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室版宮鬥劇!艾瑪史東、瑞秋懷茲《真寵》為女王互鬥心機 亮相2018金馬影展

希臘鬼才導演尤格藍西莫執導的《真寵》,由奧斯卡影后艾瑪史東和女配得主瑞秋懷茲兩大女神展開一場勾心鬥角、爭寵女王的英國「宮

2018金馬影展繼上週公布焦點影人奧斯卡最佳電影配樂得主麥可唐納,今日再公布十部於柏林、坎城、威尼斯、東京、卡羅維瓦利影展造成轟動的大師名導夢幻新作。陣容包括坎城影展閉幕片《誰殺了唐吉訶德》(The Man Who Killed Don Quixote)、影帝得主《狗奴人生》(Dogman)、評審團獎《我想有個家》(Capharnaüm)、最佳劇本《三張面孔》(3 Faces),柏林影展最佳劇本《博物館偷很大》(Museum),卡羅維瓦利影展最佳影片《羅馬尼亞野蠻史》(I Do Not Care If We Go Down In History As Barbarians),東京影展最佳影片《如果麥子消失》(Grain),金馬常客洪常秀與金珉禧合作的《草葉集》(Grass),在坎城獲得好評卻在俄羅斯引發爭議的《夏》(Summer),以及剛在威尼斯曝光、艾瑪史東和瑞秋懷茲主演的英國宮鬥劇《真寵》(The Favourite),都在熱騰騰的片單裡。


剛在2018威尼斯影展曝光的《真寵》,是《單身動物園》、《聖鹿之死》的希臘鬼才導演尤格藍西莫(Yorgos Lanthimos)執導新作,不僅找來奧斯卡影后艾瑪史東(Emma Stone)和女配得主瑞秋懷茲(Rachel Weisz)兩大女神展開一場勾心鬥角、爭寵女王的英國「宮鬥劇」,至於扮演安妮女王的奧利維亞科爾曼(Olivia Colman)詼諧的表現,更被看好是明年奧斯卡熱門提名人選,除了三位女星互飆演技外,英國兩大男星尼可拉斯霍特(Nicholas Hoult)和喬歐文(Joe Alwyn)也加入鬥權之爭。

 

英國大師泰瑞吉蘭飽經天災人禍堪稱影史製作過程最悲慘的電影《誰殺了唐吉訶德》終於完成,踏上奇異冒險旅程的兩位主角則分別由《星際大戰》系列的「凱羅忍」亞當崔佛(Adam Driver)、《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的「大麻雀」強納森普萊斯(Jonathan Pryce)飾演。義大利名導馬泰歐賈洛尼的《狗奴人生》,則將溫順的寵物美容師化身成冷血復仇者,不僅將男主角馬切洛豐特推上坎城影帝寶座,渾身是戲的吉娃娃也獲得金棕櫚狗狗獎。
 

能演善導的黎巴嫩女導演娜迪拉巴琪( Nadine Labaki)贏得坎城評審團獎的《我想有個家》,描述黎巴嫩貧民窟小男孩控訴無情父母,極其動人的演出,令觀眾淚如雨下。被國家限制出境的伊朗名導賈法潘納希(Jafar Panahi)在《三張面孔》以偽紀錄片的形式呈現伊朗女星趕救尋死粉絲的經過,表面上以假亂真,實則揭露了性別與創作自由遭受的打壓,獲得坎城最佳劇本獎。同樣因政治迫害強遭軟禁而無法出席坎城的俄國導演基里爾賽勒布倫尼科夫(Kirill Serebrennikov)的《夏》,透過俄國音樂先鋒維克多崔的反叛故事借古諷今,精湛詮釋維克多崔的韓裔演員Teo Yoo也確定將來台出席影展。

 
《男孩超級白》導演阿隆索魯伊茲帕拉西歐(Alonso Ruiz Palacios)贏得本屆柏林影展最佳劇本的《博物館偷很大》,找來墨西哥演技派男星蓋爾賈西亞貝納(Gael Garcia Bernal)重現博物館大劫案,表面上笑鬧有趣,卻也暗喻了墨西哥的文化認同矛盾。韓國名導洪常秀與繆斯女神金珉禧繼續合作的《草葉集》,則帶來影迷看不盡也看不膩的情愛百態。
 

