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

返回文章

玻璃怎麼可以這麼軟Q?藝術曲線瓶顛覆物理常規

玻璃怎麼可以這麼軟Q?藝術曲線瓶顛覆物理常規

玻璃怎麼可以這麼軟Q?藝術曲線瓶顛覆物理常規

玻璃怎麼可以這麼軟Q?藝術曲線瓶顛覆物理常規

玻璃怎麼可以這麼軟Q?藝術曲線瓶顛覆物理常規

玻璃怎麼可以這麼軟Q?藝術曲線瓶顛覆物理常規

玻璃怎麼可以這麼軟Q?藝術曲線瓶顛覆物理常規

玻璃怎麼可以這麼軟Q?藝術曲線瓶顛覆物理常規

玻璃怎麼可以這麼軟Q?藝術曲線瓶顛覆物理常規

返回文章

返回文章

玻璃怎麼可以這麼軟Q?藝術曲線瓶顛覆物理常規

+9
+9
+9
+9
+9
+9
+9
+9
+9

設計基本原理中的衝突技法時常挑戰人對於常理的認知,總能達到令人意外的效果。瑞典設計工作室Studio E.O設計師Erik Olovsson所創作的「未知花瓶」(Indefinite Vases)便充分地運用了這樣的想法落實在探索張力平衡點的實驗中,成為大家眼前所見的花瓶系列。顛覆玻璃的堅硬想像,看似正在融化的玻璃瓶,呈現出瓶身最大張力的極限,悠哉地坐臥在紋彩多樣的造型石雕上,既似泡泡又像果凍的形象,予人特別的平靜感受。

 

設計師Erik Olovsson說,他所要探索的抽象概念源自於對比的混搭透明和不透明、幾何造型和有機曲線、脆弱和堅固。當玻璃與石塊相互搭配時,設計師嘗試了多樣化的石材作為靈感,從重量、花紋、歷史和永久性,等較少被探討的面向考量嘗試,最後選擇了5種作為基座。玻璃部分,設計師則任其自由發展,且經由人工吹製手工玻璃的未知性,才更令人覺得有趣。當石塊部分經由人工精密測量切割,而讓玻璃跨越控制狀態,兩者相互搭配時,才能夠蹦撞出對比性最高的結果。

 

若將兩者以抽象概念比擬,石塊代表著歷史歲月累積,玻璃作為工業化的產物代表,相對年輕,以豐厚歷史乘載當代創作,賦予人更多想像空間。一如設計師所言:「我想要藉由作品說故事,但以比較另類的說法來敘述。」凝視藝術以找尋內心平靜的朋友,可將之視為裝飾性的雕塑品;講求實用性的朋友也能夠把它當做花草的放置瓶。在設計師創作完畢,將之交付給欣賞者後,「未知花瓶」的故事,就交給大家來繼續延續。

 

Text / YaChen Chen

via / ColossalStudio E.OThisispaper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