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婚戒先鋒首次來台 「沉浸式幸福」締造日式美學新文化

GINZA DIAMOND SHIRAISHI 銀座白石海外首間旗艦館

來自日本 NEW ART 集團的頂級鑽石雙品牌 GINZA DIAMOND SHIRAISHI 及 EXELCO DIAMOND 秉持著提供客戶最高水準的服務及最高品質鑽石的信念,至今已得到了超過 45萬對顧客的信任與肯定。為將這份信念傳達給更多人,12 月 21 日,GINZA DIAMOND SHIRAISHI 銀座白石選定台灣作為海外第一站,開設 GINZA DIAMOND SHIRAISHI 銀座白石旗艦館。座落在台北一級戰區,旗艦館結合珠寶、藝術及咖啡,主打「沉浸式」美學文化,提供一對一的專人頂級服務。一月起凡於 GINZA DIAMOND SHIRAISHI 銀座白石旗艦館購買婚、鑽戒,立約完成,即可於館內藝文空間享用頂級尊榮服務,未來更會加入美體 SPA 樓層,滿足消費者各種需求。

 

GINZA DAIMOND SHIRAISHI 銀座白石社長白石哲表示:「目前 GINZA DIAMOND SHIRAISHI 已在日本全國持續擴店達 40 間,海外展店共有 2 間。EXELCO DIAMOND 也在日本全國拓展達 24 間店,而台北的銀座白石旗艦館更是海外首間結合兩大品牌的旗艦店。身為日本婚戒的先鋒,我們秉持提供最高級及最好品質鑽石的精神,並以一對一的頂級專人服務,為每一位到來的消費者,感受到最好的服務品質。」

 

開幕大使林心如優雅配戴罕見灰鑽,與藝術家笑談夢想祈願幸福

為了慶祝海外首間 GINZA DIAMOND SHIRAISHI 銀座白石旗艦館開幕,邀請林心如擔任開幕當天的「夢想開幕大使」。整場活動以「夢想」貫穿主軸,林心如配戴 GINZA DIAMOND SHIRAISHI 頂級珠寶 Wonder aqua 系列成為眾人焦點,藉由特殊的切工搭配藍鑽,詮釋出高貴優雅的姿態,為 GINZA DIAMOND SHIRAISHI 銀座白石旗艦館外首站揭開完美序幕。

 

此外也邀請到兩位日本當代藝術大師河口洋一郎、小松美羽暢談夢想,並展出尚未發佈的藝術作品。當日林心如與兩位老師一同展開旗艦館巡禮,其中館內 11 樓到 12 樓之間的階梯──「願夢」,設計理念源自於日本神社前的階梯,在參拜前一步步地登上階梯,象徵著對於實現夢想的堅定信念、以及神聖的祈願力量。對作為婚鑽戒專門品牌的銀座白石而言,愛情即為神聖力量的見證,希望來到旗艦館的客人都能心中保有對於愛情的信仰、步上這座階梯的每一位都能一步步地實現自己的夢想。活動中,林心如帶領大家一同走上階梯並將祈願繪馬繫上夢想牆,期盼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完成夢想。

 

揭秘 GINZA DIAMOND SHIRAISHI 的高品質鑽石技術

Wonder aqua 系列的項鍊及耳環,是以罕見度高的 Gray Diamond 為中心,透過 Blue Dia 的漸層與斜置入花式車工的鑽石,呈現出流動瀑布的躍動感。藍色鑽石的點綴是為強調灰色鑽石的透明感,其展示鑽石光彩的手法、花式切割的形狀和微妙的色差是需要高技術的鑽石處理方式。

 

GINZA DIAMOND SHIRAISHI 的鑽石當中,能夠經由測定、評價鑽石光澤的系統 "Sarine-Light" 發行等級報告之 90% 皆為最高評價的 "Ultimate" 等級,從店裡展示的任一件單品都不難從其細節觀察到 GINZA DIAMOND SHIRAISH 對鑽石品質的執著及要求。

 

比利時鑽石切割世家開創圓形明亮式切割法,賦予鑽石「完美光芒」  

頂級鑽石品牌 EXELCO DIAMOND 的第四代馬歇爾托爾夫斯基一生追求鑽石中所蘊含著的至高無上光芒。他對鑽石真摯的熱情創造出奇蹟,設計出理想圓形明亮式切割,並注入鑽石使沉睡在地底下的鑽石綻放璀璨閃耀的生命,現今全球有超過 90% 的鑽石是運用該理論切割而成。EXELCO DIAMOND 即為鑽石璀璨的原點,以此研發出的頂級切割法,使 EXELCO DIAMOND 能成為夫妻一生陪伴彼此左右的珠寶,照亮專屬倆人的未來。

