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誠品文具展7/10登場!日本人氣插畫家unpis擔綱視覺總監,20+款獨家聯名話題周邊搶先看

2025誠品文具展7/10登場!日本人氣插畫家unpis擔綱視覺總監,20+款獨家聯名話題周邊搶先看

誠品「2025理想的文具」開展在即,今年以電影為核心的策展主題、和人氣插畫家unpis的獨家聯名格外吸引文具迷、電影迷目光。本篇帶你一次看完視覺概念、參展品牌和話題周邊,下個月實體逛展更有頭緒。

小廢物無疑是當代生活不可或缺的療癒,若還是有用的小廢物(並不廢),那可就更不能錯過了。誠品年度大型文具展「2025理想的文具」即將於7月10日登陸「誠品生活新店」,將館內3F實驗場500坪空間打造為期間限定奇幻影城,並特邀曾與日本印刷品牌SAKAE MARK合作趣味海報壁燈、一上市即引發搶購熱潮的日本人氣插畫家unpis擔綱視覺總導演,以俏皮幽默的藝術風格創作多部「文具電影」,讓鉛筆、剪刀、釘書機等8大類文具化身主角或場景,定格愛情、科幻、動作片的精彩畫面。現場不僅領先各大院線首賣逾百款聯名周邊,亦匯集LAMY、MIDORI、HIGHTIDE、MARK'S等海內外知名品牌萬種最新潮流選品。

▼ 「2025理想的文具」主視覺。
▼ unpis x POSTER LIGHT海報壁燈。

原創角色響應電影主題,全台首個「文具大影業」快閃巡迴

unpis原創角色包括釘書機恐龍、美工刀劍士、便條紙精靈紛紛響應電影主題,延伸商品如造型迴紋針、計時沙漏則兼具創意巧思與實用功能,連本人都興奮表示:「我的插畫竟然可以轉化成這麼有趣的商品!」此次文具大影業將以誠品生活新店為主展場,陸續快閃誠品書店松菸、園道、駁二實體店及誠品線上和誠品蝦皮商城。主展場更將推出多款限量福袋,供文具迷超值入手。

(圖片提供:誠品)
(圖片提供:誠品)

誠品 x 日本人氣插畫家unpis話題周邊搶先直擊

影迷必備的「打工仔證件套組」以傳統膠卷的黑、黃影格為設計主軸,巧妙融合電影語彙,並搭配硬式證件保護套,放證件自是合適,編輯覺得還很適合拿來收藏電影票根。「造型迴紋針」包含4款不同造型和顏色,隨便往文件上一夾就讓人會心一笑。「動畫閃尺」把unpis執導的文具大影業系列電影搬上15公分尺,在黃色、粉紅色影廳分別上映科幻片和愛情片;「A4資料夾」以半透明材質在更換文件時帶來驚喜效果,搭配盲抽的「壓克力造型夾」,讓命定角色來將資料整理得井然有序;最後由大、小兩種尺寸的專屬購物袋支援戰利品收納,輕鬆裝載你我的文具電影夢。

(圖片提供:誠品)
(圖片提供:誠品)

■ unpis文具大影業打工仔證件套組

日班金剛(黑) / 夜班幽靈(白) NT$290

理想的文具大會限定的硬殼證件套組,膠卷印花織帶綴有「上映中」字樣標籤,戴上即認證影迷身分。

(圖片提供:誠品)
(圖片提供:誠品)

■ unpis造型迴紋針盒

外星人 / 親親 / 金剛 / 巫師 NT$160

日本插畫家unpis繪製的電影角色與迴紋針碰撞出別樣火花,從愛心、巫師帽、外星人眼鏡到金剛攀登的長尺大廈造型,直把原本平凡無奇的紙張瞬間變可愛。

■ unpis動畫閃尺

外星人 / 親親 NT$80

腦洞大開的科幻片和甜蜜放閃的愛情片分別熱映,畫面隨不同觀看角度變換,一款描繪外星人與人類宿主的神祕互動,另一款則上演一段青春浪漫情節。

(圖片提供:誠品)
(圖片提供:誠品)

