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8

返回文章

台南新東國小 餐廳改造後
學美‧美學0

台南新東國小 餐廳改造後

台南新東國小 餐廳改造前
學美‧美學01

台南新東國小 餐廳改造前

台南新東國小 餐廳改造後
學美‧美學02

台南新東國小 餐廳改造後

台南新東國小 餐廳改造後
學美‧美學03

台南新東國小 餐廳改造後

台南新東國小 餐廳改造後
學美‧美學04

台南新東國小 餐廳改造後

台南新東國小 餐廳改造後
學美‧美學05

台南新東國小 餐廳改造後

台南新東國小 餐廳改造後
學美‧美學06

台南新東國小 餐廳改造後

台北和平高中改造後
學美‧美學07

台北和平高中改造前

台北和平高中改造後
學美‧美學08

台北和平高中改造後

台北和平高中改造後
學美‧美學09

台北和平高中改造後

台北和平高中改造後
學美‧美學10

台北和平高中改造後

苗栗豐林國小中廊改造前
學美‧美學11

苗栗豐林國小中廊改造前

苗栗豐林國小中廊改造後
學美‧美學12

苗栗豐林國小中廊改造後

苗栗豐林國小中廊改造後
學美‧美學13

苗栗豐林國小中廊改造後

苗栗豐林國小中廊改造後
學美‧美學14

苗栗豐林國小中廊改造後

屏東大同高中改造後
學美‧美學15

屏東大同高中改造後

屏東大同高中改造後
學美‧美學16

屏東大同高中改造後

屏東大同高中改造後
學美‧美學17

屏東大同高中改造後

屏東大同高中改造前
學美‧美學18

屏東大同高中改造前

花蓮明禮國小
學美‧美學19

花蓮明禮國小改造前

花蓮明禮國小改造後
學美‧美學20

花蓮明禮國小改造後

花蓮明禮國小改造後
學美‧美學21

花蓮明禮國小改造後

板橋沙崙國小改造前
學美‧美學22

板橋沙崙國小改造前

板橋沙崙國小改造後
學美‧美學23

板橋沙崙國小改造後

板橋沙崙國小改造後
學美‧美學24

板橋沙崙國小改造後

新竹竹東高中改造前
學美‧美學25

新竹竹東高中改造前

新竹竹東高中改造後
學美‧美學26

新竹竹東高中改造後

新竹竹東高中改造後
學美‧美學27

新竹竹東高中改造後

新竹竹東高中改造後
學美‧美學28

新竹竹東高中改造後

新北北港國小改造前
學美‧美學29

新北北港國小改造前

新北北港國小改造後
學美‧美學30

新北北港國小改造後

新北北港國小改造後
學美‧美學31

新北北港國小改造後

新北北港國小改造後
學美‧美學32

新北北港國小改造後

新北北港國小改造後
學美‧美學33

新北北港國小改造後

雲林山峰華德福國小改造前
學美‧美學34

雲林山峰華德福國小改造前

雲林山峰華德福國小改造後
學美‧美學35

雲林山峰華德福國小改造後

雲林山峰華德福國小改造後
學美‧美學36

雲林山峰華德福國小改造後

雲林山峰華德福國小改造後
學美‧美學37

雲林山峰華德福國小改造後

返回文章

返回文章

台灣校園美感升級!教育部「學美‧美學」用設計改造全台9所學校司令台、教室、餐廳空間

「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9所學校公共空間大變身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2021年04月16日更新 榮獲2021德國iF設計獎(iF Design Award)


2020年02月16日原文「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9所學校公共空間大變身
由教育部委託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該計畫歷經10個月的努力,以設計思維翻轉教育、帶動校園美學改造運動,成功為台灣9所學校進行美感變身的工程,而獲本次計畫改造的9所學校校長,以及負責設計改造的7個設計團隊也親解幕後實踐甘苦談。


用設計讓校園美學大改造

「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以全國公私立高級中等學校及國民中小學為對象,透過公開徵件,由學校自行提出校園改造需求的提案申請。今年首度辦理即有來自北、中、南、東部及外島共172所學校申請,經過評審團隊兩階段評選及實地考察後,選出9所學校成為合作對象。而在設計團隊的徵選上,則有來自各領域的25間設計公司提出34案參加,最後由7個設計團隊雀屏中選並進行各校的美學改造專案。改造內容相當多元,有教室、司令台、川堂、中廊、垃圾與資源回收站、師生餐廳、指標系統、電纜線及管線整理等。


