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4

返回文章

虹夕諾雅 京都

接待大廳前的「庭之池」

虹夕諾雅 京都

「月橋」下層居間緣身山林中

虹夕諾雅 京都

「奧之庭」新式枯山水

虹夕諾雅 京都

接待室圖書館

虹夕諾雅 京都

「月橋」居間百年前雪見障子再利用

虹夕諾雅 京都

「月橋」上層書齋視野穿越樹梢

虹夕諾雅 京都

「月橋」與對側山腰登山火車遙而相望

虹夕諾雅 京都

「葉雫」客房

虹夕諾雅 京都

竹編沙發

虹夕諾雅 京都

茶箱茶桌

虹夕諾雅 京都

竹燈

虹夕諾雅 京都

唐長唐紙

虹夕諾雅 京都

文房四寶

虹夕諾雅 京都

主餐廳附設蕎麥麵吧

返回文章

返回文章

黃宏輝:傳統京都氛圍的極上禮遇─虹夕諾雅 京都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京都是我世界上最喜愛的第一城市,而到京都又特別選擇城市郊外的「嵐山」、「宇治」,甚至大多人不知的「貴船」。二十年前我造訪京都通常第一天便直奔嵐山,參訪著名文化遺產「天龍寺」、竹林步道,接著搭乘嵐山嵯峨野至龜岡的登山小火車,最後由山上乘小木船溯溪而下直達嵐山渡月橋,當時台灣少有人走此行程。而嵐山更具人氣的是在京都府中唯一有溫泉的地區。

 

>>> 必看設計關鍵 <<<
旅店專屬檜木遊船
奧の庭新式枯山水
川對側紅色登山列車

 

京都建都於平安時期(西元794~1185年)末,至今已經一千二百多年,留下了甚多世界文化遺產。室町時期(西元1554~1614年)末,織田信長致力於京都西北方嵐山開發,成為皇室貴族的渡假聖地,為現今嵐山面貌奠定了基礎。「虹夕諾雅 京都」依山傍水臨著保津川,再往前便是嵐山著名景點大堰川(桂川)上的「渡月橋」,而嵐山亦正是京都當中唯一的溫泉地所。四百年前當地富商「角倉了以」在現址建立了私人別邸及書庫,留下建築簇群雛型樣貌。時光輾轉於一百多年前移轉修建為「嵐峽館」度假旅店,營運至今百餘年,才又於二○○八年動工整修成現今剛開業的「虹夕諾雅 京都」。

 

乘船而入奇幻世界 
欲探其與眾不同獨特性格與神祕色彩,必須乘小船而入,彷彿進了另外一個奇幻世界(只有暴雨水急時才有二米多服務便道通達)。在大堰橋旁京都嵐山虹夕諾雅專屬碼頭搭乘木船,情境正如保津川溯溪之旅。只見船艙內全室檜木木構造面貌與香氣,舖陳了極不尋常的開始。面臨保津川的一側是急峻斜坡面,散落處處密度極低的古厝,單純一字型動線由碼頭拾級而上沿途經過門屋、畫室接待客室、開放二十四小時圖書館Lounge、「池の庭」、「嵐峽館」食事處離館、「奧の庭」,及隱藏在懸崖峭壁不易發現的二十五間客房。

 

建築的改築經手「東利惠」建築師,保留原有古蹟構架,在室內空間賦予新意,為表示對歷史的尊重,延請特別專門清洗古木的國寶職人,稱之「洗リ」工匠,於是古木表情、歷史氛圍再現,全區夜景低照度的襯托之下,完全江戶時期寫意生活。全區景觀由長谷川浩己負責規劃,由碼頭串接步道引領至本館接待處前方的「池の庭」,眼所見是瀑布流水與背後無盡森林,再連著通往客房的步道再現了第二進「奧の庭」枯山水。利用各不同種類石塊、大版山西黑花崗石、鏽鐵及菊花紋飾的鑄鐵deck板,設計成各處完全不相同、全無重覆的舖面。其中最令人稱奇的是「奧の庭」,看似傳統枯山水所點畫出的波浪線條,其實是利用百年舊有棄置的屋頂瓦片,垂直舖設於碎石面當中,材質在時空轉變之後,呈現出的意涵卻是延續傳統的。 


館區內所有植栽是由創立於嘉永元年(西元1848年)的「加藤造園」完成,歷來京都各皇居名所皆出於其藝匠。於是除了現有大樹保留,以及各細緻花草、灌木……更值得留意的便是極不起眼的「苔石」養成(京都「西芳寺苔の亭」就是以「苔園」所著稱),果然所見一切盡是與眾不同。

 