 

不只有鑽石!13 層樓旗艦館還提供藝文休憩與美容 SPA 空間

銀座白石旗艦館除了日本首家婚鑽戒品牌 GINZA DIAMOND SHIRAISHI 銀座白石,亦展銷比利時的頂級切工代表品牌 EXELCO DIAMOND 的展示銷售。但在高級婚鑽戒品牌之外,這棟高達 13 樓的多功能複合式大樓,進駐了日本的白石畫廊;並設置藝術咖啡廳,讓訪客能享受被藝術品及頂級設計師家具圍繞所散發的藝文休憩;日後也將新增美容 SPA 服務。讓蒞臨銀座白石旗艦館的貴賓,都能在踏進旗艦館的那一刻起,體驗一對一的日系貼心款待,並在選購象徵愛情的婚鑽戒之後,能免費享受銀座白石至高無上款待。

 

婚戒訂製先鋒 GINZA DIAMOND SHIRAISHI

五大堅持成日本銷售第一

GINZA DIAMOND SHIRAISHI 在 1994 年誕生於日本銀座,並成為日本婚戒品牌先驅,以鑽石「恆久不變」的特性,讓結婚戒指象徵許下人生永恆誓約的證明。GINZA DIAMOND SHIRAISHI 對品質管理的態度十分嚴謹,本著五大堅持: 「鑽石的質與量」──GINZA DIAMOND SHIRAISHI 在世界三大鑽石市場之一的以色列鑽石交易中心擁有自己的分公司,嚴格挑選並直接收購鑽石原石,原石就是尚未使用過的鑽石,如同每一對新人一樣,擁有的鑽石就是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也是 GINZA DIAMOND SHIRAISHI 想給每一對新人的專屬紀念;專業團隊」──以來自各領域高技藝及專門知識的專家,提供給顧客更頂級的商品及服務;設計」──GINZA DIAMOND SHIRAISHI 懂得如何突顯出鑽石的璀璨光芒,展現最高品質鑽石的魅力與商品的每一處細節;獨特的訂製系統」──最最早提出受歡迎的愛侶專屬「獨一無二」之鑽石訂製服務;售後服務──為顧客保有完整的售後維修保養,提供最好的服務品質。

 

via  GINZA DIAMOND SHIRAISHI 

「在夢中清醒」如何讓意識覺醒?揭開清醒夢的神祕與力量

Photo by Jordan Bauer on Unsplash

當我們在夢裡意識到「我正在做夢」的那一刻,現實與想像的界線悄然模糊。清醒夢讓人得以探索潛意識的深處,修補恐懼、釋放創造力,並與內在的自己重新連結。這不僅是一場夜裡的冒險,更是一場通往自我覺醒的旅程。

夢與清醒的界線

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曾留下一句經典語錄:「我們最真實的生活,是在夢境中清醒的時候。」他的觀察說不定反映了為什麼幾千年來,大家一直對清醒夢著迷不已。清醒夢的定義是:當做夢者還在夢中時,就意識到自己正在做夢,一旦完全清醒,做夢者就可以有意識地影響夢境中發生的事情。

面臨危險中的清醒夢者,可以顯現一條逃生路線,或將有敵意的人物變成更友善的人。清醒夢者也可能尋找資訊,或是到一個他們從未到過的地方旅行。我們在清醒生活中無法實現的力量和壯舉(例如飛翔),在清醒夢中卻可以輕鬆實現,存在於清醒夢中的可能性是無窮無盡的。

一般八成都會認為,清醒夢是一種大多數人體會不到的神祕體驗,幸運的是,這種假設並不正確,據夢境研究者史瑞德爾(Schredl)和埃拉赫(Erlacher)估計,大約有一半的人在一生中至少做過一次清醒夢,而兩成的人至少每個月都會做一次。對於為什麼會做清醒夢,目前尚無確切答案,不過按照蘿柯的說法,研究指出,清醒夢可能是「⋯⋯大腦的生理變化與做夢者形成的意志和意圖相結合的結果,在睡眠期間導入了自我意識的元素。」換句話說,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夢境,是因為有這樣做的渴望,以及隨之而來的大腦變化。