《追拿吉普賽》導演哈都裘德(Radu Jude)的《羅馬尼亞野蠻史》,大膽揭開羅馬尼亞屠殺猶太人的暗黑歷史,不僅獲得卡羅維瓦利影展最佳影片的肯定,也確定代表羅馬尼亞角逐奧斯卡。土耳其名導森米卡潘諾古(Semih Kaplanoğlu)贏得東京影展最佳影片的《如果麥子消失》,則以絕美詩意的鏡頭,對面臨糧食危機與難民議題的未來社會提出精彩辯證,而讓人聯想到塔可夫斯基的《潛行者》。


 
2018金馬影展夢幻片單

《真寵》

角逐本屆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真寵》,是《聖鹿之死》希臘導演尤格藍西莫的最新力作。這回導演以十八世紀安妮女王在位時期的大不列顛王國為背景,描述瑞秋懷茲所飾演的女王閨密莎拉邱吉爾,她的政治地位因新來的宮廷女官碧蓋兒(艾瑪史東 飾演)而受到動搖,為此展開一連串的權謀鬥爭,只為爭奪女王的青睞與隨之而來的誘人權力。除了瑞秋懷茲、艾瑪史東兩位女神爭相上演「宮鬥劇」,尼可拉斯霍特和喬歐文兩位帥氣小鮮肉的表現也令人吸睛。
 


《誰殺了唐吉訶德》

英國喜劇名導泰瑞吉蘭被戲稱「受到詛咒」的作品《誰殺了唐吉訶德》,二十多年來歷經天災人禍、資金斷垣、演員易角等阻礙後終於登上大銀幕。由威尼斯影帝亞當崔佛飾演的大牌導演與坎城影帝強納森普萊斯演出的瘋癲老人,展開一段宛如現代〈唐吉訶德〉的魔幻旅程。擅以奇幻題材藉喻當代社會的泰瑞吉蘭,這回不僅巧妙藉著經典名著嘲諷影視亂象,更展現他對電影超乎常人的信念與癡狂。

 


 
《狗奴人生》

以《娥摩拉罪惡之城》贏得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的義大利名導馬提歐賈洛尼,新作《狗奴人生》講述性情溫和的寵物美容師,因意外捲入黑幫犯罪,不僅生命飽受威脅,人生也就此改變。飾演美容師的義大利男星馬切洛豐特,精湛詮釋人性從良善到殘酷複雜轉折,驚人演技不僅大獲好評,更奪得坎城影帝殊榮;劇中比人還有戲的吉娃娃,也獲得金棕櫚狗狗獎。
 


《我想有個家》

能演善導的黎巴嫩女導演娜迪拉巴琪,繼前作《人妻衝衝衝》睽違七年後,以《我想有個家》重返坎城,以充滿戲劇張力的故事對黎巴嫩的社會境況提出省思,贏得坎城影展評審團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獎。影片描述一名身負家庭重擔的十二歲男孩,在殺人罪嫌遭補後,決定控告他的父母,揭開他惶恐無助的童年。飾演男孩的素人演員贊恩阿勒費亞的撼動人心的超齡演出,更被媒體形容「令人哭翻一整袋紙巾」。
 

 

《三張面孔》

不畏政治迫害仍堅持電影創作的伊朗名導賈法潘納希,繼《計程人生》再次以偽紀錄片形式拍攝的新作《三張面孔》,講述伊朗知名女演員貝娜賈法利收到一則年輕女孩的求救訊息,決定和導演賈法潘納希擱下拍攝工作,前往深山村落找尋女孩下落。影片藉由三名不同時代的女性角色,呈現女演員在伊朗保守氛圍下的限制,以及藝術創作者的困境,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的讚揚。
 

 

 

