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o前進巴黎白晝之夜!以台灣「TSIÒ 醮」文化為主軸,將廟會元素、祈福慶典帶到巴黎

Bito前進巴黎白晝之夜!以台灣「TSIÒ 醮」文化為主軸,將廟會元素、祈福慶典帶到巴黎

受巴黎市政府邀請,Bito與駐法國台灣文化中心(巴文中心)合作,把台灣文化扎根的作品帶到 Nuit Blanche 白晝之夜的發源地——巴黎。而Bito以代表台灣的「醮」文化驚艷全場,獲巴黎市政府青睞選列為10大看點之一,也列為身障人士Culture Tour的觀賞點。

Nuit Blanche 白晝之夜於2002年由巴黎創辦,藉由一晚徹夜的各式展演饗宴,提供民眾親近藝術及城市的機會,舉辦理念已擴展至全球包括臺北等17個城市響應。而巴黎白晝之夜往年都在秋天舉辦,今年配合奧運期程而提前至6月1日舉行,由出生法國瓜德羅普島的克雷爾.坦康斯(Claire Tancons)擔任策展人,並以「海的彼端」(ultramarins)為主題。

臺灣駐法國代表處所在場址是18世紀古典傳統歐洲建築,前身為著名私人宅邸(hôtel particulier)。(圖片提供:Bito)
臺灣駐法國代表處所在場址是18世紀古典傳統歐洲建築,前身為著名私人宅邸(hôtel particulier)。(圖片提供:Bito)
「Tsiò醮」由Bito導演劉耕名及團隊操刀,以藝術手法轉化駐法國代表處建築,呈現飄逸的燈籠及天燈、神祇跨步向前、廟會持香擲筊及煙火鞭炮四射等極具臺灣公廟色彩與熱鬧氛圍。(圖片提供:Bito)
「Tsiò醮」由Bito導演劉耕名及團隊操刀,以藝術手法轉化駐法國代表處建築,呈現飄逸的燈籠及天燈、神祇跨步向前、廟會持香擲筊及煙火鞭炮四射等極具臺灣公廟色彩與熱鬧氛圍。(圖片提供:Bito)

為全世界眾人祈福的一場台灣慶典

近年疫情蔓延、戰爭衝突、天災及地緣政治等國際動盪,巴文中心以「醮」為提案申請參加白晝之夜,希望為世界送上祈願與祝福。而由劉耕名及其團隊Bito打造的「醮」,設計轉譯自台灣廟宇、線香、轎子、光明燈、擲筊及燈籠等元素特色,也有八仙彩流蘇垂飾的觸覺裝置,藉此引領觀眾融入繞境人群與廟中沉思冥想,並沉浸體驗鹽水蜂炮及燒王船等台灣傳統慶典的風華景象。

今年是臺灣首次參與巴黎「白晝之夜」,也是臺灣前進「巴黎文化奧運」的系列活動之一。 (圖片提供:Bito)
今年是臺灣首次參與巴黎「白晝之夜」,也是臺灣前進「巴黎文化奧運」的系列活動之一。 (圖片提供:Bito)

「TSIÒ 醮」是台灣民間常見,最受重視的大型廟宇祭典活動,俗稱「建醮」、「做醮」,目的是為地方信眾祈福、消災或還願,表達台灣常民文化中深切的心靈寄託;Bito借用做醮的形式,保留當中的藝術性和喧鬧歡騰,把各種醮典儀式濃縮為一個面向世界的精華版本。

《Tsiò醮》轉譯臺灣廟宇、線香、轎子、光明燈、擲筊及燈籠等元素,以及八仙彩流蘇垂飾等觸覺物件,藉由聲光裝置引領觀眾融入繞境人群與廟宇中沉思冥想,沉浸體驗鹽水蜂炮及燒王船等臺灣傳統慶典的風華景象。(圖片提供:Bito)
「Tsiò醮」轉譯臺灣廟宇、線香、轎子、光明燈、擲筊及燈籠等元素,以及八仙彩流蘇垂飾等觸覺物件,藉由聲光裝置引領觀眾融入繞境人群與廟宇中沉思冥想,沉浸體驗鹽水蜂炮及燒王船等臺灣傳統慶典的風華景象。(圖片提供:Bito)

將廟會元素、祈福慶典帶到巴黎

台灣是廟宇密度最高的國家,人們為求平安會舉辦大大小小的廟會,這些聲音、氣味、顏色已經成為生活記憶的一部份。Bito把台灣的廟會元素、祈福慶典帶到巴黎舞台,讓來自世界異文化的觀眾融入其中;此次挑戰是讓體驗感知大於對畫面的理解:觀眾不需太深入理解複雜的內容,而是沈浸在光影和聲音,最直接地感受台灣熱鬧的日常景象。

Bito 把台灣的廟會元素、祈福慶典帶到巴黎舞台,讓來自世界異文化的觀眾融入其中。(圖片提供:Bito)
Bito 把台灣的廟會元素、祈福慶典帶到巴黎舞台,讓來自世界異文化的觀眾融入其中。(圖片提供:Bito)