設計團隊們歷經10個月的努力,挑戰以設計思維翻轉教育、帶動校園美學改造運動,秉持「減法設計」、「閒置再造」、「可複製性」三大策略,為9所學校把脈並解決問題。而此案也獲日本2020 GOOD DESIGN AWARD「BEST 100大獎」。評審團在講評中提到:「在出生率下降及學校設施老舊的背景下,在有限的預算內為學校師生實現有意義且易於使用的設計…該計畫具廣泛的智能性,包括美觀和設計。隨著新課綱的修訂,師生與設計團隊共同參與新的設計內容,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教育機會,值得日本參考。」 。


接下來,第二輪的2020年「學美.美學」計畫也將挑戰完成25校的美學改造,預計將在2021年初發表成果。

 ▶ 台灣校園變身美感場域!「學美‧美學」計畫以設計力改造穿堂、禮堂等7處學校空間



讓人想重念一次小學的美感教室

1. 新北北港國小 教室

設計團隊:共序工事空間設計有限公司

 

「學美‧美學」專案的目標除了校園美感改造外,更希望從根本解決校園環境問題,並且開創新的教育思維與解決方法。新北市北港國小的教室當初建造時在每間設有一個內嵌式的獨特空間,被用來存放教具,劉國華校長表示,在教學電子化的現在,準備室已不合時宜。


台灣校園美感升級!教育部「學美‧美學」用設計改造全台9所學校司令台、教室、餐廳空間


設計團隊共序工事洪浩鈞主持設計師便將這個空間改造成舞台並結合教室前、後設置的全黑板牆及移動櫃體,打造出可因應課程內容進行多元變化的未來教室。


台灣校園美感升級!教育部「學美‧美學」用設計改造全台9所學校司令台、教室、餐廳空間




友善環境.從日常生活作起

2. 屏東大同高中 垃圾回收站

設計團隊:唐草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屏東大同高中作為屏東縣歷史悠久、規模最大的完全中學,面臨走廊上堆放資源回收桶及外掃區掃具的凌亂狀況,不但造成視覺不良的衝擊,在環境衛生上同樣令人頭痛。設計團隊唐草設計杜文傑總經理帶領團隊,從使用者行為、設計服務、減法設計著手,將資源回收桶以模組化的方式重新設計,不但外觀美化,更在功能上引導師生更精準正確地作好垃圾分類並便於清運。


屏東大同高中改造前_台灣校園美感升級!教育部「學美‧美學」用設計改造全台9所學校司令台、教室、餐廳空間
屏東大同高中改造後_台灣校園美感升級!教育部「學美‧美學」用設計改造全台9所學校司令台、教室、餐廳空間


外掃區掃具的部份,則另外配合校園景觀設置儲放點,並結合休憩功能,讓同學不但不用帶著掃具橫跨大半個校園,還在掃具儲放點增加休憩座椅,讓它們自然融入校園與生活。大同高中的王郁菁校長表示,透過資源回收桶的重新設計,除了讓校園環境美觀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朝垃圾減量、減塑生活的目標努力。


屏東大同高中改造後_台灣校園美感升級!教育部「學美‧美學」用設計改造全台9所學校司令台、教室、餐廳空間
屏東大同高中改造後_台灣校園美感升級!教育部「學美‧美學」用設計改造全台9所學校司令台、教室、餐廳空間




還給都市孩子美麗的天際線

3. 新北沙崙國小 管線整理

設計團隊:東日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在此次改造的學校中,新北市沙崙國小是一個相當特別的案例。高炯琪校長表示,沙崙明年建校百年,校園中的電纜線、電線等管線布滿了學校的角落,是幾十年來各項工程的「產物」,相當不好看。


在東日興業的努力下,先檢測管線功能、拿掉已經沒有功能的管線後,再將剩餘的管線併同日後可能新增的內容一起整理,並以各色套環加以識別,以利後續維護。高校長認為,這是許多歷史悠久的學校都會面臨的校園問題,沙崙國小的經驗相當值得大家參考學習。