《夏》

同樣因創作而遭受政治打壓的還有以《為神著魔的男孩》受到影壇注目的俄國導演基里爾賽勒布倫尼科夫,這回角逐坎城金棕櫚的《夏》,是他遭軟禁前所拍攝。影片描述俄國搖滾音樂先鋒的韓裔歌手維克多崔,如何在八○年代以音樂掀起全國熱潮,卻也受到保守體制與反對力量的考驗。電影透過黑白、彩色與動畫的交錯,呈現當時年輕人試圖衝破鐵幕的反叛精神,充滿借古諷今的意味。


 
《博物館偷很大》

以首部劇情長片《男孩超級白》一鳴驚人的墨西哥導演阿隆索魯伊茲帕拉西歐,第二部長片《博物館偷很大》改編博物館史上的著名劫案,講述墨西哥演技派男星蓋爾賈西亞貝納飾演無業青年,決定在聖誕夜上偷走珍貴古物,藉以嘲笑博物館的維安保全,再將古物賣掉大賺一筆,但這一切卻沒他想像中的容易。影片將家庭劇、公路電影元素精彩糅和,更藉由迷途青年與失竊文物,犀利指出墨西哥的身份認同問題,一舉奪得柏林影展最佳劇本獎。
 

 

《草葉集》

擅以極簡的手法挖掘男女情感關係的韓國名導洪常秀,新作《草葉集》與靈感繆斯金珉禧飾演獨坐在咖啡店一隅的常客,將店內的男女對話化作腦海中的恣意想像,為他們寫下浪漫結語,沒想到一次鄰桌客人的邀請,打破她一直以來的旁觀角度。洪常秀這次不僅以多組對話探討愛情的滋長與消亡,更絕妙地將這些組合集結起來,展現他獨特細膩的情感觀點。
 

 

《羅馬尼亞野蠻史》

以《追拿吉普賽!》針砭羅馬尼亞當今時局、勇奪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的羅馬尼亞新浪潮導演哈都裘德,《羅馬尼亞野蠻史》則將鏡頭轉向二戰時期對猶太人展開大屠殺的羅馬尼亞暗黑歷史,講述一名女導演試圖將這場悲劇搬上銀幕,引領觀眾反思,沒想到卻上演一場殘酷的人性大戲。影片精彩地藉由劇中人的唇槍舌戰,深究歷史實虛,不僅贏得卡羅維瓦利影展最佳影片,更將代表羅馬尼亞角逐奧斯卡。
 

 

 

《如果麥子消失》

曾以《蜜》獲得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獎的土耳其名導森米卡潘諾古,新作《如果麥子消失》改編自〈可蘭經〉經文,將故事移置到飽受糧食危機的未來世界,一名植物學家為了尋找殘存的種子,穿越致命邊界來到曾經瘟疫肆虐的地區,才發現這也是一趟面對自我的性靈之旅。影片宛如塔可夫斯基的《潛行者》般,藉由充滿詩意的長鏡頭,將土耳其安那托利亞高原的絕美景致,化作人與自然的永恆辯證。

 

via 金馬影展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恐怖遊戲改編電影《8號出口》3大看點!二宮和也演技逼哭玩家、詭譎世界觀神還原,日本地鐵推「解謎逃脫遊戲」響應

恐怖遊戲改編電影《8號出口》3大看點!二宮和也演技逼哭玩家、詭譎世界觀神還原,日本地鐵推「解謎逃脫遊戲」響應

西門町竟出現「8號出口」?川村元氣執導、二宮和也主演新作《8號出口》即將於2025年9月19日全台上映,西門町真善美劇院前廣場現正搭出黃色通道!8月底日本當地上映時東京、大阪地下鐵相繼推出在真實地鐵站內「解謎逃脫」的趣味遊戲,不免讓人引頸期待台灣相關響應活動——畢竟,無論本身是否為遊戲迷,這部電影恐怕都將燃起你我的遊戲魂。

全球知名恐怖遊戲改編的真人電影《8號出口》,自今年5月在坎城影展首映後,8月底即用最快速度躍上日本院線大銀幕,且不負眾望頭3天就開出近10億日圓票房。台灣緊隨其後於9月19日和觀眾見面,持續堆疊口碑與熱潮。

