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人的死亡之舞!《醉‧生夢死》勇奪柏林影展勝利柱大獎

《醉‧生夢死》中文版(戀人)海報

勇奪本屆柏林影展「勝利柱大獎」的台灣電影《醉‧生夢死》,是金馬名導張作驥的第八部劇情長片,也是他繼《當愛來的時候》再次探尋「愛與被愛」的作品。片中角色有如受到神話詛咒般、大多喪失了被愛與愛人的能力,唯獨在市場賣菜的小兒子(李鴻其)和他的援交女友(張寗)得以愛重生,重新開展生命。這部描述台灣母子親情與男女錯綜情愛的電影,全片宛若一場現代情感寓言,影像冷冽強勁,劇情十分衝擊,著實給了德國觀眾耳目一新的感受。


《醉‧生夢死》柏林首映當天,美國知名電影雜誌Film Comment率先爆出佳評,認為張作驥拍出了他近十年來的最棒傑作,並以「醉人的死亡之舞!」為該片下標。美國電影評論網Filmpulse則交出四顆星的滿分高評,盛讚《醉‧生夢死》全片「誠摯,寫實且真心!」。有趣的是,片中大兒子(黃尚禾)與直男(鄭人碩)唯美激烈的同志情慾戲,也在柏林引發轟動。在國際記者會上,三位男演員的現身、甚至讓外籍男記者為之瘋狂,場面極其熱烈又曖昧有趣。


《醉‧生夢死》最後果然從柏林影展400多部參展電影中,脫穎而出奪下「勝利柱大獎」!不僅影展主席趕來祝賀,評審們更齊聲表示:除獨特的影像和醉人的音樂,《醉‧生夢死》演員的演出精彩更是獲獎的主因。該片劇情描述:出身南管劇團的母親(呂雪鳳)因婚姻不幸,鎮日以酒麻痺自己。她學成歸國的大兒子是個同志,小兒子又不慎陷入黑道尋仇糾紛,兩個兒子都讓她放心不下…。


值得一題的是,《醉‧生夢死》還神來一筆、以詩人李白「將進酒」為題,佐以南管大師王心心的詠唱,加上金馬配樂林尚德的動人樂章,展現一種沁脾人心的詩意,讓人如癡如醉。該片目前已接獲包括香港電影節、比利時根特影展、希臘鐵薩隆尼基國際影展、愛沙尼亞國際影展、東京FILMeX影展…等十數個國際影展熱情邀展。《醉‧生夢死》除榮膺金馬奇幻影展開幕片、入選台北電影獎競賽片,並將問鼎本屆金馬獎各大獎項,是今年最重要、且萬萬不能錯過的台灣電影,將於8月7日正式上映。


有人失去了愛的勇氣,有人重拾被愛的能力…
老鼠(李鴻其)和酗酒的母親(呂雪鳳)住在台北郊區一間陋屋裡。母親曾是南管劇團當家花旦,卻在劇團沒落後,黯然以當媽媽桑維生,並扶養他與哥哥(黃尚禾)長大。哥哥上禾品學兼優,在赴美念書後卻傳出為男友自殺未果,就在他黯然回到台北時,家中卻人事已非。


母親不在了,家中多了位住客碩哥(鄭人碩),他是舞男,也是情場浪子。老鼠對碩哥如大哥般尊崇,卻對自己哥哥嗤之以鼻。上禾白天在電影公司工作,夜裡則到同志酒吧放浪形駭。他想藉肉慾、酒精麻痺創傷,卻情不自禁愛上了碩哥


在市場賣菜的老鼠,因為陪碩哥去趟高雄而闖了禍,卻不以為意。他並不顧眾人嘲笑,愛上了不肯說話的援交女孩,總是費盡全力、只想博她一笑,甚至為了保護她鋌而走險…。


有人早失去了愛的勇氣,有人想重拾被愛的能力。當愛開始萌芽,揮之不去的暗黑過去,卻也找上了他們…。

 

