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米蘭家具展】愛馬仕將新作、上世紀老件組隊,以「材質」串起跨時代設計之旅

2024米蘭家具展愛馬仕展間

步入愛馬仕(Hermès)2024米蘭家具展展間,目光不由自主被那片由原始材質構築的裝置吸引——磚、石、板岩、木材、夯土等互相拼接,形成馬術騎師服裝般的幾何圖樣。

2024米蘭家具展愛馬仕展間
愛馬仕為2024米蘭家具展打造的地面裝置。(圖片提供:愛馬仕)

這座以「材質」為主角的裝置,明白點出了愛馬仕2024家居系列的主題,創意總監Charlotte Macaux PerelmanAlexis Fabry專注於「材料」的本質,以「大地」為題,模糊過往與今日的時間界線,將家居新作、品牌檔案中的經典單品(archive)並列呈現,展現愛馬仕的工藝與創意如何不受時間、流行趨勢影響成為經典。

2024米蘭家具展愛馬仕展間
愛馬仕將新品、老件並列呈現展覽。(圖片提供:愛馬仕)

隨愛馬仕穿越時空,看材質如何堅守本質同時創新

利用工藝技術凸顯原材質的特性,在家居設計世界中並不難理解、也是時常被應用的概念;不過愛馬仕這次將「時間」納入主題,是有趣的點睛之筆,我們或許可以從兩個角度解讀。

2024米蘭家具展愛馬仕展間
(圖片提供:愛馬仕)

首先,好的材料搭配好的工藝,足以讓物件無懼時間的流逝,長傳於世,而這就是愛馬仕一直以來在做的事。

另一方面,展覽將材質相呼應的新物、老物擺在一塊,裡頭都存在愛馬仕的經典符號,像是鏈環、馬術元素、編織技法等,讓觀者得以從中觀察,當類似的材質與符號在不同時代中反覆出現,創作者是如何保留本質同時賦予變化,讓人有種過去、現在和未來同時存在,時空交集的感受。

2024米蘭家具展愛馬仕展間
(圖片提供:愛馬仕)

盤點8組老物 X 新作,看懂愛馬仕的設計理念

這麼說還是有點抽象,直接來看看愛馬仕如何配對老物和新作吧!這邊精選8組作品,解析愛馬仕這趟以材質搭起對話,串連過去與今日的時光旅行。

⬬ 2002 ➛ 2024|項鍊 ➛ 椅子

誕生於2002年的「Timoure」銀項鍊,透過錘擊創造有機紋理,剛硬中帶點流動性。項鍊的錘擊紋樣被融入了全新扶手椅「Diapason d’Hermès」之中,呈現於底座的鋁製框架上;愛馬仕想為這張椅子呈現材質對比鮮明、輪廓簡潔俐落的正統現代主義風格,於是將無襯裡皮革覆在金屬框架上,形成座椅與靠背,營造出中性的優雅氣質。

2024米蘭家具展愛馬仕展間
「Diapason d’Hermès」休閒椅/2022年「Timoure」銀項鍊。(圖片提供:愛馬仕)

⬬ 1980 ➛ 2024|皮鞭 ➛ 燈具

這只1980年代的「狩獵鞭」,以編織牛皮打造的底座上,點綴鹿角鉤、銀色套圈等細節。搭配展出的新系列「VOLTIGE D’HERMÈS」燈具,細長燈桿用雙色編織皮革包覆,燈罩與底座分別以竹節亞麻、青銅兩種風格截然不同的材料,做出紋理與色彩上的對比,綜觀整體,材質巧妙與老件狩獵鞭呼應。

2024米蘭家具展愛馬仕展間
「VOLTIGE D’HERMÈS」燈具/1980年代狩獵鞭。(圖片提供:愛馬仕)

⬬ 1950 ➛ 2024|錶帶 ➛ 餐瓷

來自1950年代的「細棉繩錶帶」,綴有精緻的皮革拼接、金屬扣環。一旁的展出拍檔是「TRESSAGES ÉQUESTRES」餐具組,27件陶瓷碗盤重現了錶帶的棉繩圖紋,以及薄荷綠、檸檬黃等清新色系的皮環裝飾;餐具壁面也看得到馬具上的金飾、編織圖案,象徵馬匹與騎士之間的連結。

2024米蘭家具展愛馬仕展間
「TRESSAGES ÉQUESTRES」餐瓷組/1950年代細棉繩錶帶。(圖片提供:愛馬仕)

