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2022 ColorPro Award 評審跨界藝術家李霽、金鐘特效化妝師儲旭,抽絲剝繭台灣當代藝術新能量!

「突破」舒適圈!走入每件創作的原力與故事,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創作大賽百大入選公布!

由作品原點擴張到創作者背後的宏觀宇宙,全球視訊與教育科技解決方案領導品牌 ViewSonic主辦的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創作大賽、匯集多元創作的表達形式,致力當代藝術與新銳創作者的能見度,跨越隔閡、坦誠交流。透過本次(其中)兩位評審、同時擁有藝術創意領域多元身份的李霽與金鐘特效化妝師儲旭專訪,我們也更深入這場國際賽事背後關於創作與自我價值的有機哲思,並走入作品,跟著滑行。

20221115-ViewSonic-22
金鐘特效化妝師儲旭和跨界藝術家李霽擔任2022年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創作大賽評審

今年邁入第三屆、以「突破」為命題的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創作大賽,承接去年2021年的「嶄新冒險」,用跨越障礙、克服逆境的轉化力度,提供全球創作者啟發彼此、突破極限的創造新勢力;在全球139個國家、共11,165件藝術參賽作品中,以作品數增加近2倍、參賽國家成長逾3倍的驚人數量,帶出此賽事在全球創作者之間的影響力;而除了原有「攝影」項目,更新增「數位創作」類別,深掘科技賦能的創作初心,將格局從一場全球參與的創意盛會,擴大到引領創意產業正向且持續的改變。

20221115-ViewSonic-28
2022 ColorPro Award 國際視覺藝術創作大賽讓全球創作者啟發彼此、從而突破極限,創造新的可能性。

創作,就是構築人與其他關係的過程

對許多創作者來說,創作過程、遠比結果來的更具意義。那種為作品植入概念、想法的探索路徑,講的並不是形式,而是一種內化自我、理解自我的過程。而這樣的思維對本次評審之一的跨界藝術家「質物霽畫」創辦人李霽而言,更是始終如一的純粹意義。

20221115-ViewSonic-1
李霽和儲旭彼此分享身為跨界藝術家的創作靈思。

「對我來說,我的創作過程從來都不是文字思考,也沒有所謂的規則性;而是通過梳理過往經驗的方式,把這層關係或空間記錄下來;它是一種遊歷,而不是鋪陳。當我們開始想像畫面結構、或是故事方向與設定時,作品就會自然而然產生情緒、型態、對話或靈魂。我們也會回到自身,探索自己和環境之間的關係。」這個包覆在創作之路的有機層,使得李霽的作品能自由穿梭不同領域、媒材與載體,更陸續獲得2022年11月德國紅點設計大獎(Red Dot Design Award)、2022年iF Design Award、2019年A' DESIGN AWARD以及日本Good Design Award大獎等世界權威設計獎項肯定。

而同樣身為鑿砌不同領域的多元創作者,曾以《麻醉風暴2》特效化妝獲得第53屆金鐘獎最佳美術設計、以《咒》入圍59屆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的特效化妝師儲旭,也共感地將電影圈最重視的「人」與「故事」放在創作C位,在創作裡鏈起人與人之間的緊密關係。他說:「創作的過程由點、線、面發展為立體,型塑出故事。在電影裡,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把故事講好;並且試著不要設限、打開感官,從不同角度回望自己、其他角色和作品之間的關係。最終作品的成功,不是只有技術層面,而是傳達出整個故事的靈魂。」

20221115-ViewSonic-2
正在分享以《咒》入圍59屆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細節的儲旭。

李霽和儲旭對於人與關係的共感,不單增強了各自作品在創作上的獨特與詮釋性,在此次受邀擔任ViewSonic 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創作大賽評審中,他們也以這層對美學的深厚感知,評選出各自心目中的優異作品。乘著ViewSonic ColorPro對豐沛擬真畫面的催生,在色彩和線條凝聚創意力量的全球矚目賽事中,永久留檔。

20221115-ViewSonic-14
ColorPro   VP16-OLED可攜式顯示器,能以優異OLED性能,完整詮釋真實畫面;為創作者提供至關重要的細節。

交會獨一無二的共感時刻

從無須贅述的一幀畫面、到揭示直覺與思緒的發聲,創作這條路徑、即使來自主觀意識,卻始終輻射不同層次的感染力。以「突破」為名的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創作大賽,除了找來突破刻板創作範疇的李霽與儲旭作為評審,也從人物肖像到野外生態,展現廣泛而多樣的「突破」觀點;就連數位藝術類,亦運用創新工具呈現震撼的視覺圖像及超現實主義作品,在生命、文化、風土及種族等議題上,精彩陳述多重突破的火花。而今年度入圍的百大攝影作品中,台灣也佔了5件優秀作品;其中,一張捕捉自「即將成真火舞團」與火共舞、迸發細碎火光的影像,也象徵突破自我、無畏困難的傳承精神;而以「印加機器寶貝-皇家谷壁畫」入圍前十大佳作的數位創作,更展現了人類與AI科技協作的突破藝術性,藉此呼應創作者突破自身舒適圈的創見。

