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y Up by Human Made快閃台北!Nigo潮流餐車開進信義新光A11供外帶,4款經典咖哩、16款周邊商品完整看

Curry Up by Human Made快閃台北!Nigo潮流餐車開進信義新光A11供外帶,4款經典咖哩、16款周邊商品完整看

限時登場,要吃要快——Nigo自創餐飲品牌Curry Up by Human Made期間限定店即日起至8月底快閃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A11,現場餐車以東京原宿創始店為靈感打造街頭文化體驗,除提供4款經典咖哩口味外帶服務,亦同步引進16款限定周邊商品,翻玩日式、美式交織的復古趣味。

來自東京原宿、由日本潮流教父Nigo創立的咖哩品牌Curry Up,現正以25天期間限定形式首度登陸台北,完美移植其一貫「簡單但講究」的餐飲哲學。快閃據點選址同品牌創始地原宿般的潮流匯聚處,精準結合品牌本身的街頭文化底蘊與台北核心的都會生活節奏,兼呈現多款話題咖哩和系列周邊商品,後者更含Logo T、包款、帽款及實用小物等豐富種類,邀請所有風格玩家邊解鎖味覺新座標,邊感受與Human Made一脈相承的東京態度。以下從「Curry Up by Human Made」品牌小故事說起,接續整理此次台北店菜單和全款式周邊。

Curry Up by Human Made期間限定店即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於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A11亮相。(圖片提供:Curry Up)
Curry Up by Human Made期間限定店即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於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A11亮相。(圖片提供:Curry Up)

從在咖哩店打工到自己開咖哩店

#01 緣起於記憶裡的味道

「Curry Up by Human Made」顧名思義為Nigo延伸自有服飾品牌Human Made美學,從時尚老本行跨足「風格飲食」範疇所開拓的全新場域。發展餐飲副業的人很多,但不見得都有跡可循。而Nigo與咖哩,倒真擁有可追溯至1990年代的長久淵源。學生時期的Nigo曾於東京原宿的傳奇咖哩店Chee打工,並對其中滋味留下深刻記憶。多年後,他以「Curry Up」為名,成功塑造出一間融合街頭文化、設計語彙與風格態度的咖哩專門店,向那段青春致敬。

#02 潮友們跨界相挺

同時,Curry Up亦可謂Nigo與一眾好友共同理念的結晶,最有情有義的跨界合作。品牌名稱由Nigo時尚圈的好兄弟、現任LV男裝總監Pharrell Williams取「Hurry Up」諧音而來,揭示著生活節奏與街頭能量的雙重意涵;品牌商標則出自Nigo的長期合作夥伴、以軍裝聞名的服飾品牌Wtaps主理人西山徹(Tetsu Nishiyama)之手,在在彰顯Curry Up的存在絕非只是一碗果腹的咖哩,而是一場始於美味,卻不僅止於風格與文化的多面體驗——它身兼傳遞「態度」的載體,也自是眾多藝術界名人爭相造訪的陣地。

「Curry Up」取「Hurry Up」諧音而來,語帶生活節奏與街頭能量的雙重意涵。(圖片提供:Curry Up)
「Curry Up」取「Hurry Up」諧音而來,語帶生活節奏與街頭能量的雙重意涵。(圖片提供:Curry Up)

餐車開進快閃店,「設計系外帶」必須一試

回扣到原宿街頭出身的潮流基因,此次Curry Up台北快閃店特別汲取靈感自東京創始店店裝,大體延續Nigo的獨到美學,塑造出工業風和復古感輕巧交融的餐車空間,並運用簡約的設計詞彙顧全細節,使客人無論取餐、拍照或選購商品,都得以從用色、選材上隨時感受原宿街頭妙趣。飲食部分,全品項提供「設計系外帶」,且能一店吃到牛筋咖哩蝦紅咖哩雞末咖哩蔬食咖哩4款Curry Up經典餐點。每道料理皆使用品牌標誌性的熟成咖哩醬,隨附白飯和配菜,為每位入店的咖哩愛好者,打包一份專屬於自己的Curry Up時光。