板橋沙崙國小改造前_台灣校園美感升級!教育部「學美‧美學」用設計改造全台9所學校司令台、教室、餐廳空間
板橋沙崙國小改造後_台灣校園美感升級!教育部「學美‧美學」用設計改造全台9所學校司令台、教室、餐廳空間




不限晴雨,讓孩子隨時能跑跳的活動公共空間

4. 雲林山風華德福國小 司令台

設計團隊:無有有限公司 


雲林縣山峰華德福國小黃錫培校長表示現代的師生關係很親近,所以想改造象徵威嚴的司令台。無有設計張智舜總監以大冠鷲為意象,在空間操作上,串聯操場上的遊具設施,將原本的盪鞦韆及溜滑梯等遊具,與新增於舊有司令台的攀岩牆與坡道重新整合。量體設計方面,想像舊有司令台就是大冠鷲的鳥腹,左右兩側加裝鐵件支撐架,就像展開兩側的羽翼,遮陽擋雨,增加原來的使用面積與空間。


雲林山峰華德福國小改造後_台灣校園美感升級!教育部「學美‧美學」用設計改造全台9所學校司令台、教室、餐廳空間




5. 花蓮明禮國小 川廊

設計團隊:無有有限公司 


花蓮明禮國小建校超過百年,原來的空間已不符合現況需求。需要一個讓孩子們能在雨天或大熱天時也可以活動的地方。目前校內唯一符合這種機能的空間是接近校門口的川堂,門口的圍牆與門面因為地震後受到損害已經過翻修,但川堂內部仍然維持老舊的現況。無有設計在實際勘查後,認為川堂是凝聚師生、家長及社區居民的重要據點。


台灣校園美感升級!教育部「學美‧美學」用設計改造全台9所學校司令台、教室、餐廳空間


因此,無有設計團隊從孩子的視角與想像,利用入口原有的樹木意象,延展成樹屋的概念,也展現學校與自然共處的態度。利用造型木夾板改變穿堂的空間型態,破除原牆面的生硬線條,以充滿不規則的曲面,製造出隧道與穿越感,營造樹屋的外觀。牆面上使用了平面設計手法,重新設計定義校方視覺系統以用來妝點空間,並以插畫結合明禮國小的校歌展示,還拆除掉了原本的孔子銅像,改以插畫手法來貼近學童。此外,利用了大色塊的平面設計來取代較佔空間的實體舞台,讓空間能被更靈活運用。


台灣校園美感升級!教育部「學美‧美學」用設計改造全台9所學校司令台、教室、餐廳空間




6. 苗栗豐林國小 中廊

設計團隊:創客吧有限公司


面對同樣有半室外場域需求的苗栗縣豐林國小,設計團隊創客吧則將學校跑道延伸到學校的中廊,結合布告欄的展示功能,打造出無論什麼天,孩子們都能在這裡遊戲、運動、說笑、帶導讀的多功能空間。


台灣校園美感升級!教育部「學美‧美學」用設計改造全台9所學校司令台、教室、餐廳空間


以中廊前方「遠眺獅潭綠意盎然的山巒」為概念,整合中廊與後走廊的空間為一體,以無縫軟質舖面引綠意入廊並改造地坪,將後走廊作為中廊的緩坡延伸,使原本生硬的走道空間變得柔和外,亦同時兼作學童的遊樂空間。而原本中廊兩側的佈告欄則以減法設計,將外觀視覺統一,把張貼的內容內縮於呼應花台的圓弧造型框內,輔以良好的照明設計,同時提升閱讀與展示的趣味。

 

苗栗豐林國小中廊改造後_台灣校園美感升級!教育部「學美‧美學」用設計改造全台9所學校司令台、教室、餐廳空間




讓人能好好放鬆的複合餐廳

7. 台南新東國小 學生餐廳

設計團隊:山川設計有限公司 


位於台南後壁的新東國小,學校餐廳建造至今近60年時光,由於年代久遠,比起學校其他空間更多了許多使用的痕跡,且缺乏適合學生使用的桌椅、配餐檯等設備。由於學校地點較為偏僻,部分學生交通不便,因此這個餐廳更兼具課後輔導的功能與需求,在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餐廳必須同時作為師生用餐和上課的地點。 


