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IBUS COFFEE台中店揭幕!TORAFU以土壤為靈感、紅土為材,打造會呼吸的城市洞穴

ONIBUS COFFEE台中店揭幕!TORAFU以土壤為靈感、紅土為材,打造會呼吸的城市洞穴

日本精品咖啡ONIBUS COFFEE在台第三間分店插旗台中,落址於草悟道旁的忠泰老佛爺一樓,成為連結科博館和勤美綠園道的歇腳據點。店空間由日本設計團隊TORAFU ARCHITECTS操刀,以「土壤」為概念主軸,利用台灣傳統工法中常見的紅土為材,呼應咖啡的色彩、栽植咖啡的土地、及ONIBUS追求自然永續的精神。

ONIBUS COFFEE台中店揭幕!TORAFU以土壤為靈感、紅土為材,打造會呼吸的城市洞穴
(圖片提供:ONIBUS COFFEE)
ONIBUS COFFEE台中店揭幕!TORAFU以土壤為靈感、紅土為材,打造會呼吸的城市洞穴
(圖片提供:ONIBUS COFFEE)

ONIBUS COFFEE:以巴士為名,串起人、城市、土地之間的連結

創立於2012年的ONIBUS COFFEE,以葡萄牙文的「公共巴士」為名,希望透過日常生活所需的咖啡及咖啡店空間,將人與人、人與城市緊密連結,並為生產咖啡的農友、經營咖啡品牌的自家團隊、享受咖啡的顧客,創造一個共好的循環。ONIBUS咖啡以淺焙為主力,並特選78款莊園精品咖啡豆不定期更換;也考量不同味蕾需求,特選分別為淺焙、中焙、中深焙的3款招牌配方豆:ONIBUSSTEPCITY ROAST,供咖啡迷品飲多元風味。

ONIBUS COFFEE台中店揭幕!TORAFU以土壤為靈感、紅土為材,打造會呼吸的城市洞穴
(圖片提供:ONIBUS COFFEE)
ONIBUS COFFEE台中店揭幕!TORAFU以土壤為靈感、紅土為材,打造會呼吸的城市洞穴
(圖片提供:ONIBUS COFFEE)

Aesop長期設計夥伴TORAFU操刀空間

2023年起,ONIBUS COFFEE積極在台灣展店,繼進駐台北NOKE、忠泰美術館旁空間後,又首度進軍台中,並特邀TORAFU ARCHITECTS主導店鋪設計,其為Aesop長期合作的設計夥伴,今(2024)夏開幕的Aesop台中概念店即是雙方合作成果;而ONIBUS COFFEETORAFU的合作始於日本那須店,此番為第二次合作。

ONIBUS COFFEE台中店揭幕!TORAFU以土壤為靈感、紅土為材,打造會呼吸的城市洞穴
(圖片提供:ONIBUS COFFEE)

以土壤為靈感、紅土為材,打造會呼吸的城市洞穴

ONIBUS COFFEE台中店以土壤為設計概念,TORAFU認為土讓中充滿養分與微生物,其彼此依存、共生的關係,就如人與人之間的緊密連結,也呼應著ONIBUS藉咖啡串連人與人的理念。在施作過程中,TORAFU特別融入台灣在地建築工法,以台灣早期建築常見的紅土為泥作塗料,取其溫潤色澤、質樸質地,呼應咖啡、大地與ONIBUS追求永續的精神。

ONIBUS COFFEE台中店揭幕!TORAFU以土壤為靈感、紅土為材,打造會呼吸的城市洞穴
(圖片提供:ONIBUS COFFEE)

綜觀全店,吧台上方的曲面結構尤其引人注目,當中蘊含致敬在地的巧思——TORAFU請台灣施作團隊利用傳統紅泥牆築牆技法,於天花板構築出大型土丘,他們首先打造曲面基座,接著上有機泥料,經過滾塗、靜置數日自然乾燥、二層塗裝、抹平、再靜置一週等繁複程序,最後才進行面磨收尾;施工期間紅泥牆隨時間變化外觀,形成自然深淺色澤,彷彿空間裡一座與人共同呼吸的牆。

ONIBUS COFFEE台中店揭幕!TORAFU以土壤為靈感、紅土為材,打造會呼吸的城市洞穴
(圖片提供:ONIBUS COFFEE)
ONIBUS COFFEE台中店揭幕!TORAFU以土壤為靈感、紅土為材,打造會呼吸的城市洞穴
(圖片提供:ONIBUS COFFEE)

