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立邦亞洲青年設計師大獎賽得主出爐!《超 未來─前瞻:邁向永續新世界》來趟紙上設計之旅

2019AYDA金獎作品山城續語

由立邦(Nippon Paint)母公司—立時集團(NIPSEA Group)所發起的亞洲青年設計師大獎賽,2019年台灣區競賽在各界踴躍支持下12月15日於台北設計建材中心圓滿落幕。究竟哪些作品刷新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一起來一趟紙上設計之旅!

PhotoCap_001_37

立邦亞洲青年設計師大獎賽(ASIA Young Designer Award,簡稱AYDA)係為台灣目前唯一國際型、專為大專院校學生舉辦的競圖,2019年台灣區競賽歷經長達半年的徵件和評審,終於在12月15日揭曉得獎名單。自2008年開始、迄今已舉辦第12屆的AYDA,旨在激發亞洲青年室內和建築設計的創新,短短幾年內,已發展成亞洲最被讚譽的設計盛事,更吸引近萬名傑出的亞洲青年設計師參賽。

2019年AYDA主題「超 未來──前瞻:邁向永續新世界」(FORWARD: A Sustainable Future),立意在於邀請青年設計師們思考,當科技之利全面性介入生活,設計是否能喚回人與人之間的溫度?同時,在設計追求展現在地特色之餘,是否亦能符合21世紀的發展趨勢?這些大哉問指出了設計所面臨的空前挑戰,回答了這些問題,也就等於重新定義了我們的生活、工作、空間、甚至未來。

前進哈佛最佳跳板

今年金獎得主將代表台灣參加2020年於越南舉辦之白金大獎賽,不僅能與亞洲15座城市的金獎同學一較高下、進行一趟設計發現之旅,為了拓展亞洲學子們的國際視野,2018年起,自總決賽脫穎而出的青年設計師,更將在立邦漆的全力支持下申請哈佛大學設計學院(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Harvard GSD)為期六週的暑期課程「DESIGN DISCOVERY」;一旦哈佛接受申請,立邦漆將支付課程期間價值超過一萬美金的交通、食宿與學費,AYDA無疑是鼓勵台灣設計學子最重要的國際級獎項。

▼2019AYDA金獎作品《山城續語》

2019AYDA金獎作品山城續語

2019AYDA金獎作品山城續語

發現在地與未來之間的新契機

金獎由中原大學曾明駿與王忻瑀以作品「山城續語」奪下。作品以選擇基隆西岸港邊的山城罾仔寮為基地,透過深度田野訪查分析整合各類地方元素作為空間規劃概念,將閒置空間以點對點串聯,並結合友善設計,透過保留、改造與新建,並以階段性的手法,讓山城聚落得到更永續的長久發展,活化在地居民、外來訪客與罾仔寮的關係。評審們一致認為,這件作品為逐漸老去的城市找到注入新活水的積極可能,融合社區營造的設計思維,可作為其他城市再生的參考。拿下銀獎的則是徐智煬與呂彥均同學的「Books Transform Station」。

▼2019AYDA銀獎作品《Books Transform Station》

2019AYDA銀獎作品Books Transform Station

2019AYDA銀獎作品Books Transform Station

台灣室內空間設計學會榮譽理事長同時也是本屆評審長的劉時泳認為,即使我們身處資訊扁平化的時代,「Books Transform Station」不忘書本溫度的同時,更讓建築回應城市生活的思維值得期許;甚至更深層以人與空間的關係去定義色彩配置,對於本屆的競賽主題做了最佳的回應。崑山科技大學的林宏恩同學則以「藍晒浮洲」創意基地得到銅獎。EW+HSU許華山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許華山認為,混搭式發展的確是台灣獨有的城市進程,林宏恩融化城市邊際的觀點展現出十足的在地特質,若再從歷史的角度豐富其文化意涵,將更能展現台灣的城市風貌。

▼2019AYDA銅獎作品《藍晒浮洲Master Vision》

2019AYDA銅獎作品藍晒浮洲Master Vision

另一方面空間美學室內裝修有限公司主持設計師陳鵬旭則提醒,我們是否真的需要一個全新的建築?活化舊建築是否更具說服力?這兩個問題可作為「藍晒浮洲」再進化的思考。而明志科技大學鍾杰安同學的「Green House」則獲得評審特別獎。放眼世界全球暖化議題,結合畜牧、農地、商城及市集的綠色垂直農場,給了氣候嚴峻的城市一絲永續的生態鏈曙光。

香港商立邦塗料有限公司企劃部經理金念慈總結,每個人迎接新生活或是新生命時,都會接觸到塗料,而立邦的品牌標語「為你刷新生活」,正意味著期待透過色彩為人們帶來嶄新的生活視野、讓新生活充滿最美好的想望。台灣室內設計與建築領域豐沛的創作能量早已無庸置疑,為設計找到色彩的文化能量,AYDA樂見其成!

