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o前進巴黎白晝之夜!以台灣「TSIÒ 醮」文化為主軸,將廟會元素、祈福慶典帶到巴黎

Bito前進巴黎白晝之夜!以台灣「TSIÒ 醮」文化為主軸,將廟會元素、祈福慶典帶到巴黎

受巴黎市政府邀請,Bito與駐法國台灣文化中心(巴文中心)合作,把台灣文化扎根的作品帶到 Nuit Blanche 白晝之夜的發源地——巴黎。而Bito以代表台灣的「醮」文化驚艷全場,獲巴黎市政府青睞選列為10大看點之一,也列為身障人士Culture Tour的觀賞點。

Nuit Blanche 白晝之夜於2002年由巴黎創辦,藉由一晚徹夜的各式展演饗宴,提供民眾親近藝術及城市的機會,舉辦理念已擴展至全球包括臺北等17個城市響應。而巴黎白晝之夜往年都在秋天舉辦,今年配合奧運期程而提前至6月1日舉行,由出生法國瓜德羅普島的克雷爾.坦康斯(Claire Tancons)擔任策展人,並以「海的彼端」(ultramarins)為主題。

臺灣駐法國代表處所在場址是18世紀古典傳統歐洲建築,前身為著名私人宅邸(hôtel particulier)。(圖片提供:Bito)
臺灣駐法國代表處所在場址是18世紀古典傳統歐洲建築,前身為著名私人宅邸(hôtel particulier)。(圖片提供:Bito)
「Tsiò醮」由Bito導演劉耕名及團隊操刀,以藝術手法轉化駐法國代表處建築,呈現飄逸的燈籠及天燈、神祇跨步向前、廟會持香擲筊及煙火鞭炮四射等極具臺灣公廟色彩與熱鬧氛圍。(圖片提供:Bito)
「Tsiò醮」由Bito導演劉耕名及團隊操刀,以藝術手法轉化駐法國代表處建築,呈現飄逸的燈籠及天燈、神祇跨步向前、廟會持香擲筊及煙火鞭炮四射等極具臺灣公廟色彩與熱鬧氛圍。(圖片提供:Bito)

為全世界眾人祈福的一場台灣慶典

近年疫情蔓延、戰爭衝突、天災及地緣政治等國際動盪,巴文中心以「醮」為提案申請參加白晝之夜,希望為世界送上祈願與祝福。而由劉耕名及其團隊Bito打造的「醮」,設計轉譯自台灣廟宇、線香、轎子、光明燈、擲筊及燈籠等元素特色,也有八仙彩流蘇垂飾的觸覺裝置,藉此引領觀眾融入繞境人群與廟中沉思冥想,並沉浸體驗鹽水蜂炮及燒王船等台灣傳統慶典的風華景象。

今年是臺灣首次參與巴黎「白晝之夜」,也是臺灣前進「巴黎文化奧運」的系列活動之一。 (圖片提供:Bito)
今年是臺灣首次參與巴黎「白晝之夜」,也是臺灣前進「巴黎文化奧運」的系列活動之一。 (圖片提供:Bito)

「TSIÒ 醮」是台灣民間常見,最受重視的大型廟宇祭典活動,俗稱「建醮」、「做醮」,目的是為地方信眾祈福、消災或還願,表達台灣常民文化中深切的心靈寄託;Bito借用做醮的形式,保留當中的藝術性和喧鬧歡騰,把各種醮典儀式濃縮為一個面向世界的精華版本。

《Tsiò醮》轉譯臺灣廟宇、線香、轎子、光明燈、擲筊及燈籠等元素,以及八仙彩流蘇垂飾等觸覺物件,藉由聲光裝置引領觀眾融入繞境人群與廟宇中沉思冥想,沉浸體驗鹽水蜂炮及燒王船等臺灣傳統慶典的風華景象。(圖片提供:Bito)
「Tsiò醮」轉譯臺灣廟宇、線香、轎子、光明燈、擲筊及燈籠等元素,以及八仙彩流蘇垂飾等觸覺物件,藉由聲光裝置引領觀眾融入繞境人群與廟宇中沉思冥想,沉浸體驗鹽水蜂炮及燒王船等臺灣傳統慶典的風華景象。(圖片提供:Bito)

將廟會元素、祈福慶典帶到巴黎

台灣是廟宇密度最高的國家,人們為求平安會舉辦大大小小的廟會,這些聲音、氣味、顏色已經成為生活記憶的一部份。Bito把台灣的廟會元素、祈福慶典帶到巴黎舞台,讓來自世界異文化的觀眾融入其中;此次挑戰是讓體驗感知大於對畫面的理解:觀眾不需太深入理解複雜的內容,而是沈浸在光影和聲音,最直接地感受台灣熱鬧的日常景象。

