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定勳.橋本愛.高良健吾〈美麗的人〉帶來最美的熊本風景!柏林影展最佳短片〈青蛙輓歌〉葡萄牙短片獻上國際級作品!

帶影迷旅遊世界「旅行短片」一覽日本.葡萄牙.紐西蘭風光!行定勳.橋本愛.高良健吾〈美麗的人〉帶來最美的熊本風景!柏林影展

高雄電影節今天公布短片觀摩最後一波片單,首開全台影展企劃,帶來環遊全球的「旅行短片」,讓影迷看短片也旅行飽覽全世界風景,包括行定勳導演來台指定放映、由橋本愛、高良健吾主演的〈美麗的人〉;田中千繪、曾沛慈、「KARA」前團員知英主演的「雀巢旅行」〈說不出的那句話〉和〈人生就是……〉;以及精選各國短片影展的「東京短片節精選」、「札幌短片節精選」、「葡萄牙短片精選」和「紐西蘭短片精選」,讓觀眾一覽各國風格迥異的短片樂園,其中更有柏林影展最佳短片〈青蛙輓歌〉、坎城短片競賽作品〈死而超昇〉等國際級短片作品。行定勳導演除攜新作《紅的告別式》來訪雄影,並於10/23〈美麗的人〉舉行導演映後座談,行定勳導演表示,〈美麗的人〉是他為故鄉熊本所拍攝的短片,在震災之後,他想讓全世界看到故鄉美麗的風光,也是這次台灣行獻給「姐妹市」高雄市的台日友誼之禮。

 

〈美麗的人〉集結橋本愛、高良健吾、石田繪里、米村亮太郎等熊本出身的演員,就連當地最受歡迎的吉祥物熊本熊都客串演出,故事描述一位神秘的導演,為了拍戲來到熊本勘景,與橋本愛飾演的書店店員邂逅展開一場唯美的愛情小旅行。電影在去年十月拍攝完成,沒想到今年年初大地震重創熊本,片中七成的場景都在地震中毀壞,就連熊本城也受損嚴重,讓行定勳導演心如絞痛,他表示「片中拍攝了七成的熊本風光,感謝電影把一瞬間變成永恆的力量,讓影像喚起大家的回憶,希望熊本人不只是重建片中的熊本,還要創造新的歷史」,熊本縣在災後重振觀光的此刻,〈美麗的人〉格外具備特別意義。

 

出道後經常把出身熊本掛在嘴邊的橋本愛,儼然成為日本演藝界的熊本代言人,她說「看到電影中保存了所有熊本美好的模樣,再對比於災後的狀況,心情真的很複雜,希望這部電影能帶著大家繼續往前!讓電影裡的幸福能繼續延續下去」。〈美麗的人〉榮獲今年東京短片節「觀光映像大賞」的肯定,行定勳導演將於10/23出席〈美麗的人〉在高雄的放映與映後座談,本場次免費入場。行定勳得知高雄與熊本姐妹市的情誼,以及高雄從前年氣爆災難後的重建過程,表示要把〈美麗的人〉也獻給高雄,希望台灣觀眾看過後,也會愛上熊本熱情的人們與美麗的風光,一起努力從災難中站起來。

 

高雄電影節首度與長期贊助新銳導演拍攝短片的日本雀巢合作「旅行短片」,透過台灣、日本合作短片,帶影迷一覽兩地迷人的風光。由日劇「惡作劇之吻」導演永田琴執導的〈說不出的那句話〉(Color of Us),描述16歲的日本少女跟著父親來到台北,展開言語隔閡的青春奇遇記。片中田中千繪和曾沛慈分別飾演少女的生母與繼母,總帶給人「療癒」形象的曾沛慈首度超齡演出母親角色,在片中要學會作蛋糕、煮壽司飯,與陌生的女兒建立母女關係,曾沛慈開玩笑的表示「年紀到了」,所以更能輕易演繹親子與夫妻間的情感。歌手盧廣仲也獻唱〈一定要相信自己〉,為這部清新感人的短片畫下完美的句點。

 

新加坡異色攝影師紀嘉良一改裸色爭議的影像風格,在首部劇情短片〈人生就是……〉(Life is...)帶來清新脫俗的京都風光。曾與紀嘉良合作寫真集的韓國人氣女團「KARA」前團員知英,在片中演出遭男友背叛的大學生,她在薰禪寺的坐禪茶道課程中,重新體驗「愛情不用翻譯」的情感靈光。知英一襲高雅紅衣,襯上新芽嫩綠的京都景色,以及古都細緻的建築與街道,全片流露恰到好處的美麗視覺,日本雀巢也希望透過這部「旅行短片」的放映,邀請台灣影迷走一趟京都,體驗此刻此地的美好瞬間。