張作驥人生低潮拍新片《醉‧生夢死》勇奪柏林影展勝利柱大獎

張作驥師習如虞戡平、徐克等多位著名導演。1990年,他開始擔任導演、拍攝了多部電影作品,不僅曾奪得東京影展最佳影片等三項大獎,並分別於2002年、2010年兩度奪下有「台灣奧斯卡」之稱的金馬獎最佳影片大獎。張作驥並繼台灣電影大師侯孝賢後,於2011年獲頒台灣藝術界最高榮譽「國家文藝獎」。


張作驥在拍完《暑假作業》後人生突受重創,一場桃色風暴雖然疑點重重,卻依然讓他被判重刑。他在人生低潮時期仍繼續創作,拍出新片《醉‧生夢死》一舉入選柏林影展,並自400多部參展影片中脫穎而出、勇奪勝利柱大獎。張作驥入獄當天,新作《醉‧生夢死》卻正為2015金馬奇幻影展開幕,戲劇化的人生轉折讓人感慨萬千。國內外影人依然期待張作驥能再度浴火重生,為影壇交出更亮眼的作品。

 

 

王心心歌聲情感懾人《醉‧生夢死》讓張作驥激動落淚

被溫哥華太陽報讚許「歌聲情感懾人,令人久久難忘」的南管音樂家王心心,首度為電影《醉‧生夢死》端出創作,她在片中清唱李白的「將進酒」,襯以簡單旋律、台北暮色,繞樑天籟為電影加分不少,一句「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也讓該片導演張作驥、在混音後製時激動落淚


王心心生長於福建南管的故鄉泉州,是當代最重要的南管音樂家。她四歲開始學習南管;精習指、譜大曲及各項樂器,尤以歌唱著名,是南管界少見「坐遍五張金交椅」的音樂全才。


1992年起,王心心定居台灣,秉承南管當代傳唱的使命,勇於突破傳統的窠臼。2003年獨力創辦心心南管樂坊,致力於南管與當代藝術跨領域的合作,並在南管吟唱與中國古典詩詞文學的結合創作上獨樹一幟,經典作品如《葬花吟》、《琵琶行》及李清照的《聲聲慢》等,聲情並茂,形象動人,雲門大師林懷民形容她:「她尚未出場,我們靜默等候;她一開口,我們便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了。」

 

 

via / 海鵬電影

 

奥山由之導演首作《長椅小情歌》看點總整理:廣瀨鈴領銜10位演員詮釋5段交錯故事,以「長椅」為主視角的群像電影

奥山由之導演首作《長椅小情歌》看點總整理:廣瀨鈴領銜10位演員詮釋5段交錯故事,以「長椅」為主視角的群像電影

以廣告成名的日本攝影師奥山由之,跨足成為電影導演的首部長片作品《長椅小情歌》日前於2025台北電影節首映,並將於7月18日正式在台上映。廣瀨鈴、仲野太賀、草彅剛、吉岡里帆等10位日本實力派演員全來助陣,共同演繹5首交織城市光景、圍繞著河畔長椅而生的日常詩篇。一系列氛圍感拉滿的絕美劇照已盡顯「攝影師」功力,那麼奥山由之「導演」做得如何?本文為大家詳解全片看點。

日本知名攝影師、廣告導演奥山由之,6月28至30日攜首度執導的劇情長片《長椅小情歌(アット・ザ・ベンチ)》來台宣傳,並登上2025台北電影節進行全台首映,現場座無虛席自不在話下,誠品電影院安可場特別舉辦的「奥山兄弟檔對談」映後活動,更讓奥山由之與其弟、《我心裡的太陽》導演奥山大史,將兩人首次海外電影活動合體獻給台灣粉絲。而奥山由之於29日媒體茶敘中針對此次新片創作過程的娓娓道來,再度引得萬千期待。

相信大家對這位攝影師並不陌生,要不熟悉也無妨,以下將從他轉戰電影的簡歷說起,接續揭露即將在台上映的《長椅小情歌》導演、編劇、攝影及演員表演各方面必知訊息和片場趣聞。