Bito 把台灣的廟會元素、祈福慶典帶到巴黎舞台,讓來自世界異文化的觀眾融入其中。(圖片提供:Bito)
Bito 把台灣的廟會元素、祈福慶典帶到巴黎舞台,讓來自世界異文化的觀眾融入其中。(圖片提供:Bito)

打造具人情溫度的數位祈福慶典

而擅長轉譯文化語言的Bito,以多感官設計手法轉譯代表台灣的元素,將在地體驗延伸至空間環境。展演於夜幕低垂之際放映,為了展現最佳投影效果,團隊採用鮮明亮眼的色系,揉和台灣廟宇與在地顏色,以現代手法傳達傳統祈福的意象。這場近4分鐘的展演,從令人熟悉的廟會窗景、繞境人群的廟中沉思冥想、鹽水蜂炮及燒王船等傳統慶典、到眾人起伏的翻騰情緒,用有溫度的視覺語言,營造充滿祝福的聲光饗宴。

 

資料提供|Bito、文化部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Logo、主視覺亮相!大阪世博設計系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以圓與圓環致敬過去、演繹未來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Logo、主視覺亮相!大阪世博設計系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以圓與圓環致敬過去、演繹未來

2025年「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主視覺與Logo,由2025大阪世博設計系統的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其將今年的主題「つなぐ、つながる、大みそか。(連結、相連、除夕)」,以圓與圓環的意象呈現,既保有紅白歷史所象徵的傳統與經典感,也融入能展現未來紅白可能性的現代、洗鍊設計。

隨著先前NHK公布今年紅白主題與主持人將由女演員綾瀬遙、搞笑藝人有吉弘行、女演員今田美櫻,以及NHK主播鈴木奈穂子擔任後,近日最新亮相的主視覺與Logo設計,也讓人再次對這場日本跨年盛事充滿期待。而關於背後的設計理念,設計師引地耕太也在X社群平台進一步分享他的創作想法。

紅白以「連結、相連、除夕」為主題

引地耕太提到,今年的紅白是為「NHK放送100年」畫下句點的節目,同時也是「大阪世博之年」的收尾,能在如此重要且具里程碑意義的一年,被指派這樣的重責大任,他感到非常榮幸。而今年正逢「戰後80年」,國內外依然面臨各種隔閡與分裂。因此,紅白歌合戰希望成為跨越時代、世代、性別、語言、人種界線的節目,讓彼此能「連結、相連」。這也與今年大阪世博、世博設計系統的「こみゃく」概念相呼應,引地耕太也透過設計將這份理念傳遞給大家。

編註:こみゃく(Co-MYAKU)是在大阪世博的設計系統中,作為象徵「生命」的ID元素而誕生的暱稱。原本它只是設計系統的一部分,但在網路上逐漸被自然地稱作「こみゃく」,並受到眾多創作者與藝術家的喜愛。每一個「こみゃく」都有不同的外形與姿態,在大阪世博會場的各個角落,也能看到它們的身影,為空間注入生命力。

更多完整內容 → 2025大阪世博設計系統解析!專訪創意總監引地耕太,以生命為中心聯動會場設計、藝術與聲音景觀

從連結中誕生的嶄新未來

而這次紅白Logo的設計概念是「從連結中誕生的嶄新未來」,並向過去紅白的傳統Logo致敬。透過紅與白、世代、性別、語言、人種等多元的不同事物彼此相連、共同合作,從而創造新的未來。看似是由圓與圓環組成的Logo,也代表地球、世界與未來的永續循環。這個簡約卻具延展性的全新Logo,將成為未來紅白的象徵。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的主題為「つなぐ、つながる、大みそか。(連結、相連、除夕)」,並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本屆Logo與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的主題為「つなぐ、つながる、大みそか。(連結、相連、除夕)」,並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本屆Logo與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事實上,引地耕太起初也考慮過更奇特、更搶眼,或帶有「強烈設計感」的提案,但他最終認為,這不適合紅白這個歷史悠久的國民節目,更不適合NHK放送100週年這個特別的時刻。因此,他選擇呈現更為正統、王道感的風格,以明確的概念,盡可能抑制設計師的自我、避免過度設計,追求簡潔且具備概念性的作品。這不僅是對紅白傳統的致敬,也是進一步構思該如何演繹接下來一百年的未來樣貌。