恐怖遊戲改編電影《8號出口》定檔2025年9月19日在台上映。(圖片來源:《8號出口》官方X @exit8_movie)
恐怖遊戲改編電影《8號出口》定檔2025年9月19日在台上映。(圖片來源:《8號出口》官方X @exit8_movie)

原版遊戲以地下道為場景,在「發現『異狀』立即回頭,沒發現則持續前進直至找到8號出口離場」的單純架構下,成功塑造極高的心理驚悚氛圍,如今經導演川村元氣的電影感詮釋、演員二宮和也的真人化演繹,電影版將玩出什麼新花樣,還待各位親自進戲院揭曉。本文率先分製作陣容、劇情架構、玩家回饋3部分帶大家「找碴」,文末另加映日本東京、大阪地下鐵為響應電影上映特別規劃的解謎逃脫遊戲——看完電影的大家,不妨挑戰真實版?

日本王牌製作人川村元氣此次以導演身分,攜手演員二宮和也。(圖片提供:壹壹喜喜電影)
日本王牌製作人川村元氣此次以導演身分,攜手演員二宮和也。(圖片提供:壹壹喜喜電影)

《8號出口》製作陣容

熱賣電玩遊戲影視化,集人氣導演、演員賦新意

日本獨立遊戲開發商Kotake Create所打造、全球狂銷逾180萬套的同名恐怖遊戲《8號出口》,2024年底宣布將二次創作為電影時便受矚目;確認由偶像天團「嵐Arashi」成員二宮和也攜手小松菜奈,並集結河內大和、花瀨琴音及童星淺沼成共演的新鮮陣容,愈發拉高橫跨遊戲迷到電影迷的期待值;後又因入選第78屆坎城影展午夜展映單元、獲現場觀眾起立鼓掌長達8分鐘(還正巧呼應片名)掀起話題。

主演小松菜奈、淺沼成。(圖片來源:《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主演小松菜奈、淺沼成。(圖片來源:《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主演河內大和、花瀨琴音。(圖片來源:壹壹喜喜電影、《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主演河內大和、花瀨琴音。(圖片來源:壹壹喜喜電影、《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8號出口》電影版編劇兼導演川村元氣,一人擁有導演、編劇、製作人、作家等多重身分,近年曾擔任是枝裕和《怪物》製片、過去則以新海誠《你的名字》及當代經典日片《告白》、《惡人》揚名;不僅是日本近年相當活躍的創作者,先前亦應邀來台參與過金馬電影大師課,對台灣觀眾而言並不陌生。2022年,憑導演首作《百花》成首位榮獲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Festival de San Sebastián)最佳導演獎的日本影人,2025年新作《8號出口》同步入選坎城影展午夜展映單元、多倫多影展焦點之作、釜山影展午夜激情單元等多個具關注度的國際影展單元。

叫好之餘也叫座,電影8月29日正式在日本上映,首3日票房直衝9.5億日圓(約2億台幣),毫無懸念拿下當週新片第一、佳績僅次於《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窩座再襲》,同時登頂2025年日本真人電影開片票房冠軍。

▼ 《8號出口》官方X公開的前導預告累計突破3,000萬次瀏覽

《8號出口》劇情架構

深陷無限循環的地下道,靠簡單「找錯」破難關

一名迷路男子(二宮和也飾)被困在無盡且冰冷無機的地下道中,為了逃脫而踏上尋找「8號出口」的旅程。這場挑戰的規則很簡單:不要忽略任何異變之處。若發現異變請立刻回頭;若一切正常,就繼續前進。最後一定要從「8號出口」離開,但只要錯過一次,就會被送回起點。迷路男子是否能成功達成目標,逃出這條永無止境的地下迴圈?