■ unpis A4資料夾兩入組

電影主角 / 電影場景

NT$109 / NT$99

一組含兩種花色,電影主角款結合半透明材質,更換文件時可見電影角色們驚喜變身;電影場景款則一次擁有海盜大戰、金剛救美兩幀經典畫面。

(圖片提供:誠品)
(圖片提供:誠品)

■ unpis壓克力造型夾盲抽包

10款隨機 NT$99

小巧萬用,夾取紙張、整理文件都方便。(*打卡板款為誠品生活新店主展場限定,小金人款為誠品線上、誠品蝦皮商城限定)

(圖片提供:誠品)
(圖片提供:誠品)

■ unpis購物袋(大)

外星人 / 金剛 NT$199

■ unpis購物袋(小)

武士 / 幽靈 NT$159

包體為PP材質,全黑大款印有生動電影場景,並與證件套組同樣加以底片緹花織帶;透明小款則躍上武士及幽靈兩位人氣角色,雙面疊影呈現經典場景,耐用度與設計感兼具。

(圖片提供:誠品)
(圖片提供:誠品)

■ unpis明信片組

3種組合,每組 NT$99

一組2張,全套6張。嚴選高品質厚磅紙張,用於書寫或繪圖記錄觀影心得尤為應景。

(圖片提供:誠品)
(圖片提供:誠品)

■ unpis攜書袋

親親 / 金剛 / 幽靈 NT$290

3大經典場景結合誠品長銷25K棉帆布攜書袋,在閱讀、書寫之間輕鬆囊括所需。

(圖片提供:誠品)
(圖片提供:誠品)

■ unpis文具大影業貼紙包

NT$220

全套9張。大尺寸、防潑水,經典角色一齊登場,供影迷們隨時回憶趣味場景。

(圖片提供:誠品)
(圖片提供:誠品)

■ unpis金理想獎得獎名單郵票組

2種組合,每組 NT$179

2025金理想獎得獎的是?理想的文具大會客製化紀念郵票,6大片單讓你自由決定得獎名單。

(圖片提供:誠品)
(圖片提供:誠品)

其他品牌夢幻聯動精選收錄

除了上述10款攜手誠品的獨家商品,unpis為本年度文具展構思的「文具大影業」視覺也與來自世界各國超過20大品牌夢幻聯動。包括日本紙品專家MIDORI和風格手帳品牌MARK'S、德國百年紙業LEUCHTTURM1917,以及連英國鬼才設計師Paul Smith都愛不釋手的法國RHODIA筆記本,都將unpis筆下角色和場景融於品牌主打商品中,延伸成特別版本的筆記本、明信片及鑰匙圈等。

unpis x MIDORI Yuru Log B6月計畫無時效筆記本。(圖片提供:誠品)
unpis x MIDORI Yuru Log B6月計畫無時效筆記本。(圖片提供:誠品)
unpis x MARK'S EDiT B7方眼筆記本;unpis x MARK'S孔版印刷明信片。(圖片提供:誠品)
unpis x MARK'S EDiT B7方眼筆記本;unpis x MARK'S孔版印刷明信片。(圖片提供:誠品)
unpis x MARK'S壓克力鑰匙圈吊飾盲抽包。(圖片提供:誠品)
unpis x MARK'S壓克力鑰匙圈吊飾盲抽包。(圖片提供:誠品)
unpis x LEUCHTTURM1917 A5硬殼筆記本。(圖片提供:誠品)
unpis x LEUCHTTURM1917 A5硬殼筆記本。(圖片提供:誠品)

