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6

返回文章

泰國清邁 竹造體育館

泰國清邁 竹造體育館

泰國清邁 竹造體育館

泰國清邁 竹造體育館

泰國清邁 竹造體育館

泰國清邁 竹造體育館

泰國清邁 竹造體育館

泰國清邁 竹造體育館

泰國清邁 竹造體育館

泰國清邁 竹造體育館

泰國清邁 竹造體育館

泰國清邁 竹造體育館

越南 山羅茅草竹造圓穹頂空間

越南 山羅茅草竹造圓穹頂空間

越南 山羅茅草竹造圓穹頂空間

越南 山羅茅草竹造圓穹頂空間

越南 山羅茅草竹造圓穹頂空間

越南 山羅茅草竹造圓穹頂空間

越南 山羅茅草竹造圓穹頂空間

越南 山羅茅草竹造圓穹頂空間

越南 山羅茅草竹造圓穹頂空間

越南 山羅茅草竹造圓穹頂空間

越南 山羅茅草竹造圓穹頂空間

越南 山羅茅草竹造圓穹頂空間

廈門 汀溪竹餐廳

廈門 汀溪竹餐廳

廈門 汀溪竹餐廳

廈門 汀溪竹餐廳

廈門 汀溪竹餐廳

廈門 汀溪竹餐廳

廈門 汀溪竹餐廳

廈門 汀溪竹餐廳

返回文章

返回文章

百分百竹子打造的磅礡氣勢!與自然共舞的通透竹建築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在水泥叢林的世界裡,穿梭於一幢幢密閉、狹小的空間,近乎涵蓋了我們天天夜夜的生活日常,工作、與家人朋友相處、休憩睡眠,猶如在灰色的牢籠中裡庸碌地生活著,好似成了被都市豢養的犬獸,令人窒息。為了呼吸,為了對於原始自然的想望,為了在城市裡找到得以救贖的綠洲,以通透、清新空氣感的建築風格逐漸成為一派顯學!

 

為此,本月La Vie Top 10精選全球10大通透建築,不論是在建築材料上大量選用透明材質,模糊室內與室外的界線,亦或透過雕花鏤空設計,為建築引進燦爛日光,又或者,藉由如木、竹等自然建材,打造通風、空氣感十足的清新建物,都能夠增添現代生活裡的有機與柔軟氣息!本篇嚴選東亞地區3座竹造的特色建築,給你煥然一新的建築想像!

 

▶ 【La Vie TOP 10】玩轉燦爛光影的姿態!3座宛如披上薄紗的雕花鏤空建築!

▶ 【La Vie TOP 10】世界級建築大師也愛玻璃屋!搜羅妹島和世、坂茂等金獎建築師的通透建築作品!

 

泰國清邁 竹造體育館

位於東南亞的泰國清邁,在這個原始現代面貌並存的城市哩,一所位於高山上的小學「Panyaden International School」,其占地面積約782平方公尺的體育館則全使用竹子建造!負責操刀建築的設計團隊Chiangmai Life Architects(CLA),本就將建築視為一項生命工程,運用大自然有機建材,塑造出極具現代感及人性化的摩登竹建築。

 

生長快速、柔韌性強再加上低碳環保是竹建材的獨有特性,看來不壓迫的調性更讓身在其中的人有種心曠神怡的感受,而CLA所量身打造的這做大型竹造體育館「Bamboo Sports Hall」更是如此,由於整棟體育場建築都沒有使用任何鋼筋水泥,因此在建造和材料運送過程中的碳排放量也趨近於零,完全將對地球環境傷害減至最低。

 

至於其空間設計靈感則汲取自泰國蓮花,呼應學校所提倡的佛教教義,宛若輕柔布料層層堆疊的外表則與學校周邊天然丘陵景觀融爲一體,而如此層疊屋頂加上竹結構的特性,不僅能抵禦強風、地震,也確保體育館在四季炎熱的天氣中,有著良好自然通風和隔熱效果。

 

越南 山羅茅草竹造圓穹頂空間

屢獲國際建築大獎肯定的越南建築師Vo Trong Nghia(武重義),在他心中「竹子是21世紀新鋼鐵」,大學時期曾赴日本習得建築工法與知識的他,見識到日本人擅把天然資源融入建築,因而啟發他使用竹這項天然建材的探索與研究,對他而言,使用天然資源打造的建築,無論是要重建或是拆除皆能將環境傷害降到最低。因此他開始活用自然靈感,並把新技術與自然素材、傳統編織技藝做結合,重新定義建築住宅,更同時傳達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

 

這位打造過無數經典竹建築的大師,近期則再度將其標誌性的建築特色帶入越南山羅一處高地醫院,用當地竹材建造,靈感源於傳統竹籃的「Son La Ceremony Dome」圓形穹頂建築空間,作為醫院鄰近餐廳和禮堂的延伸場域,五個圓形茅草建築為園區構築了另一種空間面貌。

 

受到群山輪廓的啟發,有高有低的圓頂,也各自依其大小擁有不同空間作用,像是最大擁有15.6米高的圓頂則作為咖啡廳使用,其餘圓頂則可成為當地區民集會的場所或是休憩放鬆的空間,而每棟圓頂皆有雙層結構,其頂部天窗更允許光線自然灑進以及和煦風輕輕吹拂。

 

廈門 汀溪竹餐廳

除了越南當地外,Vo Trong Nghia的建築作品同樣遍布於世界各地,近日他攜手團隊於中國廈門市中心所打造的竹造餐廳-汀溪竹餐廳,更是令人備受期待!

 

汀溪竹餐廳由14根、間隔8公尺的竹柱構成,支撐著長14公尺寬的屋頂。隨著柱子逐漸升高向四周擴散,進而形成了特殊彎曲,類「人」字的建築外觀造型。團隊表示人字形屋頂可讓自然光線滲透入室內,為這個可容納200多人的空間增添活力與愜意氛圍。輕微彎曲的室內造型更讓置身其中的消費者體驗到分層框架結構。

 

不同於建築團隊過往諸多竹建造項目,室內空間多是開放式,汀溪竹餐廳室需於室內安裝空調,為此團隊想出一個方法,在柱子和牆壁間鑲入與竹子自然彎曲弧線相襯的拱形玻璃板。 並將竹子、橡膠板和茅草組成的隔版將玻璃與柱子連接起來,好讓空間能夠完全密閉。

 

Text / Ian Liu

Photo Credit / Vo Trong Nghia、Hiroyuki Oki、Alberto Cosi、Markus Roselieb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