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2家Ace Hotel在福岡!丹麥noma餐廳重返京都Ace Hotel,攜手開設期間限定餐廳

日本第2家Ace Hotel在福岡!丹麥noma餐廳重返京都Ace Hotel,攜手開設期間限定餐廳

存在於品味人士住宿口袋名單的質感飯店Ace Hotel,日前宣佈將於2027年在日本福岡開設全新酒店!此外,京都Ace Hotel也將於今年年底再次與丹麥哥本哈根著名餐廳noma合作開設期間限定餐廳,由主廚René Redzepi帶來北歐與京都的味蕾碰撞。雪梨Ace Hotel的頂層餐廳Kiln近期則被譽為悉尼最佳餐廳之一,一起來了解這間充滿話題的質感飯店!

Ace Hotel1999年在美國太平洋西北地區的西雅圖成立,並逐漸擴展至波特蘭、紐約、棕櫚泉、新奧爾良、京都、布魯克林、雪梨和多倫多等地。特別的是,Ace Hotel以創新概念重新定義酒店模式,為行業和公眾帶來更多可能性,例如一向僅供客人使用的酒店大堂,自2009年紐約Ace Hotel的開幕,全球的酒店大堂亦演變成各類社區活動、派對、藝術展覽和時裝秀的熱門場地,並開放予公眾,促進與當地社區的文化交流互動,品牌曾與藝術家KAWS、導演David Lynch、建築師隈研吾等合作過。

京都Ace Hotel主要餐廳 Kosa 。(攝影 Yoshihiro Makino)
京都Ace Hotel主要餐廳 Kosa 。(攝影 Yoshihiro Makino)

空間設計上Ace Hotel也與世界知名建築師、設計師和藝術家合作,創造獨一無二的空間,不論是設計還是服務上均在業界屢獲殊榮,其中新開業的酒店更多次入選《Travel + Leisure》年度最佳排行榜和《Conde Nast Traveler》熱門排行榜。

京都Ace Hotel 義大利餐廳Mr. Maurice’s 。(攝影 Yoshihiro Makino)
京都Ace Hotel 義大利餐廳Mr. Maurice’s 。(攝影 Yoshihiro Makino)

質感日本旅宿再加一!福岡Ace Hotel預計於2027年開業

空間設計上Ace Hotel也與世界知名建築師、設計師和藝術家合作,創造獨一無二的空間,不論是設計還是服務上均在業界屢獲殊榮,其中新開業的酒店更多次入選《Travel + Leisure》年度最佳排行榜和《Conde Nast Traveler》熱門排行榜。

京都Ace Hotel 房間。(攝影 Yoshihiro Makino)
京都Ace Hotel 房間。(攝影 Yoshihiro Makino)

不可錯過!noma 餐廳重返京都Ace Hotel

由名廚René Redzepi 領航、本店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noma曾於2023年於京都Ace Hotel 開設期間限定店,造成飲食界轟動。今年noma 團隊將再次到訪京都,於2024 10 8 日至12 18 日重現這項美好合作。為期一個多月的期間限定店以日本的大自然和食材為靈感,完美地把京都秋天的魅力融入料理之中。午餐和晚餐訂位將於514日星期二開售(太平洋標準時間凌晨4時),noma將會透過電郵發出訂座邀請連結,有關住宿及餐飲禮遇詳情可瀏覽京都Ace Hotel網站。

noma曾於2023年於京都Ace Hotel 開設期間限定店,造成飲食界轟動。(攝影:Tanaka Kotaro)
noma曾於2023年於京都Ace Hotel 開設期間限定店,造成飲食界轟動。(攝影:Tanaka Kotaro)

吃過現代澳洲菜嗎?雪梨Ace Hotel的頂樓餐廳Kiln屢獲殊榮

雪梨Ace Hotel位於蘇里山(Surry Hills)上,頂層18樓的Kiln餐廳以現代澳洲菜為基礎,主打優質本地農作物、肉類和海鮮。餐廳使用獨特的木柴爐烹調菜式,風味十足。由名廚兼合夥人Mitch Orr主理,從義大利、日本和東南亞料理中獲得靈感,創立個人風格,結合創新而紮實的烹調技巧,令Kiln獲獎無數,當中包括《Good Food Guide》年度新餐廳(2022年)和《Australian Gourmet Traveller》新南威爾斯州25家頂級餐廳(2023年)之一。

雪梨Ace Hotel Kiln餐廳。( 攝影:Nikki To)
雪梨Ace Hotel Kiln餐廳。( 攝影:Nikki To)

全球藝術家駐場活動直得期待!