▼ 中文版預告搶先看

《8號出口》玩家回饋

主創對「改編」的掌握度高,不改動原作風味下形塑極佳電影感

改編作品尤其面臨一大考驗:如何在原作的具象或抽象「底色」上,繪出改編者乃至更多觀眾腦中可能的色彩。《8號出口》遊戲2023年上市時即深獲平台玩家歡迎,有超過90%給出好評,並指出它的設計邏輯簡潔、卻能爆發心理恐怖感,緊張度與真實度都拿捏得恰到好處,遊戲中的地下通道畫面甚至讓人聯想到東京都江東區實景;電玩評論則稱其將「鬼打牆」和「大家來找碴」機制結合運用得十分出色。唯相對單一的場面和劇情設定,引眾好奇怎麼擴充至大銀幕需達到的量體和複雜性。

《8號出口》於相對單一的場景中循環,如何加以足夠的「電影感」考驗改編團隊功力。(圖片來源:《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8號出口》於相對單一的場景中循環,如何加以足夠的「電影感」考驗改編團隊功力。(圖片來源:《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事實證明,《8號出口》電影整體調度理想,從劇本結構、導演手法到製作實踐各面向到位,被盛讚既保留遊戲的原始風格,為更突顯人性凹凸而添加的元素亦賦予故事全新張力,且幾乎沒有日式電影難免給人的老調重彈之感;作為一款遊戲改編作來說,可謂「完全沉浸」,尚不乏意外感動落淚的觀眾回饋。另方面,為熱愛原作詭譎莫測的世界觀走進戲院的原作迷群體至關重要,畢竟世界觀即為作品核心所在——捨去或丟失原作世界觀的改編作品仍可能獨立成為佳作,但從原作迷時而被氣得跳腳的案例即可見得,它必定不能被定義為「好的改編作」。關於這點,《8號出口》完成度高、故事性強,同時還有主演二宮和也水準之上的好演技為角色挖鑿深度、勾勒豐富線條,無疑將電影版再帶上層樓。

⋯⋯前所未有的心理恐怖遊戲即將於2025年9月19日在全台各大戲院啟動。

二宮和也的表現大受好評,日本觀眾多評價其演技使人物更具說服力。(圖片來源:《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二宮和也的表現大受好評,日本觀眾多評價其演技使人物更具說服力。(圖片來源:《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和童星淺沼成有精彩共演戲份。(圖片來源:《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和童星淺沼成有精彩共演戲份。(圖片來源:《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同場加映:東京、大阪地下鐵「解謎逃脫」響應活動

有趣的是,《8號出口》在日本上映的相關宣傳活動包含自上映日起和東京、大阪地下鐵合作舉辦的真實版解謎逃脫遊戲。概念與劇中類似,挑戰者購買專用解謎套件後,破解第一道謎題即可獲知第一個目的地,以此類推,逐步依循套件指示搭乘地下鐵前往不同地點,並尋找沿線散布的各種「異變」,最終破解所有謎題即算通關成功——逃出「8號出口」。除讓未玩過原版遊戲的觀眾親身體驗逃脫樂趣,也邀請遊客一面享受兩座城市地鐵魅力。

真實版解謎逃脫遊戲模擬劇中概念進行,予觀眾「角色的一日體驗」機會。(圖片提供:壹壹喜喜電影)
真實版解謎逃脫遊戲模擬劇中概念進行,予觀眾「角色的一日體驗」機會。(圖片提供:壹壹喜喜電影)
*注意事項:
1. 遊戲時間約3至5小時(期間基本上不會出站),建議10歲以上參與,由玩家自備智慧型手機。
2. 每位成人玩家必須獨立購買1份專用解謎套件,另有親子模式允許兒童共用家長購買的套件遊玩(同時配備只供家長瀏覽提示和答案的功能)。
3. 為管理遊玩進度,需與遊戲特設售票網站ESCAPE.ID連動;可直接使用Google、Line、Apple帳號或電子郵件地址註冊。

【東京場次】

  • 時間:即日起至2025年11月3日(最終日僅開放遊玩至20:00)
  • 地點:東京地下鐵各站站內及地下連通設施
  • 票種:一般版 ¥3,300/24小時版 ¥4,000(主辦單位建議選擇24小時方案,僅限於遊戲特設售票網站購買)
  • 購票方式:實體店鋪、東京地下鐵部分車站「大叔自動販賣機」(各店鋪地址和各站售票機位置詳見遊戲入口網)、遊戲特設售票網站ESCAPE.ID及其他合作網站

