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爆破藝術展開對無盡世界的探索!當代藝術家蔡國強個展《宇宙遊》登陸東京

以爆破藝術展開對無盡世界的探索!中國當代藝術家蔡國強個展《宇宙遊》登陸東京

我們所在的宇宙如何形成?有一說是源自大爆炸。爆炸意象既是毀滅,也象徵新生與起源。中國藝術家蔡國強深受宇宙及「看不見的世界」吸引,在1980年代開始以爆破藝術為手法,展開對無盡世界以及當代社會敏感議題的探索。2023年夏天,蔡國強大型個展《宇宙遊》於東京國立新美術館展出,由館方及時尚品牌SAINT LAURENT聯合主辦,論述以蔡國強30年前的展覽《原初火球》為起點,回望其藝術宇宙的大爆炸。

FotoJet
藝術家蔡國強與其2023東京個展《宇宙遊》主視覺。

從實驗到世界矚目的藝術爆破

出身中國泉州的藝術家蔡國強,在上海戲劇學院學習舞臺美術後,於1980年代轉赴日本一面進修、一面創作,陸續在東京、茨城、福島留下居住與創作軌跡。到日本發展不久,蔡國強就憑藉火藥爆破創作的想法與草圖獲得矚目,並在1989年於多摩川實現了生涯首個爆破計畫;後續的數十年間,他更將爆破計畫帶往世界各地實踐。

SAINT LAURENT_CAI_GUO-QIANG_02_HR
蔡國強於《胎動二:為外星人作的計畫第九號》創作現場,1991年。(圖片提供:蔡工作室)

為什麼是火藥?

在當時,火藥是創新的藝術創作媒介。為什麼選擇火藥?蔡國強曾說,一個人可以「安排」火藥,卻無法「控制」炸藥本身。爆炸強烈,又帶有一股突破界線與藩籬的能量,彷彿能讓原處於不同維度、持不同理念的人事物彼此相會。透過火藥,蔡國強創作火藥畫、裝置藝術,也實現爆破計畫,其創作理念透露著對宇宙以及風水、占星術背後所蘊含的東方古代哲學思想之著迷,而他也藉作品對無盡世界、當代社會議題提出自身見解,當中傳遞了一種兼具神話性和人類學性的宏大世界觀。

SAINT LAURENT_CAI_GUO-QIANG_04_HR
蔡國強個展《原初火球——為計畫作的計畫》展覽現場,日本東京, 1991 年。(圖片提供:蔡工作室/攝影:萩原義弘)

SAINT LAURENT_CAI_GUO-QIANG_03_HR
蔡國強《陰影:祈佑》, 1985–86年,火藥、墨、蠟、油彩、畫布,裝裱於木板上。(圖片提供:蔡工作室)

《宇宙遊》梳理蔡國強30年藝術創作思考

「《原初火球》是關於我的視野和思考的一次出發,伴我走到今天。」蔡國強曾為自己30年前的展覽《原初火球》下了這樣的註解。因此東京國立新美術館及SAINT LAURENT在策辦《宇宙遊》展覽時,選擇以《原初火球》為起點,追溯是什麼催生了這次爆炸?此後至今又發生了什麼?全展以蔡國強對話宇宙和看不見的世界為主軸,爬梳他從早期中國時代、到作為他藝術生涯重要形成階段的日本,再到美國和世界舞臺的創作與思考,呈現他宇宙膨脹般蓬勃發展的藝術壯遊。

SAINT LAURENT_CAI_GUO-QIANG_06_HR
蔡國強《銀河嬉冰》, 2020年,火藥、玻璃、鏡面。(圖片提供:蔡工作室/攝影:蔡文悠)

《宇宙遊》所在的東京展覽現場,將如公共廣場般寬闊無分隔,一側再現屏風裝置《原初火球》,其中3件新作將以在玻璃鏡子上爆破的火藥畫呈現;另一邊則為蔡國強以LED建構的大型動態燈光裝置《與未知的相遇》,邀請觀者在兩件作品之中自由穿梭。

