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間機場膠囊旅館!「Thé Stay町・草休行館」進駐桃園機場 木質調空間結合台灣茶文化

全台首間機場膠囊旅館!「Thé Stay 町・草休行館」進駐桃園機場 木質調空間結合台灣茶文化

若你是空中飛人,對於班機報到事宜絕對駕輕就熟,不過並非每架飛往世界各地的航班都擁有漂亮時間,舉例來說,若是搭乘凌晨時段的紅眼班機,由於需提早抵達機場,這中間預留通勤報到時間,往往到正式出關前,三、四個小時就這麼一溜煙消散而去,登機前的漫長等待,十足考驗人們耐性。為此,近期進駐桃園第二航廈的「Thé Stay 町・草休行館」(Thé Stay Capsule Hotel),則成為全台第一間設立於機場的膠囊旅館!

對於搭乘紅眼班機的出入境旅客來說,由於班機時間較晚關係,要抵達市區或是凌晨前往機場都不是件容易之事,因此「Thé Stay 町・草休行館」的登場可謂提供了旅人一處方便歇息的好處所。落腳於桃機第二航廈五樓全新「台灣玩藝大道」旁,旅館整體以溫潤木質調為主,24小時營業的服務,讓旅人能夠不再那麼匆忙,並且能夠好好放鬆身心,期待即將開啟的美好旅程。

全台首間機場膠囊旅館!「Thé Stay町・草修行館」進駐桃園機場 木質調空間結合台灣茶文化

旅館以「茶」為主題貫穿,也巧妙呼應品牌名稱「Thé」(法語中茶的意思,發音則為閩南語的茶)及從茶一字上下拆解而來的「草休」概念,盼望旅人都能在短暫片刻休息後,再次獲得能量。就像是一杯會回甘的茶,旅館室內空間以淡綠色為主色調,譜出不壓迫且具放鬆的明亮氛圍。

全台首間機場膠囊旅館!「Thé Stay町・草修行館」進駐桃園機場 木質調空間結合台灣茶文化
大廳提供旅人放鬆泡茶的空間,撫慰旅行的過程中的辛勞。

前來體驗住宿的旅客,除了得以好好補眠外,也能品嚐到「臺茶舍」台茶風味,並且租借茶枕,體驗在茶梗香氣中入眠的美妙感受。「Thé Stay 町・草休行館」過夜入住時間為下午4點至上午10點,有男女分區的單人床位,也有雙人、三人、四人專屬空間。若不想過夜,也有依時計費選擇,包括膠囊單人房2小時、3小時、4小時、5小時、6小時等選項。

全台首間機場膠囊旅館!「Thé Stay町・草修行館」進駐桃園機場 木質調空間結合台灣茶文化

235371647

Thé Stay 町・草休行館

地址:桃園市大園區航站南路9號5樓 (桃園國際機場-第二航廈內,至出境大廳三樓的第22號報到櫃台,搭乘手扶梯至5樓)

電話:03-393-1912

房型:單人床位(男女分開);雙人/三/四人專屬房間;

房間內部:提供LED化妝美鏡、小桌子、插座、衣架等。

衛浴設備:皆為共用(男女分開),免費提供洗髮精、沐浴乳、Dyson吹風機。

FB:https://www.facebook.com/TheStayCapsule/

訂房:https://tinyurl.com/rjp6dbh

延伸閱讀

RECOMMEND

Apple打造全新創作基地「Apple Music Radio」!三層樓空間從錄音室到舞台一應俱全

Apple打造全新創作基地「Apple Music Radio」!三層樓空間從錄音室到舞台一應俱全

Apple Music迎來十週年之際,於美國洛杉磯揭曉全新落成的工作室「Apple Music Radio」,集音樂、影音、Podcast等內容製作於一地,更將舉辦現場演出、見面會等各種形式的活動,致力成為創作者與音樂產業的重要基地。

自創立以來,Apple Music Radio舉辦眾多全球首播、深度專訪、驚喜演出等活動,致力於成為全球藝人與樂迷即時連結的場域。透過策劃嚴謹、由創作者主導的敘事方式,Apple Music Radio期望加深聽眾與音樂之間的連結。而本次全新打造的工作室,也象徵著Apple支持音樂人的使命,持續以幫助他們以多元形式的工具、平台來訴說自己的故事。

Apple打造全新創作基地「Apple Music Radio」!三層樓空間從錄音室到舞台一應俱全
本次全新打造的工作室,也象徵著Apple支持音樂人的使命(圖片來源:Apple)

為音樂人打造的一站式創作基地

位於洛杉磯的Apple Music Radio佔地近1,400平方公尺、樓高三層,強調為音樂人量身打造,設有齊全的創作與表演設備,包含兩座配有空間音訊播放功能的錄音室,還可作為訪談或即興演出空間使用;一座超過350平方公尺的表演舞台,未來除了用於現場演出,也將舉辦粉絲見面會和放映會等;A-List資料典藏庫展示Apple Music歷年來的經典時刻與精彩作品;當然還有專業的混音室、攝影棚、剪輯室、錄音室等,支援社群媒體、Podcast等全方位的內容創作。

Apple打造全新創作基地「Apple Music Radio」!三層樓空間從錄音室到舞台一應俱全
於洛杉磯的Apple Music Radio佔地近1,400平方公尺、樓高三層(圖片來源:Apple)