 

高雄電影節連續六年與亞洲最大短片影展「東京短片節」合作,歷年的精選短片成為雄影最賣座的口碑短片單元,今年帶來奇幻十足的瘋狂想像,包括〈都是章魚惹的禍〉、〈異幻青春期〉、〈太平公主歷險記〉、〈海龜的祝福〉、〈手機裡的男人〉和〈請問人工智慧〉六部短片。其中有八爪章魚帶來的瘋狂喜劇,外星人、殭屍與裂嘴女怪的家族異想,少女一夜之間從飛機場變性感爆乳的青春狂想,海龜與少年超越物種的愛的祝福,以及被困在手機的男人和人工智慧創造出的現代愛情悲喜劇。六部「東京短片節精選」短片充滿各種日式喜劇風格,絕無冷場挑戰觀眾笑點的極限。〈都是章魚惹的禍〉導演平林勇將於10/28放映後舉行座談,為觀眾帶來天馬行空的喜劇對話。

 

雄影首度與充滿獨立創新風格的「札幌短片節」合作,獻上北國風光的愛情物語和各類影像實驗,包括〈肉食男之桃花期〉、〈電車運轉手〉、〈極道鮮花〉、〈洗腦小尖兵〉和〈我的年少時代〉五部短片。有札幌深夜食堂的愛情美食奇幻冒險,路面電車與鐵道員帶來的北海道寂寞風情,千年花道女殺手集團的瘋狂大逃殺,少年面對學校壓迫的青春殘酷物語,以及導演從童年到青年時期的自拍實驗影像。五部「札幌短片節精選短片」從札幌的情感風景到私人手紀,緩緩掀露觀眾心底由衷的感動。〈極道鮮花〉導演黑田拓將於10/29出席放映與座談,暢談結合花道與謀殺、有如《追殺比爾》的瘋狂創意。

 

雄影與葡萄牙電資館合作的「葡萄牙短片精選」,獻上南歐的迷人風光與國際級的得獎短片,包括柏林影展短片金熊獎〈青蛙輓歌〉,導演以24歲之齡創下柏林影展有史以來最年輕短片獎得主,從自身吉普賽族裔的成長經驗出發,融混家庭錄像及街頭演出,以一隻青蛙的抗議計畫發想,帶來光芒奪目的蒙太奇饗宴;入圍坎城影展探索獎的〈死而超昇〉,繼承葡萄牙大師佩德羅科斯塔的直覺簡約風格,帶來青年死而復生的生命追想曲,優美憂傷至極;〈再見太陽,再見月亮〉以詩意影像描繪青春男孩迎接曙光瞬間,頗有卡洛斯雷卡達斯《舐夢人》的魔幻浪漫;提名索菲亞獎最佳短片的〈拖吊車之夜〉,以拖車司機和車禍事主的對手戲,演繹出一場生命哲學的提問,溫厚感人不已;入選安錫影展的〈深林魔莊〉,有如卡夫卡筆下的主角闖進《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小說《城堡》、《審判》與《變形記》的符號與情節在表現主義視覺風格的催化下,轉生凝結成懸疑詭譎的驚悚動畫,令人拍案叫絕。

 

「給我短片」(show me shorts)是紐西蘭最大的短片影展,與雄影合作的「紐西蘭短片精選」,帶來《魔戒》之外的紐西蘭風景以及當地的新銳才氣,包括〈想念妳的碎碎念〉、〈滄桑搏浪人〉、〈椰子頭〉、〈非虎媽愛情故事〉、〈憂鬱少婦上山去〉、〈搬家〉、〈萬日詛咒〉七部短片,囊括近年「給我短片」影展的最佳影片、導演、演員等大獎作品。「紐西蘭短片精選」以絕美的攝影,探索生命不同的情感關口,包括老夫老妻訣別感傷時的意外春天,男人逐浪淨灘帶來的環境與生命啟示,豬頭哥兒們為了解決車禍意外的白爛情誼,徘徊在愛情與親情之間的女人情感,解開生命苦痛的登山之旅,房屋漂泊在公路上的紀實奇景,以及迎接生命最後一刻的愛情靈光。七部短片帶來不同的人生風景,在紐西蘭絕美的風光下,催化成人與生命最單純的感動。「給我短片」影展策展人吉娜德拉芭卡將於10/26出席策展人講堂,為台灣影迷介紹紐西蘭近年的電影發展。

