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哉的極簡設計!向世界傳達日本文化工藝品中的美學價值

《地平線》(Horizon)海報

原研哉是設計師中的設計師。他能從宏觀與微觀的層面設計作品,同時也策劃展覽。原研哉身兼數職,他是展覽發起人、作家、「日本文化之家計畫」(Japan House project)的總執行者、「日本設計中心」(Nippon Design Center)董事長和無印良品的藝術總監,當然也是他自己公司「原設計研究所」(Hara Design Institute)的負責人。這些看似截然不同的經驗背後,有個統一的信念,即是原研哉所追求的「可能性」。思索未來的同時,也參考過去累積的智慧和經驗。他探索潛能與挑戰感知極限的方式,激勵了整個設計界。原研哉雖以日本為主要工作據點,但他的作品在全世界皆造成迴響。

原研哉(生於1958年)從設計生涯之初,即被設計的哲學基礎所吸引。因為想要研習平面圖形,他進入武藏野美術大學就讀,在那裡遇到了向井周太郎(Shutaro Mukai)教授。向井教授畢業於承襲包浩斯(Bauhaus)精髓的烏爾姆設計學院(Ulm School of Design),他認為設計不應該只是做出單一的作品,而是應該將環境納入考量,視為設計的整體,這種宏觀的看法讓原研哉深感共鳴。但在戲服設計師石岡瑛子(Eiko Ishioka)的工作室裡上班的期間,把原研哉拉回了現實。她說:「你必須眞的動手做這份工作,而不是只是空想」,原研哉憶道。聽了石岡的建議後,原研哉進入「日本設計中心」,在那裡工作了四年多,負責設計豐田汽車(Toyota)的宣傳說明書,以及主理其他企業客戶交辦的業務。

在這些企業客戶中,最有名的是紙商「竹尾紙張株式會社」(Takeo Co., Ltd.)。雖然當時原研哉只有二十幾歲,但竹尾公司卻對他下了戰帖,希望他能找出紙張的新用途,跳脫傳統的印刷或書寫。之後的三十年,原研哉分別在不同場地舉辦了九場展覽來回答,其中包括「五感的覺醒」(HAPTIC: Awakening the Senses)、「二十一世紀日常用品再設計」(RE-DESIGN: Daily Products of the 21st Century)與「纖細微小的」(SUBTLE)在內。這九場展覽都由原研哉親自策劃,每一場都包含一批創作人的提案,如建築師坂茂(Shigeru Ban)於「再設計」一展中,重新思考了廁所捲筒衛生紙的形狀。坂茂認為用方形取代傳統圓形的設計,更容易收納,也可以減少浪費。這些展覽強調紙的物理性質,讓人們更了解竹尾的產品,也激發了無限的可能性。

img-1543546812-38228

原研哉自2002年起出任無印良品的藝術總監。這張由他為無印良品設計的《地平線》(Horizon)海報,取景自玻利維亞烏尤尼鹽沼,藉此傳達無印良品的原始精神:有的時候簡單更勝過絢爛

原研哉-04
建築師坂茂於2002年「再設計」展覽中所提出的捲筒衛生紙,這個展在原研哉的支持之下,廣邀各領域的創意人才,重新發想日常生活用品。


類似的概念也應用在原研哉發起的三屆「探索家」(House Vision)展覽上,這個展覽以「未來居住新嘗試」為理念,這次的目的是將家和發展日新月異的科技,整合於同一介面下。這些新興科技,如無人機送貨系統與自動駕駛汽車必然對人類的生活模式產生深遠的影響。「『房子』是許多產業的重要交叉點」,原研哉解釋。意識到這樣的產業重疊,原研哉把建築師和製造商配對,並要求每一組運用他們的專長,設計出具實驗性的房子。他們的方案必須想像未來幾十年,人類的日常生活將會如何改變。

然而對於原研哉而言,過去的智慧也能成為規劃未來的靈感來源。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成為原研哉口中的「世界工廠」。七十年來,這個國家不斷地大量生產電視、冰箱和汽車等商品,以及建造支撐產能的基礎建設,如大樓和高速公路。但是當其他國家開始取代日本全球製造中心的角色時,日本必須找到能輸出的新事物。原研哉認為,這東西就是「旅遊業」。在未來,重要的不是實體物件,而是體驗。

