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高翻身術!最潮的老牌玩具

LaVie 樂高翻身術!最潮的老牌玩具

誰能在2015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讓影后茱莉安摩爾、布萊德利庫柏、梅莉史翠普及克林伊斯威特等大牌巨星爭相與之合照?除了正牌奧斯卡金像獎外,只有樂高小金人(LEGO Oscars)擁有此等魅力。


根據全球品牌策略顧問公司BrandFinance所公布的2015年全球最具影響力品牌調查(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Brands)顯示,樂高一舉打敗去年冠軍跑車品牌法拉利,躍居2015年全球最具影響力品牌第一名!這個創立於1932年、超過八十年歷史的丹麥老牌玩具公司,曾經在2004年一度瀕臨破產,卻在不到十年之間東山再起,並且連連創下品牌的新高點。本次La Vie特別專訪樂高台灣分公司品牌副理林子田,與我們分享樂高的經營心法。


停止多角拓展   回歸品牌核心價值 
時間拉回2003年,樂高整體營收較前年度下降25%1,2004年赤字持續擴大,樂高面臨將近19億2丹麥克朗(約為新台幣87億元)嚴重虧損,當時有一千多名員工遭到解僱,眼看這個曾經輝煌的玩具品牌危在旦夕、就要面臨倒閉危機。然而,十年過去,樂高不僅沒有消失在玩具世界,2014年更宣布連續九年持續創造銷售額紀錄,目前樂高已超越製造芭比的美泰兒(Mattel),成為世界第一大的玩具製造商3。
針對此亮眼成績, 林子田指出:「總歸來說,樂高所採取的策略是『Return to the Basic』,回歸專注於品牌核心價值。」在2000年左右,樂高曾一度採取多角化經營模式,包括推出樂高品牌服飾、手錶及電玩遊戲機等,1996年到2000年之間更企圖以「每三年建立一座新樂園」的快速拓展目標, 連續新增英國溫莎、美國加州及2000年在德國金茲堡的樂高主題樂園(LEGOLAND),過於急速的擴張事業領域,讓樂高失去了認知品牌核心競爭力的能力。


「於是在2 0 0 5 年, 樂高將主題樂園賣給默林娛樂集團(Merlin Entertainments Group),對於授權生產的商品也更加謹慎。」林子田表示,「樂高重新審視品牌後,發現讓使用者親身有感的『Building Experience』才是品牌最核心的資產。」這一點顯然已經成為樂高銘記於心的寶貴經驗,在去年推出的【樂高玩電影】(The LEGO Movie)故事中,主角艾密特(Emmet)要拯救樂高宇宙的首要前提就是發揮創造力、成為一名「拼裝大師」(Master Builder)。以發揮每個人獨特拼裝創意為訴求的【樂高玩電影】廣受好評,上映以來在全球締造4.01億美元的佳績。


樂高對於品牌資產(Brand Equity)的重視也貫徹在全球各分公司,「總部對於各分公司所提出的跨品牌合作計畫非常嚴格, 以台灣來說,幾乎不太可能有跨品牌或跨領域的案子產生。」但也因如此,樂高整體形象更能維持全球一致,同時也對提升樂高品牌好感度有明顯助益,林子田舉例表示,「像今年奧斯卡獎上好萊塢明星們拿著小金人的畫面, 不是排演好的公關操作,完全是明星個人因為對樂高品牌認同自然流露出的熱情。這就是樂高重視品牌資產所收到的衍伸效益!