 

高雄電影節今年推出「早鳥優惠票」,於「愛PASS售票網」與全台7-11 ibon全面販售,只要於影展開幕前預購,即享有單張150元的優惠票價。影展於10/21至11/6於高雄圖書總館、電影館、in89駁二電影院、正港小劇場登場,並增加「雄影短片節」10/25至10/31於台北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行,所有國際競賽短片也可於「雄影雲端戲院」APP下載觀賞。相關資訊可上高雄電影節官網,或臉書【高雄電影節粉絲團】查詢。

 

via /高雄電影節

 

 

2025高雄設計節「高潮指南」駁二登場!7大展區、60位創作者,帶你從不同視角認識高雄

2025高雄設計節「高潮指南」駁二登場!7大展區、60位創作者,帶你從不同視角認識高雄

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雙年度盛事「高雄設計節」,於10月2日至11月2日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P2倉庫隆重登場。本次展覽邀請高雄生長的旅日設計師林唯哲擔任總策展,以「高潮指南:你的主張 What is your voice」為題,顛覆傳統的城市行銷手法,將高雄視為一個具備街頭精神的潮流品牌,超過60位來自設計、藝術、街頭文化等領域的創作者共襄盛舉,邀請市民一起成為高雄潮流人,一同發聲,定義屬於自己的高雄態度。

(圖片提供:選選研)
(圖片提供:選選研)

重新詮釋高雄的城市個性

策展人林唯哲出生成長於高雄,現定居東京,長期關注亞洲城市的文化流動與視覺傳達,他將個人對街頭文化與設計語言的敏銳觀察,帶回熟悉的土地,以策展形式重新詮釋高雄的城市個性:「這份不爭並非消極,而是一種根植於產業底氣與庶民生活節奏的從容與自信。」高雄的態度,不是追求西裝筆挺的菁英形象,更像是一位穿著寬鬆 T-shirt、自在隨性的「街頭歐爸」。此次展覽正是要褪去城市的包袱,回歸最真實、最「Real」的街頭聲音,讓觀者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義這座城市。

(圖片提供:選選研)
(圖片提供:選選研)

打造跨界對話的創意平台

展覽視覺以「塗鴉覆蓋」為概念,呼應了街頭文化中最純粹的行動:發聲。策展團隊表示,塗鴉不是破壞,而是對現有框架不滿、對主流敘事反動的最直接表達。它象徵著將自己的聲音「覆蓋」上去、主張立場的行動。主視覺以「試噴頭、試手感」的隨性筆畫為元素,多彩的噴漆則象徵著多元主張的共存。這場展覽是一場鼓勵人們勇敢發聲的潮流運動,讓每個「我」都有話可說,自信地說出「這就是我的高雄態度」。展覽將串聯設計、時尚、塗鴉、建築、策展、表演與數位創作等領域,打造一個跨界對話的創意平台,讓高雄成為青年世代與創作者們表達態度的能量場。

(圖片提供:選選研)
(圖片提供:選選研)

從7大展區認識高雄

「高潮指南」展覽規劃了7大主題展區,透過互動裝置、影像訪談與原創作品,帶領觀者從不同角度認識高雄。另外,展覽期間,現場也有潮流賣店「你這個潮包」,販售高雄態度周邊商品。

態度的根源:由高雄街頭天王以AR影像再現潮流。

(圖片提供:選選研)
(圖片提供:選選研)

高潮字典:以巨型辭典的形式,解析高雄獨特的城市現象,沒有官方用詞,只有來自街頭的角度。

(圖片提供:選選研)
(圖片提供:選選研)

高雄腔:透過影音裝置,帶領觀眾學習來自街頭的聲音,探索高雄獨有的口音與態度。

(圖片提供:選選研)
(圖片提供:選選研)

蝦款?高雄款!:邀請50位設計師,以高雄態度為主題進行潮T創作,將主張穿戴在身上。

(圖片提供:選選研)
(圖片提供:選選研)

高雄左岸:展出藝術家眼中的高雄態度,探討高雄文化養分如何激發原創藝術創作。

(圖片提供:選選研)
(圖片提供:選選研)

高人指點:透過五位高雄出身的音樂創作者的一鏡到底行走訪談,跟隨他們的腳步一同走在最有態度的高雄街頭。

(圖片提供:選選研)
(圖片提供:選選研)

