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院舞台設計模型展-劇場人的黑盒子重現觀賞表演悸動

歌劇院舞台設計模型展 劇場人的黑盒子重現觀賞表演悸動

臺中國家歌劇院以「美聲涵洞」特殊建築工法響譽國際成為世界新地標之一,開幕週年也累績創造許多難得觀賞經驗。歌劇院特別遴選大劇院七個重要節目的八個場景,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總監同時也是舞台設計的王孟超表示:「劇場設計是項古老的手工技藝,在電腦3D立體模型的發展下,手工模型卻有其存在、無可取代的魅力,特別在歐洲劇場很多設計師還是以模型與導演、團隊溝通。這次歌劇院的模型展,模擬觀眾在劇場的觀賞角度,配合投影螢幕重現劇中場景,看到歌劇院用心策畫,將舞台設計費盡心思利用空間佈景的魔力,傳達導演和文本的藝術概念給觀眾。」

 

模型展邀請今年WSD世界劇場設計展新銳設計師─舞台設計決賽入圍者楊世丞及吳子敬,和台日妖怪造型大賞最優秀作品賞得主劉宇桓,三位主要模型製作者帶領共計21人的團隊,以一比二十五等比例縮小製作舞台模型,並且重新安排燈光及影像畫面,重現演出當下令觀眾感動的吉光片羽。「舞台設計模型展—劇人的模幻時刻」在歌劇院一樓忘我廳自10月20日開展,現場也貼心準備兒童專用木箱,讓兒童能近距離感受劇場魅力,許多搶先看展的民眾驚呼,模型似乎有種打開劇場黑盒子的驚喜感,當時欣賞節目的悸動也湧現心頭。

 

巧手製作精緻細節,實境重現劇場氛圍

舞台模型,以往僅是為劇場設計工作而存在,它們依舞台設計師圖稿製成,立體而微觀;然而這回臺中國家歌劇院逆反時序,在演出結束後找來劇場設計的好手們重建場景,翻模雕塑、燈光、投影等技術與效果,召回劇場裡的魔幻時光。

 

維妙維肖翻模打造,重現《女武神》不寒而慄劇場氛圍。剛結束演出的華格納歌劇《女武神》,導演卡盧斯.帕德利薩特別授權,指定劇中兩個精彩場景:第二幕最後代表死亡的巨大鋼鐵懸吊裝置,及第三幕女武神的騎行作為舞台模型。本次擔任《女武神》模型製作的劉宇桓及周書豪,不僅重新翻模打造人物,重現歌手服裝與道具細節,拉夫拉前衛劇團「神在機器上」概念實踐的機械手臂模型,甚至搭配操作人偶;而懸吊裝置也特別加裝機關,讓裝置能固定旋轉,裝置上的死亡人偶讓人回想起主角齊格蒙的死亡。

 

設計巨人傳承,青出於藍經典重現

模型展重現國內四位資深舞台設計—王孟超、張維文、王世信、梁若珊的作品。舞台設計師如何轉化空間和表演區的對話是每次設計的功課,這次許多模型製作者在學校及職場上皆承接四位前輩的教導,在模型中觀眾更可從宏觀角度看見舞台設計師的巧思,使這次展覽突顯舞台設計的世代傳承,別具意義。

 

《地下鐵》畫工精細如繪本 《牡丹亭》描圖紙展現寫意

現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總監的王孟超,從事舞台設計30多年,並獲頒國家文藝獎肯定,本次展出《地下鐵》、《牡丹亭》兩部作品。王孟超表示:「《地下鐵》是少數在看完文本就有想法,一開始就清晰成形的設計作品,很像是一本立體繪本書。」他表示導演給舞台很大的施展空間,他用手繪佈景還有樓梯與影像,以「月台」做為主場景,創造豐富的表演空間。模型製作者吳子敬、潘又瑞及吳靜依,為了呈現手繪細緻感,以手畫一筆一筆勾勒,背景幕樹枝一條一條仔細描繪,就花了大約一個星期。《地下鐵》場景的明暗變化、人物表情、肢體動作等,更花費時間大概400個小時。舞台上可愛的大象,身體和鼻子則是用肥皂盒和漏斗做身體支撐,花了大約一天時間塑形。

 

