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疫情延期一年至2021年才登場的2020東京奧運,除了有隈研吾操刀的主場館外,擁有全球最大木造屋頂之一的有明體操競技館(Ariake Gymnastics Centre)也已經竣工,藍天白雲搭配上視覺強烈的巨大木船造型吸睛十足!

有明體操競技館是競技體操、韻律體操、彈翻床和特奧滾球等競賽項目的主要場館,現場約3層樓高,可容納1.2萬名觀眾。由於位在靠近東京灣的江東區,因此本次主導設計的日建設計公司(NIKKEN SEKKEI)以「漂浮港灣的木舟」為靈感,將競技館打造成一幢長117公尺、寬88公尺偌大的木造體育場館,而形似飛船般的木造屋頂在城市中甚是搶眼。



除此之外,有明體操競技館的所在位置,過去曾為存放木材的場所,因此使用全木造興建,也是在向過去的歷史致敬。所有木材,都來自北海道及長野縣的落葉松木間伐材(註一)。賽後將會拆除臨時的木造觀眾席,並將材料運回原產地,繼續作為他用,確保物資能夠循環使用,儘可能減少大型賽事造成的不必要浪費。
註一:人造林樹木間距較密,為了確保樹木獲得足夠陽光,會將部分未成熟的林木伐除,近年許多建築都會採用間伐材,物盡其用。


展館斥資205億日圓興建,即便建造過程有許多困難需要排除,最後依然只花了23.5個月的超短工期就完成。整體建築呼應著東京奧運申辦時所強調的「設施木質化」和「可持續性」。為了彰顯日本傳統木造建築的簡約之美,設計團隊在設計過程中,試圖將功能、結構和空間三者緊密結合,使用木材不僅外觀優美,又有隔音和隔熱的效果,但建築體是否能承受木造巨大屋頂,非常考驗設計與工程團隊的實力。

因此在天花板部分,設計團隊透過木頭框架支撐天花板,以降低整體結構的重量,團隊將場館大廳放到室外,減少整體重量,而工程團隊最後在82歲的技術指導斎藤公男建議下,採用張弦梁的方式,並把大屋頂分成5個部分一一懸吊上去,最後終於順利完成。

此外,團隊為了避免打擾到附近住宅區的居住品質及視野,因此場館為扁平狀,盡可能將建築體壓低,如此的手法,也能有效減少建築體積。儘管奧運延期了,但由於疫情關係目前無法親臨一睹風采,而待東京奧運結束後,有明體操競技館將會永久留存,作為展覽館使用。



地址:〒135-0063 東京都江東区有明1丁目10−1
Text/Mei Chiu
Photo Credit:鈴木研一
via 日建設計、Tokyo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