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22卡達世界盃足球賽8間體育館!阿拉伯傳統文化、工藝與自然意象融入建築語彙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01

2022卡達世足賽已於11/20正式開幕,本次作為比賽場地的體育館共有8座,宏偉大氣的建築,乍看之下和一般體育館無異,其中卻暗藏了不少卡達當地與阿拉伯文化特有的元素,於細節上帶來不少玩味的空間。除了引用在地特色設計場館外,從賽事結束後的再利用規劃,如採用模組化的建築結構,方便拆除部分座位捐贈給開發中國家、多元設施與機構進駐場館、周圍綠地的養護等,亦可看出官方永續經營的決心。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02
由札哈・哈蒂操刀的賈諾布體育場。

盧塞爾地標體育場  Lusail Stadium

盧塞爾地標體育場是卡達最大的運動競賽場館,可容納超過8萬人,並預計作為本屆賽事的決賽場地。建築外觀靈感來自阿拉伯傳統燈籠(fanar lantern),隨著時間流逝,其輝煌的外觀將逐漸褪去原始色澤,再現金屬工藝品氧化後的質感紋理,成為與文化共生、具有深刻歷史意義的代表性建築。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03
盧塞爾地標體育場。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04
盧塞爾地標體育場。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05
盧塞爾地標體育場。

賈諾布體育場  Al Janoub Stadium

由札哈・哈蒂(Zaha Hadid)操刀設計,賈諾布體育場座落於卡達首都杜哈南方的城市沃克拉市,其潔白圓弧的外型來自當地傳統帆船,以致敬過去漁業和採集珍珠的歷史背景。賽事結束後,體育館將降低座位數,並將座椅捐贈給其他需要的國家。體育館周圍也將設有大片的綠地以及運動設施,提供人們全年無休的休閒去處。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06
賈諾布體育場。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07
賈諾布體育場。

哈里發國際體育場  Khalifa International Stadium

建造於1976年的哈里發國際體育場,是本次世足賽中唯一一座在卡達取得主辦權前即建造完成的場館,為因應世足賽的來臨,體育館迎來了全面翻新。作為建築最大亮點的兩座拱形結構被完整保留,並於下方加裝新的天篷,提供體育館更優秀的降溫效果。此外,現代化的照明和立面設計,也賦予此老場館全新的生命。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08
哈里發國際體育場。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09
哈里發國際體育場。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10
哈里發國際體育場。

974體育場  Stadium 974

974體育場在8座場館之中顯得格外獨特,原因不僅出自繽紛的外觀,更是因為其整體均由模組化的貨櫃單元和鋼筋所建造而成,較一般建築花費更少建材和資金,更是首座可完全拆解再利用的足球體育場。貨櫃除了擔任可回收建材,亦呼應了體育館所處的港口環境與貿易產業生態。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11
974體育場。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12
974體育場。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13
974體育場。

教育城體育場  Education City Stadium

在廣大綠地中、宛若鑽石般閃耀的,正是位於卡達教育中心的教育城體育場,周圍富有創造力和生命力的人文學術環境,與體育場館共振出更繁榮的意象與願景。賽事結束後,將拆除部分構造,捐贈給有建設體育館需求的國家,建築本體則會改建成複合式設施,包含商店、會議中心、醫療保健中心和兩所校園皆計畫入駐,期待讓該地區於商業、教育與民生的共榮下更加生生不息。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14
教育城體育場。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15
教育城體育場。

圖瑪瑪體育場  Al Thumama Stadium

距離杜哈市中心僅12公里的圖瑪瑪體育場,為渾然的圓柱體建築,俯瞰屋頂,會發現看似整齊劃一的菱格紋屋頂,隱藏著不規則的細緻圖騰;建築立面由一層宛如織品的白色網狀結構覆蓋,其原型為阿拉伯地區男性所佩戴的傳統編織帽子「gahfiya」,象徵莊嚴、獨立的涵義。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16
圖瑪瑪體育場。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17
圖瑪瑪體育場。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18
圖瑪瑪體育場。

巴伊特體育場  Al Bayt Stadium

擁有山稜般起伏屋頂的巴伊特體育場,是本次距離杜哈最遠的場館,其獨特的外觀擷取自阿拉伯遊牧民族的傳統帳篷「bayt al sha’ar」,以致敬卡達的過往、現在,並放眼於未來。另外,除了體育館建築本體以外,其周圍更覆蓋了超過30個足球場的綠地,作為運動與休閒用途,其中更包含慢跑道、自行車道以及騎馬與駱駝的場地。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19
巴伊特體育場。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20
巴伊特體育場。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21
巴伊特體育場。

阿瑪德・賓・阿里體育場  Ahmad bin Ali Stadium 

阿瑪德・賓・阿里體育場位於歷史悠久的城市賴揚,為著名的「艾雷恩體育俱樂部」(Al-Rayyan Sports Club)主場,建造於舊場館原址,其超過80%的原料均來自舊場館拆解回收的建材。因毗鄰沙漠邊界,建築立面的紋理靈感來自沙丘的波紋,而幾何圖騰則象徵沙漠之美、當地原生的花草動物以及貿易熱絡往來的意象。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22
阿瑪德・賓・阿里體育場。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23
阿瑪德・賓・阿里體育場。