一桌二椅簡單舞台,獨有燈光暈染技巧展現寫意。東方代表青春版《牡丹亭》,王孟超的舞台設計簡約,運用書法名家董陽孜的作品,雅致的文人水墨畫,呈現典雅而深邃美感。模型製作者楊世丞認為,看似簡單的舞台其實是最難做的,他的團隊以描圖紙加上顏色透光膠帶和燈條,一次次試驗調整燈光暈染效果,想像模擬舞台上的燈光變化,重現《牡丹亭》的水墨詩意。

 

《浮士德》理性與感性交織 《春櫻小姑》微型投影重現平安朝意象

早年曾在美國華府圓形劇場、丹佛表演藝術中心任駐院舞台設計,並致力於臺灣與國際交流的張維文,舞台設計作品《浮士德》精細呈現細緻雕花紋路展現角色轉折,構思核心在於處理歌劇本身許多二元對立的議題與面向,舞台上立台方框的雕花紋路裝飾,暗暗呼應浮士德雖為鴻儒,卻被狂熱慾望驅使。模型製作者陳亮儒及吳映竺為了呈現這種理性與感性交織對映的具象,將雕花紋路仔細的一層一層畫上去,並用燈光變化呈現空間場景,由繁複遞減以對照角色內在的轉折。

 

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系主任的王世信,歌劇院挑選他與唐美雲歌仔戲團合作的《春櫻小姑—回憶的迷宮》、《春櫻小姑2—螢姬物語》舞台設計作品。唐美雲歌仔戲團不斷追求歌仔戲的與時俱進,「春櫻小姑」系列即是最佳代表,擔任模型製作的楊世丞本人也是唐美雲歌仔戲團技術統籌。舞台設計運用漫畫線條和蝕刻版畫,將詼諧喜感與記憶失落的缺憾融為一體,演重現舞台悸動,《春櫻小姑—回憶的迷宮》模型如實展現天成一家人生活的現實空間,並且重現進入母親猶如「記憶保險庫」的門扉,天幕上等比的投影,營造如同觀賞「袖珍重演版」的視覺效果。

 

《春櫻小姑2—螢姬物語》從清末宅院來到千年前的日本京都,運用一幅幅舞台與影像設計聯手織就的絢爛畫面,展現櫻飛柳舞、春色似錦,卻支離破碎、纏繞交錯的場景。這齣戲大量使用影像,以及切割畫面重組的「mapping」影像技術。模型上使用微型投影機播放動態影像,讓影像與景片、螢幕交相映照出繽紛典雅的平安朝意象。為了讓模型呈現精細畫面,特別再請本齣戲的影像設計王奕盛,重新調整影像素材尺寸。兩座模型精細程度,足讓觀眾讚嘆彷彿回到看戲時空。

 

《迷宮魔獸》耗費上百小時精雕136個人偶

歌劇是所有表演藝術中最鴻篇巨製的類型,而演出僅一小時、場景相對較少的《迷宮魔獸》算是特例,去年歌劇院開幕季特別與臺中在地團隊攜手合作,製作了這部臺灣首見的社區歌劇。模型呈現的場景是第一幕接近尾聲,英雄提修斯與雅典青年乘船出海、雅典人送別場景。舞台設計梁若珊在這一景設計的特色是,劇院升降舞台配合音樂節奏緩緩下降,象徵人們出發與即將發生的場景轉換。模型製作者周易儒、趙鈺涵及李臻將投影內容改為迷宮意象,加上象徵迷宮的紙幕景片,同時參照設計燈圖,在模型中裝置動態LED燈,營造與演出一致的燈光效果。這座模型甚至放上完整交響樂團及所有演員人物,光是製作人物的服裝表情刻畫等細節,花了近450個小時完成,投注心力等同正式舞台演出。在這座模型中,刻意將側邊裸露呈現升降舞台結構,讓觀眾能一窺微觀劇院側台的奧妙小宇宙。

 

「舞台設計模型展—劇人的模幻時刻」在歌劇院一樓忘我廳展出到12月24日,歡迎曾經看過演出的朋友重溫美好回憶,喜愛劇場的朋友更不能錯過難得近距離看見舞台細節的機會。