緊扣熱門時事梗 強化粉絲社群
今年2月電影【格雷的五十道陰影】上映之前,樂高迷搶先打造了一款樂高版電影預告,樂高人偶維妙維肖戲仿該部電影的演出,在YouTube創下近500萬人次的點閱率,雖然涉及成人尺度的議題並非樂高官方會觸及的主題,「但樂高粉絲們自行發揮的各式創意,的確為樂高帶來意想不到的品牌知名度。」隨著網路世代崛起, 樂高也善於運用網路與粉絲們建立關係, 「在台灣、香港及新加坡,我們主要透過臉書的樂高官方粉絲團和網友互動,在歐洲比較多是透過Twitter或Instagram。」善用網路即時性及樂高創意拼砌的特點,樂高台灣臉書目前已經累計破一億次的粉絲按讚數,林子田表示,「無論什麼主題都可以用樂高拼砌,像之前紅遍全球的白金、藍黑洋裝話題,樂高台灣臉書上也立刻出現穿著雙色洋裝的樂高小人偶,讓粉絲們很自然地覺得樂高是和我們生活在一起的。」


因為臉書限制13歲以上使用者才能申請帳號,樂高將臉書視為與大人溝通的管道,林子田進一步指出,「樂高的目標族群以孩童為主。」只與大人建立好關係、鞏固名聲是不夠的,無論是全球或台灣市場,樂高沒忘記要顧好占使用者比重達90%的兒童族群。在樂高2015年集團報告書中指出樂高核心任務是「Inspire and develop the builders of tomorrow」,總公司在開發新產品時必定會以焦點團體(Focus Group)的方式,邀請小朋友試玩、分享意見,而各分公司則負責強化對在地兒童市場的溝通。樂高台灣就與兒童入口網站小番薯合作推出「小蕃薯樂高世界」網站;去年也搶搭熊貓圓仔熱潮,在動物園熊貓館門口展出由4萬顆樂高堆出的積木熊貓,同時在動物園教育中心提供樂高動物積木試玩,積極把握每個最佳時機點,就是為了持續站穩樂高在兒童心目中的地位。


除了與線上粉絲搏感情,樂高也與實體粉絲社團保持著頗為密切的關係, 尤其是各地的成年人粉絲「AFOL」(Adult Fans of LEGO)更常與樂高共同合作各項計畫,前文提到的樂高積木熊貓,就是樂高台灣委託台灣區的樂高大使黃彥智醫師,耗時兩個多月特地打造的作品。此外,近期的《PIECE of PEACE樂高世界遺產展》也有AFOL的參與,台灣特色建築展區的九件台灣各時期代表建築物,就是由旗下設有台灣最大樂高社群論壇「玩樂天堂(PockyLand)」的「台灣創意積木發展協會」協力創作。


化敵為友 積極應戰數位化
對於所有實體玩具公司而言,數位化浪潮所產生的電玩遊戲早已是一大勁敵,即使是對身為全球第一大玩具公司的樂高來說也不例外。早在1990年代後半,樂高熱衷於多角化經營的時期,就曾經投注不少資源在開發家庭電玩,但最後仍因多角擴張太快而落得黯然退出電玩開發市場的結局。從過往經驗中汲取教訓,如今當樂高重新站回數位化巨浪面前時,懂得不再忽略樂高核心價值──玩實體樂高的體驗。林子田以「LEGO Ideas」網路平台為例,「樂高粉絲們的創意作品可以投件到LEGO Ideas,如果在一年內獲得超過一萬名網友的支持且通過樂高團隊評估,不僅能夠獲得量產,還可以從商品營收中獲得1%的回饋金。」這項自2008年開始、只在日本運作的計畫原本名為LEGO Cuusoo,從2014年起樂高決定將這項功能納入集團內運作,不僅更名為更正式的LEGO Ideas,也開放對全球樂高粉絲們進行徵件。從這項計畫的變革就可以窺見,樂高期待透過結合數位化「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概念,以及粉絲實體經驗累積出的創意,讓品牌持續保有創新思維的企圖心。


當然,無可諱言地,在所有樂高面臨的數位化議題當中,備受關注的問題還是集中在樂高如何對抗數位電玩?執行長克努斯托普(Jorgen V.Knudstorp)先前在接受《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專訪時曾坦言,「在過去的年代,喜愛樂高的粉絲會把樂高看作是生命中數一數二重要的遊戲,現在,數位電玩對人們的重要性已經與樂高難分軒輊」同時他也再度強調,「我們不會跟實體積木脫節,而是會透過數位化讓玩樂高的實體經驗更加完整,打造出更全面、更具吸引力且更讓人期待的樂高體驗!」