奥山由之為新片《長椅小情歌》來台宣傳。(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奥山由之為新片《長椅小情歌》來台宣傳。(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並出席台北電影節,與媒體就創作過程進行分享。(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並出席台北電影節,與媒體就創作過程進行分享。(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首度跨足電影領域,執導作品《長椅小情歌》、《秒速五公分》兩年連發

1991年生的奥山由之,過去活躍於攝影、廣告與影像創作領域,曾獲「寫真新世紀」優秀賞與講談社攝影賞,憑藉寶礦力水得廣告、米津玄師〈感電〉及星野源〈創造〉等人氣MV為大眾所記憶。始終持以從日常細節中提煉詩意影像的長項,奥山由之至2024年首推劇情長片《長椅小情歌》,延續一貫清透溫潤的視覺風格,更邀音樂人安部勇磨操刀配樂,音畫相得益彰。其整體作品風格在真摯與怪誕之間取得獨特平衡,闢出一條有別於鬼才宮藤官九郎、大師濱口龍介等資深電影人的詩意蹊徑。2025年,亦再因接棒執導新海誠知名動畫《秒速五公分》真人版而備受矚目。

奥山由之轉戰電影導演領域,2024、2025兩年兩作《長椅小情歌》、《秒速五公分》陸續公開。(圖片來源:光年映畫、Instagram @yoshiyukiokuyama)
奥山由之轉戰電影導演領域,2024、2025兩年兩作《長椅小情歌》、《秒速五公分》陸續公開。(圖片來源:光年映畫、Instagram @yoshiyukiokuyama)

>> 《La Vie》雜誌曾專訪奥山由之,有興趣的讀者歡迎點此閱讀〈奧山由之的魔幻視覺之外!不停解構自我風格的攝影歷程〉全文。

《長椅小情歌》導演、編劇、攝影解析

▍導演觀點:從一張「長椅」展開的溫柔群像電影

《長椅小情歌》集結10位日本當代一線演員,卻罕見地以「物件」為敘事主視角。電影聚焦東京某條河河岸草地上一張不起眼的長椅,並由此開展多人多篇故事——它雖沉默,卻彷彿城市潛意識的收納器,靜靜見證來來去去的人們,承載著未被說出口的牽掛與記憶。

對此奥山由之親揭,其靈感來源於自家附近的一張長椅,「我常常經過那張椅子,幾年來它都默默佇立在那。不是靠近水邊,也不是巴士站,只是突兀地存在於草地中央。沒有人坐,但也沒有人討厭它。像是對城市變遷的一種固執抵抗,它讓我意識到,若不將它留下,或許哪天它就會不見。」早已超越公共設施的存在,這張椅子成為了導演童年記憶與城市記憶的交匯點,也進一步成為他想說故事的起點。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劇本架構:全片切分5個篇章,由不同編劇共同創作

為了傳達上述情感,全片由〈那些被剩下的〉、〈不旋轉的壽司〉、〈看守的責任〉、〈最後一場戲〉、〈寂寞會延續〉5段交錯的故事鋪陳,且為不限縮於自身觀點,奥山由之找來不同編劇共同創作,展現長椅作為「城市記憶載體」的多種樣貌;希望透過不同角色與情境,讓觀眾能變換角度重新觀看與理解這張靜默的椅子。從久別重逢的青梅竹馬、為瑣事爭執的情侶、嘗試勸回離家姊姊的妹妹、意圖拆除長椅的神祕公務員,乃至以外星語演繹的奇幻片段,《長椅小情歌》從一個個圍繞這張椅子的瞬間出發,勾畫出一幅幅記憶拼圖。

▍拍攝手法:「隱身式」攝影機一鏡到底

各約15分鐘的5段故事皆一鏡到底拍攝,營造如舞台劇般一氣呵成的觀賞體驗。攝影機全程固定不動,宛如場邊一位默默觀察的第三者,捕捉長椅周遭的人物互動與情感流動。奥山由之也特別舉其中一場廣瀨鈴的戲為例:拍攝當下演員因不小心掉了東西而短暫離開畫面,然劇組選擇保留原構圖,並未追拍補位——這些偶發的錯落與停頓,他認為反是演出中最真實動人的部分,亦讓角色與場景的關係更加自然、更加立體。