幫高調:集結藝術家眼中的高雄態度,展現高雄不同風格的想像樣貌,鼓勵觀者定調自己的「高雄式」風格。

(圖片提供:選選研)
(圖片提供:選選研)

[ 高雄設計節2025 ] 
展期:10.02 (四) - 11.02 (日)
地點: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P2倉庫
門票:免費入場

資料提供|選選研、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台灣設計展「平安行」展區:走進古蹟「鹿港公會堂」,看見彰化人熟悉的歲時節慶與民俗文化

2025台灣設計展「平安行」展區:走進古蹟「鹿港公會堂」,看見彰化人熟悉的歲時節慶與民俗文化

2025台灣設計展中,位於鹿港公會堂的「平安行 Path of Pîng-an」展區,邀請觀眾走進彰化的稻田圳流,走進如祭品如山的普度場景,也走進自己內心最虔誠的祈願,在這趟平安之行裡,以心意為引,厚禮為獻,成為守候平安的行家。

從歲時節慶與民俗文化出發

「平安行 Path of Pîng-an」由創意團隊「平凡製作 studio ordinary」、在地文史團隊「發落文化」、空間團隊「三分之三設計 3/3 TRIO DESIGN」攜手打造,從彰化人生活中最熟悉的歲時節慶與民俗文化出發,帶領觀眾體會繁複厚禮中蘊含的殷切祈願與平安信念。展區位在1928年興建的縣定古蹟「鹿港公會堂」中,前身曾為奉祀蘇府王爺的「萬春宮」舊址,也曾作為鹿港八郊(指八個商會)之一的「廈郊」所在地,後轉作地方聚會場所「公會堂」,百年來始終承載著民俗與公共記憶。

「2025台灣設計展」展區「平安行 Path of Pîng-an」邀請觀眾展開平安之行,以心意為引,厚禮為獻,成為守候平安的行家。(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2025台灣設計展」展區「平安行 Path of Pîng-an」邀請觀眾展開平安之行,以心意為引,厚禮為獻,成為守候平安的行家。(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地方節俗化作討喜的當代符碼

為了讓節俗以更親切的姿態走進當代人生活之中,策展團隊邀請新銳設計師張翔與彰化出身的設計師「下一頁設計」聯手操刀展覽主視覺,以寄寓濁水溪的藍色調為主色調,搭配象徵歲時流轉的圓環線條;至於畫面上彷彿一躍而出,可愛龍虎形象則脫胎自虎型端午香包「虎仔香」及端午迎龍王的「龍王頭」靈感,將地方節俗化作鮮明討喜的當代符碼,也在飽滿視覺中寄寓滿滿的平安意象。

策展團隊邀請新銳設計師張翔與彰化出身的設計師「下一頁設計」聯手操刀展覽主視覺。(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策展團隊邀請新銳設計師張翔與彰化出身的設計師「下一頁設計」聯手操刀展覽主視覺。(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穿越「迎平安」廊道,看見對神明祈願的謹慎與講究

從此概念出發,當人們走進「平安行 Path of Pîng-an」,首先將穿越「迎平安」廊道,看見家戶如何成為祈求平安最小而真切的單位。當製作供品的職人身影在眼前開展,對照現場「頂桌」與「廈桌」上超過25件供品及圖文資訊,觀眾將發現,備齊香火的過程如何蘊含對神明祈願的謹慎與講究,以及為所愛之人祈求的真心實意。

展區以當代設計轉譯傳統藝師李奕興筆觸,打造出「迎平安」廊道。(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展區以當代設計轉譯傳統藝師李奕興筆觸,打造出「迎平安」廊道。(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展區呈現家戶如何成為祈求平安最小而真切的單位,並搭配超過25件供品及圖文資訊,彰顯備齊香火的過程如何蘊含對神明祈願的謹慎與講究。(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展區呈現家戶如何成為祈求平安最小而真切的單位,並搭配超過25件供品及圖文資訊,彰顯備齊香火的過程如何蘊含對神明祈願的謹慎與講究。(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循著信仰的軌跡,共行平安之路

循著信仰的軌跡走出家門,案桌旁的仙界工藝畫作,則以當代設計轉譯傳統藝師李奕興筆觸,營造出神祇視角的仙界氛圍,也邀請觀眾將視角拉升至神祇的高度,俯瞰彰化四時節慶景象,共行平安之路。此時,映入眼簾的是展區中央「歲時圓盤」,匯聚節俗故事、影像與地景模型,象徵歲月循環的脈動。循著圓盤向外延展,八大民俗節慶自「拜天公」至「謝下元」次第展開,以物件搭配圖文講解,節俗脈絡在眼前逐漸清晰,成為可感知的文化風景。