▼ Curry Up by Human Made東京原宿創始店
外觀呈現大片灰色調。(圖片提供:Curry Up)
外觀呈現大片灰色調。(圖片提供:Curry Up)
內裝則以局部木質點綴簡約的輕工業風。(圖片提供:Curry Up)
內裝則以局部木質點綴簡約的輕工業風。(圖片提供:Curry Up)
▼ Curry Up by Human Made台北信義快閃店
全品項採餐車外帶方式販售。(圖片提供:Curry Up)
全品項採餐車外帶方式販售。(圖片提供:Curry Up)
套餐提供牛筋(左上,NT$388)、蝦紅(右上,NT$380)、雞末(左下,NT$380)、蔬食(右下,NT$350)4種口味,皆搭配坦都里烤雞、印度優酪飲及芒果優酪慕斯。(圖片提供:Curry Up)
套餐提供牛筋(左上,NT$388)、蝦紅(右上,NT$380)、雞末(左下,NT$380)、蔬食(右下,NT$350)4種口味,皆搭配坦都里烤雞、印度優酪飲及芒果優酪慕斯。(圖片提供:Curry Up)
為咖哩愛好者打包一份Curry Up時光。(圖片提供:Curry Up)
為咖哩愛好者打包一份Curry Up時光。(圖片提供:Curry Up)

Curry Up by Human Made台北快閃店周邊全盤點

都來到快閃店,買周邊環節那是不可少!此次亮相台北的限定商品包括印有品牌Logo與標誌性人物Mr. Cumin的T恤、老帽和托特包,盡展「生活即風格」的核心態度。而除了A11期間限定店外,Nigo信徒們未來還可透過由Human Made合作夥伴Feal線上同名平台隔空加入原宿日常;Curry Up by Human Made周邊商品線上販售資訊,後續也將於Feal官方社群公布。

系列周邊在快閃店內同步販售。(圖片提供:Curry Up)
系列周邊在快閃店內同步販售。(圖片提供:Curry Up)
(圖片提供:Curry Up)
(圖片提供:Curry Up)
(圖片提供:Curry Up)
(圖片提供:Curry Up)
(圖片提供:Curry Up)
(圖片提供:Curry Up)

▼ 個別單品顏色+價格

Curry Up經典T恤,黑/白,NT$1,880。(圖片提供:Curry Up)
Curry Up經典T恤,黑/白,NT$1,880。(圖片提供:Curry Up)
【全球獨家】Curry Up Taipei限量T恤,期間店限定深黃/白/黑/紅,NT$1,880。(圖片提供:Curry Up)
【全球獨家】Curry Up Taipei限量T恤,期間店限定深黃/白/黑/紅,NT$1,880。(圖片提供:Curry Up)
【全球獨家】Curry Up老帽,期間店限定淺卡其/黑/奶油白,NT$1,680。(圖片提供:Curry Up)
【全球獨家】Curry Up老帽,期間店限定淺卡其/黑/奶油白,NT$1,680。(圖片提供:Curry Up)
(左)Curry Up零錢盒,NT$180;(右)【全球首發】Curry Up鑰匙圈,NT$380。(圖片提供:Curry Up)
(左)Curry Up零錢盒,NT$180;(右)【全球首發】Curry Up鑰匙圈,NT$380。(圖片提供:Curry Up)
(左上)Curry Up零錢盒,NT$380;(左下)Human Made Curry Up雙味咖哩雙面抱枕,NT$2,980;(右)【全球獨家】Curry Up Taipei限量托特包,期間店限定,NT$1,280。(圖片提供:Curry Up)
(左上)Curry Up零錢盒,NT$380;(左下)Human Made Curry Up雙味咖哩雙面抱枕,NT$2,980;(右)【全球獨家】Curry Up Taipei限量托特包,期間店限定,NT$1,280。(圖片提供:Curry Up)
Human Made Curry Up奶油雞肉咖哩大地墊,NT$8,888。(圖片提供:Curry Up)
Human Made Curry Up奶油雞肉咖哩大地墊,NT$8,888。(圖片提供:Curry Up)
Human Made Curry Up牛肉咖哩小地墊,NT$4,280。(圖片提供:Curry Up)
Human Made Curry Up牛肉咖哩小地墊,NT$4,280。(圖片提供:Curry Up)

Curry Up by Human Made期間限定店

  • 時間:即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
  • 地點: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A11(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11號1樓)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生理期不是禁忌:從家庭到學校的性別教育革命——犬山紙子《我不希望她因為自己是女孩而感到後悔》

Photo by Becca Tapert on Unsplash

長久以來,生理期所帶來的不適、疼痛、疲憊——這些身體訊號往往被壓抑、忽視,甚至合理化為「女性本來就該承受的事」。但隨著醫療知識與女性健康意識的提升,我們需要重新思考:這樣的忍耐,真的必要嗎?是否有更好的方式,讓女性不再為經期所苦?