文書用筆部分,德國頂級工藝LAMY safari鋼珠筆、快乾不卡墨的筆記神器uni-ball one鋼珠筆皆推出限定筆款;台灣原子筆代表SKB也結合台語和日語,創作「笑す=笑死」、「りがわ惦惦=你給我惦惦」等搞笑電影觀後感筆組。

unpis x LAMY Safari鋼珠筆;unpis x uni-ball one P鋼珠筆。(圖片提供:誠品)
unpis x LAMY Safari鋼珠筆;unpis x uni-ball one P鋼珠筆。(圖片提供:誠品)
unpis x SKB搞笑電影觀後感三入原子筆組。(圖片提供:誠品)
unpis x SKB搞笑電影觀後感三入原子筆組。(圖片提供:誠品)

此外還有一應俱全的創意生活小物同步亮相,日本潮流設計品牌HIGHTIDE的純手工沙漏和大理石紋托盤以簡約設計為空間增添時尚氣息,其旗下復古工業風文具系列penco則推出螢光塑膠夾,讓使用者即便在低光源環境,也能隨手尋得所需文件(要夾沒吃完的洋芋片當然也不是問題)。

unpis x HIGHTIDE沙漏。(圖片提供:誠品)
unpis x HIGHTIDE沙漏。(圖片提供:誠品)
unpis x HIGHTIDE大理石紋托盤;unpis x HIGHTIDE Penco螢光塑膠夾。(圖片提供:誠品)
unpis x HIGHTIDE大理石紋托盤;unpis x HIGHTIDE Penco螢光塑膠夾。(圖片提供:誠品)

日本皇室愛用的質感浴巾kontex、風靡亞洲的潮流包anello也換上新裝,讓文具大影業中的可愛人物陪伴你的日常。

unpis x kontex長巾;unpis x anello 14吋PC收納包。(圖片提供:誠品)
unpis x kontex長巾;unpis x anello 14吋PC收納包。(圖片提供:誠品)

禮贈資訊

7/10-7/28誠品會員於誠品書店「2025理想的文具」5大展區單筆消費滿NT$600即贈獨家「電影票書籤」(每卡每日限贈乙張);滿NT$1,500贈「電影明星徽章」(可累贈),首四日加碼單筆滿NT$6,500享全套8款限定徽章。

>> 詳細活動資訊請關注誠品風格文具官方臉書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特斯拉開餐廳!「Tesla Diner」集美式餐廳、電動車充電站和露天電影院,填補駕駛等充電的空閒

特斯拉「Tesla Diner」集美式餐廳、充電站和露天電影院!填補駕駛等待充電的空閒

特斯拉(Tesla)進軍餐飲業!坐落於加州西好萊塢的「Tesla Diner」,集美式餐廳、電動車充電站、露天電影院於一地,24小時營業。作為世界電動車龍頭的特斯拉,為何動了開餐廳的念頭?品牌執行長Elon Musk瞄準駕駛等待充電的空白,開創嶄新的品牌體驗和商業模式。

特斯拉「Tesla Diner」集美式餐廳、充電站和露天電影院!填補駕駛等待充電的空閒
(圖片來源:Tesla)

復古未來主義設計,如宇宙艦艇降落公路

Tesla DinerStantec建築事務所操刀,以復古未來主義為核心發展設計,外觀如巡航至地球、降落美國公路旁的宇宙艦艇,重現八〇年代科幻電影中遙想未來的場景。

特斯拉「Tesla Diner」集美式餐廳、充電站和露天電影院!填補駕駛等待充電的空閒
(圖片來源:Tesla)

這棟兩層樓建築由弧形金屬包覆,藉一道紅色LED光條區隔上下層,內部以白色交織金屬材質,搭配閃著藍光的天篷,營造明亮又帶科幻感的空間氛圍;順著Tesla Optimum機器人的指引踏上二樓,還能通往戶外露台佐夜景用餐。

