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皮婆婆》奪2018金馬創投百萬首獎 馬志翔《林森北路》、林心如監製《Miss Andy》紛獲獎肯定

金馬創投會議決選評審與百萬首獎得主《紙皮婆婆》

華語影壇最大創作與投資媒合平台「金馬創投會議」,今(15)日在臺北文創大樓14樓文創會所舉行閉幕暨頒獎典禮。金馬影后舒淇、金馬最佳編劇小野、香港知名監製利雅博三位決選評審,將百萬首獎頒給香港新導演任俠的《紙皮婆婆》;專為台灣優秀原創劇本設立的「臺北文創劇作獎」,則由李烈監製、馬志翔編導的《林森北路》奪下,抱走40萬元獎金。

 

35件入選企畫勾勒多元電影風貌 總獎額650萬破紀錄

金馬創投會議成立以來即獲得許多外部單位力挺設獎,給醞釀中的電影企劃最實質的鼓勵,今年總獎額高達650萬元,再創歷年紀錄。共有來自台灣、中國、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法國、荷蘭、羅馬尼亞等地的電影企劃共361件報名,最終入選者只有35件,獲選率不到10%。去年以紀錄片《日常對話》拿下柏林影展泰迪熊獎的導演黃惠偵,本屆再以侯孝賢監製的紀錄片《LOMA – 我們的家》入圍;其他參與競逐的入圍作品還包括李烈監製、馬志翔執導的《林森北路》、以及女星林心如首次擔任電影製片的作品《Miss Andy》等。

 

在三位決選評審舒淇、小野、利雅博的嚴格評選下,香港新導演任俠的《紙皮婆婆》從眾多優秀企劃中脫穎而出,獲頒百萬首獎殊榮。《紙皮婆婆》改編自真實個案,一名82 歲性格剛烈倔強以撿拾紙箱為生的朱婆決心抵抗不公義的社會制度的故事,提出對香港社會變化的觀察和提醒。決選評審認為,香港鮮浪潮的崛起,來自歷史和社會巨大的變動,是華語電影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浪潮之一,《紙皮婆婆》正是這股浪潮中,會逐漸影響到「主流、體制、商業」的一部電影。所以評審一致同意,在這樣的歷史時刻,把最大獎給這個團隊。

 

鼓勵台灣原創 《林森北路》獲「臺北文創劇作獎」

上個月剛終結單身的導演馬志翔,還顧不上度蜜月,就投入由李烈擔任監製的新片《林森北路》,一舉奪下專為鼓勵台灣原創劇本而設的「臺北文創劇作獎」,獲得40萬獎金。馬志翔開心地表示:「很感謝金馬創投給我們有機會,能夠讓更多人知道台灣在地的溫暖以及動人的故事!」《林森北路》以紙醉金迷的台北市林森北路為背景,描寫當地龍蛇雜處卻獨樹一格的在地風景,並透過主角的境遇,探索人性、江湖道義、與傳統承襲的新舊矛盾。決選評審認為《林森北路》透過一條並不長的道路,道盡人生百態的同時,也反映出台灣歷史、政治、文化環境的變化,又能緊扣台灣現狀,刻畫出女性、底層人民面對社會黑暗所展現的堅韌、生存、和希望,藝術性和商業性兼具,是一部非常值得期待的電影。《林森北路》預計明年中開拍。

 

劇作人才是影視文創產業最核心、最亟需的一環,因此,臺北文創基金會自2014年起,每年提供40萬獎金設立「臺北文創劇作獎」,實質鼓勵優秀的台灣原創劇作。雖然,40萬獎金對製作一部電影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但臺北文創希望藉這個獎項拋磚引玉,吸引更多資源投入,讓得獎的台灣好劇本進一步拍成好電影。

 

事實上,「臺北文創劇作獎」歷屆得主在得獎後,也的確吸引到各方資源挹注,陸續交出亮眼的成績。首屆得獎作品導演趙德胤的《再見瓦城》於2016威尼斯影展首映,旋即奪下歐洲電影聯盟大獎最佳影片,隨後入圍金馬獎六項大獎提名,趙德胤更獲得當年金馬獎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獎肯定。2017年得主張作驥導演的新作《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也已於今年9月殺青,目前正在進行剪輯後製,預定明年上映。

