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便當全新Logo視覺設計!設計總監4大提問親解識別設計亮點

台鐵便當全新Logo視覺設計登場!設計總監親解4大識別設計亮點

百年台鐵品牌玩出設計新意!台灣設計研究院TDRI與台鐵合作,邀請「中間研究室」總監郭中元,透過設計導入,為台鐵便當進行整體品牌優化。

台灣設計研究院 TDRI先後考據台鐵便當的百年歷史、進行市場調查,最終與設計團隊、台鐵共同定奪出整體風格。「移動中的風味記憶」是本次設計的核心概念,以極簡為訴求,在中英文字並置的Logo當中,設計師為「台鐵便當」訂製中文標準字,造字過程中,汲取品牌的視覺資產,崁入大眾最熟悉的「工軌」符號,以扁形字體呈現台鐵的沉穩與大器,字型線條與曲度則相對柔和,強化便當親民好吃的形象;英文字「TR Bento」更注入一股移動感,反射出列車行駛過程中品嘗便當的集體記憶,百年品牌求新求變的態度令人驚豔。

台鐵全新商標視覺設計

專訪「台鐵便當」視覺識別設計師、中間研究室 Midroom設計總監郭中元

Q 希望呈現出 什麼樣的 「台鐵便當」 品牌形象?

我們抓了一個主軸:移動中的風味記憶。我對台鐵便當的印象其實是從以前搭車和車站記憶而來,記得曾經坐在列車上、窗戶開啟的狀態下,聽到月台叫賣員用閩南語喊著「便當便當」,蠻有趣的一段記憶,而且能在移動過程中看著窗外吃便也很美好。當然,現在的時代可能比較沒有叫賣的記憶,純粹是到車站搭台鐵、高鐵、或捷運,但同樣地,如果你要吃到便宜又豐富的一餐,台鐵便當依舊是大家的首選。

面對台鐵這樣的百年品牌,說實在很難用完全翻轉的方式來露出,因為對內對外都有情感在,後來討論的結果決定以「台鐵便當」4字作為Logo,這樣的傳遞最為直接,也加入英文「TR Bento」作為副標,因為希望它能從在地走向國際,畢竟台鐵也會接觸到很多外來遊客,再來是記憶中「便當便當」的叫賣聲(音同Bento),它有一種親切感!

台鐵全新商標視覺設計

Q2 中英文字體分別選用了思源黑體和Akrobat,各有哪些選用上的設計細節?

其實就是化繁為簡,因為畢竟台鐵便當受眾很廣,不太可能使用過於前衛的設計,對我來說,這個案子比較像品牌優化,通常在進行老品牌改造時,會先審視既有品牌的視覺資產,看看有沒有能保留的,台鐵便當的部分,我們後敲定的是保留「工軌」的元素,因為不管哪個世代一定對「工軌」有記憶點,是一種台鐵經典。

另外,這次也想要在設計中找到新舊之間的軌跡,所以標準字「台鐵便當」以「工軌」為造型發想,而為了讓視覺感受趨近沈穩,字形稍微扁一點;但在沈穩的過程中,也不能忘記它並不是「台鐵」本身的識別,而要聚焦在「便當」身上,所以為了能連結到便當口感以及好吃的印象,筆畫的粗細和曲度也比較圓滑。英文副標部分則帶入「移動感」,讓中英文字之間,兼具穩重與移動兩種感覺。

台鐵全新商標視覺設計

Q3 過程中最挑戰的部分為何?

過程中的確有一些妥協,但其實台鐵團隊很配合,他們都願意接納並尊重專業,對於公部門翻轉、美學導入這件事,絕對值得給予肯定和鼓勵。過程中發生的挑戰,現在想起來都蠻有趣,例如整個過程我們其實提了很多方案,像是一開始想要圖像識別,但因為圖像、符號容易讓人產生負面的聯想——交通運輸發生事故,台鐵認為這樣的圖像具有不討喜或不吉利的象徵,所以我們最後就捨棄了圖像識別的呈現方式。

台鐵全新商標視覺設計

不過因為我過去也參與很多傳產的品牌形象再造,很了解資深人員會因為念舊,而對於原本的形象有一些既定的感情包袱,進而產生不能跨越的紅線,所以當然也能理解他們的立場;就像室內設計師,他還是必須要相信風水,是一樣的道理。


Q4 在整體設計過程中,有哪些前期調研的心得呢?

