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英國《Vogue》時尚總監自爆被開除秘辛!設計師成產業惡性循環犧牲品

前《Vogue》時尚總監自爆被開除!設計師成產業惡性循環犧牲品

前任英國版《Vogue》時尚總監Lucinda Chambers日前接受獨立雜誌《Vestoj》訪談,大談她稍早被無預警辭退,以及過去她在義大利品牌Marni工作時的各種時尚黑幕。該專訪對產業界猶如一枚震撼彈,敏感程度大到甚至讓《Vestoj》在發布當天稍晚一度撤稿。

 

 

British Vogue(@britishvogue)分享的貼文 張貼

 

通篇文章以Lucinda Chambers第一人稱口吻撰寫,她表示自己是被新任總編Edward Enninful解聘。儘管受訪中提及,友人曾以「職涯污點」為由勸阻她公開真相,然而Lucinda Chambers認為,這沒有什麼好可恥的。

 

她為英國版《Vogue》工作了36年,其中有25年擔任的是時尚總監,她以她的工作為榮,不過事實就是「我不是自己想走的,我是被炒魷魚的。」Lucinda Chambers更進一步表示:「他們只花三分鐘就把我給炒了。整棟大樓裡,沒有人知道發生什麼事,跟我一起工作了25年的同事和管理高層都毫無頭緒,人資也不清楚,甚至是集團主席也跟我說,他不知道會發生這樣的事,沒有人知道,除了那位做出此決定的人—那位新來的編輯。」

 

 

British Vogue(@britishvogue)分享的貼文 張貼

 

沒有人知道真相,也沒有人表達意見,文章當事人之一的Edward Enniful也僅一句「不予置評」帶過。然而比起離職,Lucinda Chambers似乎對於時尚體系的扭曲有更多體悟,像是設計師被壓榨創意、雜誌內容的功能失衡,還有媒體與廣告主之間的角力拉扯,諸多想法不吐不快。

 

「時尚會把你生吞活剝。」她以過去在Marni與設計總監Paulo Melim Andersson共事的經驗為例,她認為,這位瑞典設計師很大膽,非常聰明,也十分脆弱,就跟許多創意人士一樣。當時品牌CEO執行長詢問她對於這名設計師的看法,她對執行長說,「Paulo很棒,但你必須清楚,他無法幫你在一兩季內,就讓品牌鹹魚翻身。你得給他時間,而且要幫他安排對的人手。」儘管執行長當下也非常同意她的觀點,但三季過後,在Marni工作了七年的Paulo Melim Andersson就被判出局,2006年10月,他到了法國時尚品牌Chloe擔任創意總監。

 

Lucinda Chambers繼續補充,「他們沒有給他時間,他也從來沒得到他要的人,我為Paulo感到相當難過。」快時尚崛起後,像LVMH這樣的大集團也逐漸受到影響,經營階層試著讓創意人士的行為舉止變得在商言商,從最早一年兩季成衣,到現在一個設計師平均至少要在一年內推出四個系列,更別提某些設計師同時要兼顧品牌男女裝的情況下,必須設計八個系列,若又兼顧多個品牌,某些設計師甚至一年要設計高達16個系列。

 

每個人都希望多還要更多,快還要更快。大公司對他們的設計師有太多要求,我們也看到了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結果。」Lucinda Chambers表示,在這樣高壓的環境下,許多設計師因此有酗酒、嗑藥等問題。然而,設計師想方設法終於完成了這大量的工作,但他們最後呈現的績效卻不佳,之後就只有出局的份。

 

原本該是產業中的靈魂人物,轉眼間卻被棄之如敝屣。「你在時尚界是不被允許失敗的,尤其是在這個社群媒體的年代,一切都是關於成功不凡的生活。」她表示,「現在的人不可以失敗,但這樣的觀點會形成焦慮和恐懼,可是我們為什麼不能慶祝失敗?它畢竟能幫助我們成長與發展。」

 

 
 

British Vogue(@britishvogue)分享的貼文 張貼

 

 