【大阪場次】

  • 時間:即日起至2025年10月31日
  • 地點:大阪地下鐵各站站內及地下連通設施
  • 票種:單解謎套件 ¥1,000/解謎套件+一日乘車券套裝 ¥1,500
  • 購票方式:大阪地下鐵定期票販售點(梅田站、難波站、天王寺站)
《8號出口》解謎逃脫遊戲於東京、大阪地下鐵同步展開。(圖片來源:《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8號出口》解謎逃脫遊戲於東京、大阪地下鐵同步展開。(圖片來源:《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西島秀俊X桂綸鎂《Dear Stranger》獲選2025金馬閉幕片!懸疑劇情直搗深層人性,電影美術3大彩蛋揭亞裔夫妻祕密

西島秀俊X桂綸鎂《Dear Stranger》獲選2025金馬閉幕片!懸疑劇情直搗深層人性,電影美術3大彩蛋揭亞裔夫妻祕密

導演真利子哲也最新作品、日台美合製電影《Dear Stranger》即將於2025年9月12日在日本上映,早前主演桂綸鎂出席影展透露拍攝心得,搭配完整預告及頻頻釋出的劇照更引劇情猜測。同時,在編導演備受關注之餘,本片電影美術亦藏各種有趣暗示,本文完整帶來從主創、劇情、寓意,到拍攝選址和空間陳設的綜合看點整理。

最新消息:2025金馬影展將由西島秀俊將攜《Dear Stranger》來台閉幕

金馬影展甫公布《Dear Stranger》為2025閉幕片,導演及兩位演員確定出席影展參與映後座談。真利子哲也表示非常高興自己的新作能同許多敬愛導演的作品一樣獲選金馬閉幕片,希望能為影展劃下精彩句點;西島秀俊提到和桂綸鎂合作是一次難以忘懷的美好經驗,很榮幸成為本屆焦點影人。

2025金馬影展焦點影人西島秀俊。(圖片提供:金馬影展)
2025金馬影展焦點影人西島秀俊。(圖片提供:金馬影展)

影帝影后首次共演,台日觀眾萬千期待

熟悉桂綸鎂的觀眾,肯定都相當期待這部新作品面世。多年來,作為一個從不趕鴨子上架、所謂並不高產的演員,其作品始終揭露著一種嶄新且清澈、冥冥之中卻可感知必然經過大力自我釀造後去蕪存菁的深切表達,讓觀眾不由地也總會拿出更多幾分認真來細細品味。

那麼近期焦點除此無他——由日本知名導演真利子哲也執導、西島秀俊與桂綸鎂搭檔演出,日台美三方共製且全片於紐約取景的懸疑電影《Dear Stranger》(中文媒體多暫譯作《親愛的陌生人》,下以此稱)定檔2025年9月12日在日本上映,片方近期正陸續於社群平台發布劇照和幕後記事進行預熱。因此,本篇將以現有資訊最大值,分主創團隊、劇情大綱、電影美術3部分介紹,文末加映桂綸鎂上週出席影展時無意中透給大家釣釣胃口的拍攝感想。台灣目前雖還未有關於上映時間的明確消息,不過絕對是指日可待,讓我們一邊先行了解,一邊靜候佳音吧。

▼ 《Dear Stranger》日本版完整預告搶先看

《親愛的陌生人》主創團隊

導演真利子哲也(Tetsuya Mariko)以代表作《失序男孩》、《男人真命苦》及近年短片《遺失》為大眾所熟知,創作主體聚焦社會邊緣、困於青春迷惘的個人,尤擅以交織黑色幽默、具視覺衝擊感的鏡頭帶動觀眾感官反應,被認為是社會暴力的描繪者。且他和金馬格外有緣,《失序男孩》、《男人真命苦》皆在過去影展上大獲好評,兩度隨片來訪的他也對台灣印象深刻。

另位日方主創為男主角西島秀俊(Hidetoshi Nishijima),其於1990年代因偶像劇《愛情白皮書》成名,後轉而耕耘舞台劇和非主流獨立電影領域,曾演出包括北野武導演的《淨琉璃》、描繪江戶時代的《大奧》琢磨演技,2021年憑改編自村上春樹小說的電影《在車上》廣受國際認可,更成為首位獲得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主角的日本演員。今年金馬影展特別規劃的西島秀俊專題,也將選映他早期與黑澤清導演合作的《人間合格》、與伊朗導演阿米爾納德瑞合作《電影魂CUT》及口碑之作《在車上》等。

