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最美EMU3000型城際列車抵台!方序中操刀主視覺海報

台鐵最美區間車4/1首航!方序中操刀主視覺海報2

2021年7月30日,原訂6月抵台的「MU3000型城際列車」終於抵達花蓮港。由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製造的臺鐵新購EMU3000型城際列車,在26日從日本海運來台,接下來台鐵將展開密集的靜態與試運轉測試,設研院院長張基義表示,列車「外觀以『Silent flow―靜謐的移動』作為設計概念,如在白紙上劃過一筆曼妙曲線,極簡卻能表現出流暢的造型。列車整體簡約的外型設計,流動的線條筆觸、寧靜的美感,呼應了現代台灣具有的『靜謐』『留白』和『溫柔』的印象,展現台日友好及攜手共創嶄新未來的精神。」

224695716_3018019995146872_1708453286477947368_n
MU3000型於7/30抵達花蓮港,photo from TRA

219171359_3018019938480211_6896596438266693873_n

222270505_3018020045146867_6774276658646327644_n

2021年4月1日EMU900型通勤電聯車首航,行駛樹林到基隆路段

被譽為「史上最美區間車」EMU900型通勤電聯車,預計將於2021年4月1日首航,行駛樹林到基隆路段,並於4月4日正式對外營運,並由方序中操刀海報主視覺,並推出車頭花紋口罩與紀念幣。這輛通勤電聯車,是由南韓現代樂鐵股份有限公司所設計(Hyundai Rotem),及法國MBD Design 創意總監Philippe Georgel操刀設計,團隊細心觀察台灣,從現代化都會型態、美麗的自然風光、具代表性的傳統工藝圖案,與鮮明的車輛特色,各個面向汲取設計靈感,期望打造很有台灣風味的列車。

165846675_5975324755826564_3151500454022229777_n

如微笑般的區間車!台鐵全新通勤電聯車設計 結合台灣現代都會與自然風光意象


由方序中操刀主視覺海報

EMU 900新車首航,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邀請設計師方序中操刀主視覺海報,以【FUTURE IS NOW】為主題,為台鐵量身打造全新形象,也希望藉此為台鐵注入新活力,讓大家對台鐵的傳統印象有所改觀。

台鐵最美區間車4/1首航!方序中操刀主視覺海報2

海報主色調為,藍、綠、橘各自有其意涵,方序中比表示「EMU 900 的『藍』天代表一種希望、期待,也是開闊。EMU 3000 『綠』地襯托出它的速度,讓我們能夠踏實又快速地前進到每個想要去的地方。而鳴日號的『橘』色,代表著更多溫暖,彷彿充滿故事。無論是晨曦或是黃昏,都有一種魔幻時刻的感覺。」

文案以「FUTURE IS NOW」為題,一方面強調「鳴日號到來」的臨場感,同時也想藉此思考「我們在想像的未來到底是什麼?未來——也許我們過的下一秒,就是未來。」

167934952_5975325255826514_2385955427715383449_n

167565708_5975321862493520_4839310825134833126_n



166674149_5975324255826614_5861095676820138444_n


隨著首航到來,也推出兩款限量車頭花紋口罩與紀念幣作為紀念品

EMU900 型花紋口罩:順應疫情,紀念品也推出車頭花紋口罩,以少見的全版印刷生產,以色調層次與幾何重新詮釋電聯車的新面貌。

EMU900 型車頭紀念幣:以天空和海岸線的『藍』作為底色,讓大家回憶起搭乘電聯車時看到的美景,硬幣上還印著臺鐵局標誌、車輛型號、首航紀念及日期,是鐵道迷必搜的限量品。

09.EMU900 型車頭紀念幣

10.EMU900 型通勤電聯車頭花紋口罩



EMU900電聯車與EMU3000型的新型城際列車設計細節

車體設計:車頭的一抹微笑

一開始,團隊挑選出了建築、溫馨與汽車工業風等三種選項,最終經評估後選擇了溫馨調風格在理念上,車頭就像是面頰上的一抹微笑,以友善姿態開展一段旅程,整體設計從「A Smiling Welcome 笑臉迎人的姿態」切入,延續電聯車一貫的微笑特徵,並從台灣的現代都會與自然風光擷取靈感,融入親切外型、和諧色彩的設計,突顯一張充滿活力且親切的微笑,讓乘客能在列車進站時可以快速辨識外,也表達著歡迎登車的寓意。

如微笑般的區間車!台鐵全新通勤電聯車設計 結合台灣現代都會與自然風光意象

由內而外重新設計的小巧思

有別於過去招標設計圖,全新通勤電聯車塗裝幾經修飾,在極具現代感的車頭造型之中,綠色腰帶凸顯出了車頭流線型,設計師採用LED技術表達現代而生動的曲線,加強微笑和熱情的感覺,現代新穎的設計延伸到車輛內裝,強調柔和放鬆的氛圍與人體工學,帶來最佳舒適度,呈現優雅舒適的感受。