本文從作家犬山紙子自身的經歷出發,結合婦產科專科醫師稻葉可奈子的專業觀點,釐清許多關於經痛與治療的迷思。觸及更深層的議題:家長如何與孩子談生理期?學校教育是否提供足夠支持?當傳統觀念與現代醫療相遇,能否做出不再「硬撐」的選擇?

更新對生理期的理解,是社會共同的課題。是時候打破「忍耐生理期是常態」的錯誤認知,讓每個人都能擁有對身體真正的理解與選擇權。

更新對生理期的理解與態度

犬山:五年前,我裝了蜜蕊娜(Mirena,一種避孕環,能向子宮內釋放合成黃體素)。從那之後,我的經痛和經血都消失了,身體輕盈得讓我感動不已,心想:「我之前居然能一直扛著這些負面影響同時工作和育兒⋯⋯真希望能早點知道!」

未成年時,周遭的人都忍著經痛,我甚至以為「忍耐經痛是理所當然的」。

Photo by Sam McNamara on Unsplash
Photo by Sam McNamara on Unsplash

稻葉:我感覺仍然有很多人在忍耐女性特有的症狀,例如生理期和更年期(雖然據說男性也有更年期,但女性較常見)。來看診的人可以得到治療,但那些認為「忍耐是理所當然的」人,我就幫不到她們了。有些三、四十歲的患者會說:「從來沒人告訴我,經痛治療後可以變得這麼輕鬆。真希望二十年前就知道這件事。」

一旦孩子看到家人都在忍耐,就可能學到「生理期就是這樣」的觀念。這種潛移默化非常可怕,而且在日本已經代代延續了很久。我希望從我們這代開始,徹底切斷這個惡性循環。

我也曾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一些人說,她們因為生理痛第一次去看婦產科,卻遇到了不合的醫師,之後就放棄看診,持續忍耐著經痛。醫生和患者之間存在著合不合適的問題,不同患者可能適用的治療方法也不同。例如,現在低劑量避孕藥很普遍,但並非所有人都能透過低劑量避孕藥來改善經痛。除了低劑量避孕藥,還有其他治療方法,究竟哪種方法有效會因人而異。

Photo by LinkedIn Sales Solutions on Unsplash
Photo by LinkedIn Sales Solutions on Unsplash

荷爾蒙藥物中,除了低劑量避孕藥,也可以只使用黃體素。黃體素除了口服藥,也有子宮內置入型。有些藥物不需要每天服用,有些人只要吃中藥就能改善,有些人靠吃止痛藥就可以了。有些人可能需要花一些時間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但是,我認為仍然有很多人因為第一次治療不成功就放棄了,或者就算治療了,也尚未完全擺脫經痛的困擾。

女性完全沒有必要承擔任何身體帶來的負面影響。憑藉現代醫學的力量,我們可以彌補這些不足,消除這些障礙。我希望大家知道,這樣的方法確實存在。不過,我感覺現在願意來諮詢生理期問題的十幾歲的年輕人,已經比以前多了。

如果認為不看婦產科,光靠女性科技產品就能改善生理期困擾,那就大錯特錯了。我希望大家知道,不是光用女性科技產品就能治好身體,也不需要非得使用女性科技產品來自救,有些部分,只有透過醫療才能改善,所以請務必先尋求醫療協助。我希望大家知道,尋求醫療協助絕不是違反自然的行為,也不是軟弱的表現。

犬山:譬如說雖然經血量大,也感到疼痛,但因為有使用月經杯就覺得「這樣就好」根本是本末倒置。最理想的情況是,首先尋求醫療協助,然後再為了愛護自己而使用輔助產品。

Photo by Joel Muniz on Unsplash
Photo by Joel Muniz on Unsplash

爸爸與女兒的生理期

犬山:我能想像,對於只有爸爸的單親家庭來說,可能會煩惱該如何處理女兒的生理期問題。那麼,為了建立爸爸能主動關心女兒,女兒也能輕鬆諮詢的關係,可以怎麼做呢?