 

via / 臺中國家歌劇院

從《少年PI的奇幻漂流》到南亞「民間譚」的多重宇宙!楊雨樵以口說藝術展演人虎故事,拓展劇場之外的敘事視野

La Vie 美感俱樂部與臺中國家歌劇院首度攜手推出展演式講座,邀請跨領域敘事藝術家楊雨樵,帶來一場結合聲音表演與故事講述的劇場演前體驗!更推出講座與《少年PI的奇幻漂流》演出優惠套票,帶領觀眾穿梭於古老神話與現代劇場之間,打開劇場與聲音交錯的敘事宇宙。

今年夏天最令人期待的重量級舞台劇《少年PI的奇幻漂流》來了!改編自全球熱銷1400萬冊小說《少年PI的奇幻漂流》、2012年李安導演改編為電影,劇場版作品由編劇羅莉塔.查克拉芭蒂(Lolita Chakrabarti)操刀,今年首度登上亞洲舞台,在臺中國家歌劇院「2025 NTT 夏日放/FUN時光」系列,以劇場的形式再度重生。

印度少年PI與孟加拉虎「理查.帕克」,一人一虎在海上共存227天的奇幻旅程故事,引領著觀者深入思考,當信仰與生存交錯於浩瀚大海,不只是漂流,也是穿越真相與幻象的試煉——那隻老虎,是野性?是恐懼?還是,是他自己?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首次合作!La Vie美感俱樂部X臺中國家歌劇院 共同推出展演式講座

從劇場故事延伸,為了讓觀眾從多角度深入理解文本與南亞民間故事中人虎關係的豐富內涵,La Vie 美感俱樂部攜手臺中國家歌劇院推出首檔展演式講座——打開劇場的多重形象:從《少年PI的奇幻漂流》到民間譚的聲音現場。邀請跨領域敘事藝術家楊雨樵,展開一場穿越文學、聲音與劇場的敘事之旅。

講座上半場將從《少年PI的奇幻漂流》文本導讀出發,深入故事結構與角色寓意,下半場以兩則南亞的「民間譚」為鑰,透過說書與即興音樂交織出古老又當代的敘事場景,開啟潛藏於經典之下的文化原型與聲音密碼。

(圖片提供:La Vie、臺中國家歌劇院)
(圖片提供:La Vie、臺中國家歌劇院)

什麼是「民間譚」?人虎故事的古代源流

民間譚(folktale)乍聽之下有些陌生,但那些代與代之間口耳相傳、在火光邊、床沿前、在大街上被講述的故事——便是民間譚的雛形。它不屬於單一作者,而是無數講述者與聽眾以口語編織的敘事形式,是人類集體記憶的原型劇場。楊雨樵自小熱愛民間故事,成年後投身亞洲口述傳統的田野採集與語言研究,更親自翻譯 20 世紀初以標音法記錄的語料,將那些古老記錄轉化為可聆聽、可演說的現場語言。

從經典文本《少年PI的奇幻漂流》出發,走入動物民間譚的敘事結構與聲響語彙,楊雨樵通過兩則故事展演,與打擊樂、管樂等實驗性演出,引領觀眾深度的理解少年PI在救難艇上與老虎理查.帕克之間的奇異關聯,實地打開劇場說故事的多重可能。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跨領域敘事藝術家與聲音藝術家楊雨樵(右)將攜手長笛家吳正宇(左)帶來動物民間譚演出。(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虎影共聲:南亞民間譚 × 跨域聲音展演

 故事一《人虎的伎倆》
楊雨樵以單人口說與打擊樂的即興演出。在印度與周邊南亞地域相傳的古代故事中,有一種奇異的生物叫做人虎,是由人向自身施咒,變成人虎,但最後卻無法成功地變回人類,始終維持半人半虎的狀態。這則故事與台灣的《虎姑婆》,在某些地方有著相似的母題,同時也反映出少年PI文本中所暗喻的其中一個民間譚脈絡:人虎同體。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故事二《虎的報恩》
由楊雨樵與長笛演奏家吳正宇共同演出,講述一名男孩偶然救下一隻受傷的老虎,老虎為了報恩,與男孩展開了各式各樣的冒險與遊歷,但故事的最後,「報恩」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這則故事版本遍佈南亞、東南亞乃至東北亞地區,也正是少年PI的另一個重要的文化脈絡:男孩與老虎的相伴。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民間譚不只是故事,它是文化的耳語,承載著數百年來人類集體的夢、恐懼與希望。楊雨樵以聲音藝術將古老的故事轉化為鮮活的當代展演,隨著說故事者的聲音節奏、呼吸起伏、演奏的樂聲高低,讓觀眾將再次體會聲音的原初魔力!講座展演演出後也將安排簡短QA時間,想更深入了解《少年PI的奇幻漂流》背後的文化根源、民間譚的藝術形式、楊雨樵的聲音表演的創作歷程,千萬不要錯過這場文字與聲音交織的奇幻旅程!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 La Vie美感俱樂部X臺中國家歌劇院】首檔聯合展演式講座,報名中!