文:方敘潔 圖片提供:LEGO Taiwan、得利影視、達志影像

本文選自第132期 La Vie 月刊,更多精彩內容請點選→La Vie 4月號/2015 第132期

Tilda Swinton訪台幕後推手!從台灣到世界,5點看香奈兒與藝術文化的不解之緣

從台灣到世界,5點看香奈兒與藝術文化的不解之緣

從北法杜維埃、巴黎康朋街到加州好萊塢,香奈兒女士(Gabrielle Chanel)以服裝解放女性身軀的精神和創意,不只出現在時裝店、伸展台,更融入電影、芭蕾舞劇。她熱衷於藝術,與畫家達利、畢卡索、尚.考克多都是好友,更透過時尚與舞蹈、電影、文學等藝文領域交流,這份精神至今仍深植香奈兒(CHANEL)品牌DNA

從台灣到世界,5點看香奈兒與藝術文化的不解之緣
2023 Camping Asia開幕表演《我是紅》。(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攝影:Grace Lin)

香奈兒與藝術文化的不解之緣

無論在世界或台灣,面向學生或專業人士,香奈兒與藝術文化領域的交集皆緊密而連綿,2021年「香奈兒文化基金」(CHANEL Culture Fund)成立後朝向更深入、更系統化的發展。

從台灣到世界,5點看香奈兒與藝術文化的不解之緣
香奈兒品牌藝術文化大使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於巴黎參與香奈兒文化基金(CHANEL Culture Fund)活動。(圖片提供:香奈兒)

放眼世界,「香奈兒文化基金」資助理念相符的藝文場館,也透過CHANEL Next Prize挖掘全球創意新銳;線上則有眾星雲集的Podcast頻道CHANEL Connects,探討當今與未來文化趨勢。視線拉回台灣,則有近兩年與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合作的「Camping Asia」「Dance Talk」計畫,各以藝術營隊、講座及工作坊為形式,啟發新世代的藝術靈光;更於今(2024)年8月,邀請香奈兒品牌藝術文化大使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首度來台演出

想更了解這些計畫各自都實踐了些什麼?請繼續往下看。

從台灣到世界,5點看香奈兒與藝術文化的不解之緣
2023 Camping Asia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法國舞蹈中心、香奈兒合作舉辦。(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攝影:Grace Lin)

01/攜手世界5座藝文機構,推動性別平等、永續建築計畫

先聊聊「香奈兒文化基金」創立第一年(2021)的重大計畫,其資助全球5間藝文機構推動未來計畫,在與倫敦英國國家肖像館莫斯科GES-2的合作中,以推動藝術界性別平等為目標;在巴黎龐畢度中心,思考未來建築的可能性,推進結合生態思考、永續理念的都市規劃研究;在洛杉磯地下博物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兩地,則聚焦於鼓勵、挖掘卓越策展人與年輕創作者。雖然各場館推廣藝術的手法不盡相同,但都不離追求創新、鼓勵創作自由的本質。

從台灣到世界,5點看香奈兒與藝術文化的不解之緣
倫敦英國國家肖像館。(圖片提供:香奈兒)
從台灣到世界,5點看香奈兒與藝術文化的不解之緣
左為巴黎龐畢度中心,右為莫斯科GES-2。(圖片提供:香奈兒)

02/為新銳提供創作基金、建立人脈網絡

現已舉辦兩屆的CHANEL Next Prize,更著重於藝術家本身,每屆從音樂、舞蹈、表演及視覺藝術等領域,評選出10位將帶動改變浪潮的創作者,他們會獲得10萬歐元創作基金,還能進入香奈兒版圖擴及全球的藝文社群,參與為期兩年的交流計劃,累積經驗與人脈。值得一提的是,「CHANEL Next Prize」獎助對象不分年齡、性別與國籍,只要對藝術抱有熱情、對自己的作品夠有信心都能報名。