*該專題完整片單後續將再公布,有興趣可持續關注金馬影展官方網站官方社群
西島秀俊於《親愛的陌生人》中飾演丈夫、父親「賢治」一角。(圖片來源:東映映畫《Dear Stranger》官方社群 Instagram @d_stranger_mv)
西島秀俊於《親愛的陌生人》中飾演丈夫、父親「賢治」一角。(圖片來源:東映映畫《Dear Stranger》官方社群 Instagram @d_stranger_mv)

女主角桂綸鎂不必多言,自然是台灣觀眾自動帶入的文藝片女神,不僅出道作《藍色大門》堪稱教材般的經典,亦曾挾《女朋友。男朋友》、《聖誕玫瑰》、《白日焰火》連3屆提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並以《女朋友。男朋友》摘下第49屆后冠。

>> 在此一併推薦沒有看過《白日焰火》這部電影的觀眾可收入片單,該片為第64屆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獎得主,桂綸鎂在劇中的演出也非常精彩。
桂綸鎂於《親愛的陌生人》中飾演妻子、母親「Jane」一角。(圖片來源:東映映畫《Dear Stranger》官方社群 Instagram @d_stranger_mv)
桂綸鎂於《親愛的陌生人》中飾演妻子、母親「Jane」一角。(圖片來源:東映映畫《Dear Stranger》官方社群 Instagram @d_stranger_mv)

《親愛的陌生人》劇情大綱

「是婚姻的寓言、異文化交流的真實寫照,亦是異鄉人凝視下的2020年代美國。」作為電影首發預告文案,此話全然道出電影核心:一段在異鄉、異文化碰撞中破碎的婚姻故事,以及包裹於婚姻故事中的人性啟示。

《親愛的陌生人》大體談美國移民家庭在文化熔爐下煉不開的種族隔閡與內心孤寂。(圖片提供:金馬影展)
《親愛的陌生人》大體談美國移民家庭在文化熔爐下煉不開的種族隔閡與內心孤寂。(圖片提供:金馬影展)

劇情主要呈現在紐約生活的日本人賢治(西島秀俊飾)和台裔美國人Jane(桂綸鎂飾)原先是一對朝著創建幸福家庭邁進的移民夫妻,卻因年幼兒子突然遭遇的一起綁架案(後更發展為殺人案)而使彼此深埋的祕密浮出水面,最終在情感和道德上雙雙走向崩毀。並如演員所言,這回真利子導演亦貫徹其標誌性手法,透過非常動物性的方式探討人性,挖掘深層的愛與絕望;同時仍精準拿捏懸疑電影節奏,90秒最新預告即完美構出心理驚悚雛形。「(這個劇本)通過各種象徵和哲學性元素,靜靜地揭示著『何能謂為人』。那些表面上無法被言說的一些什麼,事實上正是人性中最有魅力、也最貼近本真的部分。」桂綸鎂於演員留言中如此寫道。

劇本以一起兒童綁架為引,深度揭露人性真實面。(圖片來源:東映映畫《Dear Stranger》官方社群 Instagram @d_stranger_mv)
劇本以一起兒童綁架為引,深度揭露人性真實面。(圖片來源:東映映畫《Dear Stranger》官方社群 Instagram @d_stranger_mv)
導演並透過一貫的動物性手法直搗那些無法被言說的「什麼」。(圖片來源:東映映畫《Dear Stranger》官方社群 Instagram @d_stranger_mv)
導演並透過一貫的動物性手法直搗那些無法被言說的「什麼」。(圖片來源:東映映畫《Dear Stranger》官方社群 Instagram @d_stranger_mv)