接著Lucinda Chambers話鋒一轉,把矛頭轉向時尚媒體。「我已經好些年沒看過《Vogue》了,可能是我在那裡工作太久,跟它關係太密切了,但我從來就沒有覺得自己生活得像《Vogue》的內容那樣。」Lucinda Chambers表示,很少時尚雜誌讓你覺得充滿力量,大部分都會讓你感到無比焦慮,「沒有舉辦對的晚宴派對,沒做好對的餐桌擺設、或是沒遇到對的人。」時尚界總是不斷鼓吹人們去消費那些他們根本不需要以及根本負擔不起的鞋、包、服裝,那些服裝對多數人來說毫無意義,因為實在貴得離譜,現在雜誌想要的就是最新和獨家,很可惜已經失去了他們曾經擁有的權威性,已經不再實用了。

 

 

British Vogue(@britishvogue)分享的貼文 張貼


這位資深的時尚總監也坦言,自己沒有她所期待的那樣清高,「並不是每一個我負責的拍攝工作都很出色,有些非常糟,Alexa Chung穿著一件愚蠢的Michael Kors T恤的六月號封面就很糟,但他是很大的廣告客戶,所以我知道我必須那麼做的原因。我也清楚我那麼做很俗氣,但不管怎樣我還是做了。」

 

 

British Vogue(@britishvogue)分享的貼文 張貼


 

現年57歲的Lucinda Chambers,在失去了《Vogue》雜誌光環後,坦言對於即將到來的時裝週,感到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我還拿得到秀票嗎?我又會被安排在哪裡?我過去25年都不必去思考那些事,大部分離開《Vogue》的人,最後都會感到自己是次要的,但事實上,你永遠都不會比你的公司還來得重要。但我現在也有個新的想法,如果它奏效的話,或許我就不會感到那麼的受傷,我們只好等著看吧。」

 

這篇訪談文章撤下後,不到24小時又重新出現在《Vestoj》網站中,這個專注在時尚批判性思考的平台創辦人Anja Aronowsky Cronberg解釋,內容的敏感程度確實是他們暫時移除文章的原因。儘管身為獨立媒體,他們也有不能獨立於產業體系外的難處;然而他們還是希望能藉由該訪談引發討論,或許能讓時尚媒體省思找回深度與意義

 

只不過,礙於康泰納仕有限公司(Conde Nast Limited)和Edward Enniful律師的壓力,《Vestoj》後來還是刪除了Lucinda Chambers所說,除了新任總編輯Edward Enninful,那棟大樓裡沒有人知道她將要被炒魷魚的說法。

 

「有鑒於這是牧羊人大衛和巨人歌利亞之戰,我沒有財力資源介入其中,我依照要求做出了調整改變。」Anja Aronowsky Cronberg在接受《女裝日報》(WWD)訪問時表示,她無法透露Lucinda Chambers是否將為自己惹上官司,但也補充說,「我只知道以那些方式挑戰強權,是要付出代價的。」

 

Text、Photo / BeautiMode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RDAI以台灣茶園景觀為靈感,結合流線輪廓、綠色調打造自然感空間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專門店」換新裝,整體設計由愛馬仕長期合作的巴黎建築事務所RDAI操刀,以台灣茶園連綿的丘陵景觀為靈感,結合流線輪廓、富自然氣息的柔和色調,點綴天然材質、編織紋理,為愛馬仕皮件、絲巾、時裝、鞋履、馬具、居家、香氛等16大工藝領域之作,打造嶄新的展售空間。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曲線外牆邀日光嬉戲

專門店外牆內斂卻氣派,整體以水磨石混凝土包覆,定下質樸、極簡的風格基調,輪廓融入蜿蜒曲線,一來柔化材質剛硬、略微冷冽的特質,二來透過曲線在立面上創造更豐富的空間感——當陽光照射,將在牆上舞出多變、迷人的光影效果。周邊的櫥窗則選用拉絲金屬打造,搭配陶瓷圓桿裝飾,與外牆材質在視覺上形成柔和對比。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大地及綠色系交織,呼應台灣茶園景觀

室內以溫煦的大地色系、彩度不同的綠色系為主調,形成優雅、清新且富自然氣息的氛圍。RDAI也配合各區產品的特質,選用不同色系點綴,如皮件、馬術用品區融入呼應皮革的鏽紅色調;珠寶與腕錶沐浴在明亮琥珀色調中,自成閃爍光芒的私人沙龍。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天然材質、編織紋理注入自然氣息