回顧2023Ace Hotel的藝術家駐場(AIR)精彩活動,AIR活動在全球7Ace Hotel展開,為所有參與的藝術家提供創作和展示作品的空間。雪梨Ace HotelAIR活動重點介紹了4位澳洲本地藝術家,包括Jazz MoneyMia BoeSolomon Booth Madison Gibbs;京都Ace HotelAIR活動則由村上隆的Kaikai Kiki畫廊策展,其中包括妄想屋台プロデューサー(MOUSO-YATAI Producer)、Momo、渡邊光子和Gento,讓人期待接下來的藝術活動!

京都Ace Hotel。(攝影 Yoshihiro Makino)
京都Ace Hotel(攝影 Yoshihiro Makino)
京都Ace Hotel。(攝影 Yoshihiro Makino)
京都Ace Hotel。(攝影 Yoshihiro Makino)

Ace Hotel www.acehotel.com

京都Ace Hotel www.acehotel.com/kyoto/

雪梨Ace Hotelwww.acehotel.com/sydney/

資料與圖片提供| PURPLE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開箱恆春海濱新旅宿「紅柴居」:礁岩大廳、藍洞般的天井、漂浮感樓中樓等5大亮點活化舊建築,打造潛水式住房體驗

開箱恆春海濱新旅宿「紅柴居」:礁岩大廳、藍洞般的天井、漂浮感樓中樓等5大亮點活化舊建築,打造潛水式住房體驗

在歷史底蘊中注入當代美學,將海底元素撈進岸邊建築,從舊旅館煥發新生的特色旅宿「紅柴居」著實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以設計概念轉化紅柴坑興盛的潛水觀光事業,讓到訪的旅客都似戴上面鏡般,入住即啟淺灘到深海的「潛水式」探索旅程。鏽鐵、營火、礁石、泡泡4種靈感元素或沉靜坐鎮,或躍動周身,對你發出向海而行的邀請。

位於台灣南端恆春半島西海岸的知名小漁港紅柴坑,曾在日治時代因瓊麻編繩產業帶進外來工人,也帶動社會與經濟發展,有過一番熱鬧景象。直到20世紀產業式微以致工廠關閉,人口隨之下降,村內部分住所漸遭廢棄。當然,從另一角度而言,人為干擾對其自然環境的影響也少去許多,豐富的海洋生態得以保存,附近關山仍盡收美麗夕照,一切條件持續造就紅柴坑迷人的村莊風貌。

紅柴坑漁港小而知名,現轉型為觀光景點,可望見西海岸開闊風光。(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紅柴坑漁港小而知名,現轉型為觀光景點,可望見西海岸開闊風光。(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如今,不僅昔日的瓊麻繩工廠以「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之姿守住紅柴港的文化遺產,更有業主受當地深遠歷史和天然景致所啟發,本著連結過去和現在之念,著手修復改造村內一座舊旅館建築。由Yung Design Group莊哲湧設計團隊操刀,沿襲紅柴坑原有的民生和休閒脈絡,在勘查漁港、體驗潛水行程後,擷取鏽鐵營火礁石泡泡4種靈感元素,並抽象化作設計構想,打造出嶄新的風格旅宿「紅柴居(Hayata Hotel)」。

旅行是為了找尋一片心靈棲地,紅柴居入口處既已如此指引,本文也將分大廳、中庭天井、地下餐廳、屋頂酒吧,以及包括樓中樓、一般平面房型在內的兩種客房,共5大部分進行開箱,邀你跟著編輯共赴這趟尋覓、覺知、安棲的南台灣之旅。

紅柴居建物本體自一座舊旅館改造而來,內部空間裝修擷取海洋相關元素為靈感。(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紅柴居建物本體自一座舊旅館改造而來,內部空間裝修擷取海洋相關元素為靈感。(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旅行是為了找尋一片心靈棲地」一語指引旅客入內。(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旅行是為了找尋一片心靈棲地」一語指引旅客入內。(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紅柴居設計亮點開箱#01

大廳,從淺灘走向深海

大廳主要以沙灘、漁港為藍圖,首先映入眼簾的礁岩造型櫃檯、幾處三五成堆的大石造景隨即開啟海岸聯想;大片落地窗邊的休憩空間則通過倒吊燈具結合桌下裝置的「吊掛式火爐」構成岸邊營火意象,讓等待辦理入住的旅客已能初步放緩心情。接著,相輔相成的鏽鐵金屬水管鎢絲燈泡呼應紅柴坑過往漁業與工業共榮的背景,兩側牆面切割如岩壁、天花板平行排列的金屬水管如洋流,並在局部深色鏡面投射下由暖黃燈泡進一步營造懸浮效果,揭示人們即將從淺灘走向深海。