 

華語影壇最強推手 各路英雄齊聚顯神通

除了《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之外,歷屆入選企劃還有許多部也在今年成為華語影壇焦點,包括《地球最後的夜晚》、《冥王星時刻》入選坎城影展;《柔情史》入選柏林影展;《幸福路上》奪下東京動畫大賞;《幸福城市》獲得多倫多影展站台單元首獎;《范保德》《翠絲》和《只有大海知道》也在本屆金馬獎入圍多個獎項,在在凸顯金馬創投會議在華語電影圈內的重要地位與意義。

 

至於目前已開拍或正進行後製的還包括2016百萬首獎作品《馬賽克少女》、2017中影電影開發基金得主《瘋狂電視台》等多達10部作品,議題多元、風格手法迥異,值得影迷拭目以待!

 

現金獎項得主

百萬首獎【新台幣100萬元現金;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提供】

《紙皮婆婆》導演:任俠 / 監製、製片:舒琪、吳凱恩

 

臺北文創劇作獎【新台幣40萬元現金;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提供】

 《林森北路》導演:馬志翔 / 監製:李烈 / 製片:林哲嶔

 

CNC現金獎【8000歐元現金;法國電影中心CNC提供】

《主權》導演:巫俊鋒 / 製片:許維文、黃俊翔

 

嘉映創投獎【新台幣70萬元現金;興揚電影有限公司提供】

《濁水漂流》導演:李駿碩 / 製片:文佩卿、鄧幗茵

 

曼迦紀念獎【新台幣70萬元現金;財團法人宗宗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聽見歌在唱》導演:楊智麟 / 監製:陳鴻元 / 製片:詹子誼、詹于珊

 

華文創最具視野獎【新台幣30萬元現金;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戰慄酒店》導演:王逸帆 / 監製:李亞梅 / 製片:謝宏立

 

FPP MM2創意獎【1萬元美金現金;mm2影視娛樂提供】

《Miss Andy》導演:陳立謙 / 製片:林心如、王禮霖


鏡文學劇本獎【新台幣30萬元現金;鏡文學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海龍改改》導演:黃士銘、趙大威 / 製片:韓采君、王藝樺

 

中影電影開發基金【新台幣50萬元現金與新台幣50萬元後製折扣;中影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戰慄酒店》導演:王逸帆 / 監製:李亞梅 / 製片:謝宏立

 

後製獎項得主

內容物數位電影獎【前製設備與後製服務新台幣100萬元折扣;內容物數位電影製作有限公司提供】

《南巫》導演:張吉安 / 製片:林乾峯

 

WIP獎項得主

WIP湯臣創意獎【新台幣50萬元現金;湯臣娛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下半場》導演:張榮吉 / 監製:陳寶旭 / 製片:陳寶旭、董鼎安

 

via 臺北文創、金馬執行委員會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奥山由之導演首作《長椅小情歌》看點總整理:廣瀨鈴領銜10位演員詮釋5段交錯故事,以「長椅」為主視角的群像電影

奥山由之導演首作《長椅小情歌》看點總整理:廣瀨鈴領銜10位演員詮釋5段交錯故事,以「長椅」為主視角的群像電影

以廣告成名的日本攝影師奥山由之,跨足成為電影導演的首部長片作品《長椅小情歌》日前於2025台北電影節首映,並將於7月18日正式在台上映。廣瀨鈴、仲野太賀、草彅剛、吉岡里帆等10位日本實力派演員全來助陣,共同演繹5首交織城市光景、圍繞著河畔長椅而生的日常詩篇。一系列氛圍感拉滿的絕美劇照已盡顯「攝影師」功力,那麼奥山由之「導演」做得如何?本文為大家詳解全片看點。

日本知名攝影師、廣告導演奥山由之,6月28至30日攜首度執導的劇情長片《長椅小情歌(アット・ザ・ベンチ)》來台宣傳,並登上2025台北電影節進行全台首映,現場座無虛席自不在話下,誠品電影院安可場特別舉辦的「奥山兄弟檔對談」映後活動,更讓奥山由之與其弟、《我心裡的太陽》導演奥山大史,將兩人首次海外電影活動合體獻給台灣粉絲。而奥山由之於29日媒體茶敘中針對此次新片創作過程的娓娓道來,再度引得萬千期待。