SAINT LAURENT_CAI_GUO-QIANG_10_HR
蔡國強《胎動二:為外星人作的計畫第九號》,1991年,火藥、墨、紙,裝裱於木制八扇屏風 ,東京都現代美術館收藏。

此外,現場也展出約50件日本公立美術館及藝術家本人的收藏,搭配鮮為人知的珍貴檔案和記錄影像,輔以蔡國強以第一人稱自述的展覽文本,讓整個展廳彷彿自成一件巨型裝置,傳遞藝術家深邃的思考和創作實踐歷程。

SAINT LAURENT_CAI_GUO-QIANG_07_HR
蔡國強《CAITM的受胎告知》,2023年,火藥、玻璃、鏡面,裝裱於木制七扇屏風。(圖片提供:蔡工作室/攝影:趙夢佳)

三十年前後的福島海岸

值得一提的是,《宇宙遊》開幕前夕,蔡國強將回到30年前實現爆破計畫《地平線:為外星人作的計畫第十 四號》的福島磐城海岸,創作一場白日煙火《櫻花滿天的日子》,以新作與彼時的實驗之作遙相呼應,通過火光映照出延續數十年的爆破藝術旅程。

SAINT LAURENT_CAI_GUO-QIANG_09_HR
蔡國強《再燃烽火臺:為外星人作的計畫第八號》,1991年,火藥、紙、墨,裝裱於木制八扇屏風,東京都現代美術館收藏。            

《蔡國強:宇宙游》

展覽期間|2023年6月29日-8月21日,每週二閉館

開放時間|週日至四 10:00-18:00/週五、週六 10:00-20:00,最後入場時間為閉館前30分鐘

展館地址|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特別展覽1E展廳

入場門票| 成人票1500日元/大學在校生1000日元/大學以下年級學生免費入場

資料、圖片|SAINT LAURENT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小豬撲滿、藍白拖、發粿變身印章!臺中國家歌劇院期間限定展覽,用印章收藏屬於台灣人的日常風景

小豬撲滿、藍白拖、發粿變身印章!臺中國家歌劇院期間限定展覽,用印章收藏屬於台灣人的日常風景

「臺灣印事」攜手花藝品牌「無意製所」於臺中國家歌劇院 5F 推出「日用」主題展,以「印章」作為媒介,邀請觀眾透過蓋印與收藏,重新看見日常物件背後的文化溫度。

重新發現習以為常的日常

花藝品牌「無意製所 WE creation」擅長創造各種體感,透過體驗細細品味生活中的微小事物,喚起人們對日常的感知;而「臺灣印事 TAIWAN IMPRESS」則以插畫與圖像保存臺灣的文化記憶。這次在國家歌劇院這個藝術與生活的舞台,他們選擇合作,以一場「日用」策展,挖掘並重新發現習以為常的日常,帶領觀眾品味背後的故事脈絡。讓人意識到,生活小物不只是小物,而是時代與情感的延續。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 展覽常見問題可至無意製所IG查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臺灣文化最真實的時代印記

來自臺南的圖像設計團隊,曾製作「踩印系列展」的創作團隊,於 2023 年正式成立「臺灣印事 」,用身體去感受台灣,探索美的所在。團隊自 2019 年起便開始探索台灣獨特的造型,透過物件採集與插畫轉譯進行數位化保存,至今已累積超過 800 件圖像。這些看似微小的物件——小豬撲滿、鑽石椅、藍白拖、發粿等,都是臺灣文化最真實的印記。當社會快速更迭,我們更需要一種方式將它們保存下來。透過數位化保存與現代設計轉譯,串連在地文化,展現多元、包容且充滿生命力的台灣,讓文化得以永續。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以印章組合出自己的台灣日常

本次在臺中首次展出的「日用」個展,以印章作為互動設計。圖像設計上特別採用等距視角,讓圖像在重組時保有視覺平衡感。觀眾能自由堆疊、蓋印,組合出屬於自己的台灣日常。逛展就像走進百貨一樣輕鬆,適合親子同樂,並能帶走屬於自己的日常印記,讓文化自然融入生活。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從柑仔店到五金百貨的集體記憶