紅柴居大廳全景。(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紅柴居大廳全景。(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如洋流般的金屬水管天花板(左);礁岩造型櫃檯(右)。(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如洋流般的金屬水管天花板(左);礁岩造型櫃檯(右)。(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在局部深色鏡面投射下,一顆顆暖黃燈泡如海中泡泡般呈現懸浮效果。(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在局部深色鏡面投射下,一顆顆暖黃燈泡如海中泡泡般呈現懸浮效果。(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紅柴居設計亮點開箱#02

中庭天井,當光耀入「藍洞」

中庭天井借用「藍洞」構造,想像著光線自海面穿入海底的路徑,拆除舊建築的天井樓梯,讓自然光從頂上穿透每個樓層直達地下;各樓層廊道亦加以自縫隙間洩出的細緻燈光線條強化深海氛圍。地下室的公共區域另設有藍洞主題打卡牆,供旅客留存別具紀念性的旅遊影像。

自然光從頂上耀入天井,有如自海面穿入海底,構成「藍洞」般的視覺意象。(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自然光從頂上耀入天井,有如自海面穿入海底,構成「藍洞」般的視覺意象。(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地下室亦設置藍洞主題打卡牆應景,供旅客合影留念。(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地下室亦設置藍洞主題打卡牆應景,供旅客合影留念。(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各樓層廊道上加綴的燈光線條愈發強化深海氛圍。(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各樓層廊道上加綴的燈光線條愈發強化深海氛圍。(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紅柴居設計亮點開箱#03

地下餐廳,恍如在海底之境用餐

B1餐廳縱使能夠吃到一些天井採光,仍屬於體感光線不足的空間。莊哲湧團隊便以深海情境來構思,首先於天花板上不規則鑲飾圓形水波鏡面,象徵潛水時身旁不斷浮向海面的氣泡,搭配深藍色調塗料,予人在海底用餐的錯覺——深知許多旅客為浮淺而來,紅柴居於是從早餐開始為大家鋪陳擁抱大海的心情。

B1餐廳將原建築缺點化為亮點,充分利用沉暗的空間條件營造海底之境。(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B1餐廳將原建築缺點化為亮點,充分利用沉暗的空間條件營造海底之境。(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紅柴居設計亮點開箱#04

屋頂酒吧,小酌縱覽夕陽無限好

除室內空間藏有各樣趣味外,屋頂倉庫搖身成為戶外酒吧更帶來一大驚喜。旅客可於傍晚時分邊在此談天小酌,邊賞落日美景。總的來說,莊哲湧團隊盡可能避免破壞原始建築結構,僅利用優化方式改變不盡理想之處,並借力使力,透過乘載諸多巧思的設計賦予舊的格調新的活力。

屋頂倉庫搖身成為戶外酒吧,傍晚魔幻時刻尤適合談天小酌。(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屋頂倉庫搖身成為戶外酒吧,傍晚魔幻時刻尤適合談天小酌。(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搭配無價落日美景。(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搭配無價落日美景。(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紅柴居設計亮點開箱#05

客房,任選兩色房型兩種風情

▍水色樓中樓房型

3樓客房本就是樓中樓,然而格局狹小、樓梯陡峭,上下不甚方便。因此莊哲湧團隊在改建時將下層設計成加高兩個踏階的和室,使得通往上層的樓梯級高減少、級深增加,同步實現安全考量和空間美學;和室還可增加床位,擴大了小空間的靈活度。裝潢風格同樣奠基深海場景設定,視覺主體聚焦單面牆壁上的大型暈染泡泡,並由垂直金屬條狀物取代傳統樓梯扶手,營造彷有波浪輕盈推動的漂浮感。

樓中樓房型內部呈海洋色系。(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樓中樓房型內部呈海洋色系。(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經改良的梯間設計更具美感和安全性。(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經改良的梯間設計更具美感和安全性。(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木色標準房型

紅柴(Hayata)為當地一種防風林植物的學名,標準房型軟硬裝即以此植物色彩為主調,宛若深海與淺灘之間的過渡帶般補足整體設計概念。床頭上方飾物亦汲取海底泡泡及水母等海洋生物為靈感,融合當地繩編工藝手作而成。

標準房型內部呈木質調性。(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標準房型內部呈木質調性。(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牆面裝飾融合在地繩藝手工製作而成。(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牆面裝飾融合在地繩藝手工製作而成。(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改建」不只是改造硬體建築,更是改變空間本質