希望作品能像「有靠背的椅子」般給人力量

談到是否偏好特定的椅子類型,奥山由之笑說自己特別喜歡有靠背的椅子,「那種被支撐的感覺讓人安心。」並補充表示,自己從小就會觀察家具的「表情」,對物品有深厚情感,這也影響他對創作的想像。他比喻,與其拍出會「推你一把」的作品,他更希望自己的電影像一張有靠背的椅子,能讓人在疲憊時感受到那股默默支持的力量,彷彿輕聲說著:「你已經很努力了。」

坐上電影這張椅子的,無非是各擁不同狀態的觀眾,可能有滿心歡喜的,有悲從中來的,有自信篤定的,也有惴惴不安的——然而當電影的光亮起,該作品在那絕無僅有的一刻、之於椅子裡的觀眾而言,無論是長久的現實映照,抑或短暫的美好遁逃,若真能有股從後背隱隱而來、默默相撐的力量,其重要性之大必將難以計量。導演這看似樸實的話語,所含實為最難能可貴的創作真諦。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堅強演員陣容現身說法

將城市裡的日常光景交織成詩,讓每一個細微的故事得以延續

本片出演者廣瀨鈴、仲野太賀(第一篇及第五篇)岸井雪乃、岡山天音、荒川良良(第二篇)今田美櫻、森七菜(第三篇)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第四篇)等一眾實力派演員,紛紛表達了對這次拍攝經歷的感動。主演廣瀨鈴表示,「這是我第一次在拍攝中沒有明顯的『在演戲』的感覺,就像泡在溫熱的澡水中,時光充滿怦然心動。」並大讚拍攝現場幾乎看不到攝影機的自由氛圍。與她搭檔的仲野太賀亦回憶,「奥山導演曾說過,總有一天要在這張椅子上拍電影。當這願望真的實現,且邀請我一同參與,實在太開心了。」

廣瀨鈴,與仲野太賀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廣瀨鈴,與仲野太賀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仲野太賀,與廣瀨鈴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仲野太賀,與廣瀨鈴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作為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的演員,岸井雪乃對劇本給出高評價,「蓮見翔老師寫的劇本,看似無關緊要卻又極為深刻,讓我演起來非常過癮。」岡山天音則說,「這是我第一次對導演產生創作上的嫉妒心,完成品讓我對那張椅子產生了深厚的情感。」

岸井雪乃,與岡山天音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岸井雪乃,與岡山天音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岡山天音,與岸井雪乃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岡山天音,與岸井雪乃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荒川良良(左)亦於第二篇中出演。(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荒川良良(左)亦於第二篇中出演。(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由今田美櫻、森七菜詮釋的第三篇〈看守的責任〉,主要描繪姊妹之間的愛恨錯綜。今田美櫻分享,「情緒像風暴一樣傾瀉而出,卻讓人感受到強烈的愛。」森七菜有感而發道,「我開始思考,每一張椅子、每一個球,可能都連結著某個故事與某個人,這部電影讓我想成為那些故事的延續。

今田美櫻、森七菜共演第三篇〈看守的責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今田美櫻、森七菜共演第三篇〈看守的責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今田美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今田美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森七菜。(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森七菜。(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第四篇〈最後一場戲〉由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共演,草彅剛表達,「這次的拍攝手法,讓我感受到影像創作全新的可能性。」吉岡里帆笑稱,「沒想到會跟草彅先生一起講外星語!這樣的荒唐,可能一輩子就這一次。」神木隆之介感性地說,「能成為導演鏡頭下世界的一部分,是很幸福的事。」

