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巴黎奧運「法國隊」戰服設計!國旗色彩成絕美漸層,力求法國生產、為運動員客製

2024巴黎奧運「法國隊」賽服設計

2024巴黎奧運(Paris 2024)尚未開幕,就被認定將是「最時髦」的一屆。地主法國隊的行頭備受矚目,其中選手們將穿上場比賽的隊服,由法國街頭服飾品牌Pigalle創辦人Stéphane Ashpool擔任藝術總監,攜手運動品牌「小公雞」Le Coq Sportif,從運動員對賽服的美學想像、性能需求出發,為參與奧運、帕奧的法國隊選手,發展出帶有法國特色的「客製化」賽服。

2024巴黎奧運「法國隊」賽服設計
2024巴黎奧運法國隊服由Stéphane Ashpool擔任藝術總監。(圖片來源:Le Coq Sportif、Stéphane Ashpool IG)
2024巴黎奧運「法國隊」賽服設計
2024巴黎奧運法國隊服:馬術/射箭。(圖片來源:Le Coq Sportif)

2021年啟程的浩大工程

為奧運國家隊做隊服,不只要替運動員設計比賽和領獎時的服裝、鞋子、配件等,還要包辦教練、後勤人員的裝備,是超、級、浩、大的工程。Stéphane Ashpool本人推算,這次Le Coq Sportif在巴黎奧運開幕之前,得交出840名選手、2,400位相關人員的隊服,服飾、配件、裝備⋯⋯林林總總加起來大約有15萬件物品,數量非常驚人。

2024巴黎奧運「法國隊」賽服設計
2024巴黎奧運法國隊服:籃球/自行車。(圖片來源:Le Coq Sportif)

這巨大工程從20211月就開始籌備,那時2020東京奧運因為COVID-19疫情延期,根本還沒開幕,三年後才要接棒的巴黎就已摩拳擦掌。

「不想當一面行走的旗幟!」

授命接下藝術總監後,Stéphane Ashpool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運動員開會,了解他們對國家隊服的想像,「運動員想要表現出新穎的形象,想要看起來很酷;當然,他們想一眼就被認出是代表法國,但不想變成一面『行走的旗幟』。」選手們也分享了不為觀眾所知的心境,「如果覺得自己看起來很不錯,在場上就會更有信心,」換句話說,一身讓選手滿意的隊服,真的能讓他們的心態更為正面。

2024巴黎奧運「法國隊」賽服設計
2024巴黎奧運法國隊服:田徑/網球。(圖片來源:Le Coq Sportif)

法國國旗色彩成絕美漸層,白色變柔和了

吸收過運動員的想法,Stéphane Ashpool開始大膽做實驗,以法國國旗的藍、白、紅色為基礎,測試了羽毛、刺繡、染料、絲綢印花……各種不同材質配上不同顏色的效果,最終決定讓「藍白紅漸層」成為隊服的主要視覺;並將運動賽服常用的純白色,調整為不那麼銳利、少了點嚴肅感的灰調奶白色。

2024巴黎奧運「法國隊」賽服設計
2024巴黎奧運法國隊服。(圖片來源:Le Coq Sportif)

為每個運動項目半客製

敲定「藍白紅漸層」的主軸後,Stéphane Ashpool根據每項運動的賽場文化、服裝性能需求等,做進一步的調整,像是藝術體操、花式滑冰等表演張力強的賽事,服裝擁有更豐富的裝飾,透膚布料上佈滿水鑽,點綴著隨著舞姿飛揚的羽毛;柔道隊員穿的賽服,史上第一次由法國梭織布製成,要這麼做,必須得到日本柔道主管機構批准,這正是「法國製造」柔道服難得的原因。此外,有些法國隊出賽選手較少的項目如滑板、Breaking等,甚至擁有接近全客製的配備。

2024巴黎奧運「法國隊」賽服設計
2024巴黎奧運法國隊服:柔道/體操。(圖片來源:Le Coq Sportif)
2024巴黎奧運「法國隊」賽服設計
2024巴黎奧運法國隊服:滑板/Breaking。(圖片來源:Le Coq Sportif)

致力實踐法國設計、法國生產

不只要「法國設計」,Stéphane Ashpool也期望服裝盡可能是「法國生產」。除了剛剛提到的柔道服,大多數的法國隊服也在Le Coq Sportif位於塞納河畔羅米利地區的工廠生產,少部分在摩洛哥、葡萄牙等鄰近國家進行組裝。雖然未能達成100% Made in France,但考量到這次還需提供自行車、擊劍、滑板、划艇、獨木舟等項目的特殊裝備,Stéphane Ashpool認為「在地生產」這環節已算達標。