2022卡達世足體育館_24
阿瑪德・賓・阿里體育場。

文|Carol Chien

資料、圖片|2022卡達世足官網(qatar2022.qa)

延伸閱讀

RECOMMEND

MAD新作「鹿特丹FENIX博物館」!碼頭倉庫中長出的未來旋風觀景台

MAD新作「鹿特丹FENIX博物館」!碼頭倉庫中長出的未來旋風觀景台

位於荷蘭鹿特丹港口的「FENIX博物館」將於2025年開幕,前身為全球最大的倉庫之一,更是19、20世紀百萬移民出入鹿特丹的碼頭。受全球移民故事啟發,中國「MAD建築事務所」改造這個地標性建築,透過尋找未來與過去之間的交流,將建築的故事延續下去。

這座佔地16,000平方公尺的建築始建於1923年,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從19世紀末開始,300多萬移民從鹿特丹的碼頭登船,前往美國和加拿大等地,人們的離開和到來造就了今天的鹿特丹,成為一座擁有170多種民族的城市。FENIX博物館所在的倉庫是鹿特丹這段獨特歷史的核心,這座巨大的倉庫長360多公尺,由鋼筋混凝土製成,是裝卸船隻的地方,其貨物被運至南非、加拿大、墨西哥和海灣國家。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在二次大戰期間,幾乎整個鹿特丹的建築都被摧毀,也因而造就這座城市如今充滿實驗性、創新思維的建築風景。FENIX博物館所在的倉庫,正由MAD建築事務所主導進行大規模的修復工作,確保鹿特丹港口建築的典範能夠被留存。FENIX博物館館長安妮·克萊默斯(Anne Kremers)表示:「FENIX的故事就是鹿特丹的故事,也是世界的故事⋯⋯FENIX博物館將引發人們對世界產生新的好奇心。」FENIX博物館旨在幫助鹿特丹重新定義21世紀、發展新型藝術和文化機構、培養新的創意人才,反映這座城市的多樣性、精神和歷史。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從屋頂升起的巨大銀色旋風

在FENIX博物館的屋頂中央,MAD團隊打造了一個金屬的旋風(Tornado)形裝置。雖是金屬外觀,旋風的內部其實是由木頭打造。它擁有接近自然的動態結構,令人聯想到盤旋的空氣,從底層攀爬而上,由屋頂升起延伸至天空,像是一個鼓舞人心的符號,象徵著全球移民所經歷的旅程。MAD建築事務所創辦人馬岩松說明:「當MAD建築事務所受邀參與FENIX博物館的計畫時,我們深知它必須與現有建築、周邊環境、移民故事、過去記憶進行對話。『旋風』關於未來,但它植根於過去。」參觀者可以登上這座「炫風」,以全新視角俯瞰鹿特丹市景,並將默茲河和荷美郵輪總部改建的紐約酒店(Hotel New York)盡收眼底。

參觀者可以登上這座「炫風」,以全新視角俯瞰鹿特丹市景(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參觀者可以登上這座「炫風」,以全新視角俯瞰鹿特丹市景(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以當代藝術視角建構展覽內容

FENIX博物館建築內部有兩層寬敞的展廳空間,未來將舉辦一系列藝術、建築、攝影和歷史的展出,探索人類遷徙的永恆故事,以及不斷變化的世界。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其中包括比爾·維奧拉(Bill Viola)的《祖先(Ancestors)》,以及法蘭西斯·艾利斯(Francis Alÿs)、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萊涅克·迪克斯特拉(Rineke Dijkstra)、金守子(Kimsooja)、希爾帕·古普塔(Shilpa Gupta)、傑里米·戴勒(Jeremy Deller)和傅丹(Danh Võ)等當代藝術家的作品。

除此之外,FENIX博物館還與世界各地的新銳藝術家合作,展出一系列以移民故事為主題的創作,包括巴黎藝術家貝亞·吉勒·加查(Beya Gille Gacha)、鹿特丹藝術家埃弗拉特·澤哈維(Efrat Zehavi)、韓國藝術家蔡恩麗(Chae Eun Rhee)、藝術家拉奎爾·範哈弗(Raquel Van Haver)、美國藝術家雨果·麥克勞德(Hugo McCloud)。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策展空間「Plein」

FENIX博物館的一樓設有3個空間,其中佔地2,275平方公尺的「Plein」,代表著一種全新的博物館策展方式。這個寬敞、 靈活的展演空間將由鹿特丹在地的不同團體策劃豐富活動,每一天、 每一小時都將截然不同,呈現多樣面貌。例如,在中國農曆新年時,便將紀念1900年在FENIX街區創建的歐洲第一個唐人街,慶祝中國的飲食和文化。 