在內裝上,考量到各年齡階層的乘客身份,因此車廂內加強了安全設施,在色彩上,座椅以暗紅、灰藍色為主,降低強烈視覺對比,營造出乾淨、優雅的乘車氛圍。

如微笑般的區間車!台鐵全新通勤電聯車設計 結合台灣現代都會與自然風光意象

電聯車未來的購置計劃

台鐵購入的EMU900電聯車,其中兩台去年10月已經抵達台灣,但因為車內系統參數需要由德國原廠技師親自調校,原本應該在農曆過年期間啟航,卻延誤到4月連假才準備上路。接下來EMU900還會有10列共100輛陸續抵台,至112年會完成全數交車。而EMU3000型的新型城際列車,是另一款電聯車,也預計2021年6月開始交車。可以期待接下來台鐵列車的新面貌。

台鐵最美區間車4/1首航!方序中操刀主視覺海報7

文字整理|elif chan

圖片提供|台鐵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柏成設計改造新北環狀線捷運車廂!捕捉新北工藝風景,竹編、木材、蚊帳都運用其中

柏成設計改造新北環狀線捷運車廂!捕捉新北工藝風景,竹編、木材、蚊帳都運用其中

由柏成設計打造的新北環狀線捷運車廂「環狀線的移動美學」正式上路,攜手在地工藝與工業職人,從扶手、握把等細節著手改造,並向外呼應環狀線沿線景觀,以多角度呈現屬於新北市的人文與自然面貌,期望讓每天如一的通勤不只是往返兩點的過程,而是能夠享受在其中的美學體驗。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
柏成設計打造的新北環狀線捷運車廂「環狀線的移動美學」正式上路(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讓通勤不只是往返的過程

「環狀線的移動美學」以設計與工藝,為城市捷運系統開拓了另一種樣貌,重塑乘客對於每天上下車的想像。即使是最微小的細節,也可能隱藏著傳承數代的工藝技術;看似新潮現代的外觀,卻與新北市的工業傳統緊密相連。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2
「環狀線的移動美學」期望以設計與工藝重塑乘客對於每天上下車的想像(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1
「環狀線的移動美學」看似新潮現代的外觀,其實與新北市的工業傳統緊密相連(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內外呼應,巧妙聚焦環狀線景觀特色

穿越新北市各區的環狀線,在包圍北市都會區的同時,也面向著山區的綠意、水文。秉持著「通勤可以不只是過程,而是享受的目的」理念,柏成設計深入研究環狀線車站、捷運路線,以及乘客的體驗與想法,從現有的車體著手改造,將內部切分成黑色、白色兩半,分別面向環狀線內側的都市景觀以及外側的自然山景,創造通勤過程的不同視覺體驗。

柏成設計深入研究環狀線車站、捷運路線,以及乘客的體驗與想法,從現有的車體著手改造(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7
內部切分成黑色、白色兩半,分別面向環狀線內側的都市景觀以及外側的自然山景,創造通勤過程的不同視覺體驗(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用最日常的材料,展現不一樣的可能

作為在高架上行駛的捷運系統,環狀線車廂內反映著自然天光的變化。在內部的燈光設計上,設計團隊不做花俏複雜的設計,以最常見也最簡單的防蚊紗網,將原先直接刺眼的燈光濾出柔和美感,並巧妙地露出一點點的燈管,隨著列車行進呈現線性的移動感。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17
在內部的燈光設計上,以最常見也最簡單的防蚊紗網,將原先刺眼的燈光濾出柔和美感(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20
傳統常見的竹編材質,為捷運握把增添溫潤的觸覺感受(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車廂中的細節配件,都出自新北產業職人

新北市作為許多工業、工藝的重鎮,這些職人以往都處於供給材料、零件的最後端位置,擁有世代相傳的豐富知識與專業技術,卻因距離消費者遙遠而經常被忽視。本次,柏成設計與環狀線沿途街區的職人合作,重新思考材料的概念和潛力,製作編織椅背、竹編扶手、木製手把等細節。除了邀請在地職人共創,更優先選用環保材料,例如圓形木製把手,便是以回收的木屑製成,做出像千層派一般的穩固結構,帶來溫潤的觸感。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座椅
新北市作為許多工業、工藝的重鎮,職人們卻因距離消費者遙遠而經常被忽視(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15
手工編織的椅背(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14
除了展示職人們的作品,車廂內也為乘客介紹了背後的產業故事(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4
圓形木製把手以回收的木屑製成,做出像千層派一般的穩固結構(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除此之外,為致敬職人們的默默貢獻,「環狀線的移動美學」也將所有廣告版位撤下,換上新北職人的工作側拍照,讓乘客看見每個物件背後、精湛工序的推手。

資料提供|柏成設計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澎湖輪」全新啟航開箱!柏成設計打造慢活漂浮島嶼,打開海上交通的美學想像

「澎湖輪」全新啟航!開箱「柏成設計」慢活漂浮島嶼,打開海上交通的美學想像

上週(9月5日)首航的「澎湖輪」,由「鳴日號」設計師、柏成設計主理人 Johnny Chiu 邱柏文操刀,翻轉交通工具的純功能導向,以「慢活美學」為意象,將船隻化為一座移動的島嶼,帶著澎湖群島的性格,開啟台灣海上運輸的想像。