2024巴黎奧運「法國隊」賽服設計
2024巴黎奧運法國隊服。(圖片來源:Le Coq Sportif)

耗時三年的討論、設計、生產成果,即將面向世界,對此Stéphane Ashpool表示,自己的設計能參與運動員自律訓練多年、終於在世界最高殿堂發光發熱的時刻,即便只有短短的時間,依然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隊的開幕式服裝同樣備受矚目,由LVMH旗下頂級男裝品牌Berluti操刀,讓2024巴黎奧運從揭幕到結束都洋溢濃厚的時尚氣息。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Bito融入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及互動工具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馬戲團的形象怎麼做?FOCASA從品牌識別就是一場表演!FOCASA馬戲團成立15週年之際,邀請曾獲英國D&AD黃鉛筆殊榮的設計團隊Bito,打造一套屬於馬戲的動態識別系統,其以動態設計串連馬戲帳篷、肢體表演動作等馬戲意象,讓這套新識別如同FOCASA的表演與品牌精神,自由、活潑、總是予人無限歡快。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新形象宣告FOCASA週年慶典正式揭幕

近年,BitoTAIWAN台灣觀光、金馬獎重塑品牌識別系統,從觀光品牌到影視頒獎典禮,皆打破既定的靜態呈現,融入動態思維,讓動態表現為品牌說故事,在觀眾心中留下強而有力的印象。此次BitoFOCASA馬戲團操刀之作,亦延續團隊擅長的動態設計(motion design),並巧妙將馬戲表演動作濃縮其中。這套全新識別將隨10/2揭幕的第二屆「FOCASA馬戲藝術節」首次亮相,期待藉由設計與表演藝術的結合,宣告FOCASA十五週年慶典正式揭幕,長期則讓台灣馬戲在品牌形象上與國際接軌。

3大關鍵馬戲元素:丟球、走鋼索、疊高

Bito團隊眼中,FOCASA像是一座能自由伸縮與變形的馬戲帳篷,在城市與人群之間自在伸展;不僅是集結特技、雜耍、舞蹈、武術、戲劇等各方好手的馬戲團,更是個充滿歡笑與想像的場域。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FOCASA)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欣賞過多次馬戲表演後,Bito選擇以馬戲人熟悉的丟球、走鋼索及疊高為概念,創造一套屬於馬戲團的動態系統(motion system)——當字母一字排開,如同演員們各就各位,好戲準備上演!有趣的是,新識別中特別選用兩種寫法的字母「a」,分別代表觀眾(audience)與表演者(artist)在同一頂帳篷內交會。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跟文字一起「玩」場馬戲

更好玩的來了!Bito也從這次的識別動態(Dynamic logo)延伸設計出一套專屬於馬戲的互動式工具(generative tool)。使用者只要輸入文字,字母們就會即時出現在帳篷內表演丟球、疊高、走鋼索等動作,還能透過聲音大小的變換,與字母們互動。這套工具將能運用在手機、螢幕、展演空間等跨媒體載體,靈活配合各式活動體驗及宣傳。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3個子品牌開啟下個15年:馬戲、慶典、教育

在下一個15年,FOCASA將透過3個子品牌:「Circus 馬戲」、「Festival 慶典」及「Education 教育」,持續帶給觀眾在馬戲表演、《Do Circus》馬戲專門刊物以外,更豐富多彩的內容。在3個品牌的設計上,Bito將「Circus」以馬戲團的帳篷與表演布簾呈現;「Festival」透過連接的攤位與現場的巨篷表現;「Education」則以共同成長的階梯和平台為意象。從一頂臨時帳篷到馬戲之家,FOCASA帶著家的重量,用快樂與夢想連結人心,期待每一位觀眾都能感受到馬戲的溫度與無限的可能。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2025 FOCASA馬戲藝術節在高雄,十月登場!

第二屆「FOCASA馬戲藝術節」即將登場,10/310/12於高雄展覽館輕軌旁大草地舉行,現場將首度搭建3頂巨型馬戲帳篷,打造沈浸式的「馬戲水手村」,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馬戲藝術家,帶來百餘場國際級演出,讓港都在秋日海風中交織笑聲與驚嘆。若想到現場感受馬戲氛圍,活動門票現正販售中,有興趣可點此了解更多。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FOCASA)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當文化南國,成為設計前線!方序中、聶永真等大師陣容齊聚,「南國設計沙龍」即將開跑!