店內軟裝也藏滿設計巧思,TORAFU找來長期合作夥伴BRANCH LIGHT操刀燈光設計,順應空間挑高特性,選用義大利燈具品牌DANESE的「FALKLAND」照明吊燈,其出自義大利設計巨匠Bruno Munari之手,於1964年問世至今歷久不衰,獨特結構搭配織品外罩讓光線以漸層形式柔和灑落,如同從土裡冒出的發光種子,呼應全店以大地為意象的空間氛圍。

ONIBUS COFFEE台中店揭幕!TORAFU以土壤為靈感、紅土為材,打造會呼吸的城市洞穴
(圖片提供:ONIBUS COFFEE)
ONIBUS COFFEE台中店揭幕!TORAFU以土壤為靈感、紅土為材,打造會呼吸的城市洞穴
(圖片提供:ONIBUS COFFEE)

結合土棕色系與品牌精神,CHALKBOY繪製主視覺

回應空間色調,由日本插畫家CHALKBOY繪製的主視覺、指標系統也以土棕為主色,結合其標誌性的潮流感手繪風格,表現ONIBUS「以咖啡牽起人們的連結與交流」的核心理念。有趣的是,指標系統從草悟道延伸至ONIBUS台中店建築,彰顯品牌透過咖啡與城市連結的精神;畫中的「SOIL」與「FARM」圖樣,則分別代表孕育咖啡的土壤,及Farm to Cup從產地到杯中的概念,再一次強調ONIBUS秉持友善自然、尊重產地的心做好咖啡的初衷。

ONIBUS COFFEE台中店揭幕!TORAFU以土壤為靈感、紅土為材,打造會呼吸的城市洞穴
(圖片提供:ONIBUS COFFEE)

限定周邊開賣!春池玻璃設計咖啡杯值得收

為了慶祝台中店開幕,ONIBUS COFFEE特別結合CHALKBOY繪製的主視覺推出一系列限定商品,除了經典保溫瓶、咖啡濾掛包,濃縮杯組也在台首度上市。此外,ONIBUS COFFEE也與工藝職人合作打造更具收藏價值的單品,如日本陶藝家yumiko iihoshi訂製款陶杯組,以及與台灣春池玻璃合作、以回收玻璃製造的獨家設計款玻璃咖啡杯等,邀人們將ONIBUS COFFEE的咖啡哲學帶回日常生活。

ONIBUS COFFEE台中店揭幕!TORAFU以土壤為靈感、紅土為材,打造會呼吸的城市洞穴
(圖片提供:ONIBUS COFFEE)

ONIBUS COFFEE Taichung

地址|台中市北區館前路37號1F

電話|04-23106208

試營運營業時間|2024.11.30前 9:00-17:00/12月起 9:00-18:00(最後出杯時間皆為閉店前半小時)

深入探索Acne Studios巴黎新總部:坐落1930年代舊建築、前實驗室化身現代感展廳,今昔設計語彙如何共演新美學?

深入探索Acne Studios巴黎新總部:坐落1930年代舊建築、前實驗室化身現代感展廳,今昔設計語彙如何共演新美學?

從時裝、時裝秀,到世界各地店鋪空間設計,Acne Studios品牌始終嶄露新潮的不羈之美。乍一想或許與舊建築連結不上,然若逐步探入這座原為他牌實驗室、現為Acne Studios巴黎總部的歷史建物,卻會發現它正因此滿載驚喜——「嵌入,而非完全融合」的改造概念不但成就了今昔共演的可能,更讓空間綻現「古典」與「現代」單獨存在時無以企及的迷人風采。

繼2019年在品牌發源地斯德哥爾摩啟用極富設計感的總部後,Acne Studios近期正式揭幕位於巴黎的全新總部,選址第十區Rue des Petites Écuries道上一座建於1930年代、前身為法國營養品品牌Gomenol實驗室的歷史建築,由Acne Studios創意總監Jonny Johansson與過去多次為品牌操刀門店和藝廊的瑞典設計工作室Halleroed攜手構思。改造藍圖盡可能以最小幅度介入既有結構,正如Jonny Johansson親述,這是一次「對建築原始之美致敬」——保留它原來作為實驗室與私人府邸的宏偉氛圍、試圖突顯其中獨特之處,亦透過團隊精挑的家具、飾物及藝術作品為空間增添當代氣息。