1950 ➛ 2024|皮手套 ➛ 珠寶收納盒

這雙同樣來自1950年代的小山羊皮手套,帶有漂亮的刺繡細節,體現於指套的滾邊、指尖的圓點裝飾。愛馬仕將手套材質與「AMALTHÉE MYRIADE」鐘錶與珠寶收納盒連結,其整體以榆木打造,四周包覆了韁繩皮革,內裏則是柔軟的絨面小羊皮;畫家手工將墨水繪製在皮革上,以輕盈的筆觸描繪出線條和圓點,與手套的刺繡圖紋相稱。

2024米蘭家具展愛馬仕展間
「AMALTHÉE MYRIADE」鐘錶與珠寶收納盒/1950年代小山羊皮手套。(圖片提供:愛馬仕)

⬬ 20世紀下葉 ➛ 2024|騎士服 ➛ 床具與皮件

以製作馬術配件起家的愛馬仕,這次也以3件上世紀的「馬術騎士服」為發想,將服裝的明亮色彩、幾何圖形融入家飾當中。下圖這件誕生於1950年代的薄荷綠絲緞騎士服,前襟上長方形的亮黃色交叉圖樣,被轉化為「TARTAN DYE」床毯上垂直、水平線條構成的棋盤格,搭配高級時裝的褶皺浸染技術創造出古銅、陽光黃色調。

2024米蘭家具展愛馬仕展間
「TARTAN DYE」床毯/1950年代騎士絲緞服。(圖片提供:愛馬仕)

來自1960年代、果橘與草綠色拼接的絲巾騎士服,被轉化為「HIPPIQUE」貼花床罩的多彩幾何色塊,材質同樣沿用絲巾、搭配斜紋布縫製,綴以同色系的刺繡明線,凸顯愛馬仕工坊精湛的紡織技術。

2024米蘭家具展愛馬仕展間
「HIPPIQUE」貼花床罩/1960年代騎士絲巾服。(圖片提供:愛馬仕)

1970年代這件佈滿油綠、嫩粉色菱格紋的騎士服,則跳脫了織品的框架,被轉譯成「DERBY」餐桌擺飾上的圖案,愛馬仕工匠透過Epsom小牛皮貼花技術,搭配馬鞍雙針縫製垂直接縫,做出撞色的皮革拼接。

2024米蘭家具展愛馬仕展間
「DERBY」餐桌擺飾/1970年代馬術騎士服。(圖片提供:愛馬仕)

⬬ 玩轉皮革的工藝實驗

值得一提的是,「DERBY」完全選用皮革製作,融入充分的馬具與皮革工藝技術,想藉此探索單一材質所能呈現的結構、比例、色彩與幾何形狀。同系列的籃子也從1970年代的小牛皮鏤空手環找到線索,由工匠將柔軟的彩色皮革條,透過手工穿孔、縫合後,盤繞成堅固的籃子,再以皮革鑲嵌上跳色的幾何圖形。

2024米蘭家具展愛馬仕展間
「DERBY」籃子/1970年代小牛皮手環。(圖片提供:愛馬仕)

一場與地球合作、「腳踏實地」的展覽

愛馬仕表示這是一場「腳踏實地」的展覽,凸顯了自然材料的原始品質,而這些材料正是源自我們腳下的土地,無論石、木或土都是這座星球的自然饋贈,「地球是我們的根、我們的基礎,我們希望與地球合作。」兩位創意總監在接受美版《VOGUE》訪問時這麼說。

2024米蘭家具展愛馬仕展間
地面裝置中的材質拼貼細節。(圖片提供:愛馬仕)
2024米蘭家具展愛馬仕展間
地面裝置中的材質拼貼細節。(圖片提供:愛馬仕)

愛馬仕 @ 2024米蘭家具展

展期|2024.04.16-04.21

地點|Brera設計展區 La Pelota Jai Alai

資料、圖片提供|愛馬仕

椅子,家的靈魂

在台灣家具產業中,有情門以其低調卻深刻的設計語彙,悄然成為一扇通往居家美學的門扉。創立於2001 年,並於2006 年正式命名為「有情門」,二十多年來,始終以生活觀察為起點,用設計回應時代的變化。

生活縮小了,設計放大了,有情門的單椅哲學

在居家生活裡,除卻睡眠,我們有90% 的時間是坐著。因此,椅子看似平凡,卻是家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不僅是坐具,更是連結人、空間與情感的樞紐。