從台灣到世界,5點看香奈兒與藝術文化的不解之緣
第一屆「CHANEL Next Prize」10位得獎者。(圖片提供:香奈兒)
從台灣到世界,5點看香奈兒與藝術文化的不解之緣
第二屆「CHANEL Next Prize」得獎者:作曲家Anna Thorvaldsdottir、歌手暨策展人Davón Tines 、視覺藝術家Fox Maxy。(圖片提供:香奈兒)

03/Podcast齊聚名家開講,深度剖析藝文產業

將頻道從線下轉到線上,CHANEL ConnectsPodcast目前已推出4季,每季邀請多位思想領袖、創作者對談,領域涵蓋藝術、建築、設計、電影等,有西班牙國寶之稱的女演員Penélope Cruz、曾設計2018蛇形藝廊展亭的墨西哥建築師Frida Escobedo等都曾作客節目。

從台灣到世界,5點看香奈兒與藝術文化的不解之緣
《CHANEL Connects》第三季邀請西班牙演員Penélope Cruz與導演Carla Simón對談。(圖片提供:香奈兒)

最新一季,《CHANEL Connects》以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際藝術展——「威尼斯雙年展」——為主題,由香奈兒藝術與文化部門全球負責人Yana Peel主持,帶聽眾認識形塑當代文化的關鍵人物。全季共有9集,錄製地點就在威尼斯雙年展現場,除了有制定雙年展排程的幕後推手現身說法,多位藝術家、設計師、策展人、編輯也接力開講,陣容包含現正於北美館展出《威廉・肯特里奇》個展的南非藝術家William Kentridge、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國際策展人Alvin Li、美國平面設計師Michael Rock等。

從台灣到世界,5點看香奈兒與藝術文化的不解之緣
《CHANEL Connects》第四季邀請南非藝術家William Kentridge與策展人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對談。(圖片提供:香奈兒)

透過一系列的面對面對談,他們探討著文化領域的大哉問:現今最迫切需要的思維是什麼?新科技是否會為藝術實作帶來創新?國家展館如何提升國際能見度?也打開觀眾對欣賞藝術的不同想像。

04/攜手北藝中心造「未來藝術學苑」,促進台灣與國際間的藝術交流

接下來將目光聚焦於台灣,2023年底登場的藝術盛事Camping Asia便是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法國國家舞蹈中心、香奈兒三方合作,將起源於法國的「Camping」藝術計畫帶到台灣,以「亞洲」為核心、「藝術營隊」為概念,在台北打造一座「未來藝術學苑」,串起台灣與國際之間、在地各藝術院校之間的交流,也讓學生們有機會直接與藝術家近距離學藝。

從台灣到世界,5點看香奈兒與藝術文化的不解之緣
2023 Camping Asia表演節目:《扮仙》、《深林》。(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從台灣到世界,5點看香奈兒與藝術文化的不解之緣
2023 Camping Asia藝術家工作坊。(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05/「Dance Talk」版圖擴及南台灣,啟發新世代藝術靈感

延續「Camping Asia」的成功,香奈兒2024年再度與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合作,邀請香奈兒品牌藝術文化大使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首度來台,演出《親愛的帕索里尼》這部時尚、電影與藝術交織之作,一同推廣表演藝術在台灣、甚至是亞洲的發展;而首屆「Dance Talk」,則是香奈兒與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合作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三方共同策劃,同樣以啟發下一世代的藝術靈感為使命,邀請台灣重要的舞蹈創作者:何曉玫、布拉瑞揚、董怡芬、周書毅、周章佞、簡晶瀅,帶來一場跨世代的對話和身體律動工作坊。

