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騎腳踏車減肥同時橫渡巴黎塞納河?整個概念浮艇就是你的健身房!

一面騎腳踏車減肥同時橫渡巴黎塞納河?整個概念浮艇就是你的健身房!

還記得小時候在風景區踩著天鵝船嗎?利用腳踩人力作為槳軸運轉動力,天鵝就會載著人四處遊遍整片湖泊。由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教授Carlo Ratti所創立的義大利創新實驗室Carlo Ratti Associati,將這樣的天鵝船概念升級為現代公共運輸版本「巴黎導航健身房」(Paris Navigating Gym),讓人們可以在船上健身同時又能渡河。

 

具體而言,「巴黎導航健身房」是個長20公尺的船隻,內部設有一系列的健身器材,人們在使用器材時能夠產生動能轉換為電力,驅動船隻航行運作,所創造的能量足夠讓船身同時乘載45人,橫渡巴黎最美塞納河。運動者能查看自己的熱量消耗,周遭透明全景玻璃窗則提供了欣賞外部美景的功能,同時達到運輸、觀光、健身三重功能

 

靈感取自於巴黎塞納河觀光遊船讀創新合作提案,Carlo Ratti Associati和健身器材製造公司Technogym、城市創新設計建築非營利組織Terreform ONE、城市再造組織URBEM合作,為回應當地對於公共基礎交通設施的需求,且企圖實驗人力產生能源的發展潛力,挖掘出城市中尚未開發的有效能源,企圖進一步整合城市的交通設施。船隻預計將在夏季開放,晚上則可提供河上的派對和慶祝活動場地

 

若實際於巴黎實行成功,或許台灣也可以引進,在有河流流經的城市區域,提供都市人健身和通勤的嶄新方案,在觀光地區也能夠設置,提供給大人、小孩們更多遊河樂趣。期待這個創意構想未來能夠成真!

 

Text / YaChen Chen

via / designboomCarlo Ratti Associate

日本西武鐵道「餐廳列車」再升級!妹島和世設計時髦鏡面車廂,料理融入沿線地方風土

日本西武鐵道「餐廳列車」再升級!妹島和世設計鏡面車廂

日本西武鐵道「移動式餐廳」再升級,預計於2028年推出全新餐飲主題列車,邀普立茲克建築大師、SANAA建築事務所創辦人之一妹島和世設計,並與日本大型餐飲集團Balnibarbi聯手開發和營運。列車將配有日本現行最大規模的「廚房車廂」,邀旅客以窗外景色佐餐,沈浸感受沿線景點的風土滋味。

日本西武鐵道「餐廳列車」再升級!妹島和世設計鏡面車廂
(圖片來源:西武鐵道)

西武鐵道招牌餐廳列車「52席的至福」

早在2016年,西武鐵道就推出餐飲主題列車——「西武旅行餐廳:52席的至福」,從東京池袋、新宿發車,開往埼玉縣有「東京後花園」之稱的秩父,每班車限定52席,每位乘客都能在約1.5小時的車程當中,享受名廚帶來的精緻料理。如2025冬季菜單由東京米其林一星法式餐廳L’aube的今橋主廚策劃,將秩父在地食材入菜,帶來蕪菁煙燻溏心蛋、紅酒鰻魚佐稻燒深谷蔥、烤武州豚佐蕈菇等佳餚。

日本西武鐵道「餐廳列車」再升級!妹島和世設計鏡面車廂
西武鐵道「52席的至福」餐廳列車。(圖片來源:西武鐵道)
日本西武鐵道「餐廳列車」再升級!妹島和世設計鏡面車廂
西武鐵道「52席的至福」餐廳列車。(圖片來源:西武鐵道)

非凡體驗再升級!全新餐廳列車設「日本最大廚房車廂」

作為唯一從東京都內發車的餐廳列車,「52席的至福」推出近10年來備受好評。延續過往成功經驗,西武鐵道再推進化版餐廳列車。新車款隸屬於「Laview」特急體系,將行駛池袋、新宿、西武秩父等路線;列車共設4節車廂,其中第1節為8人包廂,空間感最為寬敞,賞窗外風景的視野也最佳;第3節為廚房車廂,其面積為日本定期運行的列車中規模最大,廚藝團隊將在此為70名乘客備菜,讓料理熱騰騰上桌。