打造具人情溫度的數位祈福慶典

而擅長轉譯文化語言的Bito,以多感官設計手法轉譯代表台灣的元素,將在地體驗延伸至空間環境。展演於夜幕低垂之際放映,為了展現最佳投影效果,團隊採用鮮明亮眼的色系,揉和台灣廟宇與在地顏色,以現代手法傳達傳統祈福的意象。這場近4分鐘的展演,從令人熟悉的廟會窗景、繞境人群的廟中沉思冥想、鹽水蜂炮及燒王船等傳統慶典、到眾人起伏的翻騰情緒,用有溫度的視覺語言,營造充滿祝福的聲光饗宴。

 

資料提供|Bito、文化部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神明親自校稿!「艋舺青山宮 × 北港朝天宮聯名香火袋」亮相,以新穎配色與真空封裝打造絕美符袋

神明親自校稿!「艋舺青山宮 × 北港朝天宮聯名香火袋」亮相,以新穎配色與真空封裝打造絕美符袋

由文化總會主辦、艋舺青山宮共同主辦的2025萬華大鬧熱,即將於11/29-12/6熱鬧登場,為歡慶青山王渡台第170次生日,文總特別邀請設計師林佳齡Misc操刀「艋舺青山宮X北港朝天宮聯名香火袋」,設計青山王、北港媽祖兩位神明的雙面香火袋,紀念這場極具代表性的神明級相聚,並為青山宮170週年及艋舺大拜拜一系列活動揭開序幕。

設計師Misc操刀香火袋

文總表示,適逢艋舺青山宮170週年,青山王將與好朋友北港媽祖再度迎來神明級聚會,今年北港媽祖將於11月29日來到萬華,青山王將親自到火車站迎接媽祖並展開繞境,最後於龍山寺相聚,復刻1917年兩位神明相聚的經典畫面。為一起慶祝青山王渡台第170次生日及難得的相聚,文總特別邀請好仙出品創辦人及藝術總監林佳齡Misc操刀設計香火袋。

為歡慶青山王渡台第170次生日,文總特別邀請設計師林佳齡Misc操刀「艋舺青山宮X北港朝天宮聯名香火袋」。(圖片提供:文總)
為歡慶青山王渡台第170次生日,文總特別邀請設計師林佳齡Misc操刀「艋舺青山宮X北港朝天宮聯名香火袋」。(圖片提供:文總)

以青山靈安尊王與北港媽祖為雙主視覺

林佳齡Misc提到,過去曾參與過幾次艋舺青山王文化祭,今年也剛從北港朝天宮走訪回來,覺得很有緣份,很開心可以一起參與這場盛事。這次聯名香火袋設計,特別以青山靈安尊王與北港媽祖為雙主視覺,一剛一柔的意象以雙面對望呈現,象徵陰陽調和與南北共振的守護意涵,色彩上大膽捨棄傳統金紅色系,以新穎的配色重新詮釋,使符袋在保有神聖莊嚴的同時,更貼近當代美感與生活場景,自然融入信徒與收藏者的日常之中。

(圖片提供:文總)
(圖片提供:文總)
(圖片提供:文總)
(圖片提供:文總)

平安符以真空封裝呈現

林佳齡Misc補充,這次是平安符首次以真空封裝呈現,象徵將祝福「密封」保存,拆封的瞬間,不僅是開啟一枚平安符,更像親手啟動一場祈願儀式,而這份設計不只是符袋,更是以現代視覺語言傳遞的祝福,延續傳統信仰的敬意,同時為信仰物件開啟新的觀看方式與時代詮釋。最後Misc提及,香火袋設計圖初稿完成後,特別擲筊連線請示青山王、媽祖兩位神明,得到媽祖希望形象能更溫柔、秀氣一點的答覆後進行修改,很開心最終成品兩位神明都表示:「很喜歡!」

這次平安符以真空封裝呈現,象徵將祝福「密封」保存。(圖片提供:文總)
這次平安符以真空封裝呈現,象徵將祝福「密封」保存。(圖片提供:文總)

艋舺青山宮X北港朝天宮 聯名香火袋
時間|2025/11/25文總選物機首賣(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15號)、11/28 網路通路正式開賣
售價|380元

2025萬華大鬧熱即將登場

另外,2025萬華大鬧熱時間自下午2點到晚上9點,地點從萬華康定路一直到青山宮,活動涵蓋音樂演出、城市散步、在地市集及講座等,集結李英宏 DJDIDILONG、春艷、someshiit 山姆、趙翊帆、阿夫Suhf、林潔心及That’s My Shhh等17組新世代嘻哈饒舌歌手、逾40組在地店家及多場文化活動,邀請大家一起走進萬華,認識這座擁有百年歷史的老城區。更多資訊請上文化總會萬華大鬧熱粉絲專頁。

(圖片提供:文總)
(圖片提供:文總)