RDAI在「質地」及「觸覺體驗」的處理上也別出心裁,如樓梯包裹上編織立面,波浪般起伏的藤條呼應著彎弧扶手;遠看如迷你磁磚排列而成的牆面,其實是利用類礦石的粉飾灰泥、編織與綁繩圖騰、大片染色材料,層層堆疊出3D立體畫作般的視覺效果。地板上也有藏設計細節!仔細觀察象徵愛馬仕巴黎總店的「福寶大道」(Faubourg)馬賽克圖紋周邊,會發覺斑紋地板帶有細閃的珠光碎片。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超現實主題櫥窗邀台灣藝術家設計

內行的時尚迷會知道,愛馬仕的櫥窗也值得駐足欣賞。愛馬仕認為櫥窗不只是產品陳列空間,更是奇思妙想的載體,尤其在街邊店中,櫥窗是面向城市的藝術作品,因此每季邀請藝術、設計、時尚、工藝等領域的創作者,為店面設計主題櫥窗。這次愛馬仕與台中在地藝術家陳聖文合作,以「謎境之地」(Land of Mysteries)為主題設計兩件作品,包含長毛象、鳥類、植物共生的〈未知之日〉,及鯨魚、磁磚與變形工具共組的〈未知棲地〉,以詼諧風格創造出超現實場景。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Émile Hermès藝術收藏妝點空間

除了街邊櫥窗,妝點店內的藝術品也值得一看。這回愛馬仕挑選品牌第三代傳人Émile Hermès的收藏及一系列當代攝影集,呼應愛馬仕的馬術根源及對大自然的熱愛——法國攝影師Laurent Gueneau鏡頭下繁茂枝葉纏繞在單色樹幹上的景象;英國植物學藝術家Katie Scott在方巾上將熱帶野生動物,轉化為鮮豔的幾何燈籠圖形;德國藝術家Johann Elias Ridinger以水彩細膩描繪馬匹充滿活力的動感姿態。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專門店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三段 251 號 1 樓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美好的一天就從「穿」上儀式感開始!

(左)GOOD DAY EVERYDAY高領長袖上衣(右)GOOD DAY EVERYDAY PRINT CAULIFLOWER圓領短袖上衣

穿衣服的儀式感是一種細膩的情感體驗,讓日常穿搭成為一種對自己、對生活的尊重與享受!

設計團隊將腦海想像中「美好一天」的元素繪出印花,可愛的太陽、鳥兒、愛心、星星等圖案帶來童趣活潑的意象,成為GOOD DAY EVERYDAY系列上的獨有印花。

君梵
(左)CHECKER高領短袖上衣 DOT PLEATS造型褲(右)CHECKER圓領短袖上衣 DOT PLEATS翻領開釦外套

盤點實搭度滿分的印花,非棋盤格CHECKER系列莫屬。說到穿衣服的儀式感,若是在穿搭中點綴豐富的色彩或印花,就能馬上轉變當下的心情,而經典的棋盤格印花,絕對是百搭不出錯的常備單品。

君梵
(左)REmeTEX SHEER MERINGUE圓領包袖上衣(右)REmeTEX WASHI KNIT圓領包袖上衣 REmeTEX CHECK STOLE圍巾

REmeTEX系列是me ISSEY MIAYAKE2023春夏以來一直致力於開發的系列,該系列將剩餘的彈力密褶布料與再生聚酯纖維混合製造成新的紗線,創造出輕盈、舒適且具彈性的面料。REmeTEX 的設計理念注重環境保護,並致力於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REmeTEX WASHI KNIT運用無縫的技法於網眼布料上,與日本和紙、聚酯紗線一同編織,創造出涼爽、輕盈的穿著體驗。

君梵
(左)SHRINK STRIPE圓領短袖洋裝 (右)SQUARE STRETCH PLEATS圓領抽繩上衣

各式技法、各種風格的縐褶都可以在me ISSEY MIYAKE找到。輕棉針織衍伸出的SHRINK STRIPE系列,在製品染色時利用其收縮的特性,將橫紗結合會收縮的紗線與不會收縮的紗線,以創造條紋圖案,單穿一件就造型感十足。輪廓乾淨俐落的SQUARE STRETCH PLEATS有著方形剪裁設計,帶來更日常率性的搭配感受。

品牌官網 https://issey-qr.com/4fiEz7F

品牌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eisseymiyake_of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