特斯拉「Tesla Diner」集美式餐廳、充電站和露天電影院!填補駕駛等待充電的空閒
(圖片來源:Tesla)
特斯拉「Tesla Diner」集美式餐廳、充電站和露天電影院!填補駕駛等待充電的空閒
(圖片來源:Tesla)
特斯拉「Tesla Diner」集美式餐廳、充電站和露天電影院!填補駕駛等待充電的空閒
(圖片來源:Tesla)

經典美式菜單 ╳ 戶外電影院 ╳ 充電同步體驗

店內菜單走純正美式風格,餐點包含炸雞漢堡、烤起司三明治、薯條、蘋果派等,飲料則有奶昔、汽水和康普茶等選擇。Tesla Diner提供兩種用餐方式,一是進店用餐,第二種則是電動車駕駛專屬——等待愛車充電時,直接在車內點餐,餐點將由專人送上。

特斯拉「Tesla Diner」集美式餐廳、充電站和露天電影院!填補駕駛等待充電的空閒
(圖片來源:Tesla)
特斯拉「Tesla Diner」集美式餐廳、充電站和露天電影院!填補駕駛等待充電的空閒
(圖片來源:Tesla)

除了提供美食,Tesla Diner也安排戶外電影院體驗,在兩側停車場各設置一面長達20公尺的巨大LED螢幕,邀人們在車內或登上戶外觀景台一同觀影,讓美食和影劇化解等待期間的無所事事。

特斯拉「Tesla Diner」集美式餐廳、充電站和露天電影院!填補駕駛等待充電的空閒
(圖片來源:Tesla)

Tesla Diner周圍設有80V4超級充電座,供所有NACS標準相容的電動車使用,被特斯拉稱為「全球最大的城市型超級充電站」。西側充電區另安裝太陽能車篷,遮陽之餘,也提供電力來源,每年預計可為此站點減少約1,200萬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讓充電更具永續性。

特斯拉「Tesla Diner」集美式餐廳、充電站和露天電影院!填補駕駛等待充電的空閒
(圖片來源:Tesla)

不只是餐廳,更是特斯拉品牌體驗的實驗場

早在2018年,Elon Musk就曾透露想打造「餐廳+充電站+露天電影院」複合式場域的想法,此舉看準電動車駕駛等待充電的空白期,即使這段時間最短僅有不到20分鐘,仍存在創造更多讓顧客「體驗品牌」的空間,因此Tesla Diner可見特斯拉機器人Tesla Optimum身影、餐盒融入Cybertruck車款造型,還推出一系列獨家商品,包含Tesla Bot機器人、印有餐廳圖樣的美式T-shirt等。

特斯拉「Tesla Diner」集美式餐廳、充電站和露天電影院!填補駕駛等待充電的空閒
(圖片來源:Tesla)
特斯拉「Tesla Diner」集美式餐廳、充電站和露天電影院!填補駕駛等待充電的空閒
(圖片來源:Tesla)

特斯拉元素濃縮於此,不只為品牌粉絲創造新的朝聖地、提升駕駛對品牌的認同和黏著度,也透過美食、娛樂這兩種最貼近生活的手段,打開路人接觸特斯拉的窗口。若Tesla Diner獲得成功,未來或將持續拓點,發展為特斯拉穩固品牌形象的操作模式。

特斯拉「Tesla Diner」集美式餐廳、充電站和露天電影院!填補駕駛等待充電的空閒
(圖片來源:Tesla)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把書店(和新觀點)開進異國城鎮!專訪飛地nowhere、Limestone Books

把書店(和新觀點)開進異國城鎮!專訪飛地nowhere、Limestone Books

開一家實體書店不容易,獨立書店更艱辛——如果還是開在異國呢?要以怎樣的姿態在陌生文化中立足?本次探訪由 5 位台灣人在荷蘭開的藝術書店 Limestone Books,以及從台北飛往清邁、海牙、東京展店的飛地書店,看它們如何以書本為單位、空間為載體,回應不同城市的文化需求,提供在當地主流之外的閱讀、乃至生活選擇。