Photo by Richard Stachmann on Unsplash
Photo by Richard Stachmann on Unsplash

清醒夢的力量

因此,清醒夢是可以實現的,但需要大量的實驗、練習和耐心,它所帶來的好處,遠遠超過它所帶來的挑戰,而且可以提升我們的能力、遠離疾病,並且增進幸福感,這些不僅得到了奇聞軼事證據的證實,也透過科學研究而得到證實。但是,請記住,有些人應該避免嘗試做清醒夢,特別是那些難以區分醒著的現實、和發生在想像中和夢境中的事情的人,嘗試做清醒夢實際上可能會對這些人造成身體或精神上的傷害。

清醒夢已被有效地應用於許多方面,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運動技能發展
.減少或消除夢魘
.治療慢性疼痛和其他身體狀況
.改善心理健康
.用有創意的方法解決問題與學習
清醒夢的治療用途已被證實能大幅降低恐懼和懼怕,其他的好處還包括激發靈感、增強自我知識(self-knowledge)和探險。

Photo by Julia on Unsplash
Photo by Julia on Unsplash

研究顯示,有些特質其實有助於進行這種類型的夢工作,研究人員珍・蓋肯巴赫(Jayne Gackenbach)發現,女性、經常冥想一族以及平衡感高度發達的人,似乎更容易做清醒夢。拉伯格發現,對於能夠在夢境中進入意識清醒的狀態,我們需要滿足三個非常重要的條件才可以擁有這種能力:正確應用和持續練習成功的清醒夢技術、強烈的動機與非凡的夢境回憶能力。有些睡眠階段讓人容易做清醒夢,清醒夢最常發生在清晨時分,此時人仍處於快速動眼睡眠階段。

顯然,持續數小時的睡眠狀態有助於達到並成功維持意識清醒的夢境,基於這些原因,拉伯格建議將鬧鐘設定為比我們平常起床時間再早一小時,一旦醒來,試著保持清醒三十到六十分鐘,然後再重新入睡,以做清醒夢為目標。比方說各位通常在早上六點醒來,試著把自己的鬧鐘設定在早上五點發出鈴聲,並且在鬧鐘響後保持清醒到早上五點三十分或六點,然後再試著繼續入睡。這個方法最好是在各位可以睡得比平常更久的那一天嘗試,尤其是它也可以增加夢境的持續時間。

Photo by Vladislav Muslakov on Unsplash
Photo by Vladislav Muslakov on Unsplash

本文內容節錄自La Vie出版書籍《夢境魔法實作全書:解鎖潛意識,轉化現實改寫你的人生》

出版日期|2025/11/01

作者|羅蘋.科拉克(Robin Corak)

本書結合科學研究、歷史智慧與神祕學,提供超過30種實作技法。無論你是想探索自我、改善生活困境,還是尋求內心平靜的力量,這本書都將是你的夜間指南與清醒策略。從今晚開始,不再被夢境支配,而是讓它成為你人生的魔法師。

✹ 更多新書資訊 ⭢ La Vie 圖書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從「模擬對話」到「真實對話」:從《人類如何學習語言?》看嬰兒語言與情感連結的起點

Photo by Picsea on Unsplash

在嬰兒還不會說話的階段,照顧者與嬰兒之間的互動看似單純,卻蘊含著語言與情感發展的關鍵。這些「對話」不僅僅是可愛的逗弄,而是一場節奏、聲音與情感的交織,是人類溝通能力的最初萌芽。從模擬對話到實際的互動,成人與嬰兒共同創造出一種獨特的交流節奏,也為語言與關係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嬰兒的回應與參與

身為讀者的你一定也曾注意到,在人類的文化中,嬰兒的照顧者在嬰兒還很小的時候,經常模擬與嬰兒對話的樣子,用充滿愛意和愉悅的語調,和配合嬰兒簡化的語言,但最重要的是,照顧者會替嬰兒做出回答,這是種模擬對話。慢慢地,到了嬰兒三個月大左右,嬰兒會漸漸具備做出回應的能力,他會用他的方式回應成人,比如發出聲音、踢腿或微笑等,這並不影響成人繼續模擬對話,但成人會開始等嬰兒回應,等待他們用力所能及的方式來回應。

年幼的嬰兒還無法理解語言的溝通目的,甚至也遠遠不能理解語言的本質,也就是「詞語是用來表達意義的」。在這個年紀,嬰兒非常樂於參與模擬對話,甚至是簡單的真實對話,因為不論真假,兩種對話形式都是充滿情感氛圍的語言,能產生正面的情緒與幸福感。