【新聞照片6】數位創作類 臺灣入圍作品_Inca Robot Babies - Murals in the Valley of the Royals (印加機器寶貝-皇家谷壁畫) /鳥巢
數位創作類臺灣入圍作品_Inca Robot Babies - Murals in the Valley of the Royals (印加機器寶貝-皇家谷壁畫) /鳥巢

【新聞照片2】攝影類 臺灣入圍作品_Light in the dark (黑夜中的光) /Lee Yi-Chang
攝影類臺灣入圍作品_Light in the dark (黑夜中的光) /Lee Yi-Chang

姑且不論藝術創作在當代文化的擴張性,但生活裡,的確充滿俯拾即是的故事靈感。對於李霽來說,從影像回應親身探訪過的國度,比單純審美更為震懾;不管是印度搭乘火車的擁擠與「創意」、路上的乞討男子、或是中東街邊小吃瀰漫柴火煙霧與香料的料理現場、澳洲雪梨大自然翻騰浪花旁的人造泳池,都一一從每個畫面衍射出望向自我旅程的通道;「你能從這些看似平凡的畫面裡,回到當時感受到溫度、空氣濕度甚至味道的現場,甚至走入不同的生命故事裡;而大海和泳池的畫面,則是另一種界定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20221115-ViewSonic-9
ColorPro VP2786-4K 專業色彩顯示器為全球第一款整合搭載色彩校正器與顯示模式、創作快捷鍵旋鈕的專業色彩顯示器,提供創作者從創作、編輯到分享一條龍順暢的工作流程體驗。

攝影類 百大入圍作品_INNOVATIVE WAY OF BOARDING(創新的搭乘方式)/DEBA PRASAD ROY(印度)
攝影類百大入圍作品_Innovative Way of Boarding(創新的搭乘方式)/Deba Prasad Roy

而打動儲旭的作品「天賦」(Flair),則是以參加帕拉林匹克運動會(Paralympic Games)的游泳勇士為畫面主角。在僅有單臂、沒有下肢的身體狀態,這個從跳台一躍而下的畫面,讓儲旭感受到參賽者殘而不廢的決心與毅力;就連泳褲形狀、也因為衝力與拍攝角度而呈現魚尾狀,延伸整個畫面的故事性;「這張照片讓我想到每個人心中都有的那道『檻』,但是只要有決心、有勇氣,這種用盡力氣與熱情的傾注,就能展現突破的力量,這令我非常感動。」

【新聞照片7】攝影類 百大入圍作品_Flair (天賦)/Rhon Paolo C. Velarde (菲律賓)
攝影類百大入圍作品_Flair(天賦)/Rhon Paolo C. Velarde

隨著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創作大賽百大入圍的公布,ViewSonic也分別在英國倫敦和台北舉辦頒獎典禮與2022 ColorPro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12月9日至11日,ViewSonic更對外開放、邀請民眾到台北松山文創園區看見精彩「突破」!在創作者與靈感共生共榮的第一現場,找到你的共感作品。

_________________

如需了解更多2022 ColorPro Award 國際視覺藝術創作大賽詳細資訊,請參考活動網站;欲了解展覽資訊及瀏覽入選百強名單,請點選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 。本活動由 ViewSonic ColorPro 主辦,國際知名色彩和攝影品牌 SHOOTERS、PANTONE®、Capture One、Calibrite 和 Shoot The Frame 協辦。

ViewSonic ColorPro VP2786-4K為全球第一款具備色彩校正器的專業色彩顯示器,完美呈現印刷作品色彩精準度,讓精準成就創作:https://www.viewsonic.com/tw/products/lcd/VP2786-4K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當香蕉皮、咖啡渣和腐爛蔬菜不再只是廚餘,而能被「列印」成生活小物,你對「廚餘」的想像或許會被顛覆。「Foodres.AI」是一台來自MIT畢業生之手的創新3D列印機,它結合AI人工智慧,不只是重新定義了食物廢棄物的用途,更讓永續生活這件事變得可見、可觸,也更容易實踐。

家庭廚餘該何去何從?