從台灣到世界,5點看香奈兒與藝術文化的不解之緣
香奈兒品牌藝術文化大使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圖片提供:香奈兒)
從台灣到世界,5點看香奈兒與藝術文化的不解之緣
臺北場「Dance Talk」邀請代表三個世代的舞蹈圈頂尖創作者,分享他們如何從無到有開創與眾不同的創作人生。(圖片提供:香奈兒)
從台灣到世界,5點看香奈兒與藝術文化的不解之緣
「Dance Talk」講座上,布拉瑞揚分享「回家跳舞」的故事。(圖片提供:香奈兒)

同時,香奈兒也以更直接的鼓勵年輕創作者,支持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將於年底重製再現德國傳奇舞蹈家碧娜・鮑許(Pina Bausch)的經典舞作《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

首演於1913年的《春之祭》,最初版由俄羅斯芭蕾舞團在巴黎香榭麗舍劇院上演,當時以前衛的音樂、編舞引起台下一陣騷亂,甚至因為與時下流行的芭蕾舞劇風格相去太遠,讓部分觀眾憤而離席,更有趣的是,當天香奈兒女士也是座上賓,見證這一切發生;然而,開演當晚的混亂並沒有阻止《春之祭》成為經典,吸引大批後世音樂家、編舞家重新詮釋,其中碧娜・鮑許創作於1975年的版本就極具代表性。

從台灣到世界,5點看香奈兒與藝術文化的不解之緣
(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

1910年代至今,香奈兒始終延續著香奈兒女士對藝術的熱忱、參與並資助藝術的實踐精神,持續拓展與世界藝術文化產業的連結,同時深化與在地聯繫的深度,賦予創作者更多動能,為文化地景創造更多可能。

仙后Tilda Swinton降臨台灣!《親愛的帕索里尼》8月開演:重現經典電影服裝,致敬義大利傳奇

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八月來台!《親愛的帕索里尼》在北藝中心,電影交織時尚的奇幻之作

仙后降臨台灣!Tilda Swinton(蒂妲・史雲頓)將於今年8月下旬首度訪台,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演出《親愛的帕索里尼》Embodying Pasolini)。這場結合電影、時尚、歷史的華麗之作,由時尚歷史學家Olivier Saillard(奧利維耶・薩亞)構思,向義大利傳奇名導帕索里尼致敬,在義大利、法國、希臘皆引起熱烈迴響,這回首度跨出歐洲、來到亞洲,首站就選在台灣。

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八月來台!《親愛的帕索里尼》在北藝中心,電影交織時尚的奇幻之作
Tilda Swinton將來台演出《親愛的帕索里尼》。(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攝影:Ruediger Glatz)

從爭議到傳奇,電影迷不可不知的帕索里尼

帕索里尼是20世紀義大利最具影響力的電影導演與詩人,獲得柏林、坎城、威尼斯3大影展肯定,也備受影評人推崇,卻也極具爭議。他一生拍過12部長片,在《馬太福音》和《索多瑪的120天》的視覺和敘事上,有著極高的藝術成就,更挑戰了當時的社會道德觀和審查制度。他毫不避諱地抨擊社會不公、反對消費主義,也對宗教、學生有所批判,時常成為爭議的焦點。

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八月來台!《親愛的帕索里尼》在北藝中心,電影交織時尚的奇幻之作
(圖片來源:《索多瑪的120天》電影劇照)

《親愛的帕索里尼》賦予電影服裝嶄新可能 

《親愛的帕索里尼》劇中近30件服裝,都是曾出現在帕索里尼電影中最具影響力的設計,來自《索多瑪的120天》、《一千零一夜》、《坎特伯雷故事集》、《十日談》、《馬太福音》、《老鷹與麻雀》、《伊底帕斯王》、《豚小屋》等經典電影。

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八月來台!《親愛的帕索里尼》在北藝中心,電影交織時尚的奇幻之作
(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攝影:Ruediger Glatz)

這場表演別開生面地由「服裝」擔綱演出,而Tilda SwintonOlivier Saillard是重新賦予它們靈魂的角色。舞台上,演員從箱子中緩緩取出戲服,依序穿上或凝視它們;在觸摸與眼神流動之間,這些服裝彷彿不再是「物件」,而是栩栩如生的「角色」。