此次改建過程中,莊哲湧團隊投入時間親身感受漁村生活、參與海洋活動,並逐一檢視建物哪側看得到山、哪側看得到海,每個房間的窗景又是如何。當地雖有強風,這幢新旅宿最終也未因此限縮窗戶,反倒選擇將其放大、全換上防風鋁窗,並牽引人們走出陽台,親近環境,自在地享受陽光和海風——紅柴居不只為遮風避雨,還為讓旅客與自然產生更多連結。

客房外備有舒適陽台,牽引人們親近並享受自然。(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客房外備有舒適陽台,牽引人們親近並享受自然。(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下回到南台灣走走,不妨親自尋訪紅柴居。(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下回到南台灣走走,不妨親自尋訪紅柴居。(圖片提供:Yung Design Group)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宜蘭最美Villa「二十輪」空間升級!攜手露營品牌 BLACK Design、丹麥設計品牌 HAY、當代工藝家范承宗,打造北歐植物系設計旅宿

今夏想逃離都市煩囂,只需一小時車程,就能抵達位於宜蘭壯圍的「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從西門到大安,二十輪延續品牌一貫的美學精神,園區以上萬株植栽打造綠意環繞的度假空間,13 棟獨立 Villa 互不打擾,搭配鏡面大泳池、池畔躺椅與戶外酒吧,為旅人展開一段身心皆放鬆的森林系療癒假期。

為滿足露營魂、藝術迷、設計宅、私湯控,今年夏天,「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園區正式迎來大幅升級,從 Villa 設計、合作品牌、裝置藝術到展覽策劃,全面升級五感體驗。無論是朋友歡聚,親子出遊或雙人甜蜜小旅行,都能在這裡找到最理想的渡假方式。

(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全台唯一「HAY ‧ 北歐 Villa」 在雨林裡住進生活美學

攜手丹麥設計品牌 HAY,打造全台唯一北歐設計 Villa,從家具到生活器皿皆選用 HAY 經典品項,並延伸至公共空間「HAY ‧ Open Space」,讓現代設計與自然景觀完美融合。9月入住還可獲得限量好禮,年底前入住皆可享 HAY 台北旗艦店購物 9 折優惠。

(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公共空間「HAY ‧ Open Space」。(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潮露營新風格!都市 Outdoor 魂一次滿足

喜歡露營卻懶得準備?二十輪邀請風靡日韓泰,質感露營風格品牌BLACK Design 打造「Urban Outdoor」風格露營專區,入住「水色景觀區」與「蔥鬱田園區」即可輕鬆體驗質感野營、BBQ 與森林 探險,讓暑假渡假感瞬間拉滿!

(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走進光影藝術森林,讓自然與設計對話

當代工藝家范承宗為園區萌寵科爾鴨量身打造森系水上鴨屋《築巢計畫 VI 柯爾鴨》後,再以植物為靈感打造大型裝置藝術《結構植物學(Structural Botany : 25AP-263-43)》,從入口一路延伸至園區內,將照明與座椅結合成旅人可互動的藝術場域,漫步其間,如同步入光影森林。

(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范承宗為園區萌寵科爾鴨量身打造森系水上鴨屋《築巢計畫 VI 柯爾鴨》。(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以植物為靈感打造,結合座椅與照明的大型裝置藝術《結構植物學(Structural Botany : 25AP-263-43)》,白天黑夜都可與光影互動。(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園區亦不定期舉辦主題展覽,6-8 月邀請羊毛氈藝術家 tiger milk 帶來「織夢森林:奇幻羊毛氈」展, 為這片森林中的度假別墅注入夢幻與詩意。歷來也曾展出攝影大師馬賽 Kyo、視覺藝術家 Eszter Chen、插畫家吳騏 57 等作品,讓渡假時光也能充滿藝術養分,每次造訪都能獲得新的靈感與療癒。

(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私人泳池新登場!一戶一池解鎖 Villa 頂級享受

全新升級的「水色景觀區」每棟 Villa 更升級配備四季調溫的獨立泳池,讓親子放電、三五好友聚會都能自在享受專屬時光。全區共享的鏡面大泳池則由影視美術指導郭志達親自監修設計,適合一大群人嬉鬧暢游,也是美拍熱門區。

(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無論是家庭度假或是朋友相聚,無論是想在水裡徹底放鬆或在森林裡享受一場設計與藝術之旅,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絕對是今年夏天最理想的渡假新選擇!

(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圖片提供: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二十輪 Villa 宜蘭館

地址|263宜蘭縣壯圍鄉新南路一段168巷20弄6號

訂房電話 |03 925 3131

更多訂房資訊請見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