有情門副總李建興觀察,二十年來台灣家庭人口從平均3.5 人降到2.5 人,單身家戶數占比已達35%,再加上房價高漲、居住坪數縮小,每個人回家後更傾向各自滑手機、追劇、使用個人螢幕,客廳不再是全家人共看電視的場所。這樣的變化,使得家具的角色也被重新定義,沙發、桌子等大型家具越來越中性、簡約,反而是單椅成為能展現個人品味的主角。

YCM
滑翔條凳,靈感取自古早「椅寮」文化。

https://cutt.ly/vteVaDY4

從坐具生活回應空間、工作與情感

因此,有情門從經典單椅「羅德列克」開始,思考如何讓一張椅子像小沙發般舒適,卻能靈活移動,陪伴使用者在不同角落創造自己的「專屬空間」。另一款經典「卡樂瑞」則以自然曲線延續二十世紀中葉現代主義家具的造型,支撐性更強,貼合性更舒適,呼應人類與自然之間的深層連結,讓實用與美學兼顧。

隨著室內空間愈來愈小,有情門近年的單椅設計朝向輕薄通透、有機線條等方向發展,以柔和曲線打破空間直線的剛性,讓整體空間更有層次感。此外,書房不再是獨立的私密空間,轉為開放式設計,有情門也因此推出「刻幻」系列辦公椅,在造型中融入實木元素,兼顧人體工學、可升降旋轉的機能,卻能與居家風格和諧共處,不再像傳統辦公椅般突兀。

YCM
刻幻金磚扶手椅,融入居家的辦公椅。

安全與耐用是有情門的基本承諾,例如在辦公椅輪腳上選用具阻尼的「減動輪」,避免長輩與小孩起身時椅子過度滑動導致跌倒,李建興強調,「我們測試五種輪子,選擇中庸之道,讓安全與便利兼顧。」這不僅解決功能需求,還注入溫潤的居家元素,讓辦公椅不再冷冰冰。

同時為確保產品可被長久使用,還提供整新服務—如新計劃,讓家具不只是一件物品,更成為家庭情感的承載與傳承。李建興分享,曾有顧客拿著十二年前購買的書桌回來,想要翻新給孩子使用。對有情門而言,這正是品牌最想守護的價值,家具不只是生活用品,而是陪伴家庭成長、寄託祝福的情感載體。

YCM
嵐中扶手椅,取用台灣山嵐山林的曲線。

講台灣話的家具,收納島嶼的生活故事

在李建興看來,要成就一個中高端品牌,台灣市場只是磨練之地,最終仍須走向國際。而走向國際的前提是「更本土化」。為此,有情門從台灣土地的能量萃取靈感,轉化為產品設計語言。好比取自Nature 的「嵐中」扶⼿椅,從台灣⼭嵐纏繞中琢磨出靈動的山林曲線設計而成;取自Culture 的「滑翔」條凳,以古早「椅寮」文化復刻出兼具傳統韻味與現代語彙的凳具;取自Future 的「卡布奇諾」旋轉高凳,以觀察生活樣態挖掘出一杯咖啡裡的悠揚鬆透,設計出厚圓優雅的旋轉椅。

YCM
卡布奇諾旋轉高凳,源自咖啡繚繞的生活氣息。

「我們是最懂台灣人生活的家具品牌,」李建興總結。有情門的設計,緊扣著For Nature、For Culture、For Future 的核心價值,「不僅坐得舒服,還讓居家充滿溫情與故事。」在快速時尚氾濫的時代,有情門提醒我們,好設計,是對生活的溫柔回應,而非速食消費。透過椅子,這扇「有情門」正緩緩開啟台灣居家的未來圖景。

YCM
卡樂瑞單椅/哈比卡樂瑞單椅/卡樂瑞吧椅

有情門官方網站連結

有情門LINE OA連結

當廚房成為家的核心 Bosch × 大陸建設「耑岫」的精準美學,以設計引領生活,回歸人心

隨著全球居住趨勢的轉變,「家的核心」正重新被定義。廚房成為凝聚日常、連結關係的起點,而科技則以最無聲的方式,支撐起這份生活的溫度。大陸建設與德國頂級家電品牌 Bosch 攜手合作,於住宅案「耑岫」中,為理想生活提供了全新的可能。

