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擺滿瓷器才是好品味?故宮《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窺探風靡歐洲的東方瓷器熱潮

台北故宮展出的《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將帶你一窺大航海時代,歐洲國度與東亞國家間獨特的美學交流關係!(Ph

全是鏡花水月的想像?對於西方世界來說,遙遠的東方國度宛若罩著朦朧面紗的神祕女郎,總帶點迷離想像,然而基於雙方文化差異下,所碰撞出的藝術火花又是如何?作品是否也如隔層紗曖昧地玩轉東方人事物,正於台北故宮展出的《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將帶你一窺大航海時代,歐洲國度與東亞國家間獨特的美學交流關係!

 

籌備超過一年,作為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與台灣故宮的初次展覽合作,來自台灣、在荷蘭國家博物館亞洲藝術部擔任研究員的王靜靈博士,則成了本次穿針引線的重要角色,他表示本次展中有32件展品來自荷蘭國家博物館,可說是亞洲借展規模最大的一次,本次展覽亦突破過往多以宮廷傳教士為視角的主題策展,《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則多著墨於荷蘭商人貿易、使節團往返東西方,藉著不同角度看見迴盪於東西之間的交流故事,甚至探尋當時在歐洲各國掀起的「中國熱」。

 

十六世紀末當明朝正處朝代晚期之時,或許國家正在衰敗,然而在歐洲人眼中卻是藏有無限寶藏與精湛工藝的繁華之國,航海貿易時代的到來,種類繁多的中國商品湧入歐洲市場,特別是極少量的中國瓷器瞬間點燃貴族的收藏心,彷彿擁有東方風情的藏品是彰顯個人絕佳品味的象徵。而當時正脫離西班牙統治掌控的荷蘭,由於西班牙刻意在貿易上孤立荷蘭,逼得荷蘭人只得自尋新路,當時荷蘭航海探險家威廉˙巴倫德茲(Willem Barentsz)試圖通過北冰洋新航道,從另一方進入中國,然而冷峻氣候卻使得船隻擱淺無法動彈,這趟朝聖東方美夢快速泡湯,儘管事不成甚至得在寒天凍地的北國求生存,但這群無功而返的冒險倖存者,卻在回國後受到熱烈歡迎,其探險故事甚至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海上英雄事蹟。

 

《大中華帝國誌》(Historia de las cosas más notables, ritos y costumbres del gran reyno de la China)出版於1585年,是當時歐洲對於中國最全面介紹的書籍,儘管其本人未曾踏上中國。

 

當時船員們所帶著那本由西班牙傳教士胡安‧岡薩雷斯‧德‧門多薩(Juan González de Mendoza)所撰寫的《大中華帝國誌》荷蘭語譯本 (註1),以及其中一幅歐洲版畫,此次也首次飄洋過海移師台灣,在本次展覽中的「行旅足跡」單元展出;當然不只有冒險文物,1655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團幸運地覲見剛登基的順治皇帝以及1667年使團覲見康熙皇帝,藉由跋涉東方之旅,那留下珍貴的一手報導與多幅描繪中國地景、物貌的圖畫,皆在展覽中不缺席。

 

 

在1602年正式組織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簡稱VOC)的荷蘭人,一舉取得南洋貿易的霸權外,也讓阿姆斯特丹一躍成為世界貿易中心。不過談起珍寶,當面對茶葉、絲綢、香料、瓷器等琳琅滿目的物件,對當時歐洲人來說,最夢寐以求的奢侈品莫屬來自中國的瓷器,之所以如此著迷,主要是因為歐洲要直至十八世紀才發現製造瓷器的配方,因此當時眼前那來自遙遠東方國度的精美藝品,頓時間洛陽紙貴,不僅成了上流貴族心頭好,更是代表個人財富與地位的象徵,甚至從皇室宮殿到中產階級家中皆設有所謂的「瓷器室」,好好炫耀尊爵不凡品味。

 

五彩荷蘭紋章瓷 荷蘭國家博物館藏

 

「異國奇珍」單元展區,正是揭露荷蘭人於十七世紀海外貿易的全盛時期面貌,王靜靈指出展出的瓷器各有特色,其中在十七世紀滿載中國瓷器的沉船「白獅號」,於後出水的碎瓷器標本,一片片被拼湊的碎片,除了還原物件的美麗原貌之外,也像是重現荷蘭黃金時代的外貿榮景記憶。

 

 