Limestone Books|屬於藝術的「里民中心」

2022 年,荷蘭南方小城馬斯垂克開起了第一家藝術書店——竟是由 5 位台灣人成立。

發起人陳臻,擁有設計師和視覺藝術家背景,因為駐村來到並留下在馬城,至今已 7 個年頭。曾從事書籍裝幀十幾年的她,注意到當地當代藝術書店的缺口,邀集 4 位同住在荷蘭、專業各異的友人:游量凱(當代藝術與性別研究)、謝以萱(策展及影評)、李欣潔(策展和機構研究)、張予馨(室內設計),一同創立LimestoneBooks,店名取自馬城的在地礦產「石灰礦」。

(圖片提供:Mitch van Schijndel)
尋覓店址時,Limestone Books幸運遇到現在的房東,認為書店性質穩定、規劃亦有趣,順利租到位於馬城市中心的搶手店位。(圖片提供:Limestone Books)

馬城與比利時、德國交界,尺度小巧,步行即可環繞,文化氛圍卻濃厚,大學、博物館、藝博會應有盡有,還有揚凡艾克學院的駐村計畫,每年至少會帶進 30 位國際創作者。

Limestone Books 的主要客人,正是來來去去的國際學生和工作人士。店內書籍以英文為主,穿插少數西語、中文、韓文、德文、法文。選書主題上,5 位創辦人會以各自的領域興趣提議,一同匯聚,但共同的關注是「非西方中心」觀點,以及「集體工作」、「社會正義」主題;內容形式廣泛,從孟加拉女性、印度跨性別作者的小說,到藝術家的獨立出版皆有所涵蓋。特別的是,店內也和揚凡艾克學院合作,獨家寄售學院累積 40 多年來、多達 145 個書目卻無處流通的藝術出版品。

(圖片提供:Limestone Books)
Limestone Books選書涵蓋:電影&媒體、科技、空間、去殖民化、 LGBTQ+、設計、生態、攝影、時尚、飲食、詩歌、聲音、社會議題等等類別主題。(圖片提供:Limestone Books)

考量賣書利潤不高,書店一開始便是以「基金會」的形式註冊,更易於申請文化補助。設定上亦不只賣書,也作為和藝術發生連結的場域。

店內定期會舉辦2檔自發活動:一是與駐鹿特丹策展人官妍廷合作策劃的「Picnic」(野餐),一年兩度,邀請一位視覺藝術家與食物藝術家或廚師配對合作,每次延伸製作一本小誌《Melon》,收入則會轉化為代金券,捐予在地難民組織,增加其接觸文化活動的機會;此外,還有邀請藝術家化身期間店主的「Artists Takeover」,每次為期3週至1個月,從店名、選書、空間配置、開店時間到舉辦活動,都可以隨心更動和發揮,「等於是給藝術家一個空間,把書店作為創作媒介。」目前已實踐6次,邀集來自韓國、古巴、馬來西亞、英國、中國的藝術家。

(圖片提供:Limestone Books)
作為小城唯一的藝術專門書店,Limestone Books也舉辦大量藝術交流活動。(圖片提供:Limestone Books)
(圖片提供:Limestone Books)
「野餐」是Limestone Books的定番活動之一;台灣「走路草農/藝團」也曾受邀前往。(圖片提供:Limestone Books)

如此盡力將各種觀點帶入小城,Limestone Books 也偶爾是刺眼的存在,譬如舉辦支援巴勒斯坦的活動時就曾遇上立場不同的人抗議。好在團隊的心和書架一樣容得下差異,「大家都要一起生活在這個社會上,也沒辦法。」

