂,不知道你在幹嘛。

 

BOX | 趙德胤
祖籍江蘇省南京市,生長於於中緬邊境城市臘戌,16歲來台念書,畢業於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大學畢業作品【白鴿】入選釜山影展、哥本哈根影展、澳大利亞影展、里昂影展、西班牙短片影展、台灣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等,獲得影壇注目。2009年成為第一屆金馬電影學院學員,在侯孝賢監製下完成劇情短片【華新街記事】。

 

文 / NORI NORI柴犬先生   攝影 / 張藝霖  圖片提供 / 岸上影像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5年05月號】

奥山由之導演首作《長椅小情歌》看點總整理:廣瀨鈴領銜10位演員詮釋5段交錯故事,以「長椅」為主視角的群像電影

奥山由之導演首作《長椅小情歌》看點總整理:廣瀨鈴領銜10位演員詮釋5段交錯故事,以「長椅」為主視角的群像電影

以廣告成名的日本攝影師奥山由之,跨足成為電影導演的首部長片作品《長椅小情歌》日前於2025台北電影節首映,並將於7月18日正式在台上映。廣瀨鈴、仲野太賀、草彅剛、吉岡里帆等10位日本實力派演員全來助陣,共同演繹5首交織城市光景、圍繞著河畔長椅而生的日常詩篇。一系列氛圍感拉滿的絕美劇照已盡顯「攝影師」功力,那麼奥山由之「導演」做得如何?本文為大家詳解全片看點。

日本知名攝影師、廣告導演奥山由之,6月28至30日攜首度執導的劇情長片《長椅小情歌(アット・ザ・ベンチ)》來台宣傳,並登上2025台北電影節進行全台首映,現場座無虛席自不在話下,誠品電影院安可場特別舉辦的「奥山兄弟檔對談」映後活動,更讓奥山由之與其弟、《我心裡的太陽》導演奥山大史,將兩人首次海外電影活動合體獻給台灣粉絲。而奥山由之於29日媒體茶敘中針對此次新片創作過程的娓娓道來,再度引得萬千期待。

相信大家對這位攝影師並不陌生,要不熟悉也無妨,以下將從他轉戰電影的簡歷說起,接續揭露即將在台上映的《長椅小情歌》導演、編劇、攝影及演員表演各方面必知訊息和片場趣聞。

奥山由之為新片《長椅小情歌》來台宣傳。(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奥山由之為新片《長椅小情歌》來台宣傳。(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並出席台北電影節,與媒體就創作過程進行分享。(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並出席台北電影節,與媒體就創作過程進行分享。(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首度跨足電影領域,執導作品《長椅小情歌》、《秒速五公分》兩年連發

1991年生的奥山由之,過去活躍於攝影、廣告與影像創作領域,曾獲「寫真新世紀」優秀賞與講談社攝影賞,憑藉寶礦力水得廣告、米津玄師〈感電〉及星野源〈創造〉等人氣MV為大眾所記憶。始終持以從日常細節中提煉詩意影像的長項,奥山由之至2024年首推劇情長片《長椅小情歌》,延續一貫清透溫潤的視覺風格,更邀音樂人安部勇磨操刀配樂,音畫相得益彰。其整體作品風格在真摯與怪誕之間取得獨特平衡,闢出一條有別於鬼才宮藤官九郎、大師濱口龍介等資深電影人的詩意蹊徑。2025年,亦再因接棒執導新海誠知名動畫《秒速五公分》真人版而備受矚目。

奥山由之轉戰電影導演領域,2024、2025兩年兩作《長椅小情歌》、《秒速五公分》陸續公開。(圖片來源:光年映畫、Instagram @yoshiyukiokuyama)
奥山由之轉戰電影導演領域,2024、2025兩年兩作《長椅小情歌》、《秒速五公分》陸續公開。(圖片來源:光年映畫、Instagram @yoshiyukiokuyama)

>> 《La Vie》雜誌曾專訪奥山由之,有興趣的讀者歡迎點此閱讀〈奧山由之的魔幻視覺之外!不停解構自我風格的攝影歷程〉全文。

《長椅小情歌》導演、編劇、攝影解析

▍導演觀點:從一張「長椅」展開的溫柔群像電影

《長椅小情歌》集結10位日本當代一線演員,卻罕見地以「物件」為敘事主視角。電影聚焦東京某條河河岸草地上一張不起眼的長椅,並由此開展多人多篇故事——它雖沉默,卻彷彿城市潛意識的收納器,靜靜見證來來去去的人們,承載著未被說出口的牽掛與記憶。