大師傳承京手工藝
全館客房依大小分為五種型態共有二十五室,「月橋」、「山端」、「谷霞」、「葉雫」、「水音」單人房。其中一百二十二平方米的「月橋」最引人注目,兩層樓的設計樓下為起居室,雙面轉角大格扇全部拉開幾乎成半戶外的超級亭台,外頭是一片成林的楓紅,彷彿是懸空的樹屋茶室。「星野集團」強調創造「新的日本」,故不太拘泥於傳統型態的複製,如「虹夕諾雅 輕井沢」便是新式大和建築空間;但宿於京都就不然,勢必要極小心尊重「京生活」,於是破例使用榻榻米居室的作法,但又關心西方人不習慣和室盤腿,於是設置了沙發。更為了與榻榻米成相襯比例,沙發高僅三十公分,儘量取低矮量體關係及人體尺度。而這沙發又非尋常,特別延請竹工藝大師火烤彎曲竹片製成曲線的竹編量體,沙發置於和室中央,儼然成了藝術雕塑。二樓後側是臥房,前側書齋則更令人驚奇,同樣全數打開轉角兩側玻璃格扇,視線剛好超過楓紅樹梢上端,就像飄浮紅色雲海的方舟。視線突然穿越保津川對側山壁,一列紅色嵐山登山列車緩緩駛過,成為一幅美畫。而此時列車停下佇留一會,原來列車長正向乘客介紹重要新景點「虹夕諾雅 京都」。而其下方保津川艘艘輕舟滑過也向著「月橋」招手。另外一間第二大的二號館「月橋」則呈現平層式的布局,居間、書齋及臥房大寬面一字羅列向著保津川水景,而居室前方的「雪見障子」要特別留意,因為那是百多年前的古物再利用。 

 

八號館玄關上方盡是古木椽樑,這是上百年古栗木材透過「洗.」工匠清洗再現光采。其它各客室格局大異其趣,但都有一共同現象,眼見所及皆有非凡背景─埼玉的工藝傢具、竹職人所原創沙發,京都「三蒲照明」量身訂作各式燈具、日本唯一傳統老舖「唐長」唐紙(京壁紙),岐阜職人輕薄罕見的風呂木桶、茶室中似百寶盒的「茶箱」及茶桌、「文箱」裡置放文房四寶,百年舊「障子」再利用…為了再現傳統京氛圍,星野集團幾乎將京文化各種可能性研究徹底了! 

 

在館方人員的極上服務之外,這些不同分工人員依「舟」、「庭」、「所作」、「室禮」、「觀光」、「酒食」各有相襯的服裝。而朝食Room Service,服務人員胸前掛著全黑皮套set看似PRADA時尚質感氣質,卻包覆所有食材也具保溫作用,進房內舖設飲食一切,看著那裝備更察覺了星野集團極上的服務細節。

 

京都懷石手作麵點
星野集團在「食事」方面的看法與一般日本「一泊二食」有所不同,向來強調「宿泊分離」,一來不會在客房內殘留味道,也減少侍者經常性進入房內打擾房客,二來「食事處離館」會讓旅人多到戶外遊走,更貼近自然生態的一切。於是「嵐峽館」食事處(原本前身旅館舊名)便提供酒食所有服務,因為非傳統一泊二食套餐,為供應非固定各種不同菜色選擇,食材的準備必然更加繁複,其中最令所有食客難忘的應是餐後最後一道「蕎麥麵」。主餐食畢侍者引領食客至一樓長型餐檯,由專業製麵職人在眾人面前現作即食,也特別由長野縣信州輕井澤虹夕諾雅運來蕎麥(信州是全日本最負盛名的蕎麥產地),強調在京都可以品嚐唯一正統的傳統手工麵食。只見職人從麵粉和水製成麵團,以長型木桿擀成麵皮,在此近身所見職人使盡全力擀麵,從輕壓到最後一股勁道收尾,如同一場藝能表演。切除邊緣不齊之處成為方型麵皮,再以精準刀工細切成絲,再和上麵粉捲成一人份的份量,置入木盒中,這過程足足二十分鐘,而卻僅能製成八人份而已。現煮蕎麥麵撈起置入碎冰水中冰鎮一番,入口麵條嚼咀口感結實韌性十足,當中微散著道地蕎麥香,最後將沾醬料加上煮麵的熱湯水,一口飲盡……這質量反而是在一般專賣店無法與其相比的。 

 

旅店料亭 京都居首
百年「京都嵐山吉兆」於二○○九年獲米其林三星榮耀,其在京都食事歷史文化佔領導地位,而吉兆便位於旅館保津川斜對面。館方不吝特別有一項服務,黃昏時分帶著館內房客乘著小船專門 前往停泊於「吉兆」門前碼頭,體驗一場京和食盛宴,這絕對是入宿京都嵐山虹夕諾雅最高潮的一刻……。


我心中的京都一級料理長─吉兆當主「德岡邦夫」,與日本當下旅館業界傳奇人物─星野集團年輕總裁「星野佳路」,兩位極上職人聯手再現了京都嵐山過往風雅野遊的貴族生活!

 

Text、Photo / 黃宏輝

本文選自La Vie出版書籍《極上之湯》,更多精彩內容請點選→《極上之湯

 

 

延伸閱讀:理想目的地 令人嚮往的星野度假村─日本新一代經營之神星野佳路的成功故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