打開劇場的多重形象:從《少年PI的奇幻漂流》到民間譚的聲音現場

講座日期|2025.7.26(六)19:30~21:30
講座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角落沙龍(台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
講座票價|票種一/$200,加贈La Vie雜誌隨機期數一本
                     票種二/$700,含《少年PI的奇幻漂流》節目票券一張,加贈La Vie雜誌隨機期數兩本
                     (節目場次資訊:2025/8/2,19:30場次,票區1000元,講座當日領取節目票券)
報名時間|2025.06.27(五)中午12:00起至額滿為止。

《交響情人夢》音樂劇改版台灣首演!「野田妹」上野樹里9月登北流,現場樂團重現「千秋王子」指揮曲等經典曲目

《交響情人夢》音樂劇改版台灣首演!「野田妹」上野樹里9月登北流,現場樂團重現「千秋王子」指揮曲等經典曲目

說起日劇「經典中的經典」,你腦中首先浮現的是哪齣?相信有大票人會回答《交響情人夢》。不僅漫畫原作、改編電視劇紅遍全亞洲,2023年推出的音樂劇版本同樣創下全場次票券瞬間完售紀錄。今年9月,由黃金陣容上野樹里、三浦宏規、竹中直人攜手現場交響樂團的「交響版」全新製作將登上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帶來兩場演出。各位手速請準備,早鳥票6月23日中午12點正式啟售!

日本漫畫家二之宮知子以古典音樂為題材的漫畫作品《交響情人夢(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問世20多年來擁有大批粉絲,截至2017年累積發行量高達3700萬冊,2006年改編的電視劇更擄獲無數少女心,野田妹與千秋王子間另類有趣的戀愛故事堪稱七、八年級生共同的青春回憶。

《交響情人夢》2006年由漫畫改編電視劇,成主演上野樹里爆紅之作。(圖片來源:Netflix官方網站)
《交響情人夢》2006年由漫畫改編電視劇,成主演上野樹里爆紅之作。(圖片來源:Netflix官方網站)

2023年,該作品再改編為音樂劇,電視劇版女主角上野樹里及劇中飾演德國知名指揮家的竹中直人時隔近20年回歸登台,並由日本音樂劇新人王三浦宏規詮釋千秋王子一角,為經典之作注入當代風味,創下全場次開賣即完售的絕佳票房。

2025年,《交響情人夢》音樂劇改版重啟,以全編制交響樂團現場演奏搭配夢幻卡司組現場演唱,打造「《交響情人夢》音樂劇交響音樂會」的嶄新觀劇體驗,更選定台灣為全球首站,搶先日本於9月6日、7日週末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重磅登場。兩場演出將陪伴所有劇迷、漫畫迷一同重溫不敗經典,回憶通道6月23日中午12點準時開啟,欲得早鳥獨家優惠請鎖定udn售票網

野田妹還得是她!原班人馬上野樹里、竹中直人來台

全新交響版女主角「野田惠」同樣由日劇版、音樂劇版主演上野樹里喚起大家的青春。自2006年劇集播出以來,上野樹里便因此作深受台灣觀眾喜愛,如今再攜代表作來台會粉絲,更引高度期待。時間會走,回憶依舊,從20歲演到40歲,穿著那件紅外套的仍然是你我心中的野田妹。