對於未來生活的全新提案

位於台北信義安和街區的大陸建設旗艦住宅案「耑岫」,是現今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建築事務所之一荷蘭 OMA 為疫情後的都會生活所提出的一種全新想像,作為OMA在台的第一個住宅案作品,設計團隊以「大都會村落」為概念,透過多層量體的堆疊,創造出多樣而靈活的居住形式:有適合單身創作者的開放工作室,也有為家庭設計的完整廚房與社交空間。這座高聳於信義核心的住宅,不只是一棟建築,更像一座城市的縮影,讓人在垂直都市裡找到生活的呼吸。

Bosch × 大陸建設

在「耑岫」的樣品屋裡,設計師以巴黎「微型公寓」為靈感,延伸出台灣都會住宅的新可能。透過洄遊式廚藝島台與德國 Bulthaup 品牌L型廚具設計,料理、餐敘、休憩的動線自然串連——在精簡的一房一廳空間中,也能感受到流動的空間節奏。這樣的設計,不僅關乎坪效,更關乎居住者情感的連結與流動:料理時的聲音、光線的反射、家人圍坐的距離,共同組成家的溫度。

嵌入式設計 × 機能效率 × 有溫度的生活

為了讓這份生活的節奏更流暢,「耑岫」與德國頂級家電品牌 Bosch 合作,以嵌入式設計家電美學融合整體空間語言。從「精準科技」、「極簡設計」到提供消費者高品質的「健康家庭生活」,Bosch的品牌精神不僅體現在產品性能上,更延伸至整體生活方式的提案,以精緻整合的家電設計,回應人們對健康與效率的追求。

Bosch × 大陸建設

此次「耑岫」的所有戶型中,都在廚房空間配備了Bosch的嵌入式家電,包含四口感應爐、蒸烤爐、全嵌式洗碗機與嵌入式冰箱。面對不同居住型態,Bosch 亦提供業界最具彈性的尺寸選擇,即便是不到2坪的廚房空間,以嵌入式的設計,不只提升空間坪效,讓廚房擁有最完整的機能外,更將整體美感延續。樣品屋內以僅輕巧的45公分寬全嵌式洗碗機,完美運用廚房邊角空間,將機能發揮至極致。而嵌入式冰箱則順著動線被巧妙配置,與櫥櫃融為一體,不僅維持視覺上的一致性,也讓食材保存更貼近生活習慣,在外觀上,Bosch 的低調線條與隱藏式設計語彙,使家電成為空間的一部分而非附屬。特別是蒸烤爐的不鏽鋼與黑色面板,搭配白色櫥櫃時,既能隱於背景,又能成為廚房的視覺焦點,詮釋當代居住美學的精準與從容。

Bosch × 大陸建設

從食物保存取用、進行各式料理烹飪到最後的清潔洗滌,Bosch家電的完美機能設計使繁瑣的家務變得輕鬆,也讓料理過程回到享受本身。如使用感應爐較傳統瓦斯爐開明火更安全、也更好清潔,其擁有17段的精準火力控制,能幫助料理過程更好掌握食材的狀態;蒸烤爐溫和加熱功能不僅符合亞洲烹飪習慣,更提供「精準控溫」與「多功能烹調」,在料理的同時也保留了食物的原味與營養;而連續九年於全世界和台灣都是銷售第一的Bosch洗碗機,全系列機型都配有「360°水龍捲」極勁水流,無死角噴水壁的設計,多軌跡杜絕清潔盲區,碗盤每一面都能被徹底洗淨。使用者還可輕鬆透過手機App控制洗滌程序,帶來效率與優雅兼具的生活節奏。這些機能細節不僅滿足實際需求,也在使用時帶給生活更多享受與樂趣,形塑居住者對「家的理想」的具體感受。

Bosch × 大陸建設

Bosch不僅是高效能的頂級家電,更是生活哲學的延伸——當一道菜在恰好的火候中完成,家的模樣,也在不斷被重新定義。在忙碌的生活中,廚房成為人們與家人重新連結的重心,而Bosch讓這個過程變得更輕鬆、更愉悅。

日日衣著也被智慧呵護

Bosch對生活細節的關懷不僅止於廚房,忙碌一天回到家,打開更衣間的門,你的衣物已被細心照料。Bosch三效極淨洗脫烘洗衣機默默照顧著每件衣物。在忙碌緊湊的生活中,無論細緻絲質或日常棉料,都能透過智慧行程自動調整洗滌與乾衣狀態;從更衣間取出的每件衣物,都像是被細心呵護過的日常精品。

Bosch × 大陸建設

文 │ 黃阡卉  圖片提供 │ Bosch × 大陸建設「耑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