《親愛的陌生人》電影美術3大彩蛋

在編導演之外,電影美術往往是成就一個時空、使觀眾信服並沉浸其中的關鍵環節。據劇組至今公開的7則幕後記事,可歸納3個用以強化兩位主人公異鄉異文化背景設定的巧思。

1. 拍攝地選址布魯克林「Red Hook」區一棟「紅磚」公寓

不確定為無心或有意,但此選址對劇中角色移民身分的隱性指涉看著相當有意思。「Red Hook」因其紅土地質和有如一塊尖角的區域輪廓而最早得名於17世紀荷蘭殖民者以「Roode Hoek(紅角)」稱之,19世紀中葉後隨海運發展一度成為紐約最繁忙的貨運港區,並吸引移民勞工集中碼頭工作。然而20世紀2、30年代再隨海運移轉至紐澤西等地,此區便陷入經濟衰退、組織犯罪等長時間的動盪和沉寂,1990年代甚至被認定為全美最糟地區之一。直至近20年,經由地產開發、藝術家進駐等社區再造,逐漸復興為一處保留在地生活感的新文化地帶。

綜上所述,電影描繪2020年代的美國,無論從歷史脈絡或當今環境來看,主角一家的生活背景設定於曾經的邊陲地區,引人猜測將著墨社會議題。

2. 主角住處以畫家Edward Hopper筆下美國當代都市的不安氛圍為靈感

出身紐約的已故繪畫大師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以描繪寂寥的美國當代生活風景聞名,大塊面、銳利線條和詭異燈光為其鮮明的創作特徵。直觀而言,《親愛的陌生人》在色調和構圖上皆流露這番韻味,帶來晦暗、壓迫之感。

3. 室內擺飾帶入亞洲風格

從牆上所掛的旅美日本畫家Toya Horiuchi作品、桌上翡翠色調的花瓶,到來自印尼爪哇島、峇里島傳統影戲「Wayang Kulit」所用的皮偶,主角家中陳設在在形塑亞洲風格,卻絲毫不淪為符號,反倒畫龍點睛地達到對於(未能有篇幅在劇中呈現的)角色過往的示意之效。

桂綸鎂談《親愛的陌生人》:再一次體會表演的美好

作為2025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她的一幀」單元評審(註),桂綸鎂7月份於青海出席媒體活動時回應主持人提問談起新片創作過程,「I had a great time there! 在紐約的拍攝讓我打開了一個嶄新的感官體驗。」同時分享在國際交流間收穫非常多不同的觀點,也嘗試了嶄新的表演方法,「我不確定大家看到結果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但至少我在過程裡是用一個跟以往截然不同的方式在執行,而我又再一次地體會到表演的美好。」針對電影接下來將回到台灣為2025金馬影展閉幕,她則更進一步表示,「能夠參與《Dear Stranger》這部電影,我的內心充滿感激,它讓我重回表演的最初,開啟我對於藝術創作的另一扇門。謝謝金馬影展的邀請,很榮幸與你們分享這份感謝與感動。期待這部電影餘音繞樑,陪伴觀眾前進下一趟旅程。」

桂綸鎂被問新片消息表示自己在詮釋這部作品的過程中再一次體會表演的美好。(圖片來源:東映映畫《Dear Stranger》官方社群 Instagram @d_stranger_mv)
桂綸鎂被問新片消息表示自己在詮釋這部作品的過程中再一次體會表演的美好。(圖片來源:東映映畫《Dear Stranger》官方社群 Instagram @d_stranger_mv)

註:「她的一幀」為香奈兒品牌與影展方於2021年共同發起的單元獎項,顧名思義致力於關注華語新生代電影作品中多元的「她」形象,鼓勵女性主題的影像書寫,獎金由香奈兒提供。今年迎來合作設獎5週年,評審團邀請演員桂綸鎂、導演殷若昕及柏林影展電影大觀(Panorama)單元負責人Michael Stütz出任。

集結優秀團隊共同創作,《親愛的陌生人》自上映消息公開至今備受各方關注,桂綸鎂也繼盧貝松監製電影《台北追緝令》後再攜外語作品回歸影壇,流利英文台詞、毋庸置疑的細膩演技盡展於預告之中, 2025年9月12日日本朋友們將搶先一睹此片神祕風采,台灣當然也迫不及待了。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