《交響情人夢》音樂劇版由上野樹里和日本人氣小生三浦宏規共演。(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
《交響情人夢》音樂劇版由上野樹里和日本人氣小生三浦宏規共演。(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
永遠的「野田妹」上野樹里相隔17年回歸。(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永遠的「野田妹」上野樹里相隔17年回歸。(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而野田妹口中的「米奇」,自然不能沒有千面影帝的風趣演繹。由資深演員竹中直人所詮釋的「色大師」休得列傑曼,憑藉打破刻板音樂家的搞笑形象收穫高人氣,今二度與野田妹聯手重現當年令人難以忘懷的經典橋段,勢必勾起滿滿「時代的笑聲」。

指揮家角色也仍是熟悉的竹中直人。(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指揮家角色也仍是熟悉的竹中直人。(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千秋王子換人當?舞台版迎「音樂劇新人王」三浦宏規

男主角「千秋真一」則由新生代人氣演員三浦宏規飾演。三浦宏規活躍於2.5次元舞台圈,曾參與音樂劇《刀劍亂舞》、《網球王子》等多部熱門作品,近年更以大型舞台作品《神隱少女》白龍、《悲慘世界》男二Marius等角色受到關注。能歌擅舞的他,在2023年《交響情人夢》音樂劇首演中取得廣大迴響,此次也將是他首度來台,挾新一代「千秋王子」魅力登上北流舞台。

音樂劇版男主角「千秋真一」由日本新生代演員三浦宏規經典再詮釋。(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
音樂劇版男主角「千秋真一」由日本新生代演員三浦宏規經典再詮釋。(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
現年僅26歲的三浦宏規曾以本劇、《神隱少女》及另多部舞台劇的優秀表現奪得2023年菊田一夫演劇賞。(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現年僅26歲的三浦宏規曾以本劇、《神隱少女》及另多部舞台劇的優秀表現奪得2023年菊田一夫演劇賞。(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全球首站來台灣:現場交響樂 X 原卡司演唱,搶先日本上演

2024年受獎菊田一夫演劇賞的人氣編導上田一豪將操刀此次作詞、劇本與導演,音樂部分則邀請搖滾樂團TRICERATOPS主唱兼吉他手和田唱參與製作。全新形式以「全編制交響樂團演奏」,搭配日本音樂劇原班人馬現場獻唱;除了音樂劇中的原創歌曲演奏、特別為本次音樂會編寫的新曲亮相外,更將呈現原作中的古典樂名曲選段,如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蓋希文〈藍色狂想曲〉、拉赫瑪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等,多面向編織全新《交響情人夢》。

承2023年版音樂劇好評,今年改版重啟的「《交響情人夢》音樂劇交響音樂會」將於台北、東京譜新曲。(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承2023年版音樂劇好評,今年改版重啟的「《交響情人夢》音樂劇交響音樂會」將於台北、東京譜新曲。(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集結原創團隊和受矚新星,並融合舞台劇與音樂會的2025年版《交響情人夢》搶先帶台灣觀眾來一場回憶殺。(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
集結原創團隊和受矚新星,並融合舞台劇與音樂會的2025年版《交響情人夢》搶先帶台灣觀眾來一場回憶殺。(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

由東寶、講談社、富士電視台、LIVE EXAM製作,聯合數位文創主辦,「《交響情人夢》音樂劇交響音樂會」將在今年秋天帶領觀眾重溫最初的感動。

*所有演出照片皆為2023年演出之日版音樂劇畫面。
2023年日版、2025年巡演新版《交響情人夢》音樂劇海報。(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東宝株式会社)
2023年日版、2025年巡演新版《交響情人夢》音樂劇海報。(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東宝株式会社)

《交響情人夢》音樂劇交響音樂會

【演出資訊】

  • 時間:2025年9月6日19:30、9月7日14:30
  • 地點: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 分區票價:NT$5,200 / 4,800 / 4,400 / 3,800 / 3,400 / 2,800 / 2,200 / 1,600 / 1,000(6月23日12:00起至6月30日23:59止,享早鳥專屬限時折扣)
  • 購票方式:點此進入udn售票網,或於週一至週五09:00-17:00電洽02-2649-1689#1

>> 關注「udn x 瘋表演」官方臉書了解更多。

【創作團隊】

  • 原作:二之宮知子《交響情人夢》(原載於講談社《Kiss》雜誌)
  • 作詞.舞台編劇.導演:上田一豪
  • 音樂:和田唱
  • 古典音樂監修:茂木大輔 等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