FENIX博物館的一樓設有3個展覽空間(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的一樓設有3個展覽空間(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巨型展出裝置《迷宮》

《迷宮(the Maze)》由荷蘭和世界各地捐贈的2,000個行李箱組合而成,形成迷宮般的沉浸式空間,參觀者可以在其中穿梭,發掘行李箱主人的故事。

《迷宮(the Maze)》由荷蘭和世界各地捐贈的2,000個行李箱組合而成(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迷宮(the Maze)》由荷蘭和世界各地捐贈的2,000個行李箱組合而成(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紀實攝影展《移民家庭》

受愛德華·史泰欽(Edward Steichen)最知名的攝影展之一《人類大家庭(Family of Man)》啓發,《移民家庭(Family of Migrants)》由數百張紀實攝影和肖像組成,探討人類流動、家庭之愛、旅途危險和告別等主題,涵蓋了60多個國家的200多位攝影師的經典攝影,如多蘿西婭·蘭格(Dorothea Lange)、劉易斯·海因(Lewis Hine)、王福春(Wang Fuchun)、阿拉·古勒(Ara Güler)和薩姆·普雷塞爾(Sam Presser)等。

資料提供|FENIX博物館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日本山形市共融遊戲場!靈感來自山脈、具有優雅起伏屋頂的室內兒童遊樂場Shelter Inclusive Place Copal

日本第一座共融遊戲場!山形市靈感來自山脈、具有優雅起伏屋頂的室內兒童遊樂場Shelter Inclusive Place Copal

近年提供兒童玩樂的共融遊戲場(inclusive playground)掀起不少話題,特別是設計上提供多元設計,讓不同年齡、能力及需求的孩子,能在遊戲場中發展體能、社交和認知,容納更多兒童前來。而2022年在日本山形市開幕的室內兒童遊樂場Shelter Inclusive Place Copal(以下簡稱Copal),為日本第一座通用兒童遊樂設施,在不限殘疾、種族、語言和家庭背景等條件下,使孩童能安心在此學習和玩樂。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兒童遊樂場Copal的興建,源於所在的山形市冬天漫長、降雪量很大,所以室內的遊樂場所便成為當地孩童重要的活動場地。這座遊樂場的原址為稻田,由建築事務所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負責設計。負責此設計的建築師Onishi Maki觀察到,肢障的孩童往往因為公園沒有適合玩樂的遊樂設施,於是從未進入公園,像是公園設施有很多階梯,孩童必須爬很多階梯才能到設施上層遊玩,或者是在使用遊具時會被催促趕快前進,這些都讓身心障礙相關兒童在玩樂上造成不便。於是在設計這座遊樂場時,Onishi Maki便決定要結合共融和開放的特色打造一座充滿多元性的遊樂場域。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建築師的設計靈感來自當地的藏王山,在建築外觀上以優雅起伏的屋頂,創造動態、開放的姿態,並與遠方的藏王山脈相互呼應,白色的外觀也猶如遠方山脈上漂浮的雲朵。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量體主要為鋼構,部分屋頂則採用木構與山脈意象創造連結。室內部分則運用大量木材質,提供前來的人們溫潤自然的氛圍。特別的是天花板的大片木材質,更提供與室外自然氣息連結的意象,跳脫室內遊樂場的傳統設計。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人們可以透過西邊的主要入口進入室內,遊樂場主要有兩個空間,一個為開放的遊樂場區域,一個是下沉式的體育館,兩者以平緩的斜坡連接。而下方則設置了辦公室、咖啡館和多功能空間。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室內設計的坡道主要為降低高低差的設計,不僅可以視為走道,也可以視為大型溜滑梯,除了降低使用障礙,也賦予空間更為開放、柔和的感覺。在小階梯、斜坡和蜿蜒的牆壁上,建築師也以巧妙設計讓孩童自由玩樂,例如扶手上設計的木球,就是讓各種需求的孩童可以沿著欄杆移動和玩耍。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在遊具的設計上,建築師觀察到孩童即使沒有遊具,空間內的各種環境、物件也會激發他們玩樂的創意,於是在遊樂場Copal內的遊具設計,便以創造自由嘗試、探索的空間提供孩童玩樂的場所。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攝影:志鎌康平)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攝影:志鎌康平)

在安全保護設計上,建築師也盡可能在樓梯、坡道上以強烈色彩、不同材質的設計,打造能和諧融入空間的安全設施,避免如傳統遊具周邊出現突兀的設計。如今室內兒童遊樂場Shelter Inclusive Place Copal的開幕,讓空間在跳脫年齡、國籍、語言、殘疾或家庭背景的條件下,使更多孩童能進入空間玩耍,這樣的設計也為山形市帶來新穎的城市地標,創造更具包容性的城市設施。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攝影:志鎌康平)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攝影:志鎌康平)

資料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攝影|Kohei Shikama、Commissioned by the Nippon Foundation DIVERSITY IN THE ARTS、Nacasa & Partners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