漸漸地,學院的藝術家、反歧視團體或學生組織,也接二連三來此舉辦放映或讀書會。這印證了陳臻的體會:「其實不管是馬城還是別的城市,大家都很缺一個空間可以彼此相聚。」研究博物館及當代藝術空間的游量凱觀察,「相較大的空間,書店其實是很親人的,有『里民中心』的特質,是創作者一個很好實驗、同時跟在地觀眾接觸的平台。」而接下來,除了繼續維持書店營運及舉辦活動,店內最近重大的改變是——買了一台孔版印刷機!未來將施展更多令人期待的自出版計畫。

(圖片提供:Mitch van Schijndel)

飛地|陪伴移居者在異地落地

自 2022 年在台北西門町巷弄中亮起燈,飛地書店始終作為在台港人社群相聚交流的重要場域。但創辦人張潔平從沒想過,3 年後,飛地——取自人文地理概念,在一地理區劃境內有一塊隸屬於他地的區域——竟還會以一年一城的速度,飛到世界各地,而且,都是城市自己找上門來。

(圖片提供:飛地nowhere)
飛地的「起家厝」台北店,位於西門町,2022年開幕。(圖片提供:飛地nowhere)

張潔平是資深媒體人,生於中國,曾長居香港,如今落腳台灣。初來台時,「一切都高度不確定」的日子中,是開書店讓她從飄蕩的狀態安定。「從身處他鄉的被動,轉化成可以主動創造一個屬於自己和社群,並且可以拿來服務其他人的空間,這對在移動中的人是很大的能量轉化。」她很樂於在各個演講中,真情分享這份療癒經驗,次次都引來聽眾上前,問能不能在自己的城市也開一間?

(圖片提供:飛地nowhere)
「飛地共和國公民護照」是打中移民族群心坎的周邊小物,張潔平坦言,當時推出是半搞笑、半噱頭,如今擁有海外據點後,真成為通行各國分店的會員憑證。(圖片提供:飛地nowhere)

於是,台北飛地的開店經驗變成了一套「支援體系」,如今清邁、海牙、東京三家店,共享飛地的管理、進貨、結帳系統,其他事務皆交由在地團隊各自經營,成員多是 80 後至 00 後、於近 5 年移居當地的年輕華人。

不似講求標準化的品牌連鎖加盟,除了共同的幾百本選書(涵蓋台、港、中、馬來西亞的當代文學及經典歷史作品、移民書寫與回憶錄等),各店其餘約70%內容皆不同:會分別選入探討當地文化與歷史背景、在地作家書寫華語世界的作品,此外,各店長也會積極尋覓當地的獨立出版和公平貿易商品,如泰北的手作包、歐洲的小誌,與日本藝術家合辦展覽等。「就是盡可能去發揮這個空間的區位優勢,讓華語世界跟當地產生對話。」

(圖片提供:飛地nowhere)
飛地清邁店,選入探討當地文史、在地作家書寫華語世界的作品,亦有泰北手作包、緬甸社群的抗爭紀念品。(圖片提供:飛地nowhere)

目前,雖然都以中文書籍為主,客人也以華人為大宗,但各地的民情、移民政策,都映照出不同的讀者面貌。

張潔平形容目前的觀察:清邁很chill,人們多是到此尋求放鬆療癒,在台北飛地受歡迎的、較沉重的主題(如烏克蘭戰爭相關)較少人問津,但因閒散時間多,無論幾點都有人坐在店內翻書,也常遇見有客人在閱讀時感性落淚;海牙是國際法庭、NGO、貿易重地,相關背景的年輕中產專業人士居多,而荷蘭作為歐洲同志運動重鎮,LGBTQ、女性主義等性別議題的書籍銷量突出;今年3月底甫試營運的東京店,暢銷書種則和全城多達30萬、面貌背景跨度很大的華人人口一般多元,從近代中、日恩怨糾葛等歷史主題,到中港台的獨立出版,年輕一代港台作家的當代文學如《臺灣漫遊錄》,都很受歡迎。

