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造者運動、民藝事務所、以手思考,這些看似與民藝搭不上線的字眼,其實在設計與民藝的田野裡早已暗潮匯流。當代設計與工藝的跨界,已然成為一股新的創造力趨勢。我們特別邀請社會學家暨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鄭陸霖副教授、HAN Gallery 創辦人韓德昌、品研設計創辦人駱毓芬一起分享當「設計╳工藝」,並找出當代的必要思索,以及新的意義與可能?
La Vie:無論是20世紀中期柳宗悅的民藝運動、或顏水龍在台灣推動的工藝復興,面對生活模式及產製方式的變化,在當代,當我們談論「民藝」時,有哪些是需要留意的意義與改變?
鄭陸霖(以下簡稱鄭):民藝這兩個字在當代應該要有新的意義出現,我認為民藝的當代精神就是「maker movement」,也就是重新相信「手」的力量,將創造力的主權從量產的工廠拉回來,脫離代工體制,讓創造力回到民眾手上。不過這樣的理想狀態,還是需要整體社會文化才能促成。以最有maker精神的美國來說,每家的車庫都像是小型自造者空間,「用手思考」是一種很常民生活的價值觀。
La Vie:現在有越來越多新一代的設計學生對傳統工藝感興趣,您怎麼看待設計教育與工藝的交集?
鄭:理想的設計教育是一種透過prototyping,持續推演出解決方案的過程。在設計教育中,我們應該強化手作的重要性。所有想朝向當代設計與工藝合作前進的設計師,都應該花足夠長的時間和匠師好好相處,即使不像過往師徒制的傳承要花上3~5年手把手的磨練,但至少要在工藝手作時,感受到所謂我與物件的沉靜凝神時刻。如果能夠學習到匠師們與物件共處的態度,對於設計系學生在理解設計物件與使用者的接觸點(touchpoint)會有很大的幫助。
La Vie:工藝與設計跨界的品項,在面向市場時,應該如何定位呢?
駱毓芬(以下簡稱駱):現在的市場走向M型化的兩端,工藝和設計跨界的產品也可以有分眾的概念。雙品牌策略就是來自兼顧市場兩端的思維,一邊是走高端訂製路線,與飯店或民宿合作,打造東方風格訂製品,展現出設計感十足的特質;但高階訂單不會天天有,所以另一條線就是做生活日用品,比如筷子、茶壺,但是在這片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中,就要靠著足夠的創意特色做出差異化,才能展開一片新的藍海。
La Vie:工藝與設計的跨界概念在台灣已越來越盛行,這樣的經驗值在華人市場具有哪些優勢呢?
駱:台灣如果只維持現在的狀態,再2-3年就會被中國追過去。我們最大的瓶頸在於──外銷困難,台灣的外銷稅率重,又沒有外交可以減免關稅,其實處境非常艱難。再加上台灣的產業外移,即使設計師與工藝師合作的產品想在台灣製造,有企圖心的工廠幾乎都走了,願意嘗試開發新技術的也所剩不多,無論是意願、技術和產能都很有限。
我的目標是成立一間可以商轉的「民藝事務所」,但是只靠品研的力量尚不足以達成,針對事務所的每一個案子,就要由不同的民藝職人和設計師合力,組織結構像是變形蟲的保有彈性,才能靈活運作。中國現在非常積極研發工藝和設計的產品,他們對於台灣設計師和民藝職人的興趣也很高。之前與杭州市政府合作過「藝手匠心」計畫,他們不僅對台灣設計師有興趣,也很關注台灣的民藝匠師,相較於中國匠師的技法和觀念仍然守舊,台灣民藝匠師無論在觀念或技法上都比較新。
台灣其實還是有自己的優勢在。未來我們要賣的就是腦袋,必須要有人才和資源整合的能力,不只要認識設計師,還要跨產業思考、培養能協同合作的契作團隊,以機動性高的變形蟲組織對外進擊。如此一來,台灣設計師和工藝師才能不斷提升我們的勝算。
Text/方敍潔
via/A.M IDEAS、Woo Collective、KAMARO'AN
攝影 / 王士豪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6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