台灣校園美感升級!教育部「學美‧美學」用設計改造全台9所學校司令台、教室、餐廳空間


負責改造的山川設計表示,新東國小在主張食農教育與生態教育理念下,利用實驗稻田教學,讓學生透過實際耕作瞭解稻穀的生長、採收及最後收成的稻米,對於在地文化的傳承相當具有教育意涵。校方對於師生餐廳空間的訴求為要具備複合性機能,主要的功能是學校師學生用餐的空間,另外兼具課後輔導、學校或社區會議場所的多元功能。因此,團隊將空間與家具做解構與重組,利用輕便特製的家具以符合空間機能性。施工初期意外發現的復古牆面,搭配工藝吊燈氛圍,不但保存了學校的歷史,更營造出別具風格的氛圍。 


台灣校園美感升級!教育部「學美‧美學」用設計改造全台9所學校司令台、教室、餐廳空間




學校指標質感升級

8. 新竹竹東高中 指標改造

設計團隊:風泉設計有限公司 

曾經入鏡電影《九降風》的新竹竹東高中,創校至今72年,是具有悠久歷史人文薈萃的名校,緊鄰鳳陽山而身處高坡,建物散落於不同坡面,歷經長年的建物變更及修建,導致原有指標系統失去引導功能,且殘破不易辨識。另,建物間的距離相距遙遠,時常造成來訪賓客迷路。 


台灣校園美感升級!教育部「學美‧美學」用設計改造全台9所學校司令台、教室、餐廳空間


風泉設計以台灣已故名畫家蕭如松老師於竹東高中寫生之作品系列《如沐松風 》為靈感,將澄澈畫風及沈穩內斂的色彩作為本次改造基底,讓經典畫作裏的獨白,藉由設計思維昇華為與校園師生的詩性對話,巧妙打造出一款竹東高中專屬、崇高精神象徵的指標系統。 


台灣校園美感升級!教育部「學美‧美學」用設計改造全台9所學校司令台、教室、餐廳空間




9. 台北和平高中 指標改造

設計團隊:風泉設計有限公司 

另一所同樣翻轉校園指標設計的還有台北和平高中,過去因為缺乏整體系指標系統,所以師生自製了許多指標,但材質、尺寸、顏色等不一,影響建物美觀。風泉設計實地會勘後發現校園內有許多馬賽克磁磚的裝飾,便以此為創意發想,使用簡單的幾何造型堆疊出繪圖文字,讓校園指標系統化,而繽紛的色彩應用則象徵學生的青春活力、展現無限的可能,跳脫指標原本冰冷的印象,與和平高中活潑的校園更加融合。 


台灣校園美感升級!教育部「學美‧美學」用設計改造全台9所學校司令台、教室、餐廳空間


深入閱讀▶ 我的學校變美了!台灣校園美感大改造 「學美·美學」以設計力化解校園空間困境


設計前導.全面提升台灣公共服務創新

這次投入改造的設計團隊,大家都以為人父母的心情期許能替下一代打造更美好完善的學習環境,他們提供自己的設計專業,從減法設計、閒置再造、可複製性三大策略,為9所學校把脈並解決問題。此外,教育部與台灣設計研究院更委託4位業界經驗豐富、長期關注美感教育的大師級人物:張光民(WDO世界設計組織區域顧問)、陳永基(陳永基設計有限公司負責人)、邱柏文(柏成設計有限公司創辦人)、李尉郎(台灣藝術大學助理教授),擔任各案的指導委員,就校園美感教育、設計、工程等不同面向提出專業意見。


今年「學美‧美學」是一個重要的前導示範,將設計專業導入校園,從行為、環境等各方面進行更整體性的設計思考,幫助學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甚至是預防問題。讓美學教育從校園環境的基礎開始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在學校有良好的環境與行為,才能擴展到自身與家庭,形成全民美學運動,進而帶動國家社會全方位的提升。


文字整理:Ian Liu

via 台灣設計研究院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