日本西武鐵道「餐廳列車」再升級!妹島和世設計鏡面車廂
(圖片來源:西武鐵道)
日本西武鐵道「餐廳列車」再升級!妹島和世設計鏡面車廂
(圖片來源:西武鐵道)

妹島和世設計列車:鏡面 X 灰色系時髦感滿分

列車設計方面,西武鐵道再度邀建築大師妹島和世合作,「Laview」特急列車設計正是出自她手。此次大師將Laview列車金屬質感的現代感再昇華,採用特殊材質打造「鏡面車體」以映照沿途景致;車廂內部則採用單一色調,用中性的灰階營造時髦洗鍊的風格,搭配聚光燈與桌燈,襯托桌上料理和窗外景色。

日本西武鐵道「餐廳列車」再升級!妹島和世設計鏡面車廂
(圖片來源:西武鐵道)
日本西武鐵道「餐廳列車」再升級!妹島和世設計鏡面車廂
(圖片來源:西武鐵道)

Balnibarbi將鐵路沿途風光濃縮於餐盤

作為新列車最大亮點的餐飲,由日本頗具規模的餐旅集團Balnibarbi總料理長大筆秀樹策劃。Balnibarbi以「從飲食出發的地方創生」為理念,在日本經營上百間餐飲、旅遊相關物業,從親民到奢華體驗皆有,其中瀨戶內海淡路島是一大重要據點,島上有建於山崖的景觀餐廳TRATTORIA amarancia、改建自廢棄小學的旅宿SAKIA STAY等;另外位於島根的自然系旅宿IZUMO HOTEL THE CLIFF,則主打與自然融為一體、「穴居」般的奢華住宿體驗,2024年起連兩年獲米其林指南一星鑰肯定。

日本西武鐵道「餐廳列車」再升級!妹島和世設計鏡面車廂
Balnibarbi旗下餐廳TRATTORIA amarancia。(圖片來源:IZUMO HOTEL THE CLIFF)
日本西武鐵道「餐廳列車」再升級!妹島和世設計鏡面車廂
Balnibarbi旗下旅宿IZUMO HOTEL THE CLIFF。(圖片來源:IZUMO HOTEL THE CLIFF)

挾豐富餐飲策劃經驗,Balnibarbi端出的菜色值得期待。料理長透露,他將把西武鐵道從東京到秩父沿線風光,從自然、人文到風土等,轉化為充滿故事、滿足身心靈的全套菜單,讓乘客度過非凡時光。

日本西武鐵道「餐廳列車」再升級!妹島和世設計鏡面車廂
Balnibarbi旗下奢華旅宿IZUMO HOTEL THE CLIFF晚餐菜色。(圖片來源:IZUMO HOTEL THE CLIFF)
日本西武鐵道「餐廳列車」再升級!妹島和世設計鏡面車廂
Balnibarbi旗下奢華旅宿IZUMO HOTEL THE CLIFF晚餐菜色。(圖片來源:IZUMO HOTEL THE CLIFF)

資料來源|西武鐵道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建築設計:結合海鳥、台灣山海意象,北登機廊廳預計2025年底啟用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建築設計:結合海鳥、台灣山海意象,北登機廊廳預計2025年底啟用

預計在2027年完工的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是由英國建築事務所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RSHP)設計,攜手英國工程顧問公司奧雅納(ARUP)、宗邁建築師事務所、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聯合的全新機場建築,其中,「北登機廊廳」將可望搶先於2025年底啟用!

普立茲克建築大師團隊操刀設計

RSHP是由已逝普立茲克獎建築大師「建築爵士」Richard Rogers領軍,過去曾設計多座大型機場樞紐建築,像是倫敦希斯洛機場第五航廈、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第四航廈,而桃機三航正是結合其過往大型機場設計的經驗,呈現出一座獨特、充滿活力且靈活直觀的建築。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建築示意圖(圖片來源:RSHP建築設計事務所)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建築示意圖(圖片來源:RSHP建築設計事務所)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建築示意圖(圖片來源:RSHP建築設計事務所)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建築示意圖(圖片來源:RSHP建築設計事務所)

桃機三航建築設計由RSHP合夥建築師Andrew Tyley主導,靈感取自台灣壯麗的山巒景觀、環繞四周的海洋,並融合自然律動與生活節奏。外觀搶眼的波浪流線屋頂,是由16根、長20公尺的「榕樹柱」沿著建築脊樑支撐,造型汲取自飛行中的海鳥姿態,從遠處看建築量體正有如大雁展翅,也有如台灣壯闊波瀾的山脈曲線。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建築示意圖(圖片來源:RSHP建築設計事務所)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建築示意圖(圖片來源:RSHP建築設計事務所)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建築示意圖(圖片來源:RSHP建築設計事務所)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建築示意圖(圖片來源:RSHP建築設計事務所)