▍戶外空間:整體素淡和諧,將人們無聲引入室內

20世紀初,Gomenol即因生產草本酊劑與精油而聲名大噪。乘載百年光陰至今,Acne Studios秉持最小干預原則,將總部入口選設於Gomenol創辦人Prevet家族的私人府邸,且延承原來的中央庭院為新場域核心,簡單打理後便置入英國藝術家Daniel Silver的大理石雕塑,藉其顏色、風格上的過渡性,無聲引導人們進一步探索室內接待與等候區。

中庭的大理石雕塑無聲為人們引路入內。(圖片提供:Acne Studios)
中庭的大理石雕塑無聲為人們引路入內。(圖片提供:Acne Studios)

▍室內空間:經典粉紅竄出,多位藝術家各飾一角

初入屋內,被精心保存並加以修復的金漆線條木質護牆人字拼飾地板,宛若在眼前共構古典畫作,使一種有別於Acne Studios粗獷美學的獨特雅韻應運而生,悄然漫溢四方。與此同時,奧地利設計師Lukas Gschwandtner聚焦人體尺度的標誌性椅凳入駐成為視覺主體(垂落骨架之外的坐墊設計,與2024春夏女裝秀那些散置觀眾席間的「寢具」異曲同工),鬆弛柔軟卻盡顯充滿藝術性的品牌內在,更局部拉回了Acne Studios常存的現代感;窗下另有女性藝術家Sylvie Macmillan的大型燭台作品彎折,其燭座包覆滿滿貝殼裝飾,好似能隨風動輕奏浪漫的海洋音符。

從護牆、地板到家具,盡展今昔共演的迷人風采。(圖片提供:Acne Studios)
從護牆、地板到家具,盡展今昔共演的迷人風采。(圖片提供:Acne Studios)
整體空間的通透感由天光和建材交相輝映而來。(圖片提供:Acne Studios)
整體空間的通透感由天光和建材交相輝映而來。(圖片提供:Acne Studios)
▼ Lukas Gschwandtner為Acne Studios 2024春夏女裝秀所構想的「枕頭戰」

其他角落當然也不乏吸睛裝置,舉凡奔放不羈的塗鴉沙發、掛有多幀風格影像的斑駁壁面,以及和庭院石像同樣出自Daniel Silver巧手的奇異粉紅雕塑,無疑都是活化空間一隅的點睛之筆。

斑駁壁面愈發襯托塗鴉沙發的不羈風格。(圖片提供:Acne Studios)
斑駁壁面愈發襯托塗鴉沙發的不羈風格。(圖片提供:Acne Studios)
另一粉紅雕塑同樣出自Daniel Silver之手;其表面處理異於與庭院石像,更顯Acne Studios粗獷美學。(圖片提供:Acne Studios)
另一粉紅雕塑同樣出自Daniel Silver之手;其表面處理異於與庭院石像,更顯Acne Studios粗獷美學。(圖片提供:Acne Studios)

來到坐落前實驗室的新展廳,寬敞空間可見裸露的混凝土和滿綴玻璃磚的拱形天花板,彷彿停留在開掘過程中。白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Jonny Johansson與Halleroed主持設計師Christian Halleröd希望營造所有新添物「被嵌入,而非完全融合」到空間中的獨特感受。換句話說,新舊元素清晰分明地共存,「違和」得格外有味——好比抹色不均亦不加矯飾的樑柱橫亙視覺中心,周圍擺放英國家具設計師Max Lamb所打造、以Acne Studios代表色亮澤乙烯基面料包覆的兩張monumental沙發;又如隱密感十足的VIP試衣間,透過挑高巨幅簾幕圍合,並加設Lukas Gschwandtner擷取人體輪廓構作出的座椅(靈感仍續自他與品牌合作的2024春夏女裝秀布景),無非讓自然感與人造感衝撞出不同以往的新美學。

新展廳坐落前實驗室空間,裸露的混凝土、玻璃磚等質材帶出彷彿停留在開掘過程中自然感。(圖片提供:Acne Studios)
新展廳坐落前實驗室空間,裸露的混凝土、玻璃磚等質材帶出彷彿停留在開掘過程中自然感。(圖片提供:Acne Studios)
兩張monumental沙發包覆品牌代表色乙烯基面料。(圖片提供:Acne Studios)
兩張monumental沙發包覆品牌代表色乙烯基面料。(圖片提供:Acne Studios)
VIP試衣間(右)以挑高巨幅簾幕圍合,內有單人座椅兼滿足美觀與實用功能。(圖片提供:Acne Studios)
VIP試衣間(右)以挑高巨幅簾幕圍合,內有單人座椅兼滿足美觀與實用功能。(圖片提供:Acne Studios)