得獎名次
作者學校

金獎

曾明駿、王忻瑀               

中原大學

銀獎

徐智煬、呂彥均

交通大學、中原大學

銅獎

林宏恩

崑山科技大學

評審特別獎

鍾杰安

明志科技大學

佳作

廖譔堯

逢甲大學

佳作

王韋婷、吳育昕

明志科技大學

佳作

紀侑成、何羽凡

逢甲大學

佳作

楊采蓉、江宜儒

中原大學

About AYDA

由立邦(Nippon Paint)母公司——立時集團(NIPSEA Group)發起的亞洲青年設計師大獎賽,每年在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孟加拉、泰國、巴基斯坦、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越南、中國、日本、香港、斯里蘭卡、台灣、印度等15個城市同時開展。

文字:邱羿瑄

圖片提供:立邦漆

延伸閱讀

RECOMMEND

Aesop用「花磚」重現老台北城市記憶!攜手台灣在地團隊「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花磚」常見於台灣老屋,這些瓷磚不只是裝飾,更裝載著職人手藝和城市記憶。儘管傳統工藝逐漸凋零,仍有職人傾心守護這些屬於台灣的故事。

最近,Aesop與瓷磚工作室「爿爿花」攜手,以上千片手工花磚打造台北復興SOGO店空間,將老台北的記憶嵌入當代日常,讓傳統工藝在青瓷綠的溫柔光澤中,折射出嶄新的生命力。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圖片提供:Aesop)

延續花磚工藝,守護城市記憶

漫步台北舊街區,多處可見老屋外牆上傳統花磚的身影,這些瓷磚或重現動物花紋意象、或描繪口耳相傳的民間故事,每一塊都是時光與記憶的切片。數十年來,儘管台北歷經多次都更,城市樣貌劇烈變動,仍有職人細心保存花磚,及其所乘載關於家與回憶的故事——台灣在地瓷磚工作室「爿爿花」就是這樣的「記憶守護者」。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圖片提供:Aesop)

Aesop台北復興SOGO店,以手工花磚濃縮老台北光景

1950年代老磚廠陸續歇業,傳統製磚工藝幾近失傳。為了將珍貴的老花磚帶入當代生活,爿爿花走進台北街頭巷弄,拍攝記錄各式老瓷磚圖騰,嘗試拼湊其歷史脈絡;同時延續傳統工藝,採手工製作花磚,以延續在地美學。此次爿爿花與Aesop合作台北復興SOGO店空間設計,正是對花磚所乘載的文化記憶,所提出的溫柔回應。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圖片提供:Aesop)

整間店鋪被青瓷綠籠罩,色彩靈感源自亞洲陶藝的經典色系,溫潤、沈穩且耐人尋味。爿爿花為Aesop手工打造約1,700片花磚,覆蓋店鋪的天花板、牆壁及地面,瓷磚紋樣發想自台北老宅騎樓柱子常見的花紋,將城市記憶濃縮於店內。空間中也融入錘紋與霧面玻璃材質,平衡瓷磚的堅實質感,為店內注入些許輕透感;邊角則採圓角設計,讓空間輪廓更加柔和。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圖片提供:Aesop)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圖片提供:Aesop)

以全新工法呈現經典花磚

值得一提的是,爿爿花打造瓷磚時,有別於早期乾式機械化的量產方式,改採濕式成形製法——真空加壓原土,壓入3D列印模具,再由手工切割、800°C素燒、上釉,並以1230°C高溫完成釉燒。在延續傳統工藝的同時,亦融入當代技術帶來有別以往的詮釋。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圖片提供:Aesop)

現代主義設計大師Charlotte Perriand作品妝點空間

店內的家具選品也值得一看,尤其是點綴水槽上方的銀色圓形壁燈,這盞鋁製燈具為20世紀現代主義設計大師Charlotte Perriand之作,約誕生於1960年代,採用實心鋁金屬製成,以簡潔線條構成扁平圓盤造型,打破傳統燈具印象,至今看來仍相當前衛。如果是Aesop忠實粉絲,應該對Charlotte Perriand一名不陌生——Aesop超人氣的木質玫瑰調「Rōzu 馥香水」,正是以她為繆思!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圖片提供:Aesop)

Aesop向來擅長透過店鋪空間轉譯街區故事,此次以花磚為引,將老台北城市記憶揉入店中,靜靜訴說台北建築的前世今生。下回造訪店鋪,不妨悉心感受藏於瓷磚中的職人手工與細膩故事。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春池玻璃新場域「春場」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揭開「透明孵育地」的工藝秘密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玻璃在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你可曾好奇這抹「透明」如何誕生?

