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不只是解決問題的工具,更可以是推動城市前進的關鍵引擎。為此,臺北市政府從2008年開始,每年舉辦臺北工業設計獎,透過公開徵選國際設計作品,形塑「設計臺北、夢想臺北」的城市品牌意象;2012年起更改名為「臺北設計獎」,讓設計力成為城市不斷提升的原動力。到了今年,「臺北設計獎」來到第14屆,除了累積評選數萬件設計作品,也成為設計新銳的培養皿,更已是榮獲世界設計組織(World Design Organization,WDO)、國際設計社團組織(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Design,ICoD)及國際室內建築師設計師團體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terior Architects/Designers,IFI)三大國際設計組織認證的國際專業賽事,持續以專業且國際的眼光,滾動臺北這座城市的設計能量。
採取「召集人制」,為臺北留下創意靈光
事實上,「臺北設計獎」的專業度,不只關乎角逐作品的數量和國際設計組織認證背書,更在於評審能否在眾多作品中,以具有前瞻性的眼光,讓具有創造力的作品脫穎而出。為此,「臺北設計獎」從創立以來,便致力邀請不同設計領域的專業評審共襄盛舉,從2018年起,國際評審團的籌組更改採「召集人制」,首先邀請設計界各領域重量級專家擔任各類評審團召集人,再由各領域召集人號召更多專業評審參與。
自2018到2020年間,「臺北設計獎」分別邀請仁寶集團創意中心陳禧冠設計長、自由落體設計公司陳俊良董事長、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張基義院長,分別擔任「工業設計類」、「視覺傳達設計類」、「公共空間設計類」召集人,藉由召集人和評審的專業素養,為「臺北設計獎」帶來國際化的設計視角,也為臺北這座城市留下更多靈光閃動的創意。
國內、外宗師雲集,為賽事注入多元觀點
到了2021年,首任召集人更將評選重任,交棒給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官政能榮譽講座教授、陳永基設計有限公司陳永基總監,以及知名設計師姚政仲,由三位評審團召集人,分別邀請「工業設計類」、「視覺傳達設計類」、「公共空間設計類」領域各6~7位國內、外評審,讓作品評選眼光更為多元。
舉例而言,「工業設計類」評審便包含曾擔任紅點設計大獎(Red Dot Design Award)評審多年的德國Schumanndesign Studio 創辦人Dirk Schumann、曾任iF設計獎和紅點設計大獎評審的Annette Lang產品設計工作室創辦人Annette Lang等專業人士;「視覺傳達設計類」評審則有曾獲美國 3x3 插畫藝術大賽首獎的台灣知名插畫家兼吉日設計工作室藝術指導鄒駿昇、泰國平面設計師協會(ThaiGa)執行副主席Tnop Wangsillapakun等國、內外知名設計人;「公共空間設計類」評審則包含操刀宜蘭冬山河親水公園、北投溫泉親水公園、八田與一紀念園區等知名公共空間的建築師郭中端、曾任巴塞隆納建築與景觀獎評審的西班牙建築師Olga Tarrasó等。
所謂個人品味,來自於一個人的取捨;一個獎項的專業,則來自於一群評審的洞見和選擇。藉由國際又在地的評審組成,「臺北設計獎」持續號召專業設計人齊聚一堂,藉由多元的眼光,為臺北這座混融的城市,評選出最有代表性的設計能量,不只是一次性的活動或頒獎,更為城市的不斷提升,奠基厚實的設計土壤。
Info | 2021臺北設計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