過程中去了蠻多台灣各處的車站,了解目前台鐵便當生產模式、廚房狀態、銷售環節,或者什麼品項賣最快、消費者喜歡在哪些車站買便當等。我也是因為這樣的盤點才知道,原來台鐵的便當,每個車站都有不同廚房負責,也會有不同菜色和售價,甚至有些消費者會特別喜歡某一個車站所推的商品。另外也預告一下,10 月份設計展在新竹車站會有新的賣點,會把概念導入空間設計,包含各種體驗和服務,讓民眾對於「台鐵便當」品牌形象有比較深入的感受,很期待!

TDRI X 台鐵便當TRBento視覺識別設計

❚Logotype 中英文字體 客製化標準字

❚中文文書字體 思源黑體

❚英文指定字體 Akrobat

#視覺識別設計│ 中間研究室 Midroom

AD│郭中元 

D│黃煒仁 

企劃│秦安慧、林玲

文字|曾智怡

圖片題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TDRI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Logo、主視覺亮相!大阪世博設計系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以圓與圓環致敬過去、演繹未來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Logo、主視覺亮相!大阪世博設計系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以圓與圓環致敬過去、演繹未來

2025年「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主視覺與Logo,由2025大阪世博設計系統的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其將今年的主題「つなぐ、つながる、大みそか。(連結、相連、除夕)」,以圓與圓環的意象呈現,既保有紅白歷史所象徵的傳統與經典感,也融入能展現未來紅白可能性的現代、洗鍊設計。

隨著先前NHK公布今年紅白主題與主持人將由女演員綾瀬遙、搞笑藝人有吉弘行、女演員今田美櫻,以及NHK主播鈴木奈穂子擔任後,近日最新亮相的主視覺與Logo設計,也讓人再次對這場日本跨年盛事充滿期待。而關於背後的設計理念,設計師引地耕太也在X社群平台進一步分享他的創作想法。

紅白以「連結、相連、除夕」為主題

引地耕太提到,今年的紅白是為「NHK放送100年」畫下句點的節目,同時也是「大阪世博之年」的收尾,能在如此重要且具里程碑意義的一年,被指派這樣的重責大任,他感到非常榮幸。而今年正逢「戰後80年」,國內外依然面臨各種隔閡與分裂。因此,紅白歌合戰希望成為跨越時代、世代、性別、語言、人種界線的節目,讓彼此能「連結、相連」。這也與今年大阪世博、世博設計系統的「こみゃく」概念相呼應,引地耕太也透過設計將這份理念傳遞給大家。

編註:こみゃく(Co-MYAKU)是在大阪世博的設計系統中,作為象徵「生命」的ID元素而誕生的暱稱。原本它只是設計系統的一部分,但在網路上逐漸被自然地稱作「こみゃく」,並受到眾多創作者與藝術家的喜愛。每一個「こみゃく」都有不同的外形與姿態,在大阪世博會場的各個角落,也能看到它們的身影,為空間注入生命力。

更多完整內容 → 2025大阪世博設計系統解析!專訪創意總監引地耕太,以生命為中心聯動會場設計、藝術與聲音景觀

從連結中誕生的嶄新未來

而這次紅白Logo的設計概念是「從連結中誕生的嶄新未來」,並向過去紅白的傳統Logo致敬。透過紅與白、世代、性別、語言、人種等多元的不同事物彼此相連、共同合作,從而創造新的未來。看似是由圓與圓環組成的Logo,也代表地球、世界與未來的永續循環。這個簡約卻具延展性的全新Logo,將成為未來紅白的象徵。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的主題為「つなぐ、つながる、大みそか。(連結、相連、除夕)」,並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本屆Logo與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的主題為「つなぐ、つながる、大みそか。(連結、相連、除夕)」,並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本屆Logo與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事實上,引地耕太起初也考慮過更奇特、更搶眼,或帶有「強烈設計感」的提案,但他最終認為,這不適合紅白這個歷史悠久的國民節目,更不適合NHK放送100週年這個特別的時刻。因此,他選擇呈現更為正統、王道感的風格,以明確的概念,盡可能抑制設計師的自我、避免過度設計,追求簡潔且具備概念性的作品。這不僅是對紅白傳統的致敬,也是進一步構思該如何演繹接下來一百年的未來樣貌。

本屆紅白Logo的概念是「從連結中誕生的新未來」,並向以往紅白的Logo 致敬。(圖片來源:引地耕太 X@kouta_hikichi)
本屆紅白Logo的概念是「從連結中誕生的新未來」,並向過去紅白傳統的Logo 致敬。(圖片來源:引地耕太 X@kouta_hikichi)