稻葉:確實,只有爸爸一個人時可能會有些難以啟齒,但這也不代表只要對媽媽就能輕鬆說出口。這也取決於親子關係。每個家庭狀況不同,所以最理想的情況是,學校能提供所有孩子學習這些知識的機會。

這與全面性性教育息息相關,我認為在學校教導學生「生理期不需忍耐」、「可以去婦產科諮詢」這些知識,是最能確保沒有任何孩子被漏接的方法。

在家裡,不論爸爸媽媽,可以事先告訴孩子:「如果有任何生理期相關的困擾,例如經痛、經血量大、非生理期時的出血、生理期過長、滴滴答答不斷等,即使只有一點點不舒服,也不需要忍耐,我們就去婦產科吧。」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即使只有一點點不舒服,也不需要忍耐,可以來找自己商量。

Photo by Juliane Liebermann on Unsplash
Photo by Juliane Liebermann on Unsplash

每個人的經痛程度真的不同,媽媽可能完全不痛,但女兒的經痛卻非常嚴重。因此,不要用自己當標準去衡量別人,這一點非常重要。

可以分享自己曾如何緩解不適的經驗,但非醫療介入的方法不一定對所有人都有效。

當然,絕對不能說「媽媽不覺得很辛苦,那你應該也能忍耐吧」,更不可以說「媽媽也忍耐過來了,所以你也要忍耐」。

不只是男性因為不懂而需要學習,現在整個家長世代都需要更新觀念。現在性教育相關書籍越來越多,和孩子一起閱讀或許也是個好方法。這樣不僅能了解現在的孩子是如何學習性知識的,也能從「當年就應該要教我們這些知識了」角度來看待性教育。

犬山:不只是父親,所有的家長都需要針對自己的認知和行為做出大刀闊斧的改變呢。然而,即使事先再怎麼主動關心,有些孩子還是不願意跟爸爸談論生理期。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建立「斜向關係」並尋求協助,例如依靠學校的導師、女性親戚、女兒朋友的母親等方法,就相形重要。

Photo by Jessica Rockowitz on Unsplash
Photo by Jessica Rockowitz on Unsplash

本文內容節錄自La Vie出版書籍《我不希望她因為自己是女孩而感到後悔:陪伴女兒建立內在力量的教養課》

出版日期|2025/09/13

作者|犬山紙子

本書彙整許多家長在養育女兒時面臨的疑問或擔憂,與各領域的專家進行討論並提出具體應對方式,例如在家庭進行性教育的時機與方式、如何提升網路時代對於隱私及個人資訊的保護意識、刻意接近未成年人欲進行線上性誘騙的手法與防範之道等。由於兒童本身就是社會中較為弱勢的存在,家長必須成為為我們的兒女勇敢發聲、開疆闢土的大人,而在守護孩子的同時,或許也是在擁抱和保護當年那個因痛苦而哭泣的自己。

✹ 更多新書資訊 ⭢ La Vie 圖書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給女孩力量,從家庭教育到心理韌性的陪伴 ──宋怡慧老師讀《我不希望她因為自己是女孩而感到後悔》

Photo by Vitaly Gariev on Unsplash

《我不希望她因為自己是女孩而感到後悔》這本書告訴我們:改變是可能的。過去「性教育」是東方社會避談的話題,書中的例子讓我印象深刻:即使只是和孩子打鬧,當孩子說「不要」時,父母若能立刻停下你的舉止,就是在教導孩子:妳的拒絕有權利,無論對方是誰?你的身體與意願值得被每個人尊重。這樣的性教育,應該越早就該不斷被提醒,並建立這樣的人我身體分際的思維。

小時候,我長得比弟弟高半個頭,親戚也不是故意的,就脫口一句:豬不肥,肥到狗。當時,我們家的阿嬤見我面有赧色,就回了一句:我們沒有豬狗,只有我兩位心愛的乖孫⋯⋯當時,我不識字的阿嬤她捍衛我是女孩,依然受人喜愛和重視的宣言,深深觸動了我的心。