全新的Apple Music Radio不僅展現Apple對音樂串流的創新野心,更涵蓋了多元媒體內容,重新定義其製作、體驗與分享方式。未來,Apple Music Radio將與紐約、東京、柏林、巴黎等地的創作空間密切合作,更有意持續拓展新據點。

Apple Music十週年特別節目同步登場

此外,為慶祝Apple Music十週年,Apple Music Radio也推出為期一週的特別節目與現場內容,回顧這十年間的關鍵時刻、獨家發行、幕後故事與里程碑。自7月起,Apple Music Radio還展開倒數特企,揭曉過去十年Apple Music上最常被串流播放的500首歌曲,並開放完整播放清單《10 Years of Apple Music: Top Songs》供大眾收聽。

Apple打造全新創作基地「Apple Music Radio」!三層樓空間從錄音室到舞台一應俱全
A-List資料典藏庫展示Apple Music歷年來的經典時刻與精彩作品(圖片來源:Apple)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為飲水生活注入永續美學!GROHE Blue Fizz 開啟質感生活中的氣泡水體驗日常

在餐桌上倒出一杯剛打好的氣泡水,細緻的氣泡自杯底攀升,在澄澈的玻璃杯裡顯得格外晶瑩透亮,讓人感受到清新與健康,成就生活中的幸福瞬間。對重視生活質感的現代人來說,喝水不僅是補充水分的生理需求,更是品味與態度的延伸。來自德國的廚衛品牌 GROHE,始終以優雅簡約的設計語彙和頂尖實用技術,形塑現代人心中的理想居家樣貌。這一次,GROHE 將目光投注於日益成為生活風格話題的氣泡水潮流,推出全新 GROHE Blue Fizz 氣泡水機,以更貼近日常的姿態,為居家飲水帶來便利、時尚與永續環保的全新提案。

grohe

解決未說出口的日常困擾

氣泡水無論是日常飲用、咖啡酒精等調飲創作或煮飯醃肉入料理皆宜,用途廣泛之餘,綿密的氣泡口感又充滿歡快驚喜,使得氣泡水機成為人手一台的居家配備。不過回想過往使用氣泡水機時,是否曾發生在想喝的那一刻,才發現氣瓶早已用罄,來不及即時更換?或者發現氣泡濃度總是靠運氣?以及懶得清洗零件或搬重瓶水回家,久而久之讓氣泡水機成了廚房的擺設......,這些務實的使用情境,GROHE 全都納入考量,因此 GROHE Blue Fizz 也正是針對這些未被解決的細節設計出發,讓氣泡水真正回歸「即開即飲、直覺設計」的初衷,更藉此將氣泡水生活的永續性普及於日常。

grohe

作為 GROHE Blue 淨水系統系列的入門之選,GROHE Blue Fizz 共推出雅致款與豪華款 2 種規格,兩者皆搭載一鍵式打氣技術與 CO₂ 濃度調節旋鈕,讓使用者能夠依據個人喜好,精準選擇柔和、中等或強勁的氣泡,從些許的口感趣味到刺激暢快氛圍的追求,GROHE Blue Fizz 皆貼心符合期待,隨時享受完美比例的氣泡水。

grohe

實現輕操作、輕打理的理想便利性

直覺的操作設計不僅止於使水質一鍵碳酸化,無需額外測量與調整,豪華款亦設置 Type C 充電式的液晶顯示螢幕,得以即時查看 CO2 鋼瓶的使用量與剩餘容量,來得及為下次填充做準備。

grohe

再者,CO2 鋼瓶的換瓶方式也簡易便利,採用快速旋轉提取機制,就算是長輩或小孩也能輕鬆上手。搭配 0.85 公升的快接式旋轉水瓶與卡扣式設計,安裝牢固;噴嘴材質則選用不鏽鋼,使用過程更衛生且易於清潔。對講求細節、生活節奏講究效率的族群來說,這樣的「輕操作、輕打理」正好滿足對日常便利的想像。

grohe

質感美型讓氣泡水變成生活風景

除了完整的功能面向,GROHE Blue Fizz 也保有品牌一貫的設計語言。採用霧黑色金屬外觀,不論是簡約北歐風、摩登工業風,或現代優雅風格的廚房,都能無違和地融入空間之中。機身設計精煉,佔用面積小,即便是單人租屋、小家庭也能靈活擺放,甚至在餐桌上直接操作,置於客廳、書房等任何想隨時取用氣泡水的空間皆相容。

grohe

實踐永續飲水理念的開端

GROHE 延伸對於廚衛用水的專業,將產品能量也挹注於氣泡水機,除了優化使用體驗,GROHE Blue Fizz 更回應了當代人對環保的期待。透過減少一次性瓶裝水的使用,不僅省去搬運瓶水的麻煩與長期成本,也降低一次性塑膠瓶的使用量,也讓居家生活在不知不覺中更貼近永續,體現品牌對於「地球責任」的落實,並在便利性與環境保護之間力求平衡。

grohe

GROHE Blue Fizz 氣泡水機優雅回歸生活的本質,透過貼近人心的設計細節、直覺的使用邏輯,默默把關水的質地,讓氣泡水真正走進生活,成為你料理前的一口清涼、閱讀時的一杯神,或款待好友時的精緻搭配!

grohe

更多產品訊息,請至 GROHE TAIWAN官方粉絲專頁

文字 / Diane Tang     圖片提供 / GROHE