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場往往代表著人們對一座城市或一個國家的第一體驗。從意義上來說,機場具有令人興奮和鼓舞的潛力。」── Foster+Partner
曾列為「二十世紀前十大建築成就」之一的香港國際機場,其成就不僅為當時機場設計最大的單體建築,美學機能兼具更是許多未來機場設計的典範之一,而背後操刀設計的,來自於影響當代建築、高科技派建築師的三巨頭之一Norman Foster所領軍的福斯特聯合建築師事務所(Foster + Partners)手中。對航空領域可謂熟悉的Norman Foster,操作機場設計可謂遊刃有餘,從事建築業前,熱愛飛機的他曾為英國皇家空軍(RAF)服役,充分瞭解機場設計的需求,而他反式樣(Anti-Style) 的設計手法,顛覆了許多當代建築的形式,受到國際好評,自1981年著手倫敦Stansted機場開始,至今仍是許多全球著名機場設計競標的常勝軍,對航空極度感到興趣的他,甚至還設計建造了全球首個私人航空港─美國太空港 (Spaceport America)。
顛覆形式一直存在於Norman Foster創作性格裡,目前正在建構中的Mexico City International Airport採取全然創新建築方法。「這個機場的設計是前所未有的形式,沒有一般的頂棚、垂直牆壁,也沒有常見的柱子。」Norman Foster說。打破傳統分散式的航站樓設計,由連續輕質索撐構成大跨距的網殼式屋頂,創造了單一流線型動感,如此規模巨大的設計靈感源自於墨西哥建築藝術和象徵元素。屋頂無需水電線路、排水管道,整個建築以高度環保規格規劃,太陽能動力系統、雨水採集系統、天然遮擋、高性能薄膜、與考量當地氣候建置的自然通風設施等,獲得美國綠建築協會LEED鉑金級認證,完工後將成為世界最節能的機場,再次為機場設計劃下新時代標準。
Text/Celia Liao
via/Foster+Partner
【更多完整專訪內容請見《LaVie》2016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