相信大家對這位攝影師並不陌生,要不熟悉也無妨,以下將從他轉戰電影的簡歷說起,接續揭露即將在台上映的《長椅小情歌》導演、編劇、攝影及演員表演各方面必知訊息和片場趣聞。

奥山由之為新片《長椅小情歌》來台宣傳。(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奥山由之為新片《長椅小情歌》來台宣傳。(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並出席台北電影節,與媒體就創作過程進行分享。(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並出席台北電影節,與媒體就創作過程進行分享。(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首度跨足電影領域,執導作品《長椅小情歌》、《秒速五公分》兩年連發

1991年生的奥山由之,過去活躍於攝影、廣告與影像創作領域,曾獲「寫真新世紀」優秀賞與講談社攝影賞,憑藉寶礦力水得廣告、米津玄師〈感電〉及星野源〈創造〉等人氣MV為大眾所記憶。始終持以從日常細節中提煉詩意影像的長項,奥山由之至2024年首推劇情長片《長椅小情歌》,延續一貫清透溫潤的視覺風格,更邀音樂人安部勇磨操刀配樂,音畫相得益彰。其整體作品風格在真摯與怪誕之間取得獨特平衡,闢出一條有別於鬼才宮藤官九郎、大師濱口龍介等資深電影人的詩意蹊徑。2025年,亦再因接棒執導新海誠知名動畫《秒速五公分》真人版而備受矚目。

奥山由之轉戰電影導演領域,2024、2025兩年兩作《長椅小情歌》、《秒速五公分》陸續公開。(圖片來源:光年映畫、Instagram @yoshiyukiokuyama)
奥山由之轉戰電影導演領域,2024、2025兩年兩作《長椅小情歌》、《秒速五公分》陸續公開。(圖片來源:光年映畫、Instagram @yoshiyukiokuyama)

>> 《La Vie》雜誌曾專訪奥山由之,有興趣的讀者歡迎點此閱讀〈奧山由之的魔幻視覺之外!不停解構自我風格的攝影歷程〉全文。

《長椅小情歌》導演、編劇、攝影解析

▍導演觀點:從一張「長椅」展開的溫柔群像電影

《長椅小情歌》集結10位日本當代一線演員,卻罕見地以「物件」為敘事主視角。電影聚焦東京某條河河岸草地上一張不起眼的長椅,並由此開展多人多篇故事——它雖沉默,卻彷彿城市潛意識的收納器,靜靜見證來來去去的人們,承載著未被說出口的牽掛與記憶。

對此奥山由之親揭,其靈感來源於自家附近的一張長椅,「我常常經過那張椅子,幾年來它都默默佇立在那。不是靠近水邊,也不是巴士站,只是突兀地存在於草地中央。沒有人坐,但也沒有人討厭它。像是對城市變遷的一種固執抵抗,它讓我意識到,若不將它留下,或許哪天它就會不見。」早已超越公共設施的存在,這張椅子成為了導演童年記憶與城市記憶的交匯點,也進一步成為他想說故事的起點。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劇本架構:全片切分5個篇章,由不同編劇共同創作

為了傳達上述情感,全片由〈那些被剩下的〉、〈不旋轉的壽司〉、〈看守的責任〉、〈最後一場戲〉、〈寂寞會延續〉5段交錯的故事鋪陳,且為不限縮於自身觀點,奥山由之找來不同編劇共同創作,展現長椅作為「城市記憶載體」的多種樣貌;希望透過不同角色與情境,讓觀眾能變換角度重新觀看與理解這張靜默的椅子。從久別重逢的青梅竹馬、為瑣事爭執的情侶、嘗試勸回離家姊姊的妹妹、意圖拆除長椅的神祕公務員,乃至以外星語演繹的奇幻片段,《長椅小情歌》從一個個圍繞這張椅子的瞬間出發,勾畫出一幅幅記憶拼圖。