對此奥山由之親揭,其靈感來源於自家附近的一張長椅,「我常常經過那張椅子,幾年來它都默默佇立在那。不是靠近水邊,也不是巴士站,只是突兀地存在於草地中央。沒有人坐,但也沒有人討厭它。像是對城市變遷的一種固執抵抗,它讓我意識到,若不將它留下,或許哪天它就會不見。」早已超越公共設施的存在,這張椅子成為了導演童年記憶與城市記憶的交匯點,也進一步成為他想說故事的起點。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劇本架構:全片切分5個篇章,由不同編劇共同創作

為了傳達上述情感,全片由〈那些被剩下的〉、〈不旋轉的壽司〉、〈看守的責任〉、〈最後一場戲〉、〈寂寞會延續〉5段交錯的故事鋪陳,且為不限縮於自身觀點,奥山由之找來不同編劇共同創作,展現長椅作為「城市記憶載體」的多種樣貌;希望透過不同角色與情境,讓觀眾能變換角度重新觀看與理解這張靜默的椅子。從久別重逢的青梅竹馬、為瑣事爭執的情侶、嘗試勸回離家姊姊的妹妹、意圖拆除長椅的神祕公務員,乃至以外星語演繹的奇幻片段,《長椅小情歌》從一個個圍繞這張椅子的瞬間出發,勾畫出一幅幅記憶拼圖。

▍拍攝手法:「隱身式」攝影機一鏡到底

各約15分鐘的5段故事皆一鏡到底拍攝,營造如舞台劇般一氣呵成的觀賞體驗。攝影機全程固定不動,宛如場邊一位默默觀察的第三者,捕捉長椅周遭的人物互動與情感流動。奥山由之也特別舉其中一場廣瀨鈴的戲為例:拍攝當下演員因不小心掉了東西而短暫離開畫面,然劇組選擇保留原構圖,並未追拍補位——這些偶發的錯落與停頓,他認為反是演出中最真實動人的部分,亦讓角色與場景的關係更加自然、更加立體。

希望作品能像「有靠背的椅子」般給人力量

談到是否偏好特定的椅子類型,奥山由之笑說自己特別喜歡有靠背的椅子,「那種被支撐的感覺讓人安心。」並補充表示,自己從小就會觀察家具的「表情」,對物品有深厚情感,這也影響他對創作的想像。他比喻,與其拍出會「推你一把」的作品,他更希望自己的電影像一張有靠背的椅子,能讓人在疲憊時感受到那股默默支持的力量,彷彿輕聲說著:「你已經很努力了。」

坐上電影這張椅子的,無非是各擁不同狀態的觀眾,可能有滿心歡喜的,有悲從中來的,有自信篤定的,也有惴惴不安的——然而當電影的光亮起,該作品在那絕無僅有的一刻、之於椅子裡的觀眾而言,無論是長久的現實映照,抑或短暫的美好遁逃,若真能有股從後背隱隱而來、默默相撐的力量,其重要性之大必將難以計量。導演這看似樸實的話語,所含實為最難能可貴的創作真諦。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堅強演員陣容現身說法

將城市裡的日常光景交織成詩,讓每一個細微的故事得以延續

本片出演者廣瀨鈴、仲野太賀(第一篇及第五篇)岸井雪乃、岡山天音、荒川良良(第二篇)今田美櫻、森七菜(第三篇)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第四篇)等一眾實力派演員,紛紛表達了對這次拍攝經歷的感動。主演廣瀨鈴表示,「這是我第一次在拍攝中沒有明顯的『在演戲』的感覺,就像泡在溫熱的澡水中,時光充滿怦然心動。」並大讚拍攝現場幾乎看不到攝影機的自由氛圍。與她搭檔的仲野太賀亦回憶,「奥山導演曾說過,總有一天要在這張椅子上拍電影。當這願望真的實現,且邀請我一同參與,實在太開心了。」

廣瀨鈴,與仲野太賀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廣瀨鈴,與仲野太賀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仲野太賀,與廣瀨鈴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仲野太賀,與廣瀨鈴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作為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的演員,岸井雪乃對劇本給出高評價,「蓮見翔老師寫的劇本,看似無關緊要卻又極為深刻,讓我演起來非常過癮。」岡山天音則說,「這是我第一次對導演產生創作上的嫉妒心,完成品讓我對那張椅子產生了深厚的情感。」

岸井雪乃,與岡山天音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岸井雪乃,與岡山天音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岡山天音,與岸井雪乃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岡山天音,與岸井雪乃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荒川良良(左)亦於第二篇中出演。(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荒川良良(左)亦於第二篇中出演。(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由今田美櫻、森七菜詮釋的第三篇〈看守的責任〉,主要描繪姊妹之間的愛恨錯綜。今田美櫻分享,「情緒像風暴一樣傾瀉而出,卻讓人感受到強烈的愛。」森七菜有感而發道,「我開始思考,每一張椅子、每一個球,可能都連結著某個故事與某個人,這部電影讓我想成為那些故事的延續。

