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博物館「鴿子和黃金便便」新識別!Uncommon幽默轉譯倫敦與野鴿的愛恨情仇

倫敦博物館換上「鴿子和黃金便便」新識別!Uncommon幽默轉譯倫敦與野鴿的愛恨情仇

2022年,倫敦博物館宣布遷址,將離開待了近50年的巴比肯(Barbican),搬遷至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新館預計於2026年開放。這四年間,倫敦博物館也沒閒著,先是變更館名,接著公布了全新品牌識別,其以「鴿子搭配黃金便便」的圖像引起討論,一起來看新奇設計背後的概念。

倫敦博物館換上「鴿子和黃金便便」新識別!Uncommon幽默轉譯倫敦與野鴿的愛恨情仇
(圖片來源:London Museum)
倫敦博物館換上「鴿子和黃金便便」新識別!Uncommon幽默轉譯倫敦與野鴿的愛恨情仇
(圖片來源:London Museum)

倫敦博物館,紀錄倫敦千年發展歷史

以「社會歷史博物館」為定位,倫敦博物館集結來自倫敦33個行政區、超過700萬件藏品,講述倫敦從史前時代至今跨越45萬年的發展故事,展示不同時代倫敦人的生活。放眼世界,目前沒有另一座以「單一城市」為核心的博物館,規模能超越倫敦博物館。不過,隨著博物館的角色循時代變遷,館方也持續擴張當代藝術收藏,關注時代的脈動。

倫敦博物館換上「鴿子和黃金便便」新識別!Uncommon幽默轉譯倫敦與野鴿的愛恨情仇
(圖片來源:London Museum)
倫敦博物館換上「鴿子和黃金便便」新識別!Uncommon幽默轉譯倫敦與野鴿的愛恨情仇
倫敦碼頭區博物館Family Galleries。(圖片來源:London Museum)

2024重新出發,正式變更館名、換上全新品牌識別

聊品牌重塑之前,必須先梳理一下館史。1976年,倫敦博物館(The Museum of London)由倫敦市政廳博物館(City of London’s Guildhall Museum)、原倫敦博物館(London Museum)合併而成,在倫敦牆(London Wall)開張,近半世紀以來持續在城中拓點,目前已有4個據點。不過在2022年底,館方宣布將離開倫敦牆,搬遷至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這次搬家,變的不只有館址,連館名也變了,從「The Museum of London」變更為「London Musuem」(翻譯為華語應不造成影響),同時展開品牌識別重塑。

倫敦博物館換上「鴿子和黃金便便」新識別!Uncommon幽默轉譯倫敦與野鴿的愛恨情仇
倫敦博物館新館預計於2026年開幕,此為渲染圖。(圖片來源:London Museum)
倫敦博物館換上「鴿子和黃金便便」新識別!Uncommon幽默轉譯倫敦與野鴿的愛恨情仇
倫敦博物館新館預計於2026年開幕,此為渲染圖。(圖片來源:London Museum)

倫敦人現身說法,參與設計過程

作為紀錄倫敦發展歷史的機構,倫敦博物館在重塑品牌時,第一要務是找到足以代表倫敦、且能引起倫敦人共鳴的符號。館方與風格詼諧、總是不按牌理出牌的英國創意單位Uncommon Creative Studio合作,先是策劃500名在地人、遊客組成的焦點小組,並招募來自倫敦各行政區、擁有不同生活背景的33位市民,包含博物館管理員、刺青師、DJ、廚師、兒童節目製作人、拳擊手等,了解他們對倫敦博物館原識別的看法、對新識別的期待,也對焦看待倫敦這座城市的認知。最終,鴿子和他的便便成為全新識別的主角。

倫敦博物館換上「鴿子和黃金便便」新識別!Uncommon幽默轉譯倫敦與野鴿的愛恨情仇
倫敦博物館品牌識別:2008版/2024版。(圖片來源:London Museum/製圖:Izzie Pang)

白鴿與黃金便便成新識別,標準字源自古老字體鑄造廠

在新識別中,「倫敦博物館的鴿子」形象並非平面,而是以倫敦黏土製成的小雕像,即使顯現在數位螢幕上,也能清楚看出材料質地、凹與凸處的明暗對比,鴿子的眼睛、羽翼、爪子等細節都相當立體。當你以為鴿子作為博物館識別已經夠新奇,馬上又會被鴿子身後的「黃金便便」刷新認知,這坨便便被覆上像是亮粉的質地,呈現出閃閃發光的視覺效果。