展場一隅(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展場一隅(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展區中央「歲時圓盤」,匯聚節俗故事、影像與地景模型,象徵歲月循環的脈動。(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展區中央「歲時圓盤」,匯聚節俗故事、影像與地景模型,象徵歲月循環的脈動。(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展開五感體驗,感受紮根於土地的日常

除了靜態觀賞,平凡製作與發落文化更邀請觀眾在此展開五感體驗:嗅聞巨型端午「虎仔香」散發出的艾草與菖蒲香氣;聆聽由鹿港出身、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親自誦唸的〈鹿港普度歌〉;並在互動設計團隊「馥谷餘」打造下,踏入沉浸式遊戲,親歷「南瑤宮笨港進香」回鑾橫渡濁水溪的「潦溪」場景;最後,更可於馥谷餘以科技轉譯「花壇迎燈排」的互動裝置中,輸入自己的姓氏,生成專屬「字姓燈」,體驗成為頭家爐主,與家族共享神祇護佑的榮耀時刻。

巨型端午「虎仔香」(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巨型端午「虎仔香」(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體驗完饒富意趣的互動設計後,接著別忘記抬頭仰望,彰化的真實模樣在眼前展開。六面懸掛於展區上方的大型圓弧投影,顯影出溪流邊的人群、家戶前的香案、普度時澎湃的「普肉山」,以及彰化在山河之間那最虔敬的模樣。此時,耳畔同時響起彰化出身的獨立樂團「農村武裝青年」為展覽量身打造的音樂,聲影交織之間,更深刻地感受到這些歷久不衰的習俗,至今仍緊緊紮根於土地的日常。

在全球「BenQ」的支持下,六面懸掛於展區上方的大型圓弧投影,顯影出彰化在山河之間那最虔敬的模樣。(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在全球「BenQ」的支持下,六面懸掛於展區上方的大型圓弧投影,顯影出彰化在山河之間那最虔敬的模樣。(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一字排開的平安小物,到鹿港童玩「葫蘆問」

最後,讓我們轉身走進「平安行」,此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宛如傳統中藥櫃般的展櫃,整齊陳列著香包、香火袋、符令、石敢當、大符等各式祈福小物,呈現人們如何在日常裡寄託祈願、守護平安。

宛如傳統中藥櫃般的展櫃,整齊陳列著香包、香火袋、符令、石敢當、大符等各式祈福小物。(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宛如傳統中藥櫃般的展櫃,整齊陳列著香包、香火袋、符令、石敢當、大符等各式祈福小物。(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來到台上,鹿港傳統童玩「葫蘆問」化為色彩飽滿、造型討喜的「平安行葫蘆問」遊戲。觀眾更可在遊戲後抽取共26款獨家平安小卡,蓋上平安行限定集章,在趣味互動中一步步邁向平安的終點。從靜態凝視到身體參與,這趟涵蓋拜天公、慶上元、迎媽祖、安營、慶端午、贊中元、祭水圳、謝下元等民俗文化的彰化之旅,也在此緩緩落幕,留下平安的餘韻與祝福。

鹿港傳統童玩「葫蘆問」化為色彩飽滿、造型討喜的「平安行葫蘆問」遊戲。(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鹿港傳統童玩「葫蘆問」化為色彩飽滿、造型討喜的「平安行葫蘆問」遊戲。(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觀眾可在遊戲後抽取平安小卡,蓋上平安行限定集章,一步步邁向平安的終點。(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觀眾可在遊戲後抽取平安小卡,蓋上平安行限定集章,一步步邁向平安的終點。(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沉浸式遊戲讓人彷彿親歷「南瑤宮笨港進香」回鑾橫渡濁水溪的「潦溪」場景。(圖片提供:三分之三設計、攝影:白儀芳)

2025台灣設計展「平安行 Path of Pîng-an」

展期| 10月10日(五)- 10月26日(六)週日至週四10:00-18:00;週五至週六10:00-20:00
地址|鹿港公會堂(彰化縣鹿港鎮埔頭街 72 號)
音樂演出|10月11日(六)15:00 - 15:30 文開國小・南音雅月
                  10月12日(日)15:00 - 15:30 華龍國小・北管新傳
文史導覽|10月18日(六)08:00 - 10:00 民俗愛好者黃雅君老師 X 拜天公平安採買
                  10月19日(日)15:00 - 17:00 民俗愛好者李宗學老師 X 找尋鹿港平安物

資料提供|平凡製作、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