▍拍攝手法:「隱身式」攝影機一鏡到底

各約15分鐘的5段故事皆一鏡到底拍攝,營造如舞台劇般一氣呵成的觀賞體驗。攝影機全程固定不動,宛如場邊一位默默觀察的第三者,捕捉長椅周遭的人物互動與情感流動。奥山由之也特別舉其中一場廣瀨鈴的戲為例:拍攝當下演員因不小心掉了東西而短暫離開畫面,然劇組選擇保留原構圖,並未追拍補位——這些偶發的錯落與停頓,他認為反是演出中最真實動人的部分,亦讓角色與場景的關係更加自然、更加立體。

希望作品能像「有靠背的椅子」般給人力量

談到是否偏好特定的椅子類型,奥山由之笑說自己特別喜歡有靠背的椅子,「那種被支撐的感覺讓人安心。」並補充表示,自己從小就會觀察家具的「表情」,對物品有深厚情感,這也影響他對創作的想像。他比喻,與其拍出會「推你一把」的作品,他更希望自己的電影像一張有靠背的椅子,能讓人在疲憊時感受到那股默默支持的力量,彷彿輕聲說著:「你已經很努力了。」

坐上電影這張椅子的,無非是各擁不同狀態的觀眾,可能有滿心歡喜的,有悲從中來的,有自信篤定的,也有惴惴不安的——然而當電影的光亮起,該作品在那絕無僅有的一刻、之於椅子裡的觀眾而言,無論是長久的現實映照,抑或短暫的美好遁逃,若真能有股從後背隱隱而來、默默相撐的力量,其重要性之大必將難以計量。導演這看似樸實的話語,所含實為最難能可貴的創作真諦。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堅強演員陣容現身說法

將城市裡的日常光景交織成詩,讓每一個細微的故事得以延續

本片出演者廣瀨鈴、仲野太賀(第一篇及第五篇)岸井雪乃、岡山天音、荒川良良(第二篇)今田美櫻、森七菜(第三篇)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第四篇)等一眾實力派演員,紛紛表達了對這次拍攝經歷的感動。主演廣瀨鈴表示,「這是我第一次在拍攝中沒有明顯的『在演戲』的感覺,就像泡在溫熱的澡水中,時光充滿怦然心動。」並大讚拍攝現場幾乎看不到攝影機的自由氛圍。與她搭檔的仲野太賀亦回憶,「奥山導演曾說過,總有一天要在這張椅子上拍電影。當這願望真的實現,且邀請我一同參與,實在太開心了。」

廣瀨鈴,與仲野太賀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廣瀨鈴,與仲野太賀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仲野太賀,與廣瀨鈴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仲野太賀,與廣瀨鈴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作為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的演員,岸井雪乃對劇本給出高評價,「蓮見翔老師寫的劇本,看似無關緊要卻又極為深刻,讓我演起來非常過癮。」岡山天音則說,「這是我第一次對導演產生創作上的嫉妒心,完成品讓我對那張椅子產生了深厚的情感。」

岸井雪乃,與岡山天音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岸井雪乃,與岡山天音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岡山天音,與岸井雪乃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岡山天音,與岸井雪乃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荒川良良(左)亦於第二篇中出演。(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荒川良良(左)亦於第二篇中出演。(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由今田美櫻、森七菜詮釋的第三篇〈看守的責任〉,主要描繪姊妹之間的愛恨錯綜。今田美櫻分享,「情緒像風暴一樣傾瀉而出,卻讓人感受到強烈的愛。」森七菜有感而發道,「我開始思考,每一張椅子、每一個球,可能都連結著某個故事與某個人,這部電影讓我想成為那些故事的延續。

今田美櫻、森七菜共演第三篇〈看守的責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今田美櫻、森七菜共演第三篇〈看守的責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今田美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今田美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森七菜。(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森七菜。(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第四篇〈最後一場戲〉由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共演,草彅剛表達,「這次的拍攝手法,讓我感受到影像創作全新的可能性。」吉岡里帆笑稱,「沒想到會跟草彅先生一起講外星語!這樣的荒唐,可能一輩子就這一次。」神木隆之介感性地說,「能成為導演鏡頭下世界的一部分,是很幸福的事。」

