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台東光祭《沐光泉》即日起至7月27日展出,點亮知本夏夜。《沐光泉》邀集12組台灣及國際藝術家,以水為靈感、光為媒材,在山林與溫泉水霧交織的知本,創作12組燈光藝術裝置,演繹在地自然景觀及人文風貌。

《沐光泉》分為3大展區:「泉湧」呼應知本溫泉的自然能量、「光現」聚焦感官與光的交會、「永續」探討社區的記憶與未來,織就一場以光為引、跨越時間的探索旅程。今年台東光祭也特別規劃「回溫・知本」微型展,交織歷史照片與居民故事,回顧知本從部落秘境轉變為溫泉觀光勝地的過程,訴說土地與居民之間的情感記憶。

現實 vs. 虛擬,兩種截然不同的「光橋」體驗
由胡縉祥、郭彥宏、韓承燁共創的《光湧·界》,以「水」與「光」為創作語彙,藉橋為載體,揉合自然流動與數位光影,將知本溫泉蘊藏的生命能量,轉化為一場動態展演。置身橋下,沐浴在瀑流之中,身心逐漸被水氣與光粒喚醒,與自然展開對話。

與《光湧·界》以現實世界中的「橋」為展場相對,大岩奧斯卡的《光之橋》是一座看得見、摸不著的虛擬橋樑,藝術家利用光線串起河岸兩側,寓意超越功能性、精神及情感層面上的團結與交流。

用光視覺化溫泉能量
詹維欣《地脈》從一棟閒置的屋房牆壁長出,透過垂直延伸、微微彎曲的線條,呼應知本地熱溫泉自地底向上流動的能量。無獨有偶,陳豪毅《噴發temapesi’》靈感同樣來自地熱能量,藝術家讓彎曲的藤條由地面「竄出」,象徵地底水分子的活動與能量釋放。


與自然親密無間的沈思之境
路瓦・里維拉的《沐光耀》靜謐懸浮於天然溫泉上方的棕櫚樹之間,場景十分夢幻——藝術家從溫泉旁的礦石色澤汲取靈感,利用金屬和透明織物,編織出一塊塊青綠色的「漂浮玉石」,邀觀者在玉石下的小徑感知大地節奏。

另一邊的臨山之境,李蕢至《氣鏡之門》以竹材交疊出山峰意象,藉中央圓窗框出遠方山脈,邀觀者步如其中,在光影與霧氣繚繞之間,感受「雙層自然」。

取材在地記憶,水、山豬、花環……融入療癒之作
排灣族藝術家峇岦嵐偲・旮札涅灆以「水」之於部落的意義為靈感,利用樹皮、竹片等自然材質與光交織,創作出《似水的記憶》。排灣族人稱水為「Zaljum」,常藉水形容人事物、包裹生命哲思。藝術家分享部落長者常說:「水會記得祂曾經走過的路。」遭逢天災時則言:「是我們佔了水的路,不是自然的錯。」此外,水也在族人出生與死亡之時,扮演重要角色——出生時藉水讓族人記住家中味道,死亡時用水替族人送塵——象徵著生命循環。

出自吉井宏的《野豬寶寶爬上來了》呈現小野豬泡在溫泉中的可愛形象,靈感來自他與在地居民交流過程中聽到的山豬趣聞。國吉滿《花憩所》則融入卑南族的花環文化,以菊花與在地植物構築花環造型的泡腳空間,邀人們在此歇息,同時感受卑南族花環傳遞的祝福寓意。


夏天的知本這樣玩!溫泉延長開放,光雕秀、市集接連登場
台東光祭也規劃一系列特別活動,邀人們體驗夏季的知本,像是每晚於勇男橋上演的光雕秀、每週六傍晚的音樂及舞蹈表演,每週日則有親子工作坊、市集登場,7/26~7/27還將迎來盛大的「沐光市集」,匯聚台東在地美食與手作選品。另外,來到知本怎能錯過溫泉?為響應光祭,知本多處溫泉設施延長開放時間,邀旅客賞燈後泡湯放鬆身心。

2025台東光祭《沐光泉》
展出期間|2025.06.13-07.27
亮燈時間|17: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