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

返回文章

返回文章

返回文章

親身感覺一切所需-專訪水舞行館設計師莊哲湧

+5
+5
+5
+5
+5

植屋  種厝  鑿室  裁居

讓這一幢屋棟在環境中被看見

讓入居者在屋裡面得到需要的

把需要變成設計

在建築起始,為它格局,

讓這屋子在被成形的過程中就知道是為什麼而成形。

 

充分地 為一種主需要 聰明存在

奢侈地 為一個主功能 專注完成

 

在每個設計案中,以[游走設計 / 游藝生活]的意念已預下立場與主梗,為建築本體與居室空間的一體觀與枝衍性預設延展或即止的合理點。但,若是再加體會,每件似乎到此已經為止的設計成品,都可以發現某種可以再延展之可能性的存在。

 

環境,就是四周六面。四周六面,就是天地左右前後。最重要的是土地,土地是生長萬物與建築環境的根基。「接這個設計案的前提是,我希望能在這座建物開建期就能參與整個建築的過程,讓所有內室與外室的設計都已經在被設定的條件下框架出來。」  

 

莊哲湧提到,一個完整建物的成立,需要先將它的身份確立出來。在建築期就以未來藍圖說服客戶,水舞行館在被用以表達自己的理念時,算是一件接近完整的成品。

 

「看見未來的方式並不難。先確立好一個最明確最有前瞻性的目標,在設計與實行的過程中被過濾出來的創意,一定會是好的驚喜。當然,也必須是遇到有遠見的業主才能得到這種信任。」讓它被認定是從土地上長出來的一座聚落。

 

「接地氣是很重要的。」

莊哲湧提到五行跟大自然元素在現今與未來的建築設計概念裡絕對是最符合人類行居的藥帖。不僅需要,也夠時尚。當他思考整個建築應具有什麼樣的存在感時,已預設這塊腹地會在多久時間內產生視覺的變化。包括鄰近建物群的增長速度、道路上的車流燈影,以及本主建物將成為的角色。而水舞行館的外表全景形象所設定的就是這塊土地上最奇妙的異石山居。以大矗之勢,堆疊出想像外的隔居樂土。只要進入奇石之中,世界便轉進了與世相鄰卻不相沖的另度空間。但,它屬於這土地上的一部份,是在設計師的觀點下必須成為事實的絕對元素。

 

「當它的名字就叫做水舞行館的時候,我必須想到水跟建築的關係,也必須顧慮到舞動的視覺與心靈的感覺。因為這就是命題。也是人們看見它的第一印象。」

 

除了由預鑄水泥模組構架的外牆讓人眼目深刻外,設計師想要運用的是大自然元素的搭配。它必須有能承受與反應的功能,也必須表現時間的力量。當陽光照在墻面上,必需看見它在同一個系統的顏色深淺展現光影;當風吹過,它必須有沈靜穩定而讓樹栽葉動的弧度,表現它的剛毅;當遇到雨水噴灑時,那些順溜的水珠必須讓整個意象具有跳動感,才能達到「水」與「舞」的直接命題,在第一眼對它有認同感。而行館內「水舞套房」、「風舞套房」、「蝶舞套房」、「雲舞套房」、「花舞套房」都是基於自然元素的大量運用,讓房舍產生個性,也以各種質材展現的視覺溫度來帶動入住者的心情溫度相向配合。憑藉著線條帶給眼睛的導航,就能明示或暗示空間與磁場的變化,進而創造另一個合理性的顛覆。

 

每一個獨特都有理由單獨存在。但讓每一個獨特能合理的結合在一起,就需要能說服主觀感的媒介,觸燃心室的認同酶。設計,才算成功。

 

水,在水舞行館的設計是最重大的思想重心。在實體表現上,水池、走道,以及與人有最直接關係的浴池,都在視、體感上造就了最直及的放鬆感與流動感。

 

「畢竟,這是住所。它是被融合與接受的藝術,所以不該提出遙不可及的設計意見。一望而知,或是一觸可及,這是讓入住者與空間迅速產生理解與溫度的原則。」

 

對空間的鑿作裁剪,擺設家具跟運用光影、石材與綠植,讓居住者產生與都市離境,而到了另一個渡假空間的狀態。完成這種消費慾念被滿足的結果,則是設計師被業主請來的真正目的。

 

看見需要,親身感覺需要,創造被需要的時事物境,並予以圓滿。

動與靜在身體與意識上的互補互動,正是莊哲湧對建築與室內設計的創作來源之一。水舞行館在建物體的存在感來自於外貌的方正與重量,讓它在質的評量上就先達到定位。塑造高度創造寬廣空間,以水廊溝通房型的轉換,在這片碧岩流水洞天裡,即使在泡浴中也能上看被拓開的天景,綠植的編牆也保護了房間的私密性。利用五個命名主題結合大自然素材的使用,讓入住者可以享受無侷促的完全放鬆。利用光影的折射,採用品牌傢俱來滿足房舍的使用感,置入當代藝術品創造時尚與奢華,滿足消費者的視覺體感需求,與使用心情的價值感受。

 

依循設計師的創作理念來看,結合環境而創造環境,融和大自然因素與時尚觀點所創造的異世風味體驗,應該都會是業者與消費者都更期待的下個居住體驗未來。

 

Text/陳宏宇       

photo/水舞事業機構、莊哲湧設計事業有限公司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6年07月號】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