明末開始接觸中國的荷蘭人,在十七世紀中葉也遇上了明清朝代更迭,儘管滿清早已入關,然而身處南方的瓷器重鎮景德鎮卻因南明勢力,加上戰亂因素,民不聊生。為此,荷蘭人則將眼光放向正值鎖國政策的日本,在1641年成功獲准與日本進行直接貿易後,順勢將瓷器貿易版圖拓展至東瀛,也紓困了1650年時與中國暫時停止瓷器貿易轉輸的艱難局面。在日本最初接受荷蘭瓷器訂單時,即被要求倣效中國瓷器樣式,然而不同於典雅的中國瓷器,日本彩繪瓷器柿右衛門與伊萬里瓷,色彩豔麗的外型對荷蘭人來說,就像是發現新大陸般,東瀛彩瓷風潮迅速襲捲整個歐洲,形成另一波時尚瓷器風暴。

 

日本 有田窯 青花釉上彩花卉紋瓶、罐五件組 荷蘭國家博物館藏

 

正因這波日本窯業襲來,當荷蘭再度恢復與中國進行瓷器交易時,竟反過來要求中國匠人依照日本彩瓷形式打造,形成在中國製作日本特色瓷器的有趣局面外,也間接促成了「中國伊萬里」的誕生。看瓷器的眼界開了,荷蘭東印度公司乾脆邀請歐洲設計師孔奈利斯普隆克(Cornelis Pronk)來操刀瓷器圖樣,像是其代表作《持傘美人》,在經由日本匠人轉化下,則成了穿著和服的江戶美人圖。

 

 

當然,一段從瓷器開始的文化交流,在商人眼中則是滿滿商機,各式仿效瓷器品充斥市場,儘管工藝上無法和中國瓷器媲美,但其造型、釉色方面卻幾可亂真。然而鐵杵終將磨成繡花針,十八世紀初德國邁森(Meissen)窯廠率先發現製瓷配方並成功燒造瓷器,正式開啟了歐式瓷器之路;那麼原先燒造錫釉陶器的荷蘭窯場呢?依舊持續下去,但卻擁有了極為優雅的美名-Dutch China,也被稱之為「德爾夫特藍」 (Delft Blue),白地藍彩色調,也成了日後荷蘭富有盛名的代名詞。

 

 

除了瓷器外,畫作也是彰顯東西方交流的重要元素,從荷蘭國家博物館移師展出的《荷蘭青花釉上彩中國風與黑人紋飾壁磚》,則呈現荷蘭人想像中的各種異國風格,因此觀世音菩薩、中式刀馬裝、黑人等各式風格統統出現在一塊,似乎也頗為成立,至於最讓人莞爾的則是,畫作左上方有荷蘭人仿效的中國字,然而樣式卻讓人無從辨識所寫為何。

 

青花釉上彩中國人物與黑人紋陶磚

 

想從多元藝術視角,重新認識東西相遇十七世紀的藝術傳奇嗎?不如前進故宮展開一場兼具知性與感性的「亞洲探險記」!

 

註1:《大中華帝國誌》(Historia de las cosas más notables, ritos y costumbres del gran reyno de la China )出版於1585年,是當時歐洲對於中國最全面介紹的書籍,儘管其本人未曾踏上中國。

 

《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前導影片


 

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 

展期|2018/12/20 ~2019/03/10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第一展覽區

 

文字 / Ian Liu

圖片提供 / 均勻製作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即將到台南的「紅球計畫」何以風靡世界?Kurt Perschke為城市創造限定驚喜,讓人人皆可參與藝術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發起的「紅球計畫」(RedBall Project),即將於3月29日至4月7日巡迴至台南,屆時紅球將降臨10個府城地標,引發熱議。

這件只以一顆充氣紅球為主角的創作,到底蘊藏什麼樣的能量,得以從2001年持續巡迴全球至今,成為世界為期最長的街頭藝術行動?藝術家本人的答案是,因為紅球總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成為「藝術行動的參與者」,化身自家城市的最佳代言人!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英國。(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紅球現蹤四大洲30多座城市

2001年,Kurt Perschke以美國聖路易斯(St. Louis)為起點,開啟了「紅球計畫」。此後的20多年間,他帶著這顆直徑4.5公尺、充氣後重達122公斤的巨大紅球,一路從美洲、歐洲遠行至大洋洲,接續其後的亞洲首站就選在台北,當時紅球在中正紀念堂、西門町電影公園、台北當代藝術館(MoMA)等地亮相。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英國。(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阿布達比。(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台北。(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為城市創造期間限定的驚喜

