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豆腐首家海外旗艦店登陸東京!TORAFU ARCHITECTS打造如家般溫馨的「SLEEPY TOFU HOUSE」空間

眠豆腐首家海外旗艦店登陸東京!TORAFU ARCHITECTS打造如家般溫馨的「SLEEPY TOFU HOUSE」空間

創立於2018年的台灣寢具品牌「眠豆腐 Sleepy Tofu」,於2025年5月在東京南青山開設首間海外旗艦店「SLEEPY TOFU HOUSE」,並邀來TORAFU ARCHITECTS打造海外首店空間。

延續品牌「為忙碌的日常帶來留白,讓生活更加柔軟」的理念,SLEEPY TOFU HOUSE 是一間以「家」為靈感打造的旗艦店:從玄關、客廳、餐廳、書房、臥房、到中心的TOFU ROOM 親子友善空間,讓來訪者如同在朋友家般自然地坐下、躺下、好好放鬆,不被打擾地好好體驗各項產品。

成立7年的「眠豆腐」,3年前進入日本市場,終於把第一間海外店開進了東京設計家具品牌林立的南青山街區。(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成立7年的「眠豆腐」,3年前進入日本市場,終於把第一間海外店開進了東京設計家具品牌林立的南青山街區。(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TORAFU ARCHITECTS打造店空間

眠豆腐新店選址東京設計家具品牌林立的南青山街區,鄰近表參道與外苑前。而此次眠豆腐團隊攜手TORAFU ARCHITECTS 的鈴野浩一先生,以「家是一個不用思考就可以好好放鬆的居心地」重新定義什麼是床墊品牌的旗艦店。SLEEPY TOFU HOUSE 以「TOFU ROOM」親子空間為中心,有著大開窗與自然光可以看見外面的綠意,仿照實際住家空間,打造開放又有安全感的療癒動線,讓來訪的客人能自在地接觸眠豆腐的各項產品,在各區域之間溫柔地轉換放鬆的心情。

眠豆腐團隊邀來TORAFU ARCHITECTS打造海外首店空間。(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眠豆腐團隊邀來TORAFU ARCHITECTS打造海外首店空間。(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以豆腐形象為靈感的獨立空間

而「TOFU ROOM」也以品牌標誌性的豆腐形象為靈感,白色圓角方體內部配置小椅與小書桌,彷彿是一間為孩子打造的獨立空間。四周開有小窗,小朋友可以從中探頭,眺望整間店內的景致。間接照明灑下柔和層次的光線,營造出被光與空氣包覆般的安穩感。正面刻有 SLEEPY TOFU 標誌中的童趣笑臉,點綴整體空間的氣氛更為溫柔可愛。

「TOFU ROOM」以品牌標誌性的豆腐形象為靈感,白色圓角方體內部配置小椅與小書桌,彷彿是一間為孩子打造的獨立空間。(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TOFU ROOM」以品牌標誌性的豆腐形象為靈感,白色圓角方體內部配置小椅與小書桌,彷彿是一間為孩子打造的獨立空間。(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四周開有小窗,小朋友可以從中探頭,眺望整間店內的景致。(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四周開有小窗,小朋友可以從中探頭,眺望整間店內的景致。(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提供台灣茶飲與甜點

另一個亮點是提供台灣茶飲與甜點的廚房區,櫃體使用100%回收棉被壓製而成的板材,自然的材質感呼應空間的溫柔基調。地板鋪設楓木,窗簾與地毯則選用來自鄰近的丹麥知名織品品牌「Kvadrat」,與眠豆腐一樣,透過素材本身與色彩展現產品安穩柔和的質感。

眠豆腐更準備來自台灣的季節茶飲與甜點,讓人邊吃邊躺邊聊天,無論是來體驗寢具,或只是逛街經過想歇口氣,都能自在停留。(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眠豆腐更準備來自台灣的季節茶飲與甜點,讓人邊吃邊躺邊聊天,無論是來體驗寢具,或只是逛街經過想歇口氣,都能自在停留。(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SLEEPY TOFU HOUSE空間中亦點綴著陳列軟裝師作原文子細緻挑選的設計小物,不著痕跡地將生活感與品味融入其中,讓這裡不僅僅是一間展示空間,更是一種能實踐於日常生活的提案。

(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圖片提供:眠豆腐、攝影:Norio Kidera)

SLEEPY TOFU HOUSE(スリーピー・とうふ ハウス)
地址:〒107-0062 東京都港区南青山3-4-6 青山346ビル 2F 
營業時間:12:00-19:00(週二三公休) 
IG@sleepytofu_jp

資料提供|眠豆腐、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留白中的綠意與光影!七三茶堂 × 穆得設計的場域再生實驗