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共演第四篇〈最後一場戲〉。(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共演第四篇〈最後一場戲〉。(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草彅剛、吉岡里帆。(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草彅剛、吉岡里帆。(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承導演之言:「這是一部集結個人願望與友情的作品。每位工作人員都像球隊隊員一樣,抱著純粹創作的熱情聚集到這張椅子旁,一起完成了這部小小的、卻真誠的電影。」2025年7月18日,《長椅小情歌》上映在即——獨自一人也很好、找到總和你在一起編織日常之詩的夥伴那更好,讓我們走進電影院,欣賞奥山由之攜手10位重量級演員呈獻的東京詩篇。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長椅小情歌》中文版電影預告

*更多《長椅小情歌》相關消息可至光年映畫官方臉書官方IG了解。

2025台北電影節現正於台北市中山堂、信義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進行中,頒獎典禮則於7月5日登場,電影迷們務必鎖定。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神隱少女》6/15大銀幕限定放映!吉卜力工作室成立40週年紀念活動,特別場特典推2025下半年曆

《神隱少女》6/15大銀幕限定放映!吉卜力工作室成立40週年紀念活動,特別場特典推2025下半年曆

今(2025)年6月是吉卜力工作室成立40週年慶的紀念日,台灣獨家發行片商甲上娛樂宣布,將於6月15日舉辦一日大銀幕限定的《神隱少女》特別場。

《神隱少女》大銀幕限定放映

甲上娛樂先前舉辦「想一刷再刷的吉卜力神作」網路票選,吸引數千名網友響應並熱烈參與投票,最終由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大獎殊榮的《神隱少女》拔得頭籌,片商也宣布將於本週日(6/15)舉辦一日大銀幕限定的《神隱少女》特別場,凡購票即可獲得「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A3海報,年曆由7部票選名列前茅的動畫組成,包括《魔法公主》、《天空之城》、《霍爾的移動城堡》、《龍貓》等作品,當天攜吉卜力收藏品入場,還可獲得40週年神秘小禮物兌換券。

《神隱少女》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大獎殊榮。(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神隱少女》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大獎殊榮。(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A3海報由7部票選名列前茅的動畫組成。(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動畫大師宮﨑駿以《神隱少女》、《蒼鷺與少年》榮獲兩座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肯定,並獲頒奧斯卡榮譽獎項「主席獎」表揚終身成就,成為日本動畫界史上第一個擁有兩座以上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紀錄的動畫導演。他與已故動畫導演高畑勳和製片鈴木敏夫等人於1985年6月創辦吉卜力工作室,所推出的動畫電影以細膩動人、高品質著稱,在全球最高日本動畫電影票房榜上佔有一席之地,其中票房排名最高的《神隱少女》也受到台灣粉絲喜愛,在此次「想一刷再刷的吉卜力神作」票選中勇奪冠軍。

千尋找回名字的過程感動人心。(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千尋找回名字的過程感動人心。(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特別場推出2025下半年曆特典

近來《心之谷》適逢30週年重返台灣大銀幕,上映10天全台票房累積賣破1千萬元,由於《心之谷》的誕生是當年宮﨑駿受了《海潮之聲》動畫版的刺激,而加速了少女漫畫《心之谷》動畫化的提案,因此也有不少台粉敲碗希望能在大銀幕看到《海潮之聲》。而這幾部讓鐵粉想一刷再刷的吉卜力動畫作品,皆被選為此次《神隱少女》特別場之限量特典「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中。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全台7家影城一日限定上映

《神隱少女》將於6月15日一日限定上映,凡於全台7家影城:美麗華大直影城、板橋秀泰影城、樹林秀泰影城、桃園新光影城、台中站前秀泰影城、台南新光影城、高雄夢時代秀泰影城購買《神隱少女》特別場電影票1張,即可獲得「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A3海報1張,一人限換4張,當天憑電影票及攜帶任一件吉卜力正版相關收藏品或甲上娛樂特典入場,還可獲得吉卜力40週年紀念小禮物兌換券1張。更多資訊請上甲上娛樂官方臉書粉絲團查詢。

慶祝吉卜力工作室40週年,《神隱少女》將於本週日一日大銀幕限定放映。(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慶祝吉卜力工作室40週年,《神隱少女》將於本週日一日大銀幕限定放映。(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資料提供|甲上娛樂、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