「日用」展覽分為三個子題:「好懷念媽媽十塊」、「台灣感性百貨」、「今天要拜拜」。從童年柑仔店裡花十元就能換來的快樂,到現代生活百貨的默默陪伴,再到臺灣人拜拜的習慣與心意,這些日用物件雖然平凡,卻承載了時代的痕跡與生活的溫度,深深烙印在臺灣人的集體記憶中。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帶走屬於你的臺灣味

除了體驗,展場也推出「限定海報」與一系列承載台灣故事的周邊商品:從熱蘭遮城城牆上的「壁鎖」書籤、到臺南市定民俗活動「賽鴿笭」徽章、再到臺南特有習俗糕餅「九豬十六羊」的凸毛繡鑰匙圈,堅持臺灣在地工藝製作,打造純正臺灣味。另外,展覽期間,於 Instagram 分享印章作品,還可獲得神秘臺味小禮。邀請大家與來自台灣各地的文化符碼相遇,透過蓋印與收藏,細細感受那些習以為常的物件。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臺灣印事 TAIWAN IMPRESS ——「日用」主題展

展覽日期|2025.09.23-2025.11.30

展覽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5F

資料提供|臺灣印事、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力」田中登場!沉浸式走入製造現場,感受7座產業聚落的真實節奏

Made in Changhua 不只是製造的標籤,更是一種品質的承諾、一種持續向世界延展的地方力量。在 2025 台灣設計展《彰化行》架構下,彰南展區以《彰化力 Made in Changhua》為題,深入梳理在地產業脈絡,展開一場設計對地方製造文化的再詮釋行動。

彰化的力量,不是硬碰硬的對抗,也不是被動的追隨,而是一種能在進退之間找到節奏的巧勁——「游刃有餘」。

這樣的力量,來自於三個支撐彰化製造的核心精神:韌性(Resilience)、協作(Collaboration)、創新(Innovation)。韌性是生存的基因,使地方產業能在市場與時代變遷中持續轉動;協作是運作的模式,串起村落工廠間緊密而高效的分工網絡;創新是前進的動能,讓傳統工藝不斷跨域升級,開展出新世代的製造想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以《彰化力 Made in Changhua》為題,重新理解這片土地的製造能量。(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以產業考古為起點 ,解鎖彰化製造力

由財團法人嶺東科技大學、 樸實創意策劃,策展團隊實地走訪超過 60 家工廠,細緻梳理在地產業的脈絡與故事,以7個切角深入剖析 Made in Changhua 的核心產業與重要精神,展覽打造七座產業聚落,帶大家看見無所不在的「彰化力」。

以七座產業聚落為敘事節點,涵蓋「紡織」、「科技農業」、「車輛與零組件」、「水五金」、「生活」、「循環永續」與「隱形冠軍」等主題。觀眾在穿梭與探訪之間,將看見設計如何轉譯產業精神,讓「Made in Changhua」不僅是一個地理標籤,更是一種以柔制剛、游刃有餘的文化力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彰化力》不僅是一場展覽策劃,更是一場對地方產業精神的凝視。(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從鋼管加工、焊接、零件製造到組裝,車輛與零組件展示彰化完整與完美的產業鍊協作力。(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沉浸式走入製造現場,感受產業的真實節奏

本次展覽位於彰化今年全新落成的「國際展覽中心」,佔地約 800 坪,如同一座開放式廠房,為策展提供寬闊而純粹的空間基底。策展團隊以「工廠地景」作為場域隱喻,運用在地製造的管材構築出象徵「工廠屋頂」的聚落結構。觀眾步入展區,如同走入彰化的製造場域,在鋼構與光線之間穿梭,體驗地方產業的日常節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象徵產業聚落的斜屋頂,就像在彰化的工廠地景中漫遊。(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彰化農牧業結合AI灌溉、智慧感測、無人機與自動化牧場,導入科技精準力,實踐高效永續的產業效能。(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為了重現製造現場的真實感受,策展團隊導入真人等高的沉浸式投影裝置,以平視視角拍攝工廠影像,搭配機械運作的節奏聲響,營造出一場以聲影交織的沉浸體驗。每一次金屬敲擊、每一段機械律動,都是產業文化的脈搏,讓觀眾不僅看見,更能「聽見」製造的力量。讓「Made in Changhua」從靜態的名詞,轉化為動態的生命現場。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真人等高的投影、機械生產的聲響,營造身歷其境的沉浸體驗。(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沉浸體驗打造展區,展現彰化離岸風電完整循環系統,風起順勢的永續力。(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透過影像讓觀眾不僅看見,更能聽見每個製造的背後的故事。(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以線性展開探索,打造一場來自彰化的產業劇場