春池玻璃將於12月打開擁有半世紀歷史的玻璃工廠,啟動全新場域「春場 SPRINGPOOL ORIGINAL FACTORY」,一處以60年玻璃實業經驗為基礎、置循環設計於核心,介於生產與展示、工業與工藝之間的開放平台。串連8大展區,集結材料、製造現場及上百件玻璃工藝品,春場領你走上從「透明之前」、「透明之間」一路行至「透明之後」的工藝之旅,窺見傳統製造業於當代發展出的嶄新樣態與價值。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打開玻璃工廠,導入設計思維領民眾一探「透明孵育地」

繼以玻璃為核心,集結展演、選物、餐飲、零售等功能於一地的「春室」品牌版圖底定後,春池玻璃再推全新實體場域「春場」。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春場以玻璃工廠為基地,貫徹「一半開放,一半生產」概念的場域,由彡苗空間實驗及無氏製作合作空間設計。團隊打破製造現場及展示空間之間的界線,兩者之間僅以一面玻璃相隔——觀者一面看展,一面能隔著玻璃望見窯爐中燒紅的玻璃膏,觀察老師父們熟練俐落的工作姿態。在此,玻璃串連了產業與生活,實業與文創和諧共存一地,共築一個兼具技藝傳承、設計交流、循環教育等功能的空間。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延續工業符號,創造新舊混融的空間

舊與新在春場中無縫銜接,設計團隊一方面保留工廠原有的鋼構、管線與混凝土地坪,揉歲月痕跡於場域;另一方面則透過新介入的玻璃、金屬與木材結構,輕盈地回應空間本身的工業語彙。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展示道具也滿載設計巧思,玻璃製程中的耗材不再隱形,而是成為反映場域特質的展場質地,比如玻璃吹製管化為展架結構,耐火磚與平板玻璃被重新整理、堆疊,構築可調整的層架與平台。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考量到春場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活動,舉凡設計講座、品牌活動、實驗劇場等等,設計團隊在其中融入許多彈性、可變的設計,便於日後根據需求營造不同情境。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從「透明之前」到「透明之後」:揭開玻璃工藝秘密

春場也透過「玻璃鵝卵石」串起導覽體驗。每年,春池會回收超過15萬噸的廢棄玻璃,品牌將每100公克視為一「春池單位」,將被丟棄的材料重新塑形,轉化為一顆顆玻璃鵝卵石,成為春場訪客的參觀嚮導。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玻璃鵝卵石」以回收玻璃製成。(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導覽旅程以「透明之前」為始,聚焦於玻璃材質的潛能,接著推演至「透明之間」及「透明之後」,從樣品室的色料實驗、模具室的金屬肌理,到展示廳的光影折射,揭開玻璃從原料搖身一變為工藝品的歷程。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從春池玻璃轉型,看傳統製造業的當代轉機

春池玻璃是傳統產業轉型值得參考的案例,創辦人吳春池於1981年成立公司,以廢棄玻璃回收處理為核心,執行代工、回收材料應用等業務,奠定注重「永續」的企業文化;而後於2011年邁入轉型,成立「春池綠能玻璃觀光工廠」,打開民眾認識循環玻璃產業的新窗口,同時透過「W春池計畫」與設計師、藝術家跨界合作,為產業注入更多創意動能及文化價值。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春場的誕生,不只是延續玻璃產業輝煌時代的光輝,也是一次對傳統製造業的重新檢視——以「開放工廠」為本質,持開放思維迎接未來每一個合作、再造的可能,讓曾被視為夕陽產業的玻璃製造業,在當代綻放新貌。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春場

地址|新竹市香山區牛埔南路372號

試營運營業時間|2025.12.01起,週一至週六 09:30-17:30

導覽票價|自助語音導覽 現場購票$200/專人導覽 預約制$250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