她的教養是要我喜歡自己是女孩這個身分,也要愛惜女孩這個頭銜,我沒有矮人一等,也沒必要自貼標籤。

因而,我在校園裡,遇見這樣的女孩:有人因為「臉圓」而被笑胖,開始刻意不吃午餐;有人數學明明很好,卻因為長輩的一句「女生念理工不適合」而懷疑自己;有人在人際裡不敢拒絕,因為從小「乖一點、忍一下」的期待,就讓自己活成了被期待、被喜歡的模樣。她們的故事正是書中所描繪的那些「若不是女孩,就不會發生」的痛苦。

《我不希望她因為自己是女孩而感到後悔》這本書告訴我們:改變是可能的。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外貌焦慮」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尤其成長過程。當我們對孩子說:「妳很漂亮」、「你很帥」,孩子可能會依附在外貌評價中。我們應該做的是打破「美只有一種樣子」的迷思,帶孩子看見多元的美,環肥燕瘦都是美,陽剛陰柔也是,只要活出自己的特色都很美好。

過去「性教育」是東方社會避談的話題,書中的例子讓我印象深刻:即使只是和孩子打鬧,當孩子說「不要」時,父母若能立刻停下你的舉止,就是在教導孩子:妳的拒絕有權利,無論對方是誰?你的身體與意願值得被每個人尊重。這樣的性教育,應該越早就該不斷被提醒,並建立這樣的人我身體分際的思維。

Photo by Ian Schneider on Unsplash
Photo by Ian Schneider on Unsplash

面對網路的威脅,也是很重要的課題。身為老師,我深知孩子的世界早已與手機密不可分。不要只怕孩子沉迷,而是要提升自身的資訊素養,陪孩子理解網路霸凌、線上性誘騙的風險。只有當父母、老師的,從自己開始示範如何守護隱私、如何安全地使用社群時,孩子才會真正學會保護自己。

最打動我的是「心理韌性」的篇章。女孩往往承受更多情緒壓力,不敢表達憤怒、不敢承認脆弱。

父母、大人能做的不是替他們消除逆境,而是陪孩子在挫折中找到復原的力量。你跌倒了,「我陪你站起來」的溫暖,而不是「你怎麼又不小心」的責備。

Photo by Vitaly Gariev on Unsplash
Photo by Vitaly Gariev on Unsplash

作者守護家中的女兒,不只是避免她受傷,更是為她打開一個廣闊的世界,讓她有勇氣說「不」、有自由去選擇、也有自信成為自己。我也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在我最懷疑自己的時候,她告訴我:你是堅強善良的人,我一直這樣相信著。而且只要需要媽媽,我一定會陪你伴你,你無須害怕膽怯。在養育我的同時,我體會到,她家貧失學的傷,曾因為女性身分而在職場被拒絕的心酸。如果可以,我也很想對媽媽說:謝謝你願意學習如何守護我的心靈,現在換我也來溫柔地擁抱那個——曾經因性別而感到孤單的你,我的媽媽。

闔上書扉,我相信:女孩不會再因為「身為女孩」而後悔,我們都會驕傲地活出「身為自己」的完整。此生,身為女孩,我以此為榮也開懷。

Photo by Antonino Visalli on Unsplash
Photo by Antonino Visalli on Unsplash

La Vie出版書籍《我不希望她因為自己是女孩而感到後悔:陪伴女兒建立內在力量的教養課》

出版日期|2025/09/13

作者|犬山紙子

本書彙整許多家長在養育女兒時面臨的疑問或擔憂,與各領域的專家進行討論並提出具體應對方式,例如在家庭進行性教育的時機與方式、如何提升網路時代對於隱私及個人資訊的保護意識、刻意接近未成年人欲進行線上性誘騙的手法與防範之道等。由於兒童本身就是社會中較為弱勢的存在,家長必須成為為我們的兒女勇敢發聲、開疆闢土的大人,而在守護孩子的同時,或許也是在擁抱和保護當年那個因痛苦而哭泣的自己。

✹ 更多新書資訊 ⭢ La Vie 圖書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