除了眾所皆知的「壽司、和服和天婦羅」外,日本還有許多未發掘或被低估之處。如同原研哉所提出的,日本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景觀,但許多地方都是觀光客到不了的地方,因為他們不會冒險離開新幹線既定的路線。「日本並不擅於向其他國家介紹自己」,原研哉給了個評論。日本政府目前在倫敦、聖保羅和洛杉磯三地設有「日本文化之家」(Japan Houses),希望能透過裡頭的藝廊、商店和餐廳,彌補這項不足。而原研哉所設立的「低空飛行」旅遊網站(hi-resolution tourism),想要表達的意涵就更深遠了。他希望讓旅客能透過精心揀選的目的地和飯店,以及一連串低空飛行拍下的細節,來場正統的日本旅遊體驗。

d12109-1058-502476-5
「利用水陸兩用機,在漁港和空港間飛(跳)來飛(跳)去」是原研哉的「半島航空」(Peninsula Airways)構想,也是他對日本未來旅遊的展望。


原研哉提供日本近距離特寫的目的,不只是想分享蟬鳴、榻榻米的香味或泡在杉木浴桶裡的舒服感受,他想要傳達的是這些文化工藝品本身藴藏的價値。經過多年的爭鬥與內戰,日本終於在 16 世紀末慢慢統一。在這段期間,舊有機制被銷毀,新的事物萌芽,在建築、庭園設計、茶席、花道,劇場「能劇」(Noh theater)和其他藝術活動上處處可見創意,每一項都體現了原研哉認同的美學原則:細膩、縝密、極簡和謙恭。就是這些信念讓日本人走到今天,所以原研哉希望能有更多國際旅客來親身體驗。

日本美學原則的概念同樣可見於原研哉幫無印良品設計的《向陽之家》平房(Plain House)。這是一棟簡單的木造房屋,用滑門打破裡外的界線,這樣的設計讓人想起日本傳統的建築。但這棟房子同時也是無印良品重要概念「空」(emptiness)的縮影,原研哉身為無印良品的藝術總監,把「空」和西方的「簡潔」並列,並加以宣揚。在流暢的室內空間裡,有著7500件無印良品的商品,藴藏著無限的可能,所有的物件都等著使用者親身體驗。

bjhghjgjgjhj
原研哉於2019年幫無印良品設計的《向陽之家》平房,運用日本傳統滑門隔間的概念打破裡外的界線

更多日本設計內容,皆在La Vie出版《日本當代設計》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數位購物體驗避雷針!電商經營者勿踩的七大雷區

數位購物體驗避雷針!電商經營者勿踩的七大雷區

奢侈品牌僅花了幾年功夫就搭上數位化的列車,如今愈來愈多顧客優先選擇數位購買通路,並且在全球性的covid-19疫情期間,使一消費行為迅速成長。為了迎合數位化的潛在趨勢,奢侈品牌必須快速適應與發展數位平台。為此,他們加強產品、系列、走秀與專業知識的曝光,並將零售系統最佳化以提高效率:顧客介面愈來愈完善細膩,一大部分是基於買家的實際經驗。由於和奢侈品買家的數位接觸不斷重複且頻繁,顧客的期待和要求,以及他們對品牌所提供的產品觀點也愈發明確,這使我們得以清楚了解顧客的滿意度。相反的,也可以明白他們在線上購物時所經歷的失敗與挫折。

接下來,我們總結了成功的數位體驗必備七大條件,當你有意識的發現顧客體驗出錯的原因並加以改正,恭喜你,成功已在向你招手了。

一melanie-pongratz-SsBI9pweAeA-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攝影:Melanie Pongratz)

  ①   知覺時間的效率  

當我們為「熱情」奉獻時間的時候,往往會忘記限制和約束。消費者的對奢侈品的渴望與衝動,可以濃縮成一句老生常談「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然而,當顧客的「歡樂時光」受到妨礙時,消費體驗和對品牌印象就大打折扣了。