倫敦博物館換上「鴿子和黃金便便」新識別!Uncommon幽默轉譯倫敦與野鴿的愛恨情仇
倫敦博物館2024新版品牌識別,以鴿子為主角。(圖片來源:London Museum)

值得一提的是,官網上的鴿子會不定時換上新設計,隨倫敦時下的熱門議題做變換,像是最近配合2024巴黎奧運,鴿子就戴上英國國旗摺成的小領巾說著:「Allez, Allez Team GB!」,可以想像成Google塗鴉(Google Doodle)的操作模式。另外,隨著倫敦博物館更名,當然需要一套新的「London Museum」標準字,新版的無襯線字體靈感可追溯至19世紀,源自曾於倫敦營運200多年的古老字體鑄造廠Caslon Foundry

倫敦博物館換上「鴿子和黃金便便」新識別!Uncommon幽默轉譯倫敦與野鴿的愛恨情仇
倫敦博物館官網上為2024巴黎奧運變裝的鴿子。(圖片來源:London Museum/製圖:Izzie Pang)
倫敦博物館換上「鴿子和黃金便便」新識別!Uncommon幽默轉譯倫敦與野鴿的愛恨情仇
停駐在官網底部的鴿子。(圖片來源:London Museum)

動物當識別的傳統,在英國流傳已久

話說回來,為什麼是鴿子?最直觀來說,如果有去過倫敦,不難發現鴿子無處不在。倫敦博物館則解釋,回望英國歷史,動物不停被用來象徵品牌、組織和地方,比如倫敦市徽中就有龍的形象;與皇室淵源極深的時裝屋Burberry,近年復興了「戰馬」徽標,形象照也有狐狸、天鵝出鏡;駿懋銀行(Lloyds)以黑馬彰顯實力;連鎖唱片行HMV的商標是一隻小狗聽著留聲機。如今,倫敦博物館則有鴿子坐鎮。

倫敦博物館換上「鴿子和黃金便便」新識別!Uncommon幽默轉譯倫敦與野鴿的愛恨情仇
Burberry由Daniel Lee接任創意總監後,召回經典的「戰馬」徽標作為品牌識別。(圖片來源:Burberry)
倫敦博物館換上「鴿子和黃金便便」新識別!Uncommon幽默轉譯倫敦與野鴿的愛恨情仇
英國連鎖唱片行HMV。(圖片來源:Unsplash © Rajas Chitnis)

鴿子與倫敦的愛恨情仇

館方將鴿子形容為「倫敦生活中公正、謙虛地觀察者」,更在官網上寫了篇長文,以一千年前為起點,細細爬梳鴿子與倫敦的親密關係,從早期市政廳和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的餵鴿熱潮、野鴿「沒孩子」的都市傳說、賽鴿化身空氣污染監察員,寫到博物館藏及藝術品中的鴿子身影——從羅馬雕像、維多利亞時代的情人節卡片,再到肯辛頓荷蘭公園(Holland Park)裡藝術家Jacob Epstein的鴿子雕塑等等,超級詳細,目的是為了解釋鴿子作為倫敦博物館識別的適切性。

倫敦博物館換上「鴿子和黃金便便」新識別!Uncommon幽默轉譯倫敦與野鴿的愛恨情仇
Hungry Pidgeons, Henry Grant. © Henry Grant Collection, Courtesy of London Museum
倫敦博物館換上「鴿子和黃金便便」新識別!Uncommon幽默轉譯倫敦與野鴿的愛恨情仇
Jacon Epstein "The Doves" © Henry Grant Collection, Courtesy of London Museum

公布全新形象之際,倫敦博物館寫道:「數百年以來,鴿子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生活,不管你是愛是恨,鴿子早已是倫敦的一部份。」館長Sharon Ament也解釋,倫敦歷史悠久,如今的樣貌充滿二元性,「是座堅毅(grit)與光彩(glitter)並存的城市,」或許可延伸理解為傳統與當代、經典與新潮等特質兼蓄,而新識別幽默轉譯了倫敦的複雜性。

另一方面,Uncommon Creative Studio的聯合創辦人Nils Leonard則說:「我們不僅想為博物館提供新的形象,也想替倫敦本身找到一個新的標誌,一個誠實、奇異的象徵。」鴿子正好符合了這項需求,且無論個人喜歡與否,牠的確與倫敦脫不了關係。

鴿子真能象徵倫敦博物館和倫敦嗎?