本屆紅白Logo的概念是「從連結中誕生的新未來」,並向以往紅白的Logo 致敬。(圖片來源:引地耕太 X@kouta_hikichi)
本屆紅白Logo的概念是「從連結中誕生的新未來」,並向過去紅白傳統的Logo 致敬。(圖片來源:引地耕太 X@kouta_hikichi)

致敬過去,也孕育未來

他進一步補充,這次的設計靈感來自經濟學家熊彼得(Schumpeter)對「創新本質」的思考,也就是把從未組合過的事物相互結合的「新結合」(New Combination)概念。紅與白象徵彼此不同的存在,包括時代、世代、性別、語言、人種……,它們各自獨立、互相尊重;但正因為這些差異能相互連動、協作,新的未來才有可能誕生。另外,日本自古以來,也擅長將自身文化與外來文化相互融合,創造出新的面貌。他也希望在NHK放送100週年的此刻,以紅白的設計傳遞「致敬過去,也孕育未來」的理念。

充滿活力的主視覺設計

而這次的紅白主視覺則以Logo元素為背景,在保留經典正統感的基調下,希望觀眾第一眼便能感受到紅白特有的歡樂與期待。因此,引地耕太採用了更具流行感的視覺風格。在攝影師宮原夢画的鏡頭下,主持人們的燦爛笑容,加上富有躍動感的畫面,也讓整體氛圍更加鮮明有活力。

本屆紅白主視覺以Logo元素為背景,打造出主持人們洋溢著生命力、彷彿為光輝未來獻上祝福的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本屆紅白主視覺以Logo元素為背景,打造出主持人們洋溢著生命力、彷彿為光輝未來獻上祝福的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微軟Office圖標新設計!流動線條、明亮漸層營造動態感,呼應人與AI流暢合作的產品體驗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最近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等程式,有沒有發現它們悄悄換上了新圖標(icon)?近日微軟(Microsoft)針對旗下10個主要Office應用程式,進行了2018年以來首次的圖標再設計,其保留原版大致架構,融入流暢曲線、鮮明的漸層色調,並簡化視覺元素,透過微小卻精妙的調整,呈現更易辨識、更具彈性和親和力的新形象。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AI如何影響設計?微軟用這組圖標回應時代

電腦上的軟體圖標(icon)雖小,卻是完整使用者體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設計精良的圖標,不僅得以將產品/服務功能、品牌識別等要素化繁為簡,更能在使用者心中留下難忘的視覺印象。然而隨科技飛速發展,人們生活及工作模式變動之快,圖標能否貼合時代脈動及使用者需求,也考量品牌及設計者的策略和功底。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微軟Office上回推出新圖標已是2018年,距今推出的2025最新版已過7年。這期間AI技術發展極快,大大改變人們的工作模式,微軟也從中觀察到使用者對Office產品體驗的期待有所轉變,因此於2023年推出AI智能助理「Copilot」,提供內容協作、跨應用程式整合等服務,盼能透過人與AI之間流暢合作,達到提高生產力、激發創意等目標。時隔兩年再推Office新版圖標,則可視為將「人與AI流暢合作」此概念視覺化的設計行動,藉此反映出AI對設計及產品開發的實質影響。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以「連結」為設計關鍵字

作為微軟Office宇宙中的「串連者」,CopilotLogo以彩色環帶般的視覺,象徵流動、整合、連結等特質,其有機線條及繽紛色彩,也成了Office圖標再設計的一大靈感來源。在新版圖示中,微軟汲取Copilot Logo意象,並以「連結」為關鍵字發展設計,其不僅意指視覺之間相互「連結」所達成的一致性,更體現了微軟Office體系無縫「連結」人與AI及各軟體,所帶來的流暢使用體驗。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弧線 X 曲面 X 鮮亮漸層共組動感圖標

設計團隊秉持「進化,而非革命」的設計精神,不對圖標做大幅調整,而是透過精妙微調傳遞理念。2025新版圖標保留了原版既有的字母區塊,如代表WordWExcelX等,以確保即刻辨識度;並沿用原版大致架構,巧妙做了點「減法」,像是把Word圖標中原有的4個矩形調整為3個,減少視覺上的干擾。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相對容易觀察到的改變在於「線條輪廓」和「色彩」。新版圖標以曲線取代銳利邊角、將形狀邊緣柔化,用曲面代替原先厚重且靜止的形體,讓整體視覺變得更加俏皮可親。用色方面,每個軟體沿用其代表色,像是Word的藍、Powerpoint的橘、Excel的綠等,但色彩變得更加飽和鮮亮,並擅用漸層創造視覺上的靈動感和立體度。透過這組動感又俏皮的新icon,微軟向世界遞出一封邀請函,邀人們打開Office一同激盪腦力和創造。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