─── 2025萬華大鬧熱 |艋舺有嘻哈─── 
時間|11/29(六)-12/06(六)13:00 - 21:00
地點|康定路至青山宮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Logo、主視覺亮相!大阪世博設計系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以圓與圓環致敬過去、演繹未來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Logo、主視覺亮相!大阪世博設計系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以圓與圓環致敬過去、演繹未來

2025年「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主視覺與Logo,由2025大阪世博設計系統的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其將今年的主題「つなぐ、つながる、大みそか。(連結、相連、除夕)」,以圓與圓環的意象呈現,既保有紅白歷史所象徵的傳統與經典感,也融入能展現未來紅白可能性的現代、洗鍊設計。

隨著先前NHK公布今年紅白主題與主持人將由女演員綾瀬遙、搞笑藝人有吉弘行、女演員今田美櫻,以及NHK主播鈴木奈穂子擔任後,近日最新亮相的主視覺與Logo設計,也讓人再次對這場日本跨年盛事充滿期待。而關於背後的設計理念,設計師引地耕太也在X社群平台進一步分享他的創作想法。

紅白以「連結、相連、除夕」為主題

引地耕太提到,今年的紅白是為「NHK放送100年」畫下句點的節目,同時也是「大阪世博之年」的收尾,能在如此重要且具里程碑意義的一年,被指派這樣的重責大任,他感到非常榮幸。而今年正逢「戰後80年」,國內外依然面臨各種隔閡與分裂。因此,紅白歌合戰希望成為跨越時代、世代、性別、語言、人種界線的節目,讓彼此能「連結、相連」。這也與今年大阪世博、世博設計系統的「こみゃく」概念相呼應,引地耕太也透過設計將這份理念傳遞給大家。

編註:こみゃく(Co-MYAKU)是在大阪世博的設計系統中,作為象徵「生命」的ID元素而誕生的暱稱。原本它只是設計系統的一部分,但在網路上逐漸被自然地稱作「こみゃく」,並受到眾多創作者與藝術家的喜愛。每一個「こみゃく」都有不同的外形與姿態,在大阪世博會場的各個角落,也能看到它們的身影,為空間注入生命力。

更多完整內容 → 2025大阪世博設計系統解析!專訪創意總監引地耕太,以生命為中心聯動會場設計、藝術與聲音景觀

從連結中誕生的嶄新未來

而這次紅白Logo的設計概念是「從連結中誕生的嶄新未來」,並向過去紅白的傳統Logo致敬。透過紅與白、世代、性別、語言、人種等多元的不同事物彼此相連、共同合作,從而創造新的未來。看似是由圓與圓環組成的Logo,也代表地球、世界與未來的永續循環。這個簡約卻具延展性的全新Logo,將成為未來紅白的象徵。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的主題為「つなぐ、つながる、大みそか。(連結、相連、除夕)」,並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本屆Logo與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的主題為「つなぐ、つながる、大みそか。(連結、相連、除夕)」,並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本屆Logo與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事實上,引地耕太起初也考慮過更奇特、更搶眼,或帶有「強烈設計感」的提案,但他最終認為,這不適合紅白這個歷史悠久的國民節目,更不適合NHK放送100週年這個特別的時刻。因此,他選擇呈現更為正統、王道感的風格,以明確的概念,盡可能抑制設計師的自我、避免過度設計,追求簡潔且具備概念性的作品。這不僅是對紅白傳統的致敬,也是進一步構思該如何演繹接下來一百年的未來樣貌。

本屆紅白Logo的概念是「從連結中誕生的新未來」,並向以往紅白的Logo 致敬。(圖片來源:引地耕太 X@kouta_hikichi)
本屆紅白Logo的概念是「從連結中誕生的新未來」,並向過去紅白傳統的Logo 致敬。(圖片來源:引地耕太 X@kouta_hikichi)

致敬過去,也孕育未來

他進一步補充,這次的設計靈感來自經濟學家熊彼得(Schumpeter)對「創新本質」的思考,也就是把從未組合過的事物相互結合的「新結合」(New Combination)概念。紅與白象徵彼此不同的存在,包括時代、世代、性別、語言、人種……,它們各自獨立、互相尊重;但正因為這些差異能相互連動、協作,新的未來才有可能誕生。另外,日本自古以來,也擅長將自身文化與外來文化相互融合,創造出新的面貌。他也希望在NHK放送100週年的此刻,以紅白的設計傳遞「致敬過去,也孕育未來」的理念。

充滿活力的主視覺設計

而這次的紅白主視覺則以Logo元素為背景,在保留經典正統感的基調下,希望觀眾第一眼便能感受到紅白特有的歡樂與期待。因此,引地耕太採用了更具流行感的視覺風格。在攝影師宮原夢画的鏡頭下,主持人們的燦爛笑容,加上富有躍動感的畫面,也讓整體氛圍更加鮮明有活力。

本屆紅白主視覺以Logo元素為背景,打造出主持人們洋溢著生命力、彷彿為光輝未來獻上祝福的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本屆紅白主視覺以Logo元素為背景,打造出主持人們洋溢著生命力、彷彿為光輝未來獻上祝福的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