在當代空間設計中,自然元素不再只是背景,而是成為敘事的核心語彙。透過模組化道具的靈活組構,融合茶文化的靜謐氣質,我們試圖創造一種能呼吸、能感知的場域——讓設計不僅承載功能,也成為文化與感官的橋樑。這場空間敘事,既理性又詩意,邀請人們在自然與設計的交會中,重新定義日常的體驗方式。

在老屋裡,泡一盞關於茶與時間的展演場景

走進華山文創園區某座靜謐的歷史老屋,光影與茶香錯落交織,時間像被放慢了節奏。在這裡,「七三茶堂」與「穆得設計」攜手合作,將一場屬於茶文化的空間對話,靜靜寫進歲月的牆面與空氣的流動中。

這不只是茶的展示空間,更是一場五感共構的文化體驗。我們希望,在這個設計裡,茶不再只是產品,而是回應自然節奏、蘊藏人文意象的媒介。而穆得設計,也再次將設計還原為「感知的容器」,讓空間說話,讓茶被看見,也被感受。

md
走進華山一隅靜謐老屋,「七三茶堂」攜手「穆得設計」共構五感交融的茶空間,讓光影、茶香與模組化設計語彙交織,展現自然與人文共鳴的詩意場域。

留白之間 有更多空間發生

七三茶堂一直強調「留點空間,更有空間」的品牌精神。對我們而言,這不僅是對品茗生活的詮釋,更是空間設計的出發點。穆得以大量「留白」呼應品牌語彙,保留老建築原有的牆面紋理、樑柱痕跡,讓歷史的呼吸自然流動;在其中植入模組化展示道具,使場域擁有足夠彈性,能隨著品牌活動自由轉化、擴展、延伸。

茶文化從不喧嘩,它總是在靜中流轉,因此,設計團隊選擇讓道具與材料退一步,讓光影與茶本身成為主角。藤編、夾板、壓克力——這些自然與輕透的材質語彙,成為空間節奏的引導。

md
七三茶堂以「留點空間,更有空間」為核心精神,透過大量留白與模組化道具,保留歷史痕跡並賦予空間彈性。設計退去喧囂,讓光影與茶成為場域主角,輕透材質引導出茶文化的靜謐節奏。

在茶園梯田中陳列 在茶山色階中呼吸

展示平台選用具有自然紋理的茶山綠調飾面材,靈感源自山中茶樹的植被層次與生機紋理。材質細節如葉脈般綿延,輔以高低錯落的平台堆疊,形塑出如梯田般起伏的產品展示地景。從精品茶葉、研磨粉、茶炭方用品,到茶包與文化物件,都得以自然嵌入這片「茶的山景」。

我們相信,材質不只是承載平台,它同時也是情感語言。茶,不該只是陳列;茶,應該是被理解、被感知、被呼吸的。

mb
以茶山綠調飾面材構築展示平台,紋理靈感取自茶樹葉脈與山林層次,透過高低堆疊,勾勒如梯田般的產品地景。從茶葉、茶具到文化物件,自然嵌入,讓茶被感知、被呼吸,而非僅僅陳列。

穿透與層次 讓光也參與設計

為了營造更強烈的視覺節奏,展示牆體刻意以輕量結構與穿孔系統構成,結合透明壓克力材質,透過光影與材質的反射、滲透,塑造多點式視覺引導。展品不再是靜止地「被看見」,而是透過節奏性的排列與光的參與,與觀者進行動態的視線互動。

從茶的包裝設計到品牌圖像,每一件展品都像是參與空間展演的角色,靜靜被光點亮,也輕輕說話。

md
輕量穿孔牆體結合透明壓克力,運用光影與材質互動,打造節奏感視覺引導;展品如光中角色,參與空間敘事,與觀者產生動態對話。

一場關於感官與文化的共鳴旅程

「七三茶堂」不只販售茶,更是透過空間重構對茶的理解。在這座老屋中,我們延伸品牌原有的「茶風味輪 Tea Flavor Wheel」概念,將香氣、苦韻、甘甜與發酵語彙,轉化為色彩、材質與結構,讓茶的風味語言穿越感官、與空間語彙對話。

這不只是設計,也是一種跨文化的溝通實驗。穆得與七三品牌團隊反覆討論每一件展示道具與動線細節,讓「喝茶」這件事從五感體驗升級為心靈的對話方式,讓國際旅人與在地飲者都能在這裡重新遇見台灣茶文化的當代表達。

md
延續「茶風味輪」概念,將茶的香氣與風味轉化為空間語彙,以色彩、材質與結構重塑老屋;讓喝茶成為五感與心靈的當代表達,串聯在地與國際文化視角。

茶的節奏 設計的回聲

穆得設計一直關注空間如何與文化共鳴,在本案中,我們以「道具即場景、空間即展演」為設計主軸,讓每個被看見的物件,背後都藏著不被察覺的設計細節。七三茶堂的品牌理念與我們設計思維之間,有著相似的氣質與節奏感:都相信簡約裡藏有深意,留白中蘊含可能。