說到屏東,人們總會先想到那綿延的山巒、湛藍的海水,以及挾揉著鹹味的南國微風。然而,近年來,在這片熟悉的山海之間,正長出一道道令人驚豔的設計風景;與此同時,一場以設計為名的聚會「南國設計沙龍」也悄然成形。

設計全明星陣容齊聚!讓文化南國,成為設計前線

原來,作為南方首座設計共學平台,由屏東縣政府推出的「南國設計沙龍」邀請來自視覺、包裝、體驗、互動、產品設計等多元領域的重量級講師齊聚國境之南,以一連串精彩講座交流靈感,並把設計帶進文化治理、產業創新與公共空間的日常。這不僅承襲啟蒙時代以來的「沙龍」聚會文化,更成為一場文化行動,讓設計不再只是少數人關心的議題,而是每位南國居民的共同語言。 

屏東縣政府
究方社創意總監方序中(左)、永真急制負責人(左)

這系列別具意義的講座,由屏東東港共和新村出身、同時擔任三金典禮視覺總監的究方社創意總監方序中揭開序幕,暢談品牌設計的溝通之道。接著,返鄉設計師方智弘將分享如何讓設計與地方共感,並從生活滋養中成長。IF OFFICE 創辦人馮宇則帶領學員開啟品牌企劃的思維視野;影像設計創作者陳慕溪與無氏製作創辦人吳孝儒,也分別從實例出發,談如何從日常、地方文化與產業脈絡汲取靈感;禮拜文房具主理人蔡孟仰,更不藏私地公開用視覺設計為品牌發聲的方法。

屏東縣政府
視覺設計師陳慕溪 (左)、方自設計創辦人方智弘(右)
屏東縣政府
無氏製作創辦人吳孝儒(左)、禮拜文房具主理人蔡孟仰(右)

不只如此,知名平面設計師聶永真更將剖析如何依據品牌特性、受眾背景與訊息情境,選擇最適合的視覺語言與敘事方式;瑜悅設計創辦人黃國瑜則聚焦於設計方法如何有效傳遞作品核心理念;接著,PHDC 創辦人許博軒帶來從品牌美學到空間活化的實踐經驗;均勻製作總監胡忻儀則從策展切入,分享設計溝通的關鍵。透過一場場跨界對談,來自不同領域的大師們,將讓設計與地方文化交織成南國最迷人的創意風景。

屏東縣政府
IF OFFICE 創辦人馮宇(左)、瑜悅設計創辦人黃國瑜(右)
屏東縣政府
均勻製作總監胡忻儀(左)、PHDC 創辦人許博軒(右)

設計不只錦上添花,更成為南國前進的引擎

事實上,「南國設計沙龍」的誕生,可以追溯至屏東近年的美學治理策略,像是堅持「設計共伴、放大格局」、「美學導入、有感治理」等,將設計融入公共空間改造、農產品包裝、活動策劃等方方面面,讓設計不只是錦上添花的點綴,也是推動屏東轉型的關鍵力量,更讓這片國境之南的土地,在文化與設計的交織中,蛻變成台灣設計新熱點。

屏東縣政府

舉例而言,由日治時期屏東菸葉廠轉身而成的「屏菸1936文化基地」,不僅展現建築歷史風華,也在設計加乘下,讓人見證台灣今昔產業與文化魅力,更獲得德國紅點設計等超過10項國內外設計大獎殊榮;全台唯一以王船文化為主題的「王船文化館」、融合恆春歌謠與世界音樂潮流的「半島世界歌謠祭」以及保留既有建築輪廓,重新串連空間與城市關係的「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等,也分別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日本Good Design Award、德國iF設計獎等獎項,讓屏東躍上國內外設計舞台。在此基礎上,「南國設計沙龍」不僅是設計大師講談,更是屏東持續深化設計共治的里程碑,更讓設計走出美術館、設計週,鑽進田間小路、進入市場攤位,貼近生活與土地,並邀請每個人都成為改變的一員。

從南方的山海之間起飛,設計逐漸成為南國的共同語言,「南國設計沙龍」開放民眾免費參與。無論你是設計師、農夫、公務員、學生,或只是單純對美感與創意好奇的旅人,都能在這裡找到一席之地。歡迎持續關注「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臉書,加入這場盛會,從南國設計沙龍開始,展開屬於你的設計之旅。

「南國設計沙龍」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pingtungdesignsalon

文 | 郭 慧  圖片提供 | 屏東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