最後,讓我們繞回倫敦博物館和Uncommon Creative Studio前期舉辦的市場調查,當時焦點小組表示,倫敦博物館在2008年啟用的識別,「現在已不受歡迎,不能代表我們的身份(identity)和渴望達成的目標(aspirations)。」

那新版的鴿子識別,是否真能反映倫敦?網友的反應兩極:支持者認為鴿子與倫敦的關係能直觀感受,融入識別是點睛之筆,設計具當代感又幽默;反對派則吐槽這是愚人節玩笑嗎?鴿子只會製造混亂、傳染疾病,並不是正面的象徵,甚至對日常生活帶來困擾。你認為呢?

倫敦博物館換上「鴿子和黃金便便」新識別!Uncommon幽默轉譯倫敦與野鴿的愛恨情仇
倫敦博物館鴿子相關周邊。(圖片來源:London Museum)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Logo、主視覺亮相!大阪世博設計系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以圓與圓環致敬過去、演繹未來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Logo、主視覺亮相!大阪世博設計系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以圓與圓環致敬過去、演繹未來

2025年「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主視覺與Logo,由2025大阪世博設計系統的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其將今年的主題「つなぐ、つながる、大みそか。(連結、相連、除夕)」,以圓與圓環的意象呈現,既保有紅白歷史所象徵的傳統與經典感,也融入能展現未來紅白可能性的現代、洗鍊設計。

隨著先前NHK公布今年紅白主題與主持人將由女演員綾瀬遙、搞笑藝人有吉弘行、女演員今田美櫻,以及NHK主播鈴木奈穂子擔任後,近日最新亮相的主視覺與Logo設計,也讓人再次對這場日本跨年盛事充滿期待。而關於背後的設計理念,設計師引地耕太也在X社群平台進一步分享他的創作想法。

紅白以「連結、相連、除夕」為主題

引地耕太提到,今年的紅白是為「NHK放送100年」畫下句點的節目,同時也是「大阪世博之年」的收尾,能在如此重要且具里程碑意義的一年,被指派這樣的重責大任,他感到非常榮幸。而今年正逢「戰後80年」,國內外依然面臨各種隔閡與分裂。因此,紅白歌合戰希望成為跨越時代、世代、性別、語言、人種界線的節目,讓彼此能「連結、相連」。這也與今年大阪世博、世博設計系統的「こみゃく」概念相呼應,引地耕太也透過設計將這份理念傳遞給大家。

編註:こみゃく(Co-MYAKU)是在大阪世博的設計系統中,作為象徵「生命」的ID元素而誕生的暱稱。原本它只是設計系統的一部分,但在網路上逐漸被自然地稱作「こみゃく」,並受到眾多創作者與藝術家的喜愛。每一個「こみゃく」都有不同的外形與姿態,在大阪世博會場的各個角落,也能看到它們的身影,為空間注入生命力。

更多完整內容 → 2025大阪世博設計系統解析!專訪創意總監引地耕太,以生命為中心聯動會場設計、藝術與聲音景觀

從連結中誕生的嶄新未來

而這次紅白Logo的設計概念是「從連結中誕生的嶄新未來」,並向過去紅白的傳統Logo致敬。透過紅與白、世代、性別、語言、人種等多元的不同事物彼此相連、共同合作,從而創造新的未來。看似是由圓與圓環組成的Logo,也代表地球、世界與未來的永續循環。這個簡約卻具延展性的全新Logo,將成為未來紅白的象徵。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的主題為「つなぐ、つながる、大みそか。(連結、相連、除夕)」,並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本屆Logo與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的主題為「つなぐ、つながる、大みそか。(連結、相連、除夕)」,並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本屆Logo與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事實上,引地耕太起初也考慮過更奇特、更搶眼,或帶有「強烈設計感」的提案,但他最終認為,這不適合紅白這個歷史悠久的國民節目,更不適合NHK放送100週年這個特別的時刻。因此,他選擇呈現更為正統、王道感的風格,以明確的概念,盡可能抑制設計師的自我、避免過度設計,追求簡潔且具備概念性的作品。這不僅是對紅白傳統的致敬,也是進一步構思該如何演繹接下來一百年的未來樣貌。

本屆紅白Logo的概念是「從連結中誕生的新未來」,並向以往紅白的Logo 致敬。(圖片來源:引地耕太 X@kouta_hikichi)
本屆紅白Logo的概念是「從連結中誕生的新未來」,並向過去紅白傳統的Logo 致敬。(圖片來源:引地耕太 X@kouta_hikichi)