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八月來台!《親愛的帕索里尼》在北藝中心,電影交織時尚的奇幻之作
(圖片來源:《親愛的帕索里尼》劇照)

Olivier Saillard認為,「劇服是服裝的極致,每一件衣服只為了一部電影而生。但我們的想法是分析電影結束後,服裝還能夠提供什麼、不能提供什麼。」這場表演中,沒有劇情、也沒有事件,服裝從演員的身體抽離開成為主角,而Tilda Swinton成為完美的載體,她隱藏在布料後面,揭示服裝的另一面。

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八月來台!《親愛的帕索里尼》在北藝中心,電影交織時尚的奇幻之作
(圖片來源:《親愛的帕索里尼》劇照)

與服裝演對手戲的Tilda Swinton,也在互動過程中感受到服裝的靈魂,她說:「當觸摸《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帕索里尼本人穿過的服裝時,仍能感受到它的顫動;當談到《索多瑪的120天》的服裝時,每個人都會感受到一種令人興奮和危險的感覺。」

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八月來台!《親愛的帕索里尼》在北藝中心,電影交織時尚的奇幻之作
(圖片來源:《親愛的帕索里尼》劇照)

他為服裝注入靈魂,特效無法取代的奇幻詩意

《親愛的帕索里尼》表演中出現的戲服,由兩度獲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肯定的設計師Danilo Donati(達尼羅・多納蒂)為帕索里尼的電影特別設計,這些服裝不僅是電影道具,更是電影靈魂的一部分。

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八月來台!《親愛的帕索里尼》在北藝中心,電影交織時尚的奇幻之作
(圖片來源:《親愛的帕索里尼》劇照)

Danilo Donati被義大利知名編劇Vincenzo Cerami(文森索・希拉米)形容為「稀有精緻的藝術家,感性的材料操控者」,他在材質、色彩的選擇上不落窠臼,更大膽翻玩服裝結構,創造出立體垂肩花苞袖等令人驚艷之作,美學獨樹一幟。

義大利名導Gianfranco Angelucci(弗蘭科・安傑盧奇)如此評價這位設計師:「他徹底顛覆了義大利電影的視覺品質,將電影推向任何特效都無法媲美的奇幻詩意之巔。」

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八月來台!《親愛的帕索里尼》在北藝中心,電影交織時尚的奇幻之作
(圖片來源:《親愛的帕索里尼》劇照)

除了為帕索里尼設計戲服,Danilo Donati也曾參與影史上多部經典,像是1968年的《羅密歐與茱麗葉》、1997年的《美麗人生》等,生涯累積超過40部電影作品。Danilo Donati2001年過世後,出自他手的約40件服裝,由負責製作的法拉尼工作室(Farani Workshop)悉心保存,如今被Olivier SaillardTilda Swinton聯手翻出,透過《親愛的帕索里尼》賦予其新生,成就一場以服裝為主角,像是行為藝術、又如神聖儀式的表演。

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八月來台!《親愛的帕索里尼》在北藝中心,電影交織時尚的奇幻之作
(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攝影:Ruediger Glatz)

門票何時開賣?

《親愛的帕索里尼》將於717日開放北藝中心會員預購,724日全面啟售。同時,北藝中心也以「深度閱讀」的形式,規畫多場「北藝人物」系列講座及大師影展,為觀眾打開多角度閱讀經典作品的視角。

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八月來台!《親愛的帕索里尼》在北藝中心,電影交織時尚的奇幻之作
左為Tilda Swinton,右為Olivier Saillard。(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攝影:Brigitte Lacombe、Gregoire Alexandre)

《親愛的帕索里尼》臺北場

表演場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藍盒子

門票資訊|購票請點此717日開放北藝中心會員預購,724日全面啟售。

了解更多|北藝中心官網Facebook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