今田美櫻、森七菜共演第三篇〈看守的責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今田美櫻、森七菜共演第三篇〈看守的責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今田美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今田美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森七菜。(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森七菜。(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第四篇〈最後一場戲〉由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共演,草彅剛表達,「這次的拍攝手法,讓我感受到影像創作全新的可能性。」吉岡里帆笑稱,「沒想到會跟草彅先生一起講外星語!這樣的荒唐,可能一輩子就這一次。」神木隆之介感性地說,「能成為導演鏡頭下世界的一部分,是很幸福的事。」

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共演第四篇〈最後一場戲〉。(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共演第四篇〈最後一場戲〉。(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草彅剛、吉岡里帆。(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草彅剛、吉岡里帆。(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承導演之言:「這是一部集結個人願望與友情的作品。每位工作人員都像球隊隊員一樣,抱著純粹創作的熱情聚集到這張椅子旁,一起完成了這部小小的、卻真誠的電影。」2025年7月18日,《長椅小情歌》上映在即——獨自一人也很好、找到總和你在一起編織日常之詩的夥伴那更好,讓我們走進電影院,欣賞奥山由之攜手10位重量級演員呈獻的東京詩篇。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長椅小情歌》中文版電影預告

*更多《長椅小情歌》相關消息可至光年映畫官方臉書官方IG了解。

2025台北電影節現正於台北市中山堂、信義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進行中,頒獎典禮則於7月5日登場,電影迷們務必鎖定。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神隱少女》6/15大銀幕限定放映!吉卜力工作室成立40週年紀念活動,特別場特典推2025下半年曆

《神隱少女》6/15大銀幕限定放映!吉卜力工作室成立40週年紀念活動,特別場特典推2025下半年曆

今(2025)年6月是吉卜力工作室成立40週年慶的紀念日,台灣獨家發行片商甲上娛樂宣布,將於6月15日舉辦一日大銀幕限定的《神隱少女》特別場。

《神隱少女》大銀幕限定放映

甲上娛樂先前舉辦「想一刷再刷的吉卜力神作」網路票選,吸引數千名網友響應並熱烈參與投票,最終由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大獎殊榮的《神隱少女》拔得頭籌,片商也宣布將於本週日(6/15)舉辦一日大銀幕限定的《神隱少女》特別場,凡購票即可獲得「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A3海報,年曆由7部票選名列前茅的動畫組成,包括《魔法公主》、《天空之城》、《霍爾的移動城堡》、《龍貓》等作品,當天攜吉卜力收藏品入場,還可獲得40週年神秘小禮物兌換券。

《神隱少女》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大獎殊榮。(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神隱少女》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大獎殊榮。(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A3海報由7部票選名列前茅的動畫組成。(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動畫大師宮﨑駿以《神隱少女》、《蒼鷺與少年》榮獲兩座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肯定,並獲頒奧斯卡榮譽獎項「主席獎」表揚終身成就,成為日本動畫界史上第一個擁有兩座以上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紀錄的動畫導演。他與已故動畫導演高畑勳和製片鈴木敏夫等人於1985年6月創辦吉卜力工作室,所推出的動畫電影以細膩動人、高品質著稱,在全球最高日本動畫電影票房榜上佔有一席之地,其中票房排名最高的《神隱少女》也受到台灣粉絲喜愛,在此次「想一刷再刷的吉卜力神作」票選中勇奪冠軍。

千尋找回名字的過程感動人心。(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千尋找回名字的過程感動人心。(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特別場推出2025下半年曆特典

近來《心之谷》適逢30週年重返台灣大銀幕,上映10天全台票房累積賣破1千萬元,由於《心之谷》的誕生是當年宮﨑駿受了《海潮之聲》動畫版的刺激,而加速了少女漫畫《心之谷》動畫化的提案,因此也有不少台粉敲碗希望能在大銀幕看到《海潮之聲》。而這幾部讓鐵粉想一刷再刷的吉卜力動畫作品,皆被選為此次《神隱少女》特別場之限量特典「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中。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全台7家影城一日限定上映

《神隱少女》將於6月15日一日限定上映,凡於全台7家影城:美麗華大直影城、板橋秀泰影城、樹林秀泰影城、桃園新光影城、台中站前秀泰影城、台南新光影城、高雄夢時代秀泰影城購買《神隱少女》特別場電影票1張,即可獲得「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A3海報1張,一人限換4張,當天憑電影票及攜帶任一件吉卜力正版相關收藏品或甲上娛樂特典入場,還可獲得吉卜力40週年紀念小禮物兌換券1張。更多資訊請上甲上娛樂官方臉書粉絲團查詢。

慶祝吉卜力工作室40週年,《神隱少女》將於本週日一日大銀幕限定放映。(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慶祝吉卜力工作室40週年,《神隱少女》將於本週日一日大銀幕限定放映。(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資料提供|甲上娛樂、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