截至目前為止,「紅球計畫」已巡迴全球四大洲近40座城市,包含巴黎、倫敦、雪梨、巴塞隆納等大城,收穫的目光不計其數。停駐各城市期間,Kurt Perschke每天帶著紅球在不同的地標、名勝或有趣角落亮相,一天快閃一個地點,錯過就不再。更難得的是,「紅球計畫」在每座城市只會展出一次,因此每個親眼見到紅球的機會,都算得上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巴黎。(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英國。(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東京。(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為台南城慶400週年,紅球尋訪10個城市地標

時隔15年,「紅球計畫」再次來到台灣,這次將巡訪今(2024)年過400歲生日的古城台南,紅球預計落地安平古堡、接官亭、國立成功大學未來館、河樂廣場等地,最終站則選在古蹟大南門。

台南站總共有10個地點,全都由Kurt Perschke親自探訪後選出,藝術家在展出前刻意賣了個關子,只先曝光了5站,讓人們持續討論猜想紅球到底會去哪?目前已知的是,所有選址都回應著影響台南城市發展的重要水文地景,散落於昔日的海岸沙丘區、五條港、運河區域及文元溪、德慶溪、福安坑溪、竹溪等流域。看到這裡,你心中有想法了嗎?

不只是顆大氣球,而是創造交流、對話的催化劑

紅球尚未抵達台灣,就讓網友瘋狂討論其去處;不知不覺中,我們都成了「紅球計畫」的參與者,而這就是Kurt Perschke創造紅球的初衷。他曾分享,過去帶著紅球在世界各地展出時,常在街上遇到人們興奮地提出建議、分享靈感,為紅球發想下一個停靠點。在那一刻,人們不再只是「觀察者」,而是「共同想像的參與者」,成了這場藝術行動的一份子,也瞬間化作城市探索的最佳嚮導,對城裡的有趣所在如數家珍。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聖克魯斯。(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阿布達比。(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觀眾那股毫無掩飾、赤裸而真誠的激動,就是讓Kurt Perschke持續前往各地巡迴的動力,「我親眼見證這場跨越洲際、年齡、語言和文化的交流,所以持續邀請大家一同參與、共同想像!」這就是「紅球計畫」的本質,引領人們拿起名為「如果這顆球放在⋯⋯?」的鑰匙,打開想像的大門。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教堂山。(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羅徹斯特。(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官方攻略!追紅球的各種方法

紅球的來到,不只是在地人重新閱讀家鄉的契機,也是遊客初識一座城市的起點。為了讓人們深入認識臺南,「紅球臺南」策展團隊特別規劃街頭塗鴉、舊城牆導覽等活動,並於成功大學未來館呈現《紅球臺南|瑞波波 歷史街區策展行動平行展》,邀請人們跟著紅球的腳步尋訪台南各地,打開對城市、生活空間的更多想像。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安特衛普。(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想到台南追紅球?「紅球臺南」特別與Goshare合作,號召人們騎電動機車,用更環保的方式參與藝術、遊逛城市。另外,台南晶英酒店、捷絲旅台南虎山館也將推出期間限定的「紅球主題房」,其由藝術家Kurt Perschke親自參與設計,入住不僅能沉浸於紅球體驗,還可獲得紅球主題紀念品。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紅球計畫」在雷恩。(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
(圖片來源:RedBall Project)

紅球臺南 RedBall Tainan

展期|2024.03.29-04.07

時間|11:00-18:00

地點|共10站,包含安平古堡、接官亭、國立成功大學未來館、河樂廣場、大南門

⁕ 其他地點將陸續公告,請鎖定官方FBIG或加入Line官方帳號:@redballtainan2024

 

《紅球臺南|瑞波波 歷史街區策展行動平行展》

展期|2024.03.27-04.10

時間|9:00-17:00

地點|國立成功大學未來館二樓

這些人怎麼長了顆植物腦袋?藝術家Jean-François Fourtou在愛馬仕櫥窗,上演超現實田園童話

愛馬仕邀請法國藝術家Jean-François Fourtou打造2024「藝術家櫥窗」

愛馬仕(Hermès)常與世界各國的藝術家、工匠跨界合作,邀其揮灑個人風格,同時巧妙將愛馬仕標誌融入其中;成千上萬的創意不只躍上絲巾、家飾,更進佔旗艦店的「櫥窗」!