澎湖輪_柏成設計_Q2010680
「澎湖輪」由柏成設計主理人 Johnny Chiu 邱柏文操刀,以「慢活美學」為意象將船隻化為一座移動的島嶼(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為往返高雄港與澎湖馬公港的客貨兩用船「澎湖輪」,可載運旅客 600 人、4 台大型遊覽車及 82 台小客車,由台灣設計研究院整合策劃、「本質設計」負責品牌企劃、「博瀚設計工作室」打造指標系統、日本內海造船廠製造,顛覆過往普遍認知的「日本設計,台灣製造」模式,以設計理念、品牌、指標、空間設計,證明台灣近年來大大提升的設計能力,更希望能成為未來交通船的典範。

澎湖輪_柏成設計_Q2030143
「澎湖輪」融入本質設計企劃的航港局交通運輸品牌「Taiwan Hi」巧思(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澎湖輪_柏成設計_17
船上的指標系統由博瀚設計工作室 Bohan Graphic 打造(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克服時間壓力、船艙設計的複雜過程

原先預計要花三年建造的「澎湖輪」,因種種原因必須在兩年內落成,是本次最大的挑戰。船艙跟一般室內設計的工法本來就有很大程度的差距,又由於內裝的材料都需經過防火認證,能夠選擇的材料有限,光是牆面換一個顏色就要重新認證一次,施作的時間十分緊湊。

邱柏文提到,最一開始時,澎湖輪的內裝圖是由日本公司方設計的,「日方看到的澎湖,是網路搜尋出來的澎湖名產,他們看不到在澎湖生活的『慢』。」台日團隊間花了很多時間溝通討論,才有現在的澎湖輪。

澎湖輪_柏成設計__YU_1014-HDR
船艙內裝的材料都需經過防火認證,能夠選擇的材料有限,甚至牆面換一個顏色就要重新認證一次(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在海上延伸澎湖式「慢活美學」

澎湖的「慢」,是潮汐、是沙灘漫步、是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划槳,這些元素都透過邱柏文的巧思呈現在澎湖輪上。這艘宛如星級飯店設計的客輪,期望重塑乘客對於海上運輸的既定印象,讓平時習慣搭飛機、快艇旅行的人們能夠慢下忙碌的步伐,細細品味生活。

澎湖輪_柏成設計_14_咖啡廳
「澎湖輪」上設有咖啡廳等空間,讓乘客享受窗外海景與放鬆時光(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澎湖輪_柏成設計_RXV06879
「澎湖輪」也設有數個兒童遊戲室,不怕孩子坐不住感到無聊(圖片提供:Lucinda Chen)

從細節著手,傳遞自然平靜氛圍

澎湖輪上設有 6 種不同的艙等,參考飯店和商務機艙的內裝,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邱柏文解釋,艙內硬體能變化的有限,但從材質、色系著手,就能讓乘客的感受截然不同。像是座艙的地板選用淺沙色、灰色系,營造出沙灘與岩岸的舒適感;臥鋪房也選用溫潤的淺色木質床架和簾幕,取代過往「台華輪」冰冷無生氣的設計。

澎湖輪_柏成設計_RXV06871
座艙的地板選用淺沙色、灰色系,營造出沙灘與岩岸的舒適感(圖片提供:Lucinda Chen)

澎湖輪_柏成設計_10_臥鋪艙
臥鋪房選用溫潤的淺色木質床架和簾幕,取代過往「台華輪」冰冷無生氣的設計(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在燈光設計上,過往大家常覺得「越亮越好」,邱柏文則認為「有層次的燈光,更能凸顯空間的氣氛和風格」。無論是座艙、臥鋪、餐廳,都大量運用間接照明,可以隨著乘客的需求、船外天色的變化調整光線,看似微小的改變,就能讓整體空間柔和許多。

澎湖輪_柏成設計_08_特等房
邱柏文認為「有層次的燈光,更能凸顯空間的氣氛和風格」(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澎湖輪_柏成設計_Q2020648
在座艙、臥鋪、餐廳中,都可以看到大量運用的間接照明(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裡外呼應設計,與大海連結

除了從細節元素中模擬澎湖的慢生活,空間上也和船隻外身設計、海洋意象有所呼應。例如,觀景甲板就繪製跟船身一樣的橘、藍色幾何圖形;經濟艙座椅的配色,也安排從內側的白色到靠窗的藍色,與窗外海洋連成一線;餐廳牆面的弧形色塊,則是船身的外觀剪影。

澎湖輪_柏成設計_Q2020512
觀景甲板繪製跟船身一樣的橘、藍色幾何圖形,呼應整體視覺(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澎湖輪_柏成設計_06_經濟座艙
經濟艙座椅的配色,由內而外安排白色漸變到藍色,與窗外海洋連成一線(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澎湖輪_柏成設計_Q2020942
餐廳牆面的弧形藍色色塊是船身的外觀剪影(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資料提供|柏成設計 JC. Architecture & Design

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JC. Architecture & Design、Lucinda Chen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