致敬過去,也孕育未來

他進一步補充,這次的設計靈感來自經濟學家熊彼得(Schumpeter)對「創新本質」的思考,也就是把從未組合過的事物相互結合的「新結合」(New Combination)概念。紅與白象徵彼此不同的存在,包括時代、世代、性別、語言、人種……,它們各自獨立、互相尊重;但正因為這些差異能相互連動、協作,新的未來才有可能誕生。另外,日本自古以來,也擅長將自身文化與外來文化相互融合,創造出新的面貌。他也希望在NHK放送100週年的此刻,以紅白的設計傳遞「致敬過去,也孕育未來」的理念。

充滿活力的主視覺設計

而這次的紅白主視覺則以Logo元素為背景,在保留經典正統感的基調下,希望觀眾第一眼便能感受到紅白特有的歡樂與期待。因此,引地耕太採用了更具流行感的視覺風格。在攝影師宮原夢画的鏡頭下,主持人們的燦爛笑容,加上富有躍動感的畫面,也讓整體氛圍更加鮮明有活力。

本屆紅白主視覺以Logo元素為背景,打造出主持人們洋溢著生命力、彷彿為光輝未來獻上祝福的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本屆紅白主視覺以Logo元素為背景,打造出主持人們洋溢著生命力、彷彿為光輝未來獻上祝福的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微軟Office圖標新設計!流動線條、明亮漸層營造動態感,呼應人與AI流暢合作的產品體驗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最近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等程式,有沒有發現它們悄悄換上了新圖標(icon)?近日微軟(Microsoft)針對旗下10個主要Office應用程式,進行了2018年以來首次的圖標再設計,其保留原版大致架構,融入流暢曲線、鮮明的漸層色調,並簡化視覺元素,透過微小卻精妙的調整,呈現更易辨識、更具彈性和親和力的新形象。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AI如何影響設計?微軟用這組圖標回應時代

電腦上的軟體圖標(icon)雖小,卻是完整使用者體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設計精良的圖標,不僅得以將產品/服務功能、品牌識別等要素化繁為簡,更能在使用者心中留下難忘的視覺印象。然而隨科技飛速發展,人們生活及工作模式變動之快,圖標能否貼合時代脈動及使用者需求,也考量品牌及設計者的策略和功底。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微軟Office上回推出新圖標已是2018年,距今推出的2025最新版已過7年。這期間AI技術發展極快,大大改變人們的工作模式,微軟也從中觀察到使用者對Office產品體驗的期待有所轉變,因此於2023年推出AI智能助理「Copilot」,提供內容協作、跨應用程式整合等服務,盼能透過人與AI之間流暢合作,達到提高生產力、激發創意等目標。時隔兩年再推Office新版圖標,則可視為將「人與AI流暢合作」此概念視覺化的設計行動,藉此反映出AI對設計及產品開發的實質影響。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以「連結」為設計關鍵字

作為微軟Office宇宙中的「串連者」,CopilotLogo以彩色環帶般的視覺,象徵流動、整合、連結等特質,其有機線條及繽紛色彩,也成了Office圖標再設計的一大靈感來源。在新版圖示中,微軟汲取Copilot Logo意象,並以「連結」為關鍵字發展設計,其不僅意指視覺之間相互「連結」所達成的一致性,更體現了微軟Office體系無縫「連結」人與AI及各軟體,所帶來的流暢使用體驗。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弧線 X 曲面 X 鮮亮漸層共組動感圖標

設計團隊秉持「進化,而非革命」的設計精神,不對圖標做大幅調整,而是透過精妙微調傳遞理念。2025新版圖標保留了原版既有的字母區塊,如代表WordWExcelX等,以確保即刻辨識度;並沿用原版大致架構,巧妙做了點「減法」,像是把Word圖標中原有的4個矩形調整為3個,減少視覺上的干擾。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相對容易觀察到的改變在於「線條輪廓」和「色彩」。新版圖標以曲線取代銳利邊角、將形狀邊緣柔化,用曲面代替原先厚重且靜止的形體,讓整體視覺變得更加俏皮可親。用色方面,每個軟體沿用其代表色,像是Word的藍、Powerpoint的橘、Excel的綠等,但色彩變得更加飽和鮮亮,並擅用漸層創造視覺上的靈動感和立體度。透過這組動感又俏皮的新icon,微軟向世界遞出一封邀請函,邀人們打開Office一同激盪腦力和創造。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