這種被阻斷的感覺,稱為「知覺時間」。不過,在實體店和虛擬商店中,「知覺時間」長短也有所不同。

顧客踏入實體店面時,通常保留了時間空檔,準備進行門市體驗、沉浸店內氛圍,悠哉地閒逛、觀看,甚至單純欣賞店裡的美感,不會真的計算其中經過的時間;轉換成網站購物,顧客應該也抱持類似心態,但,瀏覽過程中產生的障礙將時間轉變成有感因子,若網站提供的架構不完善或是不適合顧客使用,瀏覽過程不如預期的順暢,那麼消費衝動就會下降,愉快感會變調,對所花費的時間也會充滿負面感受。

#勿踩雷區# 不要破壞顧客的衝動,幫助他們繼續追求體驗,這對電商網站而言是必要的。

collage
(圖片來源:pexels/攝影:(左)Cottonbro Studio (右)Andrea Piacquadio)

  ②   品牌的DNA   

造訪網站的顧客,希望在網站上看見品牌招牌夢想的一部分:品牌最具代表性的,如風格、氛圍。這顯然關乎顧客的美感、創意、經驗感受等,網站也必須能夠符合品牌的識別,即品牌的DNA,強烈維護品牌的地位與識別,以激起顧客願意欣賞、充滿信心與渴望。

而若網路通路和實體店面予人印象不一、沒有特別創造吸引力和慾望,則造成另一種風險,那就是品牌並沒有那樣顧慮和重視網路顧客,網站的體驗配不上品牌的名氣與想像。

#勿踩雷區# 網路通路與實體店面的規劃、顧客感受同等重要。

三freestocks-_3Q3tsJ01nc-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攝影:Freestocks)

  ③   創意   

網站不能讓顧客覺得他們「只是來購物的」。顧客是需要迎接的貴客,用不冒犯的方式跟隨在後、用專業來陪伴顧客這段購物經歷,讓瀏覽的體驗成為快樂的泉源;避免讓顧客有疑問或遇到問題時感覺孤身一人,要傾聽他們的需求,同時提供對話的條件。

#勿踩雷區# 幫助顧客享受更優秀的購物體驗。

四julien-tondu-0LwEQ2dowM8-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攝影:Julien Tondu)

  ④   受重視、個人化   

對奢侈品牌的顧客而言,最令人不快的事,莫過於被當成眾多沒有被深入了解的顧客之一,自身的願望和期待都被忽視。奢侈品包含獨特待遇與專享關係的承諾,利用數位化辨識客戶、與品牌的交易記錄、客戶特色等,能夠有效率進行顧客管理,品牌也能夠為該顧客的特定需求做出回應。

然而,這種更進一步的明確顧客特徵絕對不能變得冒失,務必從頭到尾遵守隱私的界線,品牌對於收集到的敏感資訊,必須要以有分寸、知輕重的方式處理。因此,品牌需要找到顧客關係的微妙平衡、恰到好處的舉止,拿捏好個人化和冒犯、體貼和輕率之間的距離。

#勿踩雷區# 沒有人不喜歡「被放在心上」。

五christian-wiediger-sRF-FoyPQss-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攝影:Christian Wiediger)

  ⑤   身歷其境的感官體驗   

雖然未必所有顧客都熱愛科技,但是品牌網站可不能小看創新和創意,因為獨一無二的體驗可以讓一切變得驚奇有趣又興奮刺激。

我們追求的不是科技效果本身,「獨一無二」這可做為品牌的最佳表達,由數位空間中的動力、驚喜與創造力所構成。這就是為何高超嫻熟的創造力、3D甚至音樂動畫的運用都極為重要,以免落入乏味平庸。

#勿踩雷區# 善用任何有助於「將數位體驗成為令人感到有價值的感官之旅」的東西。

batch_六cardmapr-nl-hTUZW7E7krg-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攝影:Cardmapr.nl)

  ⑥   流暢/人因工學   

便利流暢的瀏覽是必備條件。網站規劃必須要能回應顧客的動機,這股動機是由尋找情感和購物衝動所定義的,不該被複雜的符號或是彆腳的人因工學污染。因此,如果產品在顧客眼中是以不合邏輯的方式分類,那麼兩手一攤、放棄購買,也不讓人意外了。