2024年,愛馬仕邀請法國藝術家Jean-François Fourtou為台北BELLAVITA旗艦店打造年度「藝術家櫥窗」,為慶祝愛馬仕巴黎福寶總店改裝100週年,其以總店「屋頂花園」為靈感,將植栽擬人化為童趣的福寶精靈「Hybridus」,透過3座「成對」的藝術裝置,述說福寶總店這一世紀以來的奇幻故事。

愛馬仕邀請法國藝術家Jean-François Fourtou打造2024「藝術家櫥窗」
法國藝術家Jean-François Fourtou為愛馬仕打造2024年度藝術家櫥窗。(圖片提供:愛馬仕)

從愛馬仕福寶總店找靈感

每一年,愛馬仕都會訂定「年度主題」,透過當年的服裝、皮件、家飾、包袋⋯⋯各種載體演繹,藝術家櫥窗當然也不例外。2024年,尾數正好呼應愛馬仕巴黎總店地址——福寶大道24號,也適逢總店改裝100週年,因此愛馬仕以「源於福寶的愛馬仕精神」為題,展開為期一年的「尋根」之旅。

愛馬仕邀請法國藝術家Jean-François Fourtou打造2024「藝術家櫥窗」
BELLAVITA。(圖片提供:愛馬仕)

走進Jean-François Fourtou的超現實故事

故事要從100年前說起——神秘的仙女忽然降臨巴黎,停駐福寶大道24號,悄悄施展了魔法,將路人全變成像福寶精靈「Hybridus」一樣,長著人身的混種植物;並留下一則預言,表示「Hybridus」這樣的神奇生物,將會在下個世紀再度出現。一個世紀過去,有趣的事情發生了——「Hybridus」與他的夥伴們果然在台北現身!穿著1920年代的復古服飾,帶人們前往福寶大道24號,打開一扇通往奇幻世界的大門。

愛馬仕邀請法國藝術家Jean-François Fourtou打造2024「藝術家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為什麼這些人長了顆「植物腦袋」?

像「Hybridus」這樣植物頭、人身的混種生物,延續了Jean François Fourtou本身的創作風格和語彙。出身巴黎、兼具雕塑家和設計師身份的他,擅長把玩人、物的比例和量體,透過超現實敘事探討人、空間、環境之間的關係。生涯早期至中期,Jean François Fourtou以巨大的動物雕塑、顛倒之屋《從天而降》等作品聞名,翻玩物件尺度、規格、存在方式的手法令人印象深刻。

2010年起,Jean François Fourtou開始創作一系列長著植物、蔬果腦袋的小人物,並幫他們取名為「Nanitos」、「Minitos」、「Maxitos」等,而這次為愛馬仕創造的「Hybridus」則是這個大家族的新成員。透過童趣、超現實的創意,他勾勒了人類與自然共生的景象,彷彿一首視覺化的田園詩歌;同時用趣味的口吻,邀請人們嘗試與自然建立連結。

將巴黎風景重現於台北

回到Jean François Fourtou在台北打造的藝術櫥窗。他將愛馬仕福寶總店的建築外觀、空間細節,濃縮於多組成對的藝術櫥窗中,讓小小的空間裝滿大大的想像。望向櫥窗,我們跟著「Hybridus」踏上探險之旅——登上福寶總店的露台,望向巴黎美景;看著福寶總店化身魔術方塊般的微縮模型,成了「Hybridus」們的玩具⋯⋯。

愛馬仕邀請法國藝術家Jean-François Fourtou打造2024「藝術家櫥窗」
Jean-François Fourtou特別提醒,櫥窗要「成對」看。(圖片提供:愛馬仕)
愛馬仕邀請法國藝術家Jean-François Fourtou打造2024「藝術家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有趣的是,Jean François Fourtou也將福寶總店的窗戶,以一比一的尺寸重現於台北,並貼心還原2種視角,一扇是由內往外看、另一扇是從室外往店裡看,兩座櫥窗成對看,彷彿真的來到巴黎,置身福寶大道24號。此外,福寶總店像是迷宮般的通道和樓梯,也被精緻復刻,當中蘊藏店面過去100年來擴建、改裝的痕跡。

愛馬仕邀請法國藝術家Jean-François Fourtou打造2024「藝術家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藝術家櫥窗,愛馬仕、創作者、觀眾的交會點

對愛馬仕來說,藝術櫥窗就像是品牌、藝術家與世界的交會點。櫥窗與傳統的博物館、畫廊等展覽空間不同,它直接面向街道、城市與每個行經的人,窗中的藝術品安靜卻富表演張力地說故事,吸引人們駐足細賞;只要有人停下腳步,那麼一場有效的藝術交流便成立,這正是愛馬仕每年推出藝術家櫥窗的原因,期待將藝術無縫融入城市,成為人們的日常風景。

愛馬仕邀請法國藝術家Jean-François Fourtou打造2024「藝術家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