最後,明亮的員工餐廳留下舊有磁磚地板,搭配淺色木質長桌與不鏽鋼廚房,呼應實驗室的工業風工作檯,向其初始功能致敬。餐廳外連接下沉式花園,裡外一氣呵成地配置了Max Lamb設計的公共座椅。

員工餐廳留有原始磁磚地板,天花板則對比裝設Benoit Lalloz操刀的現代感燈具,煥發空間活力。(圖片提供:Acne Studios)
員工餐廳留有原始磁磚地板,天花板則對比裝設Benoit Lalloz操刀的現代感燈具,煥發空間活力。(圖片提供:Acne Studios)
不鏽鋼廚房櫃體最直接呼應實驗室工作檯。(圖片提供:Acne Studios)
不鏽鋼廚房櫃體最直接呼應實驗室工作檯。(圖片提供:Acne Studios)
餐廳外連接下沉式花園,Max Lamb設計的公共座椅點綴其間。(圖片提供:Acne Studios)
餐廳外連接下沉式花園,Max Lamb設計的公共座椅點綴其間。(圖片提供:Acne Studios)

建物主體雖吃足自然光照,卻還少不了長期合作夥伴Benoit Lalloz總能與建築相得益彰的燈光裝置,細膩收攏由Jonny Johansson和Christian Halleröd領銜室內設計團隊的空間敘事。

Benoit Lalloz作為Acne Studios的長期合作夥伴,總能畫龍點睛地為各樣空間加以合適照明。(圖片來源:Instagram @benoitlalloz)
Benoit Lalloz作為Acne Studios的長期合作夥伴,總能畫龍點睛地為各樣空間加以合適照明。(圖片來源:Instagram @benoitlalloz)

與原建築的強烈對比是刻意為之

Jonny Johansson表示:「我們的首要目標是尊重這個空間的歷史,同時帶入新鮮、現代的能量。這棟建築本身具有非凡的存在感,它充滿了故事,當你走進房間時就能感受到。我們並不想抹去這一切,而是希望在過去與現在之間建立對話,讓原始結構引領我們。保留這一點非常重要,不僅是出於尊重,更因為它實際上塑造了整個氛圍與能量,為我們的創意工作提供基礎。」

Christian Halleröd則表示:「我們希望新的設計元素保持極簡,以營造與原建築的強烈對比,並強化歷史氛圍。這種真實性的概念,本身也帶有濃厚的瑞典特質。」

Rue des Petites Écuries新總部內隨處展出作品,包括Jonathan Lyndon Chase、Apollinaria Broche、Ben Quinn、William Wegman、Grant Levy-Lucero、Zhong Lin、Jeremy Deller及Julie Greve等一眾藝術家的創作,其中多位亦曾與Acne Studios或其旗下刊物《Acne Paper》合作。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為退休生活準備理想衛浴!簡任欣建築師以優雅細緻風格 X 無障礙機能入主改造老屋浴廁

隨著都市發展,房價日益高漲,在換新屋的難度增高時,老屋改造的話題更為熱議,從居家到風格店舖皆可見老屋改造的空間設計案例,也受到廣泛的歡迎。在台灣,老屋改造的屋齡大致落在 20 至 50 年,撇除屋齡,老屋所處區位開發密度低,也較鄰近於市中心,機能發展完善成熟,地理優勢強,相較新成屋的坪數也有著較舒適的空間尺度,透過空間設計師將機能重新調整,更溢注生活美學於其中。

翻玩材料解決空間問題

位於台北的源務工事室內設計,由新生代建築師簡任欣創辦,試圖以材料作為設計核心,建構出一幢幢舒適簡潔的居家生活空間。對簡任欣而言,每種材料皆散發出不同的質感氛圍,「像是常見材料,我們會認為木材質溫潤,石材表現出堅硬,金屬擁有細緻、堅固的質感。」,簡任欣接著解析每種材質的特性如何影響其實用性機能,他指出每種材料的力學表現不同,因此認識材料是設計師非常重要的基礎,如:木質帶點軟、石材在堅硬中帶脆,若使用在錯誤的地方,將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金屬同時兼具堅硬與韌性,各材質的使用量或厚度也帶來迥異的表現形式。