(圖片提供:飛地nowhere)
張潔平於飛地荷蘭2024年的開幕活動。飛地各店活動內容各異,但也共享關係網絡,她會邀請熟識且剛好路過當地的學者、作家演講,創造和在地華人社群難得實體見面交流的機會,也演變成飛地的特色之一。(圖片提供:飛地nowhere)

此刻,各城市的客群和書單一字排開,儼然映照出活生生又有溫度的華人移民群像。張潔平也從中體會,書店作為實體空間無可取代的物理性、地方性,「它有左鄰右舍,一定會漸漸和當地文化界建立起關係網路。」透過講座活動,更能讓作者和讀者真實碰面,信任關係的建立比在網絡上容易太多,「把對文化的想像從天上拉到地上。」

趁著飛地3歲生日,她翻閱各店留言本,最多就是感謝書店的「存在」,好像飛地本身就代表了另 一種可能性,「移民不再只是沒有身分和名字的悲情符號,也有了積極的主體性和能動性。」更好的是,即便面貌各異,會走進每間飛地的人們至少已有一個共識——想聽見更多多元的聲音。

書店老闆愛的海外獨立書店!

 Limestone Books推薦 

📍鹿特丹|and so on books

選書以女性作家為主,輔以少數優秀男性作家,有許多珍稀與簽名 版本與初版書。老闆Moosje Moti Goosen很大量閱讀,能在每一 本書裡面找到關聯,且會把這些書陳列在附近,如果詢問他一個問 題,他可以一本一本串起來介紹,分享自己的閱讀脈絡,是一個很療癒的地方。 

📍布魯塞爾|Ici Sont Les Lions

店名是法文「這裡有獅子」的意思,古代歐洲地圖會以此標示非洲,如此命名正是一種對殖民語言的糾正和轉化。老闆有10年的書商背景,選書主要是「非西方觀點」,有許多殖民批判相關主題,語種橫跨非常多語言。老闊選書眼光獨到,又親力親為,譬如會飛去墨西哥的書展直接裝2、3個行李箱回來,在店裡可以找到很多在歐洲找不到的書籍。非常帥氣,是我的偶像!

📍鹿特丹|KIOSK Rotterdam

由藝術家Philippa Driest經營,是書店也是孔版印刷工作坊,店內選書涵蓋激進/批判理論、小說、詩集與自出版實踐等主題,觸角很廣,許多 關注議題跟我們其實滿契合的,對很多社會正義的議題也非常關注。從鹿特丹中央車站步行即可輕鬆抵達!

(圖片提供:KIOSK Rotterdam)
(圖片提供:KIOSK Rotterdam)

 飛地推薦 

📍東京|日記屋 月日

張潔平:日本有趣的是,除了有很多厲害的古書或者藏書很厲害的書店,同時有非常多主題型的小書店,小到你會覺得這都有人能買?(笑)但是人家就是可以,很酷。下北澤這間店專門賣古今東西各式各樣的日記和日記本,也常舉辦日記展覽,同時提供咖啡與啤酒。

東京|IRREGULAR RHYTHM ASYLUM

於2004年開設,定位為infoshop(資訊書店,源自無政府主義與草根社運文化的空間形式),不單是書店,更是一個資訊交流與行動實踐的場所。選書以無政府主義與DIY精神為主題,提供與社會運動及對抗文化相關的書籍、Zine與周邊商品,也供來自日本國內外、參與運動的人們齊聚交流。(目前因老闆健康狀況暫停營業中,後續動態待更新!)

📍清邁|Book Re:public

2011年成立,是書店,也是一個公共討論的空間,人們能在此交流關於社會、政治與公共議題的想法。不時舉辦公共論壇、聚焦尖銳社會與政治議題的電影放映等活動,成為當地關注政治與社會議題者的重要聚點之一。即日起會暫時關閉整修3~4個月,後續動態可關注社群!

文|李尤 圖片提供|Limestone Books、Mitch van Schijndel、Florian Cramer、飛地nowhere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5/7月號《Olafur Eliasson藝術特輯》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