致敬過去,也孕育未來

他進一步補充,這次的設計靈感來自經濟學家熊彼得(Schumpeter)對「創新本質」的思考,也就是把從未組合過的事物相互結合的「新結合」(New Combination)概念。紅與白象徵彼此不同的存在,包括時代、世代、性別、語言、人種……,它們各自獨立、互相尊重;但正因為這些差異能相互連動、協作,新的未來才有可能誕生。另外,日本自古以來,也擅長將自身文化與外來文化相互融合,創造出新的面貌。他也希望在NHK放送100週年的此刻,以紅白的設計傳遞「致敬過去,也孕育未來」的理念。

充滿活力的主視覺設計

而這次的紅白主視覺則以Logo元素為背景,在保留經典正統感的基調下,希望觀眾第一眼便能感受到紅白特有的歡樂與期待。因此,引地耕太採用了更具流行感的視覺風格。在攝影師宮原夢画的鏡頭下,主持人們的燦爛笑容,加上富有躍動感的畫面,也讓整體氛圍更加鮮明有活力。

本屆紅白主視覺以Logo元素為背景,打造出主持人們洋溢著生命力、彷彿為光輝未來獻上祝福的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本屆紅白主視覺以Logo元素為背景,打造出主持人們洋溢著生命力、彷彿為光輝未來獻上祝福的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微軟Office圖標新設計!流動線條、明亮漸層營造動態感,呼應人與AI流暢合作的產品體驗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最近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等程式,有沒有發現它們悄悄換上了新圖標(icon)?近日微軟(Microsoft)針對旗下10個主要Office應用程式,進行了2018年以來首次的圖標再設計,其保留原版大致架構,融入流暢曲線、鮮明的漸層色調,並簡化視覺元素,透過微小卻精妙的調整,呈現更易辨識、更具彈性和親和力的新形象。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AI如何影響設計?微軟用這組圖標回應時代

電腦上的軟體圖標(icon)雖小,卻是完整使用者體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設計精良的圖標,不僅得以將產品/服務功能、品牌識別等要素化繁為簡,更能在使用者心中留下難忘的視覺印象。然而隨科技飛速發展,人們生活及工作模式變動之快,圖標能否貼合時代脈動及使用者需求,也考量品牌及設計者的策略和功底。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微軟Office上回推出新圖標已是2018年,距今推出的2025最新版已過7年。這期間AI技術發展極快,大大改變人們的工作模式,微軟也從中觀察到使用者對Office產品體驗的期待有所轉變,因此於2023年推出AI智能助理「Copilot」,提供內容協作、跨應用程式整合等服務,盼能透過人與AI之間流暢合作,達到提高生產力、激發創意等目標。時隔兩年再推Office新版圖標,則可視為將「人與AI流暢合作」此概念視覺化的設計行動,藉此反映出AI對設計及產品開發的實質影響。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以「連結」為設計關鍵字

作為微軟Office宇宙中的「串連者」,CopilotLogo以彩色環帶般的視覺,象徵流動、整合、連結等特質,其有機線條及繽紛色彩,也成了Office圖標再設計的一大靈感來源。在新版圖示中,微軟汲取Copilot Logo意象,並以「連結」為關鍵字發展設計,其不僅意指視覺之間相互「連結」所達成的一致性,更體現了微軟Office體系無縫「連結」人與AI及各軟體,所帶來的流暢使用體驗。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弧線 X 曲面 X 鮮亮漸層共組動感圖標

設計團隊秉持「進化,而非革命」的設計精神,不對圖標做大幅調整,而是透過精妙微調傳遞理念。2025新版圖標保留了原版既有的字母區塊,如代表WordWExcelX等,以確保即刻辨識度;並沿用原版大致架構,巧妙做了點「減法」,像是把Word圖標中原有的4個矩形調整為3個,減少視覺上的干擾。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相對容易觀察到的改變在於「線條輪廓」和「色彩」。新版圖標以曲線取代銳利邊角、將形狀邊緣柔化,用曲面代替原先厚重且靜止的形體,讓整體視覺變得更加俏皮可親。用色方面,每個軟體沿用其代表色,像是Word的藍、Powerpoint的橘、Excel的綠等,但色彩變得更加飽和鮮亮,並擅用漸層創造視覺上的靈動感和立體度。透過這組動感又俏皮的新icon,微軟向世界遞出一封邀請函,邀人們打開Office一同激盪腦力和創造。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微軟Office圖標迎新版設計!流動線條、鮮亮色彩共織動感視覺,呼應人與AI流暢協作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Microsoft Design)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