展覽以「紡織」開場,象徵彰化產業的源起與精神。以來自彰化在地的織帶打造中央藝術裝置,象徵著地方產業的連結與延續,每一絲線、每一縷張力,同時展望著無形的柔韌力與永續張力。裝置中央可見歷史半自動織襪機與現代全自動織襪機並列運轉,透過一場跨越時空的演進,具象化了彰化紡織產業在時代變遷與技術創新中的柔韌實力。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藝術裝置的織帶來自彰化在地,象徵著地方產業的連結與延續。(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從紡紗、織布、染織到成衣,彰化擁有完整的紡織聚落。(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從個別工序到整體系統,產業協作力的具象化

彰化產業的力量不在於單一品牌的壯大,而在於緊密串連的協作網絡。從鄉鎮到鄉鎮,無數中小工廠形成上下游分工的生產鏈,構築出一種高度協作的製造生態。這股「協作力」也在展場中被具象化。直觀呈現產業聚落間的細密關聯。觀眾不僅能看見零件如何被組構成形,更能理解每一環節背後的合作關係——這正是彰化製造的核心能量所在。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不僅看見產品如何被組構,更能感受一個地方如何因協作而運作。(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涵蓋鑄造、加工、組裝到出口,彰化展現剛柔並濟的水五金工藝力。(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展覽現場以設計之力,讓隱形冠軍不再隱形

展覽以真實運作的機台與動態影像,還原工廠現場的節奏與智慧,讓製造不再遙遠。觀眾能以最直覺的方式理解產業運作邏輯,並透過精煉的圖像與互動內容,將專業知識「打包帶走」:轉化為日常生活中可被理解與收藏的產業記憶。策展團隊以設計之力,讓那些長久隱身於供應鏈背後的冠軍產業,真正被看見。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真實運作的機台與影像,還原工廠現場的節奏與智慧,讓製造不再遙遠。(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從食品加工到保養生技,彰化製造支撐日常所需,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打包帶走一份彰化製造的日常

展覽以「體驗」作為收尾,邀請觀眾親身參與彰化製造的現場。由在地企業飛絡力提供的具科技互動的夾娃娃機,融合機械手臂的精準控制與娛樂互動,象徵製造技術從工業走入日常生活。觀眾不僅能操作機具、觀察系統運作,更能「親手帶走」一份彰化製造的紀念物,作為參與這場產業旅程的具體記憶。在這裡,製造不只是技術,而是一種可被觸摸、被體驗、被帶回家的地方智慧,平日入場更有限量的彰化製造來賓禮 !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融合機械手臂精準控制與娛樂互動,象徵製造技術從工業走入日常生活。(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展場內有多處體驗空間,觀眾能操作機具、觀察系統運作,讓製造成為一種可被觸摸、被體驗、被帶回家的地方智慧。(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在這場展覽中,「彰化力」被轉譯為品牌價值;Made in Changhua,不只是製造的標籤,更是一種品質的承諾、一種持續向世界延展的地方力量;它根植土地,卻以柔韌與節奏支撐著台灣的今日與未來。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力 Made in Changhua」展區

展覽地點|彰化國際展覽中心

展覽日期|10.10 Fri. - 10.26 Sun. 週日~週四 10:00 - 18:00、週五~週六 10:00 - 20:00

資料提供|樸實創意、文字整理|Sunnie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