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共演第四篇〈最後一場戲〉。(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共演第四篇〈最後一場戲〉。(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草彅剛、吉岡里帆。(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草彅剛、吉岡里帆。(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承導演之言:「這是一部集結個人願望與友情的作品。每位工作人員都像球隊隊員一樣,抱著純粹創作的熱情聚集到這張椅子旁,一起完成了這部小小的、卻真誠的電影。」2025年7月18日,《長椅小情歌》上映在即——獨自一人也很好、找到總和你在一起編織日常之詩的夥伴那更好,讓我們走進電影院,欣賞奥山由之攜手10位重量級演員呈獻的東京詩篇。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長椅小情歌》中文版電影預告

*更多《長椅小情歌》相關消息可至光年映畫官方臉書官方IG了解。

2025台北電影節現正於台北市中山堂、信義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進行中,頒獎典禮則於7月5日登場,電影迷們務必鎖定。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神隱少女》6/15大銀幕限定放映!吉卜力工作室成立40週年紀念活動,特別場特典推2025下半年曆

《神隱少女》6/15大銀幕限定放映!吉卜力工作室成立40週年紀念活動,特別場特典推2025下半年曆

今(2025)年6月是吉卜力工作室成立40週年慶的紀念日,台灣獨家發行片商甲上娛樂宣布,將於6月15日舉辦一日大銀幕限定的《神隱少女》特別場。

《神隱少女》大銀幕限定放映

甲上娛樂先前舉辦「想一刷再刷的吉卜力神作」網路票選,吸引數千名網友響應並熱烈參與投票,最終由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大獎殊榮的《神隱少女》拔得頭籌,片商也宣布將於本週日(6/15)舉辦一日大銀幕限定的《神隱少女》特別場,凡購票即可獲得「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A3海報,年曆由7部票選名列前茅的動畫組成,包括《魔法公主》、《天空之城》、《霍爾的移動城堡》、《龍貓》等作品,當天攜吉卜力收藏品入場,還可獲得40週年神秘小禮物兌換券。

《神隱少女》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大獎殊榮。(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神隱少女》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大獎殊榮。(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A3海報由7部票選名列前茅的動畫組成。(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動畫大師宮﨑駿以《神隱少女》、《蒼鷺與少年》榮獲兩座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肯定,並獲頒奧斯卡榮譽獎項「主席獎」表揚終身成就,成為日本動畫界史上第一個擁有兩座以上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紀錄的動畫導演。他與已故動畫導演高畑勳和製片鈴木敏夫等人於1985年6月創辦吉卜力工作室,所推出的動畫電影以細膩動人、高品質著稱,在全球最高日本動畫電影票房榜上佔有一席之地,其中票房排名最高的《神隱少女》也受到台灣粉絲喜愛,在此次「想一刷再刷的吉卜力神作」票選中勇奪冠軍。

千尋找回名字的過程感動人心。(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千尋找回名字的過程感動人心。(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特別場推出2025下半年曆特典

近來《心之谷》適逢30週年重返台灣大銀幕,上映10天全台票房累積賣破1千萬元,由於《心之谷》的誕生是當年宮﨑駿受了《海潮之聲》動畫版的刺激,而加速了少女漫畫《心之谷》動畫化的提案,因此也有不少台粉敲碗希望能在大銀幕看到《海潮之聲》。而這幾部讓鐵粉想一刷再刷的吉卜力動畫作品,皆被選為此次《神隱少女》特別場之限量特典「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中。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全台7家影城一日限定上映

《神隱少女》將於6月15日一日限定上映,凡於全台7家影城:美麗華大直影城、板橋秀泰影城、樹林秀泰影城、桃園新光影城、台中站前秀泰影城、台南新光影城、高雄夢時代秀泰影城購買《神隱少女》特別場電影票1張,即可獲得「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A3海報1張,一人限換4張,當天憑電影票及攜帶任一件吉卜力正版相關收藏品或甲上娛樂特典入場,還可獲得吉卜力40週年紀念小禮物兌換券1張。更多資訊請上甲上娛樂官方臉書粉絲團查詢。

慶祝吉卜力工作室40週年,《神隱少女》將於本週日一日大銀幕限定放映。(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慶祝吉卜力工作室40週年,《神隱少女》將於本週日一日大銀幕限定放映。(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資料提供|甲上娛樂、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