食物浪費早已不是新議題,以美國為例,每天被丟棄的食物量之大令人仍難以想像,而這些廚餘,有些作為堆肥或動物飼料再利用,但絕大多數最後都進了掩埋場。多年來,許多團隊投入研發,期望以創意思考解決廚餘問題,而「Foodres.AI」正是成果之一。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圖片來源:FOODres.AI Printer)

「Foodres.AI」由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Yiqing Wang與Biru Cao攜手打造,這台桌上型裝置以全新視角處理廚餘問題,透過人工智慧與3D列印技術,將廢棄物轉化為家中實用又有趣的小物件。他們不僅讓「垃圾」重新被看見,也賦予其全新的價值。

動手DIY,把廚餘變成花器

「Foodres.AI」最大的創新之處,在於它將3D列印的複雜程序,設計成一套直覺又親民的使用流程。使用者只需將廚餘放進機器中,透過手機App拍照掃描,系統就會自動判讀材料類型與物理特性,再推薦對應的「列印物件」。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圖片來源:FOODres.AI Printer)

不管是杯墊、花器、餐具架、裝飾品,或是你自行上傳的3D模型,「Foodres.AI」都能透過其擠出系統,將這些廚餘與天然添加劑混合,轉化為再生生物塑膠並列印成型。整個過程無需專業知識,對一般使用者來說既友善又有趣。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圖片來源:FOODres.AI Printer)

除了流暢的使用體驗,設計團隊也特別強調列印成品的美感與實用性。「Foodres.AI」App內建的模板不僅選擇多元,造型也相當精緻,為這項環保科技增添不少質感。

讓環保行動成為你我都能參與的日常

「Foodres.AI」不只是技術上的創新,更是一種生活觀念的轉變,邀請人們從「創造價值」的角度重新看待廢棄物,並在日常飲食中更有意識地做出選擇。也因此,這台機器不只是處理食物廢料的工具,更是一個教育平台、一個環保行動的觸發點。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圖片來源:FOODres.AI Printer)

像「Foodres.AI」這樣的設計,透過使用者親手參與、見證變化,讓永續不再只是政府、企業或環保團體的口號,而是變成你我都能參與的家庭日常。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圖片來源:FOODres.AI Printer)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隨著科技發展,各品牌爭相推出充滿創新概念與功能的裝置,而與此同時,一項實驗計劃「Aperture」採取了與眾不同的策略。它很簡單地運用多數人已經擁有的物件——手機與手機殼,打破想像的框架,創造一款簡單、易上手,為健康意識而生的使用介面。

想使用Aperture,只需把手機殼拆下,然後反過來裝在螢幕那一面即可。這樣一來,螢幕的尺寸被限縮,如同一扇迷你的窗,而Aperture會以最極簡的介面,在這個小小的窗框裡,為使用者提供最極簡的手機功能,像是傻瓜相機、簡易版本的播放器與通訊軟體等。透過直觀的界面設計,Aperture提醒使用者思考:什麼是我當下真正需要的功能?什麼是我需要獲得的資訊?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想使用Aperture,只需把手機殼反過來裝在螢幕面即可(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Aperture是創新設計工作室Special Projects的最新實驗,該團隊致力透過以人為本的設計,探索實體與數位體驗的交叉點。團隊表示,雖然市面上有許多「回歸基礎」的手機設備(如:The Light Phone),強調能幫助使用者減少智慧型手機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如果不需為此購入新裝置,還能根據使用者當下心境做出修正,不是更好嗎?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Aperture畫面示意(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幫你除去多餘資訊,只留下最重要的

Aperture的使用介面由AI人工智慧技術驅動,可以根據不同需求客製化生成式介面(generative UI)。要決定顯示哪些應用程式,你只需對手機說話:「幫我導航去Brick Lane,沿路標出唱片行。」或是:「幫我播放音樂,並且只允許Alba和Pearl的來電。」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Aperture的使用介面由AI人工智慧技術驅動,可以根據不同需求客製化生成式介面(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除此之外,Aperture還能幫你簡化充斥著繁雜資訊、礙眼廣告的介面。比如,當你想閱讀一篇網站上的食譜,Aperture會自動切換成簡潔的「閱讀模式」,或為你製作AI生成摘要,將混亂的頁面轉換為乾淨、逐步引導的烹飪教學。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Aperture能幫你簡化充斥著繁雜資訊、礙眼廣告的介面(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Aperture將混亂的網頁轉換為乾淨、逐步引導的烹飪教學(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另外,如果你發現自己開始無意識地滑起手機,只要把手機殼反過來裝,Aperture也能啟用「專注計時器」,幫助你戒斷手機成癮,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上。反覆將手機殼拆下、重裝其實有點麻煩,也因此將大大減低使用者查看手機的頻率,鼓勵大家更有意識地使用科技裝置。

 

和親朋好友一起使用

Aperture還鼓勵多人一起使用。當大家在聚餐時一起翻轉手機殼,裝置便會自動識別彼此,在不同裝置間創造一些可愛的連動效果,然後才逐漸關閉螢幕,提醒眾人專注於彼此相處的時光。若你不是iPhone的使用者,也別擔心!Aperture非常彈性化,其介面會根據不同型號的螢幕形狀與設計做出調整。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Aperture會根據不同型號的螢幕形狀與設計做出調整(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Aperture起初只是非常實驗性的概念,不過如今已逐步邁向成熟。Special Projects相信,無論是設計或是AI,其未來都不在於創造更多物品,而是從已有的物件中挖掘嶄新的可能;我們需要做的,或許僅是跳脫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習以為常的安排,並重新理解一切。

資料來源|Special Project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