TT

玩轉材料的他,對於各材質的解讀並非一成不變,簡任欣建築師也以老屋獨有的內部材料舉例,「老屋有時可能會有一些窗花、木構造,甚至較為質樸的磨石子地坪, 這些材料都散發著現代材料難以取代與複製的美感,是我們在老屋翻新的過程中,會想要保留加以再利用的材質元素。」更進一步提出,「建築師或設計師的任務與趣味所在,便是如何整合運用、搭配材料於建築外觀、室內空間內部,使材料各司其職、發揮優點,建構出建築物的外觀與內部,達到美感比例和諧,且機能完善的狀態。」言談中,可看出建築師對於以設計解決空間挑戰的熱愛與成就感。

TT

老屋翻修首重衛浴空間

當前以住宅作品為多的簡任欣建築師坦言,老屋翻修的需求於台灣不在少數,理性的他優先處理實務層面,「過往的管線材質大多選用易於生鏽的鐵、鍍鋅,使水滲入牆壁間,而數十年前施作的防水層可能已失去效果,進而造成老屋漏水或壁癌;另一方面,老屋以往的電力需求不比如今各式電器的用電量,在翻新老屋的過程中,我們就會需要將這些因素納入考量,例如電線可能會需要用到較高負荷的規格。」

TT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止於兼顧空間的實用機能,當代人的生活習慣、使用偏好與情感需求也應在老屋翻修時被照顧,「現代人看待衛浴空間已經不單單只是一個如廁淋浴的場域,更是淨化自己心靈、獨處面對自己的療癒所在,所以衛浴空間改造對老屋翻修來說,是我們非常重視的設計。」簡任欣建築師道出時代趨勢的變化,並揉合裝修設計的經驗,帶來具體建議,「因為衛浴空間牽扯水、電、公共管線的因素較客廳、主臥室複雜得多,一但施作後不易更動,因此衛浴空間的改造是老屋翻新的首要重點,才能在後續得以達到實用性與美觀兼具的效果。」

退休宅的理想衛浴

在陳公館住宅設計案裡,簡任欣便針對浴廁空間做了大幅度的改造,「屋主是一對即將從醫院退休的夫婦,孩子皆成年離家,內部空間有了餘裕,希望能夠藉由這次裝修的過程調整格局,讓房屋內部空間達成健康、安全、舒適的目標,亦期望為未來老後準備無障礙浴廁。」為此,簡任欣建築師拓大了衛浴基地空間、以磁磚型排水孔取代門檻設計,避免絆倒風險,也加大門寬至 90 公分,使得未來屋主即使需要使用助行器或輪椅進出廁所也無虞,並改良為拉門的設計方便進出。在空間的設計上,淋浴區與馬桶之間設有半牆體,一方面在淋浴時可以阻擋水氣噴濺至乾區,也提供了一個穩固的結構,讓未來安裝扶手時有立面基礎,沐浴、如廁都能夠安全的使用。

TT
TT

「這次格局的更動同時也會移動馬桶位置,影響原有管線走向,為配合新馬桶管線,通常需要墊高地板,我們這次選用的是 TOTO 壁排式的馬桶,特色在於其排水走在牆壁內,因此就可以達到不用墊高地平的做法,讓淋浴間、馬桶到主臥室的地坪沒有高低落差。」壁排式馬桶尤其考驗設計師對於工程施作的掌握度與設計精度,相較於一般馬桶會複雜許多;除此之外,本案在陳公館其實改造了兩間衛浴,由空間平面圖可知兩間廁所彼此比鄰交錯,建築師發揮巧思,將兩座壁排馬桶設計為共用管線與牆體,因而大大地節省了空間佔用比例,甚至得以在馬桶上方規劃壁龕收納空間,藉此也可看出簡任欣建築師的功力所在。

TT
TT

機能到位,美學不可或缺

陳公館住宅設計案視覺則以素雅為基調,在牆體與地坪選用近似的大地色調防滑磁磚,透過分割磁磚為不同尺寸後排列,展現磁磚材料的獨有特色,而非轉換磁磚或跳色增加視覺效果,期望帶來內斂優雅的變化性,也產生延伸、放大空間感。TOTO 馬桶的選用也不只實用性考量而已,「這款馬桶外觀造型圓潤,呼應整體空間的溫和舒服調性;也因壁掛式馬桶不會與地接觸的優勢,使得它就如同即將降落在地,但又還沒降落的懸浮感,塑造出輕盈的視覺。」

以退休宅為出發點的老屋翻修,更以匠心獨運的創新做法在機能與美學間取得平衡,簡任欣建築師以新時代的設計觀點回應生活需求,成為樂齡族群的理想衛浴新佳作!

TT

文字 / Diane Tang

攝影 / 李明宜

圖片提供 / 源務工事室內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