#勿踩雷區# 站在顧客的角度設身處地思考。

七laura-chouette-6wIPkUlUM5k-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攝影:Laura Chouette)

  ⑦   產品資訊的完整度   

進入網站,主要是因為商品齊全,避免實體店面商品售罄或缺貨的情況。因此網站必須要提供全系列產品與完整的選擇,並且能夠輕鬆查看和點閱,讓每位顧客都能滿足願望,找到搜尋結果。

再者,必須以完整明確的資訊彌補無法實際接觸產品的失落,包含從款式的技術特性、材質來源到配送條件,以及其他敘述性元素。此外,網站設置對話空間,讓顧客可以提問,品牌也能回覆受詢問的資訊(聊天機器人),以此補足顧客無法與店員即時交流的缺點。

八simon-launay-mKsFAzUhvwQ-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攝影:Simon Launay)

充分享受奢侈品網站的購物體驗,顧客期待被不著痕跡地辨識,感覺自己是受重視的特別個體。這代表品牌能夠帶來身歷其境、充滿感官與情感的意想不到之旅,乘載自身的DNA、符碼與識別,尊重訪客的獨特性,有效率的同時也不會在途中失去顧客。這兩個面向的融合決定了奢侈品世界的數位體驗。

本文選自《奢侈品數位行銷:全面分析社群媒體操作、消費者心理,讓你掌握未來商機》,La Vie出版

本文作者|史戴凡‧特魯奇(Stéphane Truchi)/法國公眾意見機構執行長

文字整理|Amber Liao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外頭優雅用餐,內場兵荒馬亂:那些廚師沒告訴你的廚房日常

外頭優雅用餐,內場兵荒馬亂:那些廚師沒告訴你的廚房日常

你以為廚師只要專心做菜嗎?

事實上,廚師在廚房裡專注於做菜的時間,大概只有20%不到,大部分都在處理打掃、清潔、整理、備料等雜事,廚房表面上是團隊合作,實際上是極權專制,裡面只有一個老大──Chef,一切由Chef說了算。Chef手握菜色的絕對掌控權,其他人則協助完成任務、聽候Chef差遣。有意見?當然可以,但最好有充分理由讓他信服,不然就等著接受一番羞辱吧!若想盡情揮灑自己的創意,分享對食物的熱情,請好好混個八年十年以上,外加平時燒香拜佛、運氣夠好,當上Chef再說!另外,Chef也是人,不是機器,有情緒、也會失誤,因此,別期望廚房內多有「有組織、有效率、全盤規劃並分派工作」這檔事。

batch_20160221_IMG_2753
在Aix-les-bains當地最著名的賭場實習,這的廚房有一個完整團隊在運作,規模很大,每個位置都有人專職負責。(圖片來源:《攏吼蕊啦!我那荒謬又精彩的料理與人生》)

外頭優雅用餐,內場兵荒馬亂

廚師這份工作時常被媒體比擬為藝術家,但我覺得實際執行起來,更像職業運動員。

廚房運作起來就跟打仗一樣,動作講求快、狠、準,沒時間等你精雕細琢,大量的體力活、長時間循環相似的勞動、同事間緊密溝通協作,保持專注以隨時面對各種突發狀況,每個service及料理都必須維持一定的品質⋯⋯比賽有輸有贏,但在廚房,只能贏。

廚房團隊的薪資配置,也跟職業運動隊伍一樣,球星可以領到比他隊友多好幾倍的薪資,同時也是球隊的看板與支柱,而默默無聞的球員只能得到勉強餬口的陽春薪水;廚房裡,Chef就是看板球星,領最高薪,所有功勞都歸在他身上,也負擔了整間餐廳的成敗,其他資歷淺的廚師就等同球隊裡不知名的球員,只能領最低基本薪資,得慢慢等待機會往上爬。然而,回頭看看每個人的產能,球星有比其他隊友多奉獻好幾倍嗎?主廚的勞動程度有比其他廚師多那麼多嗎?少了隊友的協助,球星能夠幫助球隊贏球嗎?Chef沒了助手,一個人有辦法順利地運作廚房嗎?