當茶香緩緩散開、光線輕輕流動,我們知道,這不只是一次空間改造,而是一次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再編織。穆得設計,為茶而設,也為時間留下餘韻。

 

資料暨圖片提供|穆得室內裝修設計

md
「道具即場景,空間即展演」——穆得設計以細節串聯文化語境,與七三茶堂共構簡約而深意的場域,讓茶香與光影共譜生活的餘韻。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今年是英國國家美術館成立200週年,除了眾多展覽計畫與慶祝活動外,館方也宣布開放會員與贊助者限定的「美術館好友之家」,兼具頂級餐飲體驗、社交空間與文化沙龍,希望為藝術愛好者打造休憩和交流的優雅空間。

一座真正的「博物館好友之家」

許多博物館都設有會員專屬空間,提供休憩與餐飲服務等,但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Supporters' House)的企圖不止於此。館方表示:「我們很幸運地擁有足夠的空間,能夠正大光明地稱它為一座『House』。」這座「好友之家」由原本的策展辦公室改建而成,並設有專屬出入口,透過高窗還能眺望倫敦天際線與一片綠意風景,彷彿與館藏中的風景畫相互呼應。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英國國家美術館(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好友之家」擁有獨立的出入口(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以四季為靈感的色彩配置

「好友之家」的室內設計由荷蘭團隊Studio Linse擔綱,整體設計主軸圍繞北歐風景畫常見的「四季」主題展開,位於中央位置的餐廳以透納筆下的夕陽為靈感,呈現古銅色調;春日的繽紛花朵色彩點亮了休憩區;沙龍區域呼應1850年代風格的夏日氣息;酒吧充滿著琥珀色的秋季氛圍;另一間餐廳區域則以藍色系帶出溫暖冬景。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餐廳以透納筆下的夕陽為靈感,呈現古銅色調(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帶著春日繽紛色彩的休憩區(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另一間餐廳則為藍色系(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這些色彩不僅表現在牆面,也延伸至窗框、窗簾與挑高的天花板。Studio Linse創辦人Paul Linse表示:「我想從美術館本身汲取靈感。這些畫作中反映了生活與真實世界,而我們也將這些元素帶進空間設計中,讓造訪者有如置身於美術館的中心。」為呼應展間,「好友之家」選用高光油漆保留原始紋理,呈現如油畫般的筆觸;而織品如絲綢壁紙、大馬士革窗簾則與館藏形成獨特的紋理對話。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好友之家」運用空間中的紋理與材質來呼應美術館展間(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好友之家」運用空間中的紋理與材質來呼應美術館展間(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昔日館內家具重製再生

Studio Linse團隊也透過家具選用,賦予空間濃厚的經典英倫氣質。他們從國家美術館的檔案庫中,尋找過去曾用於辦公室與展廳的家具,並加以重製、改造。其中包括一張布面沙發椅、餐廳裡的木質圓桌、深色矮櫃,以及沙發區的一座古董落地鐘。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Studio Linse團隊也透過家具選用,賦予空間濃厚的經典英倫氣質(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空間中的訂製家具,也皆以館內設施為靈感,例如吧台前的皮革長椅等。除此之外,家具的配置擺放上也別具巧思,例如餐廳採用標準座椅高度,而沙龍與休憩區則以較低的椅子營造出放鬆的環境氣氛。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空間中的訂製家具皆以館內設施為靈感(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成為倫敦最新潮的文化沙龍

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還致力於成為倫敦新興文化社交沙龍。自開幕起,一系列活動將輪番登場,包含策展人對談、作家講座與創意大師課等,期望建立起美術館會員間的交流。沒有舉行活動的日子,會員也能在此享用由義大利星級主廚Giorgio Locatelli設計的菜單,享受沉靜、奢華的城市生活時光。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好友之家」將舉辦豐富的交流活動,致力於成為時髦的文化沙龍(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如何進入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

此空間僅對國家美術館會員、George Beaumont Group與Circle贊助人、Young Ambassadors、捐款人與企業支持者開放。國家美術館會員制度雖成立僅僅十年,卻已成為館方經濟來源的重要一環。為了強化這層連結,國家美術館也於近期同步更新舊有會員制度,讓更多人能依照自身偏好與能力支持藝術機構。

資料來源|National GalleryDesign Week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