屋頂下方則是一個輕盈通透,如雲朵般延展的「雲頂天花」,能溫柔折射自然光,讓室內呈現明暗有致的層次。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建築示意圖(圖片來源:RSHP建築設計事務所)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建築示意圖(圖片來源:RSHP建築設計事務所)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建築示意圖(圖片來源:RSHP建築設計事務所)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建築示意圖(圖片來源:RSHP建築設計事務所)

空間上,將透過彈性編排,創造出時而開闊,時而私密的大小不一場域,將可隨季節、需求或未來營運策略重新配置;在動線上,則預計搭配清晰易懂的指標與側連結系統,並以「最短轉機時間40分鐘」為目標,型塑出一座充滿有機感且靈活的機場空間。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建築示意圖(圖片來源:RSHP建築設計事務所)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建築示意圖(圖片來源:RSHP建築設計事務所)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建築示意圖(圖片來源:RSHP建築設計事務所)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建築示意圖(圖片來源:RSHP建築設計事務所)

桃機三航主體東西長414公尺、南北寬242公尺,相當於3座橫放的台北101大樓;地下3層、地上4層,總樓地板面積58萬平方公尺。啟用後將可新增27個機位,包括21個靠站機位及6個遠端機位,並預計能容納4500萬人次,加上結合一、二航的吞吐量,讓未來桃機整體容量可達8200萬人次。

北登機廊廳率先啟用,1488組燈具結合通透空間

隨著桃機三航逐步成形,設有D11至D18共8個登機門的「北登機廊廳」,預計於2025年底完工啟用,搶在第三航廈全面啟動前,率先帶來全新的國門體驗。

桃園機長第三航廈 北登機廊廳空間(圖片來源:交通部長 陳世凱FB)
桃園機長第三航廈 北登機廊廳空間(圖片來源:交通部長 陳世凱FB)

全長738公尺、挑高達 13 公尺的北登機廊廳候機室,大面積落地玻璃帷幕,讓旅客在候機時能欣賞飛機與地勤作業的空側景觀,而色彩鮮豔的8座橘紅色空橋,更讓人在視覺上眼睛為之一亮。

桃園機長第三航廈 北登機廊廳空間(圖片來源:交通部長 陳世凱FB)
桃園機長第三航廈 北登機廊廳空間(圖片來源:交通部長 陳世凱FB)

北登機廊廳共裝設1488組Halo燈具,並將照明、空調、廣播、消防、WIFI 基地台等5大功能集於一身,讓照明與空間搭配的效果最佳化。利用Halo燈散發柔和光影層次的特性,搭配開放廊廳引導視線向上延展,營造寬闊通透的空間感。

桃園機長第三航廈 北登機廊廳空間(圖片來源:交通部長 陳世凱FB)
桃園機長第三航廈 北登機廊廳空間(圖片來源:交通部長 陳世凱FB)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模型展出

若對桃機三航建築施工程細節有興趣,目前在第二航廈南側五樓商場也展出比例尺1:200的第三航廈局部模型,透過剖面鉅細靡遺地呈現地下二樓到地上四樓的外觀特色、室內各樓層空間配置及進出道路等。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模型展(圖片來源:桃園機場)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模型展(圖片來源:桃園機場)

機場公司表示,本次展出模型為設計顧問所提交的細部設計成果實體剖模,採用3D列印技術及壓克力雷射切雕,歷時半年製作,成品底座長408公分、寬156.5公分,不僅展現建築宏偉氣象,透過剖面呈現,也能窺見室內配置與陳設,精確捕捉航廈細節。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模型展(圖片來源:桃園機場)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模型展(圖片來源:桃園機場)

例如鋼骨構造及玻璃帷幕等建築結構,以及旅客動線上的色彩漸變元素,從報到大廳主色黃色、電梯主色橘色到空橋主色橘紅色,皆忠實呈現於實體模型中,讓觀賞者透過模型即可預見完工後的航廈面貌。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模型展(圖片來源:桃園機場)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模型展(圖片來源:桃園機場)

資料來源|RSHPARUP桃園機場交通部長 陳世凱FB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