運氣並不站在每個人身邊,努力付出也不見得會成功,多少人做一輩子廚師也沒能當上主廚,多少小聯盟球員打了好幾個球季都上不了大聯盟,更遑論過程中的職業傷害使得生涯中斷。

batch_DSC05491拷貝
廚師手上的傷痕,可說是戰功彪炳的勳章。(圖片來源:阿辰師)

廚師也有職業傷害,煮菜煮到絕子絕孫?

廚師手上累積的各種燒燙傷、切傷,根本家常便飯。餐期當下幾乎不可能停止手邊工作去休息,餐照樣出、料照樣備,客人不會因為你受傷而不吃飯,簡單稍做處理或直接忽視,繼續把任務完成。我有好幾次在出餐過程中被鍋子燙傷,只能咬牙忍痛直到工作結束,待忙完回過神,想到要處理傷口時,竟然不痛了。

廚師的職業傷害可不只皮肉傷,我也曾耳聞不少男性廚師貌似出現生育困難的問題⋯⋯爐子的高度正好位在生殖器官附近,長期接觸高溫,生精細胞會萎縮變少,精子的數量與活力就會逐漸降低,也算職業傷害之一。若是避免高溫,那麼甜點師會比較安全輕鬆嗎?那也未必!烤箱溫度也很高,煮糖容易燙到手,搬一箱箱甜點原料這些重物更不在話下。我之前用臨時簽證被當奴工的那間餐廳裡的小鮮肉甜點師,年僅23歲已經在用護腰,還挺一個大肚子,一看就知道吃了不少甜點剩料,為職災內容又增添一筆──發福,尤其是做甜點的。

廚房裡的溝通非常重要,外國人學法文已經夠難了,平時使用法文在生活上或交朋友都還不算太大問題,但在高壓緊迫的廚房裡還要大量使用這艱深的語言溝通,出餐的緊張時刻實在無法騰出另一個腦袋思考語言要怎樣使用,這時往往會講得亂七八糟,單字卡在腦海裡用不出來、發音結結巴巴,常讓同事們摸不著頭緒,這時最不爽的就是有人開始模仿我講話,藉機嘲笑這個語言障礙的外國人,這種各式各樣狗屁倒灶的雞歪鳥事,天天都在上演。

廚房的日常,那些廚師沒告訴你的業內秘辛
從自身興趣到赴法學烹飪,經過考照、實習、工作,現今開拓自媒體的多角經營。(圖片來源:阿辰師)

廚師的三高:高溫、高壓、高工時

為時不長的餐廳工作經驗,我發現廚房跟軍隊有更多共通點,例如每天有固定要完成的任務,工作中得隨時待命聽候上級指示,可貴的休假偶爾還會因應特殊節日臨時被叫去加班,平時下班後更不用指望有太多私人生活,因為每日超過十二小時以上的工時,收工往往超過午夜,回家只能睡覺,隔天起床再繼續回到廚房,放假以外的時間家人朋友都很難看到你。廚師彷彿把人生奉獻給顧客的嘴,好比軍人把自己貢獻給國家部隊。

想當初自己一開始只是單純喜歡做料理,在家煮出興趣,輾轉來到法國,考了張執照、去上班,沒想到一步步戳破了「到法國當廚師」的美麗泡泡──電視上那些看似高雅有品味的大廚,帥氣地示範一道道精美料理,溫柔優雅地講述食材原理,耐心指導電視機前的觀眾……現實中的專業廚房裡根本沒有這回事,髒話、開黃腔、種族歧視等言論見怪不怪,走出廚房,藉由菸酒乃至毒品放鬆、轉換心情,對不少人而言是難以離手的必需品,試想在高溫、高壓、高工時的環境下日復一日地循環,誰不想要找些管道來發洩?

廚房的辛苦,只有真正進入這個環境才能體會。

節錄自《攏吼蕊啦!我那荒謬又精彩的料理與人生:移住法國 × 考證照 × 找工作 × 自媒體,一場旅外學廚大冒險》,La Vie出版

文字整理|Amber Liao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