例如,差不多到了三個月大時,嬰兒開始能夠用踢腿回應對話,這些肢體動作就不再是隨機又無意義的了。研究指出,從這個月齡起,嬰兒開心的踢腿與笑容會在面對不同刺激時有所變化,也就是說,有溝通目的的踢腿與純粹隨意的踢腿並不一樣。此外,這個月齡的嬰兒也開始學會等別人說完再說話。在與照顧者的對話中,媽媽停止說話時,他們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而媽媽開始說話時,他們會安靜下來。這樣能讓他們聽得更清楚,也能確保媽媽能聽到自己的聲音。多人同時講話這種事是大人才會做的事,三個月大以上的嬰兒是不會的。

Photo by Omar Lopez on Unsplash
Photo by Omar Lopez on Unsplash

嬰兒與成人的神經同步

這些初期對話,無論是模擬對話還是真實對話,都是一對一的雙向注意力,僅限於單一說話者與聽者之間,並以面對面的互動方式進行。在這些對話中,嬰兒大腦與成人大腦會有多塊大腦皮質區域進行同步活動。當成人和嬰兒分開,並開始與其他人互動時,彼此之間的同步就會消失。在進行對話互動時,嬰兒與母親的大腦活動之間有配合的時間順序。

此外,以一個半月大的嬰兒為例,對話的發言順序是以慢板的速度進行的,大約每分鐘七十拍。到了三、四個月大時,與嬰兒之間的語音遊戲節奏會加快到行板(約每分鐘九十拍),甚至是中板(約每分鐘一百二十拍)。現今之所以能夠記錄到這種同步現象,都要歸功於一種名為「雙人神經科學(2PN, Two-Person Neuroscience)」15的幫助。研究人員不再只是分析母親或嬰兒的大腦活動,而是同時觀察兩者的活動。他們記錄雙方在同一時間內神經活動同時發生的狀況,並分析在這種情況下所發生的神經耦合。

關鍵在於,年幼的嬰兒與母親會共享對時間流逝的感受,構築一套在本質上具有音樂性且彼此一致的溝通系統。他們創造出一種情感連結的體驗,在這種體驗中,雙方注意彼此,同時發出具有溝通作用的聲音與動作。這種跟年幼嬰兒之間才有的獨特適應性現象,無法單靠轉錄對話來闡釋。如果要能夠闡釋,可能需要像樂譜或複雜語音符號才能做到,但最終看起來只會令人難以理解,無法一目瞭然。

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成人的引導:從注意力到語言文化的學習

如果真的能聽到一位母親與一個月大的嬰兒之間對話的內容,聽到的內容應該是:「我們在一起」、「我們在對話」或是「我們正在享受彼此的陪伴」。在非常早期的對話中,是成人抓住嬰兒的注意力,並將注意力帶往成人想要的地方,在那裡只存在「你與我」。成人才是提出共享溝通方式的人,是成人引導注意力、發起互動並決定該關注什麼。

成人提出談話的內容還有要培養的共同溝通目的。在這些情況中,這些小嬰兒會跟從成人的溝通提議,同時學習語言。雖然他們還沒學會長篇大論,卻能辨認成人說出的單字,理解其意義以及成人說出單字時所用的語音。例如,嬰兒從五個月大起就能認出自己的名字。接著,他們開始模仿發音,並逐漸接近所聽語言的語音。在由成人主導的溝通情境中,嬰兒學會了語言的韻律——即語言中的旋律與節奏組織結構,還有母音發音、明顯的子音聲音,以及常用單字的聲音規律等。在學習這些東西的同時,他們也在建立自己與他人的情感連結,成功踏入這個語言的文化圈。

Photo by Michal Bar Haim on Unsplash
Photo by Michal Bar Haim on Unsplash

本文內容節錄自La Vie出版書籍《人類如何學習語言?從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探索嬰兒到成人的語言能力躍進之謎》

出版日期|2025/11/06

作者|蘇珊娜.洛佩斯.奧爾納特(Susana López Ornat)

在本書中,鑽研語言習得議題超過五十年、與多個頂尖國際研究機構合作過的兒童語言發展研究先驅帶領我們深入探索語言習得的不同階段,並串聯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等科學的最新研究與發現,揭示嬰兒如何從牙牙學語、與自己或玩具「對話」,直到最終發展出完整敘事能力的